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汉 [精校] (荣誉与忠诚)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荣誉与忠诚
- 入库:04.13
往往无知就是一种幸福……
事情发生转机是在汉国派刺客(李广)刺杀汉王(林斌)之后开始,一场个人意愿的刺杀没有惹怒汉部的最高统治者林斌,然而汉部两百多万的部众却是怒了,而且是怒气冲天的那种!
赵信不知道那位高贵的统治者在想什么,他失去了权力后已经慢慢融入汉部社会的底层,而汉部也不缺少失去权力的原部落首领,大概想不开的原部落首领都死了吧?他发现那些失去权力的原部落首领很看得开,没有想过或者至少没有在表面上想过要做点什么事情,他们学会了一种新的生活,那便是依靠以前的财富去做经商或者置办产业当个富足翁。
“不是不想找回权力啊!是不可能!我们只能依靠下一代了,愿我们的子孙聪明和勇悍一些,让他们能够走进汉部的学院博个功名。”
赵信明白了,汉部的最高统治者不愿意那些失去权力的部落首领去影响领民,如果有谁还想依靠影响力去扇动,等待那个人的就是死亡!明白了这一点他再也没有主动联系以前的部下,他选择了一条正确的道路,那就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寻求进入军事学院混个出身。
一个人有一种思想,十个人就是一种思想。赵信不想理会那些失去权力的原部落首领在想什么,他只想恢复领兵的权力,为此也比较特别注意汉部底层领民在想什么。他发现汉国派遣刺客刺杀未果后汉部的领民很愤怒,领民的愤怒间接影响到在军队的底层军官,而底层军官又影响到了中级军官。他觉得怪异极了,什么时候渺小如领民这种人能够影响高层了?这种怪异的现状却是实实在在发生在了汉部,令人感觉极其不可思议!
赵信发现最高统治阶层发现了民间的愤怒,统治阶层在发现民间的愤怒后没有进行弹压或者疏导,权政司和民政司下派官员合力对民间进行调查,他真的不明白为什么要调查,他只知道权政司和民政司在调查过后汉部的政策发生了改变,那种改变让人一目了然,原本和汉国相安无事的汉部因为领民的愤怒走上了与汉国对抗的道路。
似乎就是那么被汉国刺激到了?汉部唯一的王,汉部的最高统治者,汉部民众顶头上的那片天,那个把他遗忘了的林斌终于记起还有一个原来叫阿胡儿的匈奴人,现在叫赵信的汉部领民。
赵信得知自己被林斌召唤后很激动,他现在还记得林斌当时说的第一句话!
林斌是说:“你很聪明,真的,你没有像那些人混吃等死,而是选择学习新的知识继续从戎。而现在我给你一个机会,一个能够得尝所望的机会!你能抓住吗?”
赵信真的很聪明,他没有问是什么机会,可能也是因为没有问选择听从让他获得了更多的好处?他在接受培训后进入了神策军,这点是他在事前没有想过的!
神策军是一支什么样的军队?赵信在汉部底层生活过一段时间,他那时最常听见的就是汉部领民说“能够进入王的直属军队我死了也愿意”,他深深懂得林斌在汉部领民心中的地位,由此也明白能够进入神策军服役是一件极其荣耀的事情。
赵信明白了,他真的想透了一些事情的关键!他知道自己之所以被丢在底层是有用意的,统治者希望他在底层明白领民需要的是什么,心理面在想什么,汉部最根本的国策又是什么,领民与军队的关系,军队与统治阶层的关系,等等……。一旦了解这一些有益于更快的融合进汉部!
可怕的融合能力不是在高层怎么想,往往民间的力量比统治阶层想象中的更大、更强!
赵信抓住了机会,他进入了神策军,依靠以前的作战经验和对匈奴战术的了解又被破格提拔成为神策军的一名军司马。说实在话,军司马在军队的地位不高,但贵在有领命的权力而不是闲职,他很满足这一点,因为他相信只要能够领兵作战建立功勋不是难事,他还能爬得更高!
“我一定要爬!继续往上爬!”
赵信的战刀被紧紧握住了,他能看见自己手背上的青筋,那是一种即将爆发的力量!他转移了自己的视线,将目光放在前方那些匈奴军队的身上,他眼睛里面的匈奴人不是同族,那一颗颗硕大的头颅是战功,是继续往上爬不可或缺的功勋!
“我们进攻吧!”
林炎笑了,他是林斌的心腹之一,从而也就知道了一些别人不知道的事情。他知道赵信的崛起只是时间问题,因为赵信曾经是匈奴人而且是一个部落的首领,十分了解匈奴的生活习惯和战术,汉部需要了解匈奴人生活习惯和作战技术的将领存在,特别是对匈奴传统势力范围内地形熟悉的将领存在。如此刻意培养赵信是意料中的事情,毕竟汉部和匈奴的对抗不是一两年内会结束的战争,这场战争会打很久。
赵信急不可耐:“火候差不多了,我们进攻吧!”他想证明自己,渴望证明自己是一个很有用的人!只有有用的人才不会被随意抛弃!
林炎也收回了视线,他知道对面的匈奴军队胆怯了,就有如赵信说的那样“火候差不多了”,所谓火候就是己方的气势已经累积到一个顶点,敌方军队的气势降落到危险的灵界点,这时往往只要一个冲锋就能够把敌军杀地丢盔弃甲。
“我去冲锋,军侯大人留在后方统筹吧!”说着林炎抽出了战刀,“就这么说定了!”随后战刀力劈,“吹号!冲锋!!”
赵信呆了一下,心中的不满只是稍微升起又消失了,他是个聪明人,知道自己的舞台在哪,他也大概猜出林斌为什么培养自己,的确没必要在这种小场面去陷阵冲杀。
雄厚的号角被吹响“呜呜……呜呜呜……”的号角声中,一阵大喝同时被高喊出来,即将陷阵的骑士们在喊“杀”声中按照梯次冲出去。
顺序的第一、二、三排是持骑枪的枪骑兵,他们保持前后大约五米的间距,左右大约两米的间隙,这是为了避免己方发生碰撞,同时还发挥出枪骑兵冲锋时最高的杀伤力。
枪骑兵算是这个时代最强悍的骑兵兵种之一,其实枪骑兵不需要穿戴厚重的甲胄,他们比较可以称道的是那杆长为四米的骑枪,不过骑枪也只是一轮的消耗品罢了,一旦陷入敌阵就需要抛弃不灵活的骑枪抽出战刀厮杀。
值得一提的是在东方只有汉部才有枪骑兵这个兵种,而且已经有自己的战术技巧。
顺序的第四、五、六、七、八、九、十的这个时代最常见的骑兵兵种之一的弓骑兵,他们的装备是一把射程约两百米左右的骑弓,随身还携带了一柄汉部制式的战刀。
七排弓骑兵几乎是在枪骑兵发动冲锋后立刻跟上,他们是这个时代最有杀伤力的远程兵种,负责的就是作为第一波打乱地方阵型的攻击力量,而弓骑兵是不直接陷入敌阵的,他们发射完三轮箭矢后会从左右迂回,寻找机会不断地进行游弋式骑射,所以他们也是压制敌军的兵种之一,通常能给敌军带去很大的心里压力。
在马鞍和马镫被普及后,弓骑兵这个兵种变得更加重要,一支深熟骑射的弓骑兵绝对能够左右战局的发展,但是弓骑兵对骑士马术和射术的要求也相对比较高,一般来说草原人比较有先天的优势。
如果是匈奴军队对上汉国军队的话,一支装备完善的弓骑兵能够取得压倒性的胜利,其原因是汉国是以步兵为主,机动性和骑兵是不能比。而匈奴军队对上汉部的军队呢?答案很模糊,因为汉部并不缺少对马术和射术深熟的士兵,汉部也不缺少战马,毕竟汉部的社会构造是前所未有的复杂,几乎是什么人都有。
冲锋的阵列往往超过二十五排就失去了再增加的必要,骑军冲锋讲的是广泛的杀伤力,而需要有广泛的杀伤力就需要在同一个起跑线上拥有足够多的兵力,直线的骑兵数量多有优势,但是纵身的队列多反而是一种浪费兵力的行为。
前十排是枪骑兵和弓骑兵,而在最后的十五排就是骑兵里面最基础的近战兵种,他们可以是持着戈矛的骑兵,也可以是持着战刀的骑兵,戈矛骑兵是农耕民族的特色兵种,不过在汉朝之后戈矛骑兵就被淘汰了,取而代之的是战剑骑兵。话说在汉朝与匈奴的战争结束后中国也没有过强大的骑兵,不是士兵不会骑战,而是战马的数量根本不够用。
一般来说,古代冷兵器战争的骑战说起来是几万几万的,但并不是在同一个战场,不论地面多么广阔,如果双方骑兵同时超过一万这个数量,那么看上去就是一片人山人海。一万骑兵交战场地需要多少米?这个很难计算,但是如果没有迂回空间的话骑兵其实不比步兵好用。如此一来在同一个时间进入战场的骑兵数量往往不会超过两千,潜规则上其实也就是一千左右的数量。骑兵作战讲究的往往不是全军呼啦啦压上去,而是梯队作战模式,也就是说前方的梯队快要完蛋了,后面的指挥官下令另一个梯队补上去,周而复始,拼的就是后续爆发能力和指挥官对战局的判断,当然战术技巧也是必需的。
赵信留在后方的唯一目的就是看,用眼睛和头脑去判断什么时候需要为前方补充骑兵!他看到麾下军队冲锋的第一个瞬间就突破匈奴军队的前沿,丧失胆气的匈奴骑兵根本没有死拼就主动龟缩后退,脸色变得阴霾……
相似小说推荐
-
抗战之临时工 (不打内战) 17kVIP2014-06-04 老爷,国军来人说如果你能留下,会给老爷陆军一级上将军衔。 哎,冯全抱着小儿子无奈的在心...
-
江山如此多骄 [精校] (鲟鱼) 17kvip 精一场超时空交通事故使主角穿越了,新的身份是以纸上谈兵遗臭万年的赵括。这就是一本yy书,意淫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