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唐新秩序 (八宝饭)



李诚中一笑:“不同的,咱们只考虑河北和辽东,玄宗皇帝考虑的是整个天下。”

冯道继续道:“除平库仓外,官仓中现有二百万石粟、三百万石麦、六百万斤豆。足够官府维持日常支用,以及应付小规模赈济。这里面不包括军粮,七日前,某已将总署下一年资耗拨付了。如今正在启运,相信半月之内,后勤司所属范阳、黎阳、厌次、怀远、怀戎、真定各处军仓将满。某记得前年曾经议过,当时都在顾虑是否养得起那么多军队。如今看来,却是多虑了。”

天复二年,李诚中扩军。将脱产的常备军士增加到近五万人,当时节度府判官署官吏们曾经议论纷纷,说是穷兵黩武;天复三年,李诚中再次扩军,将常备军士增加到十万人,整个卢龙都为之震动,大伙儿明面上不敢多说,但在私底下,绝大部分人都认为李诚中疯了。

可是现在,不仅十万常备军士衣食无忧,军事参谋总署甚至有充足的余力开展义务兵役训练,从天复三年正月起,已经有超过五十万人参加了作训司和各县官府联合主导的这一训练,每人训练时长不低于二十四天。

今年冬季正是农闲之时,这一次作训司已经提前做好准备,计划通过三批轮训,新训三十万人,每人作训时长为二十四天。为此,后勤司已经拨付作训司三十万贯经费。作训司的计划是在明年五六月间,将这一数字扩展到一百万,基本上涵盖卢龙节度府十五岁至五十岁间的成年男丁。

一百万,这是个极为恐怖的数字!在大唐最鼎盛的时期,全**队加起来也没有这么多,当然,接受训练和成为军士是两个概念,但……一想到这只是卢龙下辖一地的动员能力,就已经足够令人望而生畏了。

其中的难度,不仅在于粮食和资耗,更在于组织动员能力,没有军事参谋总署这个时代奇葩的存在,卢龙绝对没有这个条件。当然,这同时也是对卢龙节度府判官署文官体系的重大考验,如果没有“权责到人”的后世文官体系的运作机制,这样的工程也必然不可能成功。

索性,现在一切都运转良好,虽然冯道确实已经累得有些熬不住了,但一想到这样的壮举诞生在自己手中,他就感到无比振奋!

“这油怎么样?可还耐用?”李诚中摸了摸一艘船帮上刚刷上的桐油,问身旁的一名工匠。那工匠诚惶诚恐的连忙道:“殿下,此乃三年桐所出,比千年桐所榨木油还要好许多,可保船底十八个月。”

“哦?比千年桐还要好?既如此,以后都用三年桐便可,砍多了千年桐树太可惜?生长了千年呐,啧啧,应该留下来。”李诚中环保主义情绪发作,甚为可惜的叹了一句。

周围一圈工匠都面色涨红,相顾无语,锦县县令等人也容色古怪。李诚中立时察觉有异,向陪同而来的营州都督周知裕望去,周知裕同样不明所以。

没错,李诚中露怯了,千年桐并非生长了千年的桐树,只因果皮如龟裂,寓意长命百岁而得名。

冯道咳了咳嗓子,将话题转移:“如今粮食如山,是否仍旧向南方购粮?未知殿下之意。”

李诚中立刻将注意力转了过来,沉吟片刻道:“不能停,还需继续购入。不过粮价可以压下来一些。今年河南连场大战,淄青的粮食他们收不到了,关内又被烧成了白地,再加上营建东都……今年虽说风调雨顺,但河南就算丰产,也禁不住这么消耗。唔,咱们和袁象先、蒋玄晖谈谈,他们有多少粮食,咱们就要多少!”

冯道忍不住乐了:“今年已经向河南购粮超过百万石了,袁象先说,他们的余量已经告磬,蒋氏不清楚,不过他们比袁氏还不如……如今秋收刚毕,想来袁氏又收货了大批粮食,怎么算都在百万石以上,应该可以继续向咱们售粮了。”

“周转得开么?”

“没问题,实际上河南的大粮商都不用钱,他们用幽燕联合钱庄的钱款协议……”

李诚中打断他:“可道,我早就跟你说了,今后慢慢改变叫法,以后那不叫协议了,直接叫宝钞。”

“呃……某知道了。按照钱庄的估算,至少有两百万贯钱款协议……两百万贯宝钞在河南诸商手中。”说到这里,冯道有些担心的问:“会否出事?钱庄各家懂事都很担忧,已经欠了河南诸商两百万贯,占了钱庄总本的七成,他们担心还不上…..”

李诚中笑了:“呵呵,告诉他们,不必担忧,明年起,某批准他们再发一百到两百万贯宝钞,具体多少,还需要你们判官署来估算。”

冯道迟疑道:“钱庄恐怕不敢发钞了,他们都吓坏了……”

李诚中想了想,道:“这样吧,今后判官署钱库中留存的铜钱改存三成到幽燕联合钱庄,允许他们在遇到兑付时启用这些铜钱,但他们需要向判官署支付钱息,一厘或两厘均可。”

冯道疑惑道:“咱们存钱到钱庄,不付存费,反而让钱庄付钱息?”

李诚中拍了拍他的肩膀:“可道,放心吧,你把这件事跟他们说,他们肯定乐意。”

冯道不解,但既然李诚中这么说了,他打算到时候与幽燕联合钱庄各家东主商谈此事的时候,施以少许压力,总之这些钱息都是小事,总不能为了这么点小事而违背了燕王的意愿吧?再说了,这些东主背后的豪门也曾经多次向燕王提议,愿意捐助军资,都被燕王殿下婉拒了,如今燕王殿下开了口,这可是个机会,谁不抢着献助一二谁就太没眼力了不是?

“对了,钱库里三成是多少?”李诚中忽然想起来一件事。

冯道心中有数,立刻报道:“钱库中存余一百一十四万贯,如今已是九月,下月便是秋赋上缴之时,比照去年,可添钱三百七十万贯,其中渤海输钱四十万贯、新罗和熊津各输二十万贯。三处已经向判官署叫苦,说是存库已尽,不可再增了。”

李诚中道:“也罢,今后便以此为惯例,五年内不增其赋,但,必须说好,若是中原大战,则需竭尽全力支应关内!”、

第七十章转折(二)

ps:感谢c2256\红烧老头鱼的月票鼓励.

李诚中在锦县船坊的视察一共用了三天,结果令他相当满意。自光化三年末修造锦县船坊之后,这里的面貌就一天一个样,到了四年后的今天,已经可以拥有船工八百余人,可同时开工修造六百石大船两艘,或三百石船五艘,或一百石以下小船二十艘以上。

锦县周围不缺木料,缺的只是晒木料的时间,自从光化三年末开始砍伐巨木以来,这些木头已经晒了三、四年之久,终于可以修造长期使用的海船了。其实锦县船坊自天复元年便开始了船只的试造,但基本上只能使用半年至一年,主要还是为了积累造船的经验。

李诚中平复渤海、新罗、熊津之后,从上述三地获得了大量船工,使锦县的造船实力突飞猛进;卢龙军拿下棣州之后,又获得了许多有宝贵造船经验的中原船匠,这些船匠的加入,直接让锦县的造船水平达到了六百石!

李诚中不懂造船,但是他约略听说过“三角帆”的说法,这次前来锦县,便提出了“三角帆”的概念,但具体什么样子,他也说不上来,只是令几个头匠师傅的头发都愁白了。

虽然不懂造船,但李诚中却知道海运的优势,他从去年开始就谋划起了海运布局。在漳水入海口处,一座船港正在兴建当中,预计天佑二年正月便可完工,到时候海船可以从锦县南下,在这座船港停泊,大船可以卸货转小船,顺漳水而上,经永济渠后直抵潞县,转而进入幽州。

同时,李诚中还考虑在大河入海口附近也修造一处船港。军资便可直抵博昌,支持博昌行营的作战耗用。具体地点仍在寻找当中,不过已经敲定了三个地方,就看最后哪一个更合适了。

视察完了船坊,李诚中这次终于可以不用骑马奔波了,他带领随从官员,告别了营州都督府周知裕及以下众官吏,在锦县港口登上了一艘三百石的海船。乞活买带领着警卫营三百骑兵及相关随员登上了另外两艘百石海船,一前一后护卫在侧。船队沿着海岸向南,只用了三个昼夜。便登上了漳水入海口处新修的一座栈桥。

但该死的晕船,又是晕船,让李诚中及登船的随从官吏和军士们足足停留在此两天,才稍微恢复过来。想要建立一支卢龙的水军,依旧任重道远。

李诚中离开这座海港时,给港口取了个名字,这个名字对于穿越者来说应该是非常熟悉的,李诚中打算用这个名字告诉后来者——你们不是第一个穿越的,老子才是!

再次恶搞了一把的燕王殿下在回幽州之前。又去了趟范阳军校,他要完成给新八期高级学员的最后一堂课。等到这堂课讲完,新八期高级培训班的军校培训就结束了,剩下的三个月。这些学员将被分配到各军,进入军中实习期,只要获得实习军队的考核认可,他们便可正式毕业。成为一名营级以上军官。

李存勖、郭崇韬、李继韬、周盛茂、颉木里等河东众将最早想去的是妫州军,这令李诚中相当意外。后来一打听,才知道实在是盛名所累。妫州山后子弟虽然在卢龙军体系内已经不再是单独的山头。但在天下间却赫赫有名,尤其是在河东军中,那是代表着卢龙最精锐力量的象征。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