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杀明 [精校] (拉丁海十三郎)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拉丁海十三郎
- 入库:04.13
好汉不吃眼前亏啊,阿敏是深深明白这个道理的。镶蓝旗已经在羊官堡这个小小的地方,折损了五个牛录的兵力,阿敏是说什么也不会继续做这样的蠢事了。哪怕在外人看来,他有怯战的意思,他也绝对不会继续发动愚蠢的进攻。除非是他想将整个镶蓝旗都全部打光了。他必须先搞清楚,白衣军的战斗力,为什么这么强。
至于将大炮拉上来助阵,阿敏倒是想过。大金军在辽东的战场上,缴获了不少的明军大炮,其中大部分人都是佛郎机火炮。阿敏曾经让人粗略的计算过,自己可以控制的大炮,大约有五十门左右。要是拖上来的话,对着羊官堡一阵炮轰,或许有点用处。
但是,阿敏后来想想,还是放弃了。羊官堡这个地方,后面就是大海,白衣军肯定有海路和遥远的山东相连,可以进退自如的。就算有大炮助阵,也无法将白衣军全部消灭。见机不妙的时候,白衣军肯定会坐船撤退的。如果将白衣军逼走了,以后的事情,会更加的麻烦。在辽东都搞不定白衣军,你还追到内地啊?
再说,炮弹不长眼睛,万一大炮将巴布海给打死了,努尔哈赤那里,估计是过不了关的。其他人也会认为,自己是在公报私仇,故意打死巴布海的。特别是那个皇太极,和自己一向不对眼。如果自己真的不小心打死了巴布海,皇太极一定会将很多的罪名安在自己的头上。因此,就算要实行炮击,也应该是努尔哈赤亲自下令。反正,巴布海是他的儿子,就算被他打死了,也没有话说。
“将所有的大炮都集中起来。”阿敏郁闷的吩咐。这件事情闹大了,最后肯定得努尔哈赤亲自到来解决。他必须将所有的手段,包括和平的手段,非和平的手段,都要全部准备好。如果再出差错的话,估计努尔哈赤肯定饶恕不了他。他必须想办法自保了。
“写信上报大汗定夺吧,顺便自请降罪。唉,我到底招谁惹谁了?老天这样对我!”想了想,阿敏又无奈的说道。他再次郁闷的感慨,自己的运气,真是不好。自己好端端的呆在海州城,没有招谁惹谁,结果,居然遇到了白衣军,遇到了徐兴夏。双方刚刚一接触,大金军就吃了败仗。
他从十二岁开始,就在战场上纵横驰骋,从来都没有感觉到这样的无奈过。小小的羊官堡,就好像是一块骨刺,吃不下,吐不出,难受的要命。好久好久以后,他才慢慢的回过神来,狠狠的握了握拳头。他的脸色,逐渐的变得狰狞起来。徐兴夏,白衣军,这两个该死的东西!阿敏暗自发誓,一定要想办法将他们都变成灰烬!
第711章 努尔哈赤不淡定了
辽东,广宁府以东,镇武堡。
努尔哈赤的心情很不好。来自阿敏的奏报,陆陆续续的送到了他的面前。他的心情,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变差的。本来一切都计划好的事情,都让阿敏,还有突然出现的白衣军,统统给打断了。为此,努尔哈赤不得不下令,暂时停止对广宁府的攻击。
白衣军到来的消息,让努尔哈赤感觉,自己遇到了一个强劲的对手,他必须重新审视整个大金国的方略。或许阿敏自身还没有意识到白衣军出现在辽东的意义,努尔哈赤却是意识到了。白衣军这是要决心收复辽东啊!连徐兴夏都亲自跑过来侦察来了。白衣军和大金军连续几次的战斗,都是白衣军在侦察大金军的战斗力。
对于徐兴夏的行动,努尔哈赤归结为侦察,而不是试探。这里面是有缘故的。如果是试探的话,发现情况不对,可能就不来了。侦察的话,则是打定了主意,一定要来的。换言之,就是白衣军肯定会进入辽东,肯定是要收复辽东的。这也就意味着,大金军和白衣军之间,根本没有回旋的余地。因为,大金军也不可能放弃辽东。只有一方彻底战败,互相对峙的局面才有可能化解。
接到来自阿敏的奏报以后,努尔哈赤觉得,自己的后方,开始不安全了。如果他继续进攻广宁府,极有可能导致自己的后方崩溃。白衣军的出现,严重的威胁到辽阳、沈阳。万一辽阳、沈阳遭受袭击,后果就严重了。大金国高层的家眷,都陆陆续续的搬迁到这两个城市了。毕竟,冬天来了,呆在大城市的坚固建筑物里面,要比呆在赫图阿拉的帐篷里面温暖的多,也安全得多。
努尔哈赤为什么会这么敏感,觉得白衣军能威胁到辽阳和沈阳?倒不是因为自己的儿子巴布海被抓的缘故,而是因为镶蓝旗损失的几个牛录。努尔哈赤非常清楚,阿敏对自己是有怨言的。他的父亲被自己杀死,作为儿子的他,内心里肯定不舒服。因此,一直以来,阿敏和努尔哈赤的关系,都算不上十分的和谐。只是由于大金国发展的整体需要,由于共同的利益,两人才没有发生冲突。
阿敏是十分要强的人。为了自己的面子,轻易不会承认自己的失败。很多时候,即使被打落了牙齿,也会和血吞。现在,他报告损失了五个牛录,估计这个数字,只会少不会多。也就是说,镶蓝旗的损失,有可能是七个或者八个牛录。这样的损失,在大金国的历史上,绝对是很罕见的。特别是出在悍将阿敏的手下。
今天,大金国的高层,都被努尔哈赤召集起来,商议对策。会议的地点,就在镇武堡的东面大营。在这里,大金军集中了超过两万大军,准备横扫广宁府外围,一举将广宁城攻克的。但是现在,军事任务必须被暂时的放下了。
除了长子褚英已经被努尔哈赤亲手杀死,次子代善留守沈阳没有出现之外,努尔哈赤的其他儿子,全部都在场。阿拜、汤古代、莽古尔泰、塔拜、阿巴泰、皇太极、巴布泰、德格类,一字的排开。年纪最大的阿拜,三十三岁。年纪最小的德格类,只有二十二岁。他们都将沉重的盔甲脱下来,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除了努尔哈赤的儿子们之外,参与会议的还有济尔哈朗。他是阿敏的亲弟弟,也是皇太极的好友,同时也得到努尔哈赤的喜欢。只有十九岁的济尔哈朗,对于亲生父亲舒尔哈齐,几乎没有什么好感。因此,舒尔哈齐尽管是被努尔哈赤杀死的,济尔哈朗依然和努尔哈赤一脉,关系非常的亲密,几乎就是努尔哈赤的亲儿子一样。
褚英的大儿子杜度也在其中。褚英被努尔哈赤杀死以后,他的两个儿子,并没有受到牵连,依然继承了父亲一脉的权力。作为褚英长子的杜度,更是年纪轻轻,就成了镶白旗的旗主。虽然说,在努尔哈赤的阴影下,镶白旗旗主的权力,不是特别的大。但是,旗主的位置,毕竟很耀眼,很引人瞩目,也很引人妒忌。
因为,努尔哈赤本身就兼了两个旗主职位。剩下的旗主职位,就只有六个了。如此稀罕的位置,谁不喜欢啊?旗主的权力,不仅仅是体现在行军打仗上的,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战利品的分配上。大金军抢掠过来的财物,一般都是要公开分配的。如果有机会成为旗主的话,在分配战利品的时候,无疑会得益良多。
在这样的场合,努尔哈赤最器重的五大臣,自然也在场。五大臣分别是费英东、额亦都、何和里(又译作何和礼,努尔哈赤的大女婿)、扈尔汉、安费扬古。他们的年纪都有些大了,身体不是很好,和在场的年轻人形成鲜明的对比。他们都坐在距离努尔哈赤很近的地方,比他的儿子们还要靠近。努尔哈赤借此显示对他们的尊重。
另外与会的还有杨古利、冷格里等人。他们也都是努尔哈赤身边的老臣子了,重要的高层会议,肯定少不了他们。这次努尔哈赤率军进攻广宁府,大金国的高层,几乎是倾巢而出。这样也好,根本不需要另外找地方,直接就可以在前线开会解决了。
本来,努尔哈赤的弟弟穆尔哈齐也应该到场的。他乃是攻打广宁府的前锋。每次大金军出征,穆尔哈齐都喜欢担当前锋,打头阵,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这一次也不例外。但是他的身体,昨天忽然出事了,巫医说是感染了风寒,不得不提前返回辽阳休养。
穆尔哈齐的年纪也大了,这一次病倒,估计以后都再也没有上战场的机会了。这让努尔哈赤原本糟糕的心情,显得更加的糟糕。他和穆尔哈齐的关系,还是很亲密的。在舒尔哈齐死了以后,努尔哈赤就更加珍惜自己和其他兄弟之间的感情。
年轻的济尔哈朗将阿敏送来的奏报,都全部宣读了一遍。他的语速很慢,中间还时不时的有停顿,目的就是为了让在场的每个人,都有足够的时间,来领会奏报里面提到的各种各样的消息。其实,私底下,在座的每个人,都已经知道大概情况了。
“大家都说说吧。”努尔哈赤挺直腰,不动声色的说道。
作为大金国的国主,努尔哈赤当然不能流露出自己的喜好来。他要让在座的每个人,都充分的发表自己的见解,然后他从里面选择出最符合实际情况的一个。大金国的崛起,和这种“民主”的决策是分不开的。一般情况下,努尔哈赤都不会太过专断。
莽古尔泰每次开会都是打头阵的。他的性格就是鲁莽冲动的,做事不计较后果,只要快意恩仇,自己觉得爽快就行。他是四大贝勒的老三,对排行老二的阿敏,一直不太服气。事实上,他和阿敏的关系,从来都不好。可能是因为两人都是勇将的关系,竞争厉害,谁也不服气谁。每次见面,几乎都是要打架的。
相似小说推荐
-
江山如此多骄 [精校] (鲟鱼) 17kvip 精一场超时空交通事故使主角穿越了,新的身份是以纸上谈兵遗臭万年的赵括。这就是一本yy书,意淫之作。...
-
霸蜀 [精校] (庄不周) 起点VIP2014-06-08 精重生魏延之子,雄霸后三国时代! 内有多智近乎妖的诸葛亮,外有三国第一奸司马懿,还有半敌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