武曌一句话就把李元兴的睡意全部吹散了。
“工作计划会议?”李元兴重复了一遍。
“没有错,别忘记了。我们借用了工部三万民夫,非但不能还,而且还要再要八万人。否则你拿什么把长安到洛阳的路修通,要知道这个时代靠的就是人力。秦王庄的劳力一个也不能动,秦王庄与长安之间,水泥在秋天之前打上!”
武曌说的这些李元兴都知道,这是他们商量好的。
“本王明白了,这帮家伙想从本王手中粘到好处!”李元兴笑了。
“错,应该是他们打算在你在这里换点好处。”武曌非常肯定的强调了一句,这一点武曌非常的自信,谁胆子大到敢来占秦王府的好处。
李元兴打开盒子,吃了一块点心,又给自己倒上一杯茶,慢吞吞的对武曌说道:“桥的三份图纸,你选择那一种?”
“泾河实测水面宽度达到了三百三十四步,桥体至少按现代的标准六百至七百米。你能够能够足够的水泥吗?仅这一座桥,钢筋水泥结构,你需要至十万吨水泥,还有,上千吨钢筋,如果你有的话?”
武曌笑的很邪。
“送你一个人!”
“怕了你了,你每次这种口气,就是来敲诈我!”李元兴苦笑着。
“这次免费,上次挣的真不少,实落四千贯呢,还有各种礼物十大箱!”武曌连礼物都不说是什么东西了,用箱来计算了。
一张纸条交在李元兴手上。
纸条上只有两个字“李春”。
“这李春是谁?”李元兴当真是完全不知道,心说难道很有名气吗?
武曌作了一个鄙视你的手势:“赵州桥,你知道吗?”
“来人!”李元兴拉开窗户大喊一声,可是把武曌吓了一跳,立即就有骑士来了车前,低头行礼:“殿下!”
李元兴突然又不知道怎么说了,这个时候那桥叫赵州桥吗?
武曌靠近窗户处说道:“隋大业年前,有一个叫李春的。赵县洨河上他修了一座石桥,单孔、桥长三十三步!”说完,武曌向李元兴点了点头。李元兴接口说道:“去找到他,无论他现在何处,只要活着,那怕还有一口气,也要给本王请回来了,礼遇!”
李元兴用了一个请字。
别的话都可以忘记,但李春这个名字,那座桥,还有李元兴用了一个请字。
这就足够了。
李春现在何处,他只是一个低贱的工匠罢了,而且悲惨的是他还是隋大业年间的七品小官,更悲惨的他为抗唐竟然把家产捐给了大隋。所以,他全家为官奴,此时正的全家老小在长安西郊的一个小窝棚内,忍受着寒冷。
李元兴的命令,要找李春,别说是活着,就是尸首也一定会给挖出来。
李元兴心中激动的不得了,他加大水泥与钢产量,不惜一切,就是为了存够修这一座桥的材料,就是一尺见方的石块都存好几万块。
赵州桥,中国桥梁历史,及至世界桥梁史的奇迹呀。
李春一定是一位大师,有着与虞士南一样的气度,只有这样的大师才能够创造奇迹。
武曌暗中敲了敲窗户,然后递出了一张纸条。
纸条上写着:不惜代价,必须找到。
秦琼先是见到急急求见的秦王府亲卫,然后还不到一会功夫,武曌的纸条也到了。
“无论此人是谁,秦王殿下要找的,就一定能找到!”秦琼自信的回答着。
大唐帝国安全司、大唐工部、大唐吏部、大唐文书院。所有相关的人都在天亮前行动了起来,秦琼亲自下令,不需要理由,不需要借口,活要见人,死要见尸,那怕人逃到了异邦,动用兵部力量,也要找到。
大约在凌晨六点的时候,就是卯时中。
连李二接到了报告,说秦王殿下在来长安的路上,突然发出命令要找一个人。而且要不惜代价的找到,已经惊动六部官员了。
“找个人,五郎需要找的人,一定是大才!”李二漫不经心的回答了一句后又说道:“先不要去管,如果他们不尽心,朕下旨让他们找人!”李二心中更多的是期待,能让李元兴疯狂去找的人会是什么样的人。
石匠、桥工、修过桥的。但凡是叫李春的都被清查了一次。
秦琼的作法是,先在长安找,如果找不到再派人去赵县。一般来说,修三十三的长桥,肯定是一县之力可以完成的。
一定会是工部主持。
工部关于赵州桥的资料已经被找了出来,当年参与过这桥建造的所有人名单已经列出。
桥是大业年前修的,但可惜的是因为战乱资料并不全,但却有过李春这个名字,而且还有官职。接下来,吏部在翻查的时候,刑部的官员也要从床上叫起来,去查资料,看有没有前隋的官员发配之类的记载。
数百个李春已经被长安令找了出来。
正主却正在领粥,然后准备上工,今天他们这个石场之中要砸出五百块石条,听说是秦王殿下要修泾河桥而准备的。
修桥呀!作梦都可以梦到去修桥,李春摸着一块块石头,心中期待着。
“李春!”管工出现在李春的面前,李春赶紧跪伏在地上,因为他是官奴!
“你可是知道,赵县有座桥!”
李春如雷击一般,整个人疯了,猛的跳了起来:“那桥怎么了,难道桥塌了吗?我的桥,我的桥呀!”李春晕倒了。
劳累、寒冷、饥饿,已经拖垮了他的身体,突如其来的刺激让他气血上涌。
“快,快救人!”那管工才是要吓的晕倒。
这是秦王殿下要找的人,万一真是他,自己被砍头也没有地方说理去呀。
从官奴七手八脚的抬着人,管工赶紧让抬着他屋里,那里至少还有个炉子。一边叫人去找郎中,一边让人立即去回报。
另一边,李元兴已经来到了天英阁。
天英阁的设计是依照李元兴的理论而设计的,圆形大屋。
在正北面南的位置上,最上面有个三个座位。然后下一排是五个,再下来两侧就是二百七十度圆形的三层座位。一共可以座一百六十人。
其中标有名字的自然是天英阁百人,没有标名字的,就是给汇报事务的官员就坐的。
今天这里所有的座位都坐满了,除了天英阁的人之外,还特别允许谏院选派五十人来旁听,如果需要的话,可以允许他们发言。还有几个座位,就是留给秦王府以及大唐帝国安全司官员的。
李承乾以秦王府参谋的身份,坐在帝听席上。
主位三个座位,平时只用一个,今天中间坐的大唐皇帝李二,左侧是李元兴,右侧武曌!
天英阁阁主,以及四位副阁主坐在下首的五个座位上,这一任的阁主公推礼部尚书王及善。四位副阁主不分名次,分别是,兵部尚书李靖、户部尚书崔君肃、商业部尚书高俭、御史台魏征。
这里高俭现在大唐的钱袋子,他这里的收入已经高于户部武德九年的两倍了。
所以他的副阁主支持率高于了崔君肃。
魏征以御史的身份作为阁主,说的是监督的作用,但他能当选,却因为他天策上将府长兄的身份,长史是三品官,御史才是五品上。
这次大会还当真与武曌猜测的一样,就是一个年度计划大会。也会分配一些预算出来,以及今年在唐的战略目标等。
第310节大唐第一次国民大会【华丽的二更】
皇权时代,什么战略计划之类的,自然就是皇帝去思考,去说的算。要么就是维持现状,还有许多皇帝讲究无为而治的理论。
让皇帝之外人来制订国家的发展大计。那怕参与者全是高高在上的贵族,这也是一个惊天动地的突破。可以说,天英阁百人都已经卯足了力气,准备大干一场。
光是看着每个人面前摆着的那厚厚的一叠纸,就知道这些人下了多大功夫了。
各种礼节之后,有低级官员负责将茶水送上。王及善冲着崔君肃点了点头后,崔君肃站了起来,向着李元兴一礼:“秦王殿下,贞观元年,户部准备筹集四十万贯,用于殿下修通长安至洛阳的道路。”
第一个议题竟然是给自己银子,李元兴倒是有些意外。
不过,这也让李元兴有点小紧张,先送礼,然后应该就是提要求了吧。
崔君肃又继续说道:“殿下,整个长安周边二百里,所有的民夫,徭役。都由秦王府调,各州县配合殿下的指挥,只请殿下贞观元年可以完成长安东的惠民渠!殿下还有任何的需求,可以提出以供天英阁讨论!”
李元兴盯着崔君肃看了好一会,心说你难道没有什么要求吗?
事实上,崔君肃还真没什么要求,七世家光是消化李元兴之前提供的那一切,就需要两年时间,最快也要一年,所以这完全是为国为民了。
李元兴靠近李二低语几句,李二摇了摇头,又指了指崔君肃。
李元兴离座,来到崔君肃面前:“崔尚书没有要求吗?”
“没有!”
“好,本王有一个提议,皇兄的意见是由你们来决定。本王打算花一年的时候,为至少五万大唐军士换装,甲盾可以修复给杂兵用,但那些如废物一样的刀,本王认为,卖了吧!”李元兴说到最后,声音已经极小了。
相似小说推荐
-
盛唐夜唱 (圣者晨雷) 创世中文网VIP08.21完结叶畅是大唐修武县治下一个平常的少年,随着时光推移,少年一步步的成长走出了修武并游历...
-
基地之天朝降临 (汉临) 起点VIP 1275年 人皇降临! 何为君临天下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两个时代的对碰,蒙古帝国赫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