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唐新秩序 (八宝饭)



李继俦道:“父王心存河东,奈何伯父无有此念。力倡攻燕者是伯父。小败之后畏惧不前者是伯父,瞒着众人出兵偷袭者是伯父,兵败后又染指晋阳者还是伯父……却未知将来窃据河东者乃伯父焉?”

这话字字诛心,让李嗣昭脑门子扑扑跳个不停。李嗣昭思索良久。终于心动,犹豫道:“只怕不好相与……”

李继俦笑道:“此事容易,只需今夜动手。以快打慢,以有备而趁不备。灭此朝食、收其残军,河东一夜克定!待明日,大军撤向武乡,据武乡之咽喉,坐视梁燕决战,进可占取潞州、退可稳保晋阳,从此以后,河东姓郑矣!”

李嗣昭看着侃侃而谈的李继俦,心中宽慰,暗道吾辈有后了。他又看向旁边始终沉默的李继韬问:“二郎意下如何?”

李继韬心不在焉,啊了一声,又哦着点点头、继而摇了摇头,看得李嗣昭暗暗恚怒。李嗣昭也不理李继韬,当下与李继俦密议一番。

黎明时分,郑军向只有一道山梁之隔的韩军大营悄悄摸了过去,到了寨边,大军发一声喊,齐齐涌入,却不想是座空营,只几十个老卒在其中酣睡。

李嗣昭大惊,以为中计,连忙挥军退出韩营。等退了出来,却发现是虚惊一场,并没有遭到什么埋伏。李嗣昭提问被俘的韩军老卒,却得知李嗣源早已在头半夜率军退向武乡了。

这一下子当真是将李嗣昭气得肺都炸了。

“父王,老匹夫这是要去抢晋阳啊!此贼竟敢置大敌于不顾,反而要掏了咱们后路,当真是无耻小人!父王,咱们决不能坐视了,否则基业难保!”李继俦愤愤道,说这话时,他却忘了自家的所作所为比李嗣源来得更狠。

“不错,传令全军,立刻打点行装,夜间便即撤军!……不,午时便走!邈吉列,孤与你誓不两立!”李嗣昭恨恨道。

郑军匆匆忙忙离开了石峪大营,为了赶时间,只是携带了简便的行装和粮秣,其余物资全数遗弃。李嗣昭本来还想留一支后军阻击燕军,但当此之际,哪个军头甘心留下来?问了数遍,个个沉默不语。

李继俦自请为后军,信誓旦旦说定要打好阻击,绝不堕了郑军威名,又说当此危难之际,父子连心,只有自己这个做儿子的留下,才会督军效死,若是换了旁人,恐怕也不会尽力。李嗣昭大为感动,觉得自家这个儿子当真是懂事。但想来想去,自己身边确实缺不了这个足智多谋的儿子,便否了李继俦的建议,干脆留下二郎李继韬,叮嘱他只需阻挡燕军三日便可撤离。

郑军精锐很多都跟随周德威葬送在了襄垣以北的战场上,兵力所剩本就不多,李继韬自己麾下也只有八百人。目送大军离开石峪,消失在了崎岖的山道之间,李继韬忽然感到一股莫名的惆怅。

李继韬将麾下士卒放置在前方临敌的几处高地上,简简单单下了军令,要求各部阻击三日,便自返回营帐,一整天都没出来。

石峪大营的动静不小,自然惊动了不远处对峙的燕军。周坎下令各部戒备,随即又调了几个营头攻打石峪大营前沿的几处小山头,试探对面的反应。

燕军一番试探攻击之后,立刻发现了守军的薄弱,于是飞报周坎。综合各方战报,襄垣战场指挥部判断,李嗣昭和李嗣源很有可能已经北撤,马上命令加大攻击力度。

驻守石峪大营前沿几处高地的李继韬所部与郑军其他军队不同,颇有几分燕军的气象,这一打下来,居然将山头守到了太阳落山,只不过损失不小。战至黄昏,燕军后撤,把守各山头的军官都松了口气,立刻汇集到李继韬帐下,请示下一步的守战之道,其实他们已经自感无力,觉得守不下去了。

李继韬已经在帐中喝得酩酊大醉,哪里有什么守战之道,被几个军官灌了几碗醒酒汤,终于似醒非醒,起身却吐了一地。众人茫然间,就听李继韬打着酒嗝喃喃道:“守?怎么守?燕军如此强悍,却如何守?守不了,便降了就是……”

第二天一早,等燕军拉上投石车来,没等发石,几处山头便俱降了。李继韬昏睡之中做了俘虏,周坎闻着他一身酒臭,皱着眉摇了摇头。

武乡离石峪并不远,只不过山道难走,故此行军较慢。但郑军在李嗣昭的拼命催促下,仍是第四天头上便赶到了武乡,远远望见武乡城头,李嗣昭下令大军停步。

郑军哨探偷偷低近武乡,却见城上一切如故,城头上插着张瑰的将旗。李嗣昭和周德威起兵向南的时候,留下三员大将驻守武乡,其中李绍宏是周德威的部将,唐礼和张瑰分属李嗣昭。哨探遥望城头良久,依稀分辨出城上驻守的一名军官是熟人,当下壮着胆子绕出来,向城头发问。

不久,张瑰出现在城头,向哨探解释,说昨日李嗣源入城,想要诈开关防,被自己和唐礼识破,已经将其斩首了。

哨探大喜,立刻回报李嗣昭,李继俦生恐这是张瑰降了李嗣源之后的诡计,便要求张瑰亲自带李嗣源人头来见。

张瑰毫不迟疑,携李嗣源、任圜、李绍宏等人首级亲自出了武乡,前来迎接李嗣昭。见了这几颗脑袋,李嗣昭大喜过望,于是命大军入城。

轻兵回袭,又是出其不意的诈城,这得要多蠢才会事机败露?李嗣昭和李继俦一边思量着独占河东的美妙前景,一边笑呵呵的询问着张瑰其中的经过。张瑰当即绘声绘色讲述一番,说得非常有趣,引发了郑军上自李嗣昭、李继俦,下自各路军头们的齐声欢笑。

等行到武乡城下时,张瑰引着李嗣昭、李继俦等进了城门,两旁都是全身甲胄的、刀枪弓弩齐全的军士,个个虎视眈眈紧盯着李嗣昭一行。

李嗣昭正在奇怪张瑰麾下何时有了那么多精良的军甲之时,忽见迎面奔来一骑,马速极为迅捷,骑者手握一杆亮银长槊,一声如雷般的嘶吼响起:“韩进通,识得某么!”

韩进通是李嗣昭拜李克用为义父之前的本名,已经二十多年没人这么唤过,此刻乍听有人这么一提,李嗣昭当即浑身一个激灵,正要发怒,却猛然看清了来人,不觉从头凉到脚。

此人又是李存勖!

(咦,老饭为什么说“又”呢?)

第一百一十一章南北战策(五)

ps:感谢铁人和eagle周兄的打赏,谢啦。

燕军与诸侯联军在高平一线的战事正日趋激烈,双方将士围绕界牌岭、悬壶和石嘴头等要点反复争夺,各自损伤无数。战斗最高峰时,曾一日间伤亡两千余人。

距界牌岭三十里外的泽州城,同样一片忙碌。因为城池不大,容纳不下各路诸侯,只有梁王行在居于城内,数十万联军则分布于城外各处,大小联营延绵数十里。

大军的调配、各处营头的部署、前方兵力的补充、粮秣辎重的消耗……一应事务纷至沓来,将敬翔忙的昏天脑胀。

梁王帐下文官以敬翔、李振、裴迪为首,各司其责。李振随梁王参赞兵事、出谋划策,裴迪居于汴州打理后方、补给军用,敬翔则总揽内疏、规划军政。自出兵泽潞以来,三人几乎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尤其是敬翔,现在更是眼圈发乌、连发髻都来不及梳理。

如山的文牍堆积在屋中各个角落,几大框令箭兵符放置在巨大的桌案上,传令军士、文官小吏流水阶进来,又很快出去,几个书办正在两侧的小书案上埋首挥毫。在这间繁忙的厅堂里,敬翔却手握一张公文,沉思不语。

从七月底开始,来自河南道各州的粮秣汇集于泽州,但数量却逐步下降,从最开始非常稳定的每旬三万石,减为两万八千石,到了八月底就变成了两万五千石,而现在,则锐减为一万三千石……如果不是上个月来自南方诸侯的十三万石粮食抵达,数十万大军今日就要开始饿肚子!

敬翔手上的这份公文发自汴州,是坐镇汴州的裴迪亲笔手书,从略显潦草的笔迹和稍稍凌乱的间横来看,裴迪在书写这份公文的时候。内心是多么的焦虑和不安。

由不得裴迪不焦虑,本来秋收已毕,原计划中妥妥的至少两百多万石粮食,如今却只征上来不到六十万石,剩下的都去哪儿了?这些粮食如今正在陆续解运泽州,泽州粮仓会在一个月内陆续补满,可供大军熬到十二月,但是,仅此而已,接下来怎么办?

裴迪在亲笔公文中自责。坦诚没有对这个问题引起足够重视,等开始收粮的时候,才发现缴上来的数目不对。裴迪说,为了这件事,他很是抓了一些纳粮不力的田主,甚至严办了几个节度府官吏,终于弄明白粮食去哪儿了。

从九月开始,每隔几日,便有大队粮船趁着深夜之时。沿汴河而上进入黄河,竟是去了河北!裴迪说自己起初还不相信,后来亲自去看了一回,这才搞清楚是怎么回事。以袁氏和蒋氏为首的河南豪门地主。在整个河南道购粮,以高价贩卖到河北,已经将河南道近乎掏空。据说,河北方面开出了三倍的价格接手秋粮。在如此高的利益驱动下,上自王府高官,下自州县小吏都在为之疯狂。

裴迪说。自己之所以被隐瞒了这么久,是因为身边的幕僚和官员中有很多人牵涉此事,到目前为之,已经拿获二十七人,严刑之下,各自供认不讳。随裴迪留守汴州的官吏有多少?上上下下不到一百之数,可单单这几日牵涉其中的就占了三成,再往后,还不定有多少人涉案。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