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明末巨盗 (醉酒的男人)



可是,现在梁如继要让他讲如何建立一个全新的聚和堂,俞仁为难了。但是他也知道,这种场合是万万推辞不得的。不然,他可就是害了梁如继了。那个叫如明的年轻人言辞犀利,咄咄逼人,明显不服梁如继。如果自己在这种关键的时候给梁如继再砸个台子,就只怕他的门主的位子都要危险了。

俞仁站到台上,清了清嗓子,向台下道,“很高兴能与诸位一起讨论这个问题。说实在话。我从前还真没有听说过泰州学派和他的‘百姓日常即是道’的观点,更没有听说过聚和堂。”

台下众人听了这话,又有人开始悄悄议论起来。

“可是,对于大同世界,我却与众位一样。一直以来,这都留存在我心中的一个梦想。一直以来,我也都在思考要怎样才能建立一个公平公正、人人平等富足、没有欺压的大同世界。

在这个世界里,我们家家有地种,人人有房住,餐餐吃饱饭,不必受人打骂、不必看人眼色过活。也许他的名字不叫聚和堂,但这并没关系。因为它正是我们心中共同的梦想世界。

实不相瞒众位。我手下也有数千名兄弟。这些人大多都生活在海上,以四海贬货为生。在我们的海岛上,我们只有分工的不同,却没有高低贵贱之别,大家相处的跟一家人一样,彼此之间虽非同姓,却都是最好的兄弟姐妹。

但是,一直以来我都有一个梦想。我想在陆上也给他们一个这样的家园,因为海岛上必竟受条件限制,生活比较难以保障,有时遇到台风一类,就会很麻烦。可是,我也知道,这事在陆上是很难做到的。在海岛上,我们所以能很轻易的做到这一点,那是因为那些海岛朝廷没有派官员。而在陆上,几乎没有一片这样的地方。

后来,有一天我终于想通了。为什么我们会害怕受那些官员的欺压呢?是因为我们没有反抗的力量。如果我们有一支可以反抗官兵的力量,但是我们又不主动与朝廷为敌。国家要收的税,我们都照样的交。但是地方的那些贪官要给我们加征税赋、徭役就不行。

这样会是什么结果呢?至少我们不会再重复当年何老前辈的悲剧了吧!”

俞仁的话未讲完,梁如明便当先问道,“俞相公说的固然好。可是,这地从哪里来呢?又要交税,又要供养一支军队。这些钱又从哪里来?”

第二百三十四章 世外桃源

俞仁点点头,“你说的很对。不过,这些问题我也都想过了。地,我已经看上了一块,就在松江府外,紧靠崇明岛的地方。那儿紧靠出海口,方便与我们的海岛相互联系,而且那块地,是一片荒地,一直以来都少人垦种。咱们可以把它买下来。至于银子,不用你们操心,全全由我担负。

咱们可以先买两千顷。那片荒地的地契,目前在松江府一位大财主的手里。我前阵子曾特意去看过。那儿有一条小河,连着松江。只是由于年久,河道多处淤积了。咱们买下这片地以后,可以安排人员先把河道排开,再修几条排水渠。如此,这儿便立时变成了两千顷上等的良田。

就这块地方,供一两千户农家吃住,绝对不成问题。咱们便在这地方先行试验。至于军队,暂时先在村里组织起一个一百人的护庄队。农忙干活,闲时练习。这些队员都从本村子弟中抽调,每年从公粮中分五石给他即可。有事时,再别加。

这些田地我们免费分给大家垦种,暂订每户先分二十亩。如果咱们的人少,还可以向外收留难民。难民们来了,咱们也一样的待他们,田地也免费分给他们。但是有一点,这地不是给他们的,而是给他们种,每年需交三成的粮税。一成是公粮,一成是留给咱们村里开支用,还有一成由村里统一修粮仓储存起来,以备荒年之中。

咱们要在村子里建一个学堂,免费提供给适龄的孩子,不管男孩女孩;咱们还要在村里建一个医馆,给全村的人们免费看病。

众人请记住:这个村子只是我们的一个小小的试验地,如果我们做的好的,四方必会有大量的人投向我们。到那时,咱们便可以在周围建更多这样的村子。咱们建的村子越多,我们的实力也就会越强。

我们的实力越强,也就越不怕朝廷对咱们的打压。这几点,都是相连的。待到我们的聚和村片布大明南北时,离天下大同的时代也就不远了。

众位看我这个设想如何啊?”

俞仁话一讲完,梁如明便想再提异议,却早有十几个年轻人一起哄然叫好。并且急不可耐的站起来问俞仁,这村子什么时候可以弄好。

俞仁笑起来,“此时,只是我脑中的一个设想。这个设想也是在前天与你们门主讨论之后才产生的,还没来的及跟你们门主商议。……”

“不用商议了。我看这办法很好。有护庄队,朝廷的那些贪官们再要想随意为难,那可就不行了。咱们按时交粮,他们也没理由再与我们为难。何先生当年就是没有想到要成立一支护庄队啊!否则,哪里便那般轻易的被一个小小知县便给抓进了大牢。”

梁如明眼看着身边的兄弟们一下都被俞仁挑起了热情,统统倒向了俞仁的阵营,知道再也不会有人同意他支持闻香教造反的事情。于是一甩袖子,愤然离开了会场。俞仁看了他一眼,没有说话。

梁如继这时重新走上台,向着台下的兄弟道,“兄弟姐妹们。咱们聚和门当年创立时的宗旨是什么?”

“入门便是一家人,无分贫富与尊卑。”台下众人大声道。

“依我看,今天咱们应该把这改一改了。怎么改呢!改成入村便是一家人,无分贫富与尊卑。过去,咱们一直固守着一个原则,那就是,非江西人,不得入门。可是,咱们现在还能回到江西,回到当年的那个聚和堂去了吗?再也不能了。

但是,现在俞相公给我们重新规划了一个聚和堂。虽然它并不在江西,但是却是一个比我们当年的聚和堂还要好的地方。咱们估且叫它聚和村好了,就请俞相公担我们的第一任村正。你们看怎么样啊?”

“好……”

“咱们明天就去松江。”

台下立时响起一片欢腾。这些聚和门的人,几乎都是当年何心隐时代里,聚和堂那十二年里培养起来的孩子们的后人。他们的父辈或祖辈都与梁如继的父亲一般,亲身经历了那一场千古未有的变革。

在他们的心里,那十二年就是一个梦,一个终其一生都不能忘掉的梦。为了这个梦,他们一生奔走,一生努力,可是都没有成功。所以,后来这个梦便传承给了他们的子孙辈。

这些为梦想苦苦摸索了两三代人的聚和门人,在听了俞仁设计的这个村庄蓝图后,突然感觉他们与父辈、祖辈追求一生的梦想,一下子被送到了眼前。他们甚至能够清晰的想象出那个村子的模样。

那是怎么样的一个世外桃源啊!又远比陶渊明的世外桃源来的真实。

于是,不等梁如继吩咐,许多人已收跑回他们的住处,开始拾起行李,准备去松江了。

俞仁知道这样不行,他们如此鲁莽的行动,是很容易坏事的。于是赶紧写了一封信,并在他们当中选了个头儿,让他带着信先到松江找李莹,让他赶紧先把地买下来。然后再告诫其他人,到松江后不得进城。因为他们这么多外地人突然一下子都涌进松山城,必然会引起旁人的注意。也很容易引起官府的注意。

这难免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所以,俞仁在经过思考以后给他们做了个详细的计划。

在写给李莹的信里,俞仁让她派人在那片荒地外的海滩边,先搭些临时的草棚。并安排人员在那儿驻守。凡有聚和门的人来了,便先安排在那儿住下来。一应吃用之物,先由他们许家在崇明岛的兄弟提供。

安排完这一切,天也已经黑了。梁如继担心俞仁在这里还要再多住几天,便先派人去客栈,给那位车夫带话,让他多等几天。

当晚,俞仁与梁如继还有几位聚和门的重要人物聚在一处,再次讨论他们将要建起的这个聚和村的事情。众人经过与俞仁的讨论,越加感觉到他们这位新首领的远见与不凡。

这也让他们对聚和村的未来越加的有信心。

一夜的深谈之后,这些聚和门的人们,更加的信心满满了。他们在经过了一夜的兴奋之后,开始有秩的组织起南下的事情。

由于来开会的人大多是分散在各地的聚和门的重要门人,本村里其实只有梁如继和他的两个侄子。

所以,第二天天一亮,人便一下走了个干净。热闹的梁家大院里,一下子又恢复了平静。

俞仁看看事情安排的差不多,便与梁如继约定,松江再见,准备回客栈了。

这时,一名家丁匆匆从外面跑进来。

“老爷,徐教主来了。”

梁如继点点头,有些意外。他早料到徐鸿儒会来,只是没想到他会来的这么快。

“也好,你去请他进来吧!”梁如继说着,向身后使了个眼色,屏风后突然闪出两名十五六名的姑娘,倒把俞仁吓了一跳。这两位姑娘昨天他在后院里那一群聚和门的门徒里看到过,因为这两人是一对孪生姐妹,而且长的十分可人,他当时忍不住多看了两眼。他以为她们也跟其他人一样,一起走了,没想到她们却没走。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