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明末巨盗 (醉酒的男人)



“不如让我去吧!我从前为出门办事方便,曾特意做了一张假官牒。我们赵姓又是河北大姓,应该不会惹什么人怀疑。”

李莹上下打量了赵蕊一眼,想起从前在杭州,看到他女扮男装的样子,倒还真不易被人看的出来,只是太俊了一些。不过,这反而更符合她世家大族的身份。

“只怕也不行吧!”俞仁犹豫道。“你身子都还没好!”

“我已经好了。你放心好了。再说,当初做钱庄时,我把松江府这儿的地价行情都打听的十分清楚,再没有人比我更合适了。”

李莹点点头,“我看也行。就让赵妹子出马,你便扮成他的长随,贴身跟着就行了。如此,你也好放心。”

李莹说这话时,还特意别有深意的看了他一眼,那意思,好像是在说“你不就是怕她被人占了便宜吗?让你跟在身边,这下总可以放心了吧!”

俞仁见两个老婆都这么坚持,也便不再说什么了。“好,那就这么定了。明天一早,咱们就起身,去汪家买地。”

汪家,在苏松不算是大姓,而且还是一个外来户。可是,由于他们父辈的努力,他家在苏松两府还是置下了不小的产业。汪家最初是靠卖私盐起家的,有了钱以后,汪老爷便也想学别人家一样,买几块地,置一份大大的产业好留给后世的子孙。

可是,苏松一带的好田虽然不少,却早被像徐家那样的大族给瓜分的差不多了。汪老爷官府里又没有什么硬后台,没办法,只好买了一块靠海边的荒地。他本来想的倒是挺好,地买了以后,再收些从北方逃来的流民,把这片地给开荒出来,不就成了良田了吗!

可令他没想到的是,这些流民见这儿没有河流,汪老爷又不愿再投本钱,结果谁也不愿意在这儿种地。至使这块地一直荒到现在。这一荒便是二十多年。

后来,汪老爷死了,他儿子便想把这地给卖了,可是却一直没有人愿买。当初他们家花了七千两买下的这块地,如今三千两都没人要。

最终,赵蕊与俞仁以极低的一千八百两的价格买下了那块,在汪家人眼里,没有任何价值的荒地。

俞仁买下地,便马上带人赶到崇明岛。从岛上抽调了五十名兄弟先到那儿,在那儿搭了些临时的草棚。

俞仁的草棚才刚搭好,聚和门的人便陆续的从四面八方赶到这儿来了。俞仁带着梁如继他们,对这儿进行了彻底的摸底,之后又划了几张规划图。然后,大家便按着规划图上的位置开始挖河渠了。

可是,聚和门的人虽然大多数都响应梁如继的号召,到这儿来建设新世界了,但因为他们本来人就少,又有不少是拖家带口的,真正能干活的不过一两百人。眼看着再有三四个月便开春了。要是在开春之前挖不好河渠,便要耽搁一年的生计,俞仁决定还是请些人来帮他们挖渠。

但因为本地农家多数都有种麦子一类的冬季作物,不易容请的到人,价钱还很高。俞仁便想起山东的那些灾民了。于是便派人到山东一带一些受灾的村子里去请人。

那些灾民看到俞仁开出的条件不仅每天管吃饱,还可以另外挣五十文钱,很快便来了一大批。

这些灾民多数也都是拖家带口一起来的。不过,他们却不用别人为他们准备什么,自己便在工地旁的荒地上搭起了临时的草棚,一家人便住在那儿。虽然看上去条件很艰苦,但每天可以挣到一家人的口粮,这些灾民已经感觉很幸福了,干活也格外卖力。

很快,一条十里长的河渠便开通了。那些灾民眼见工程完工,以为又要回家过那朝不保夕的日子,完工那天,大家的情绪都格外的低落。在灾民们排着队来领工钱时,俞仁突然宣布了一个消息:

所有参加工程的人,只要愿意留下来,每人可以分五亩的荒地。而且仍然管他们的口粮,直到来年的夏粮收获。只是,这些口粮是借给他们的,以后等家里收的粮多了,是要慢慢还的,但是不记利息。

以后在这儿种地,每年只要向他们交三成的租子便可以了。这三成的租子包括了交给国家的一成税赋。

那些来挖河的五六百户山东灾民听了这个消息,一个个激动的一夜没睡着。结果,他们一个都没有走,全都留了下来。

在灾民们忙着挖河渠的这些日子里,俞仁也没有闲着,他忙着与梁如继他们另外组织人建学堂。他们在一座小山边建了一所可以容纳两百名孩子的学堂。俞仁还给这个学堂建了一个操场和一些简单的体育设施。闲暇之余,他又给学堂编了课程表。

他建的这所学校,并不以教孩子们儒家经典为主。文科只以识字为主,而重点是在杂学上。医药、算术、各项杂技,包括木工、打铁、冶炼、纺织等等,此外还教兵法。此外,俞仁还专门设立了科学实验课。课本由他自己亲自编写。他希望可以教会这些孩子他所知道的一些科学常识。

当然,这些都还只是俞仁的设想。因为要教这么多的科目,便要请各方面的专业人士来教学。眼下,最缺的就是人了。

而在所有的任务中,俞仁觉得科学实验课的教本编写是最难,也是最重要的。但由于在这方面,他无法找到帮手,因此进度一直很慢。好在这些暂时也都还用不着,就算是编个三五年,也不影响什么。

倒是学堂搭建的很快。几间青砖瓦房搭起来以后,俞仁决定先让孩子们到这儿来试学。于是他派人下去通知,无论是聚和门的孩子,还是那些后来的灾民的孩子,只要大人们愿意,便都可以送过来。送入学堂的孩子年龄限制在六到十五岁。

凡送进学堂的孩子,不收任何费用,一日三餐由学堂负责。

那些灾民们听说还有这样的好事,自然个个愿意,纷纷把孩子送了过来。至于先生,便暂时由俞仁与梁如继充当了。这些孩子几乎都不识字,俞仁虽然对他们寄予了厚望,却不得不从头一点点的从最基本的识字开始教他们。

第二百四十八章 蒸汽动力

在学堂的旁边,俞仁又让人建了一几间房子,还围了一个大院子。这个院子是专门为颜佩韦准备的。对于他的蒸汽机项目,俞仁一直以来都给予了很大的希望。

于是,就在小院落成后,俞仁马上便派人到松江,将颜佩韦一家接了过来。

对于这个新家,颜佩韦还是很满意的。

“怎么样,还不错吧?”俞仁陪着颜佩韦在院子里转了一圈,问道。

“很好,有了这个地方,我今后做事也方便的多了。要不然,在城里,我总有所顾及,怕有时把声音弄的太大,引来麻烦。”颜佩韦说着,带俞仁来到他带来的一个车子前。

“我给小相公看一样东西。”

俞仁随着颜佩韦来到马车前,这个马车看上去似乎与普通的马车有些不同。前面驭座上好像堆着一堆什么东西,还用一块灰布给盖了起来。

颜佩韦走到马车面前,轻轻揭开布块,“小相公请看。”

“这是什么呀?”跟在俞仁身后的赵蕊见马车的驭座上堆着一堆模样奇怪的铁块,不由的问道。

俞仁看到这东西,眼睛里却发出了亮光。

“你把它装到马车上了?”

颜佩韦点点头。

“能拉的动吗?”俞仁小心的问。

“可以,只是速度很慢,只比步行快一点,但它可以拉很重的东西。”

俞仁大喜,“没事没事。你且试给我看看。如果成功,我马上再给你追拔五千两资金,咱们再研究生产更好的蒸汽机。”

颜佩韦知道此次试验关系重大,倒也不敢大意。就见他先将马从车上解下来,然后从车上取出些干柴,又用干柴点着了煤。

很快,那台放在马车上的蒸汽机开始冒出热气。跟着,马车的车轮开始慢慢的动了起来。

“哇!这车子居然可以不用马拉,自己就会走,太神奇了。”赵蕊看到马车向前驶去,不由的出发一声惊叹。

俞仁紧跟在车后,他的心情说不出的激动。这是他来到大明以来,第一次看到有科技代表性的东西。而且这东西还并不是在他这个未来人的指点下完成的。这太有点让他不敢相信了。

俞仁边走,边查看颜佩韦这辆车子的构造。车子设计的很简单,这个车子在原有的四轮上又另加了一个前轮作为转向用,而蒸汽机是连在靠前的那两个轮子上的。

马车在他们新修的一条连接官道的马路上跑了五六里停了下来。

“怎么了?”

俞仁见车子停了下来,忙问道。

“没有水了。”颜佩韦从车子上跳了下来。

“没有水便走不成了吗?看来,这东西还是没有马车方便!”跟在俞仁身后的赵蕊道。

颜佩韦听了这话,脸上涨的通红。

俞仁却赶紧给他打气。“这才是你造的第一台用在车子上的蒸汽机嘛!很正常。虽然现在这台不很实用,但是有了这个开始,我相信接下来,你一定可以造出更实用的机械,并最终替代马车。”

颜佩韦听了俞仁的话,目光慢慢坚定起来,最后重重的点了点头。“俞相公放心,我颜佩韦对天发誓,此生一定要造出一台比马车更实用的车子。”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