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强汉 [精校] (荣誉与忠诚)



卫绾见来的是掌握长乐宫禁卫军的程不识心下一跳,暗自喊了句“苦也!”,只因程不识是窦老太太的禁卫头子,政治立场当然是偏向窦氏那边,现在卫绾被撞见和田蚡在一起,一个不好窦老太太怒起来,他的下场可想而知。

田蚡随时随地都是那副乐呵呵与人无害的‘很傻很天真’表情,“程将军,幸会、幸会!怎么劳烦你大驾呢?”

程不识皮笑肉不笑的咧嘴,“丞相与太尉夜间入城,可是有何要事啊?”

田蚡轻咳两声,悄悄用脚踢了卫绾几下……

“这、这……程将军,边塞军情如火,需立即求见圣君……”卫绾自觉这个丞相也当得够窝囊了,田蚡贵为外戚又是太尉都没对他吹胡子瞪眼睛过,现在一个武将竟是用怪异的表情、明显不屑的眼光看自己,弄得他心里窝火,“速速打开城门,误了军情,你可担当得起!?”

“呵?”

程不识继续咧嘴,再一次用不屑的眼神扫一眼卫绾,命禁卫仔细检查了车架,折腾了半天就是没打开城门的意思。

其实如果没有天子的命令,皇城到了夜间根本不能随便打开,这里的人谁都清楚这条规定。田蚡与窦氏一派不对头,程不识对待田蚡自然不咸不淡。但是卫绾就不一样了,他算起来是窦氏一派,所以程不识见到他与田蚡同车,这才多次表示不屑。

又是一阵折腾,卫尉李广总算姗姗来迟。

李广来了见到现场气氛怪异,他本是传统武人,为人性情耿直、做事一丝不苟,根本懒得去理会政治因素,出于天子口谕,命令城尉打开城门放行。

等田蚡和卫绾同乘的车架入了城,李广这才问程不识,“出了何事?”

程不识与李广乃是旧交,虽知李广耿直不问政治,但是毕竟立场摆在明处不好名言,只得压低声线:“大事!”

李广抱拳,“我需赶回未央宫,此处有劳了。”说完离去。

当夜,丞相卫绾、太尉田蚡入宫与天子刘彻炳烛夜谈。

两人详细告知天子边塞军情,一番长谈直至天亮,方乃结束。

“北方一猛虎,怒之、奋起、而杀人?”

卫绾没听懂天子在说什么,他倒是知道自己这个丞相已经当到头了。

一番悲戚,卫绾忽地想起来一些什么,一拍大腿:“我知道了!是他!!!”

第一百二十六章 运筹帷幄

“今岁小族入侵乃在预料之中。若匈奴西进,北地小族皆安顺无事,岂是蛮狄乎?今与以往大有不同,今岁圣上在北地留有偏师,虽不多,战力却极佳!”

田蚡手捂木碗,碗内盛有稀粥,言罢美滋滋地用勺子吃食,煞是一副尊贵模样。他样貌不佳,眼睛极小,喝粥时不忘看向天子位上的刘彻,看到刘彻温和地在吃东西,心下明白这个小甥子又想起了谁。

“今有婧公主坐镇北疆,虽不善军事但不缺谋略尔。婧之下还有奕翠,两位皆是善谋之人,有良将辅佐,必大有作为。”

刘彻抬头看向田蚡,复又低头专心吃朝食。刘彻为了转移朝中的视线做了诸多努力,朝中门阀也大多被吸引把注意力浪费在了北疆的几个人身上,以致没有注意到他的某些布局,现在布的局已经开始发挥作用,权力正在慢慢被回收到手中,问题是……

“朕知道。舅舅所言之良将嘛,不就是那个林斌?朕每月几乎都要听好几次‘林斌’这名字,朕的胞姐对之甚为看重,便是身在长安的卫尉李广也对此人极为推崇。还真奇了啊?现在舅舅也称之为良将,这是为何啊?”

田蚡小眼睛一眯,看上去就好像闭眼了一般,他放下木碗慎重道:“臣不甚知晓军事,圣上厚待方为太尉,但臣知一古语,‘能战之将,皆为良将’此言甚善尔。”

刘彻轻笑出声,“舅舅此言也无不可。朕每月皆听,此人率虎豹骑军出战塞外,每次皆是战而胜之,夺戎人牲畜、马匹颇丰,朕又听,此人夺取战利品皆赏赐部下,自己却无所获,这是为何?每战也必掠其人口,华夏人训练成卒、戎人或杀之、或充斥为奴,这又是为何啊?”

“正因如此,臣乃言是为良将尔。好战之将必掌有悍卒,悍卒者、乃百战余生之士也。百战之士为战而生,若无战事必将烦躁,军之所重乃为士气,婧公主来信言道‘虎狼之军为练其悍勇,乃需杀人’,既要杀人,杀之何人?唯有戎人也!”

“臣窃以为,林斌每战必抢夺戎人乃有深意。其一便是厚赏部曲,厚赏之下必有勇夫,由此可见麾下战力强悍皆出如条治军之策;其二林斌此人虽有治军之才,但却不懂政务,凡事皆为圣上所派文官代劳,不掌政务足见不喜庙堂争斗,此类大善。”

“臣觉得,有勇不足为虑,因只知杀人乃为武夫。武夫者,利刃也。且……,圣上可听人讲过?”

刘彻剑眉一挑,示意把话讲明白。

田蚡“呵呵”几声,见刘彻眼睛瞪过来,他赶紧止笑。

“历代所忧虑者非是武夫,乃是善战重权欲之辈。婧公主、奕翁主、文官所属每十日皆有密报送来,皆言林斌此人不懂政治,连常理也多数不解,观其言、察其行皆说只重军事不重权政,有何忧虑可言啊?臣想起一事经常忍不住莞尔,据说此勇悍之人视婧公主为母虎,甚惧之。”

刘彻听到这里剑眉松展,忍不住也是一阵莞尔。

田蚡近日才被任为太尉,他知道天子一方面是信任自己,另一方面实在是没有人才可以用,这才把兵事交付给自己这么个不是很懂军事的人。他还知道一个事实,刘彻虽然年幼但却极为有谋,刘彻将所有能用的资源全利用起来,等政敌的视线被转移的时候,不经意间已经把部分权力抓到了手中。

“婧公主早有名言‘其人憨厚有如孩童’,臣以为此乃婧公主对圣上说‘此人不善谋权,不晓政务,且不知人际交往’。前岁有一事,不知圣上可还记得?林斌本为无家之人,乃在李当户引荐之下投军成卒,因其勇悍初为什长,后立战功被公孙敖所妒,乃放逐于外。”

刘彻既然要扶持那自然是会查清楚,问题是无论再怎么查都只有从军后的资历,生于何处、常在何处皆是无处可查。身为天子,刘彻所要考虑的有太多,首先就要先观察其人有没有威胁,他虽然很少出宫进入民间,但也明白查一个人的来历十分困难,现在根本就没有所谓的户籍,这才每次战乱都有那么多来历不明的流民。那么也就是说,刘彻认为查不出实属正常,后面才有派人前往观察言行的事情发生。

刘彻所想太多、所要做的事情也太多,他除了进行招贤之外还要做一件大事。这事还是因为查不出林斌来历后才决定做的事情,无它,就是对本国人口进行普查,设立籍贯制度。他知道人口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但非常矛盾的是,既然人口对国家很重要,为什么就没有哪代帝王对本国的人口数量进行普查呢?既然没有人做过,就由他开始做!

问题又回绕到林斌身上,刘彻所得到的情报是,林斌自称来自上党也的确讲的一口关中腔,至于是怎么出现在雁门郡,据自称是随商旅欲出塞,后遇胡虏入侵被俘,于途中得逃。刘彻对这种说法半信半疑,让人详细问了几个士卒,士卒皆称乃是如此,他这才信了一些,但没有放弃深究。

刘彻喜欢打破沙锅问到底,多次去信详问刘婧,刘婧回信多有对林斌进行举荐,描述来历时也没有太大的出入,后又愿意作保,这才导致刘彻觉得林斌只是个小人物,没有大多的威胁,暂且放任也无不可。他在宫中与郎官李当户闲聊时,有意无意的问及李当户对林斌的印象,从李当户那里知道林斌不太会骑马的事实,排除了是异族奸细的可能性。

天子刘彻又对很多人描述林斌善战的事情感到好奇,一位想要有大作为的天子,他对军事的重视无需用语言描述,查看了许多关于林斌在兵堡的战例,对林斌的了解有了初步的印象,大概知道也就是一个很勇悍,懂得鼓励袍泽士气,但是却对政治不了解的武夫,后面也才发生被公孙敖放逐出城的事情。

但是别奢望生性多疑的刘彻听人这么讲就信了。

“朕有话问舅舅。”

田蚡忙端正坐好,作出倾听状。

“朕想知道舅舅如何看待此人。”

田蚡“唔……”的拉长一个尾音,据实说:“尚无定论。”

刘彻又问:“舅舅对朕善待胞姐之事如何看待?”

田蚡笑道:“足见圣上乃是挂念亲情之圣君!”

刘彻无奈:“朕此举非是全为亲情,实乃迫不得已,若不如此做,怎会有如今这般优势。利用亲情,朕甚惭愧。”

田蚡心下大喜,天子能把心事说给自己听,足见天子真的很信任自己。他安慰:“若无此事,长乐宫那位老太太怎会放松警惕?”

身为皇族最怕就是皇帝太过无情,皇帝一旦无情起来皇亲就要遭殃,窦老太太是老牌外戚,她不希望皇帝是一个冷血的人,如果皇帝冷血,不但宗亲要遭难,老牌外戚的下场绝对会更凄惨。所以窦老太太发现刘彻重亲情后这才软化下来,觉得是该放些权力给刘彻,只要没有到了窦老太太可以忍受的底线,窦氏门阀集团没有窦老太太的支持就永远翻不了天。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