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锦衣杀明 [精校] (拉丁海十三郎)



两个人回到徐家,刚刚打开木板门,徐兴夏就看到妞妞和两个小女娃在一起玩耍,想必就是从那家牧民接来的双胞胎姐妹了。她们的身材,比妞妞还要更瘦小一些,看来以前的生活环境,同样不好,身体长不起来。她们脸上的冻疮,还没有完全痊愈,以致小小的脸颊看起来有点丑陋的感觉。三个小女娃也不知道在玩什么,弄得脸上有不少的泥土,就仿佛是三个丑小鸭。

路上,徐福庆跟自己的大儿子,说了这两个小女孩的基本情况。她们到来徐家的时候,还没有名字呢,都是叫小名的。一个叫做大囡,一个叫做小囡。大概是年纪太小了,她们还不懂事,对于家人的遇害,并没有多大的感觉。当天发生的惨剧,她们已经完全没有印象了。只有在晚上做梦的时候,才会偶尔叫一两声娘。

王氏当初生了好几个的孩子,最后只有三个存活下来,让王氏很是伤心难过。大囡和小囡来了以后,她就将她们当做是自己的亲生女儿一样看待了。王氏给她们置办了全套的新衣服,从头到脚都打扮过了。由于王氏的特别关爱,她们很快就适应了新的环境,和妞妞玩得十分的愉快了。妞妞也很高兴有这样两个小玩伴。小哥哥冬子据说是准备去念书了,到时候,家里就剩她一个了。

“哥哥回来了。”妞妞发现哥哥回来,立刻高兴的叫起来。她放开了和自己玩耍的大囡小囡,奔跑着向徐兴夏扑过来。徐兴夏蹲下身,将她抱起来,顺手递给她一包酥麻糖。他的前面抱着妞妞,后面背着徐福庆,倒是没有什么吃力的感觉。

“哦,有糖吃了。”妞妞高兴的叫起来。

后面的大囡和小囡,都没有见过徐兴夏呢,顿时显得拘束起来,两双小眼睛有点期待,又有点畏惧的看着徐兴夏,两双小手悄悄的捏着自己的衣襟。显然,对于徐兴夏手里的酥麻糖,她们都是想吃的。有哪个小女孩不喜欢吃零食呢?可是,对于她们来说,徐兴夏是陌生人,她们又不敢靠近。

徐兴夏也不太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他可以将两个无助的小女孩收养过来,给她们好的生活。但是,如果要他好像幼儿园老师一样,表示出对她们的无微不至的关怀,徐兴夏自认是做不到的。他没有那么细腻的神经,也没有那么细腻的情感。他抱着妞妞,走到她们的面前,掏出两包酥麻糖,塞到她们的手里,就算是完成见面礼了。

大囡和小囡拿到酥麻糖以后,总算是没有那么紧张不安了。不过,在徐兴夏的面前,她们还是不敢将酥麻糖塞入嘴里。在陌生人的面前,她们多多少少还是有些拘束的。徐兴夏自然明白她们的心理,便将妞妞放下来,温柔的说道:“妞妞,你跟她们玩吧。”

妞妞答应着,从徐兴夏的怀里下来,和大囡小囡吃酥麻糖去了。徐兴夏背着父亲,转身进了屋。王氏正在纳鞋底,看到两人回来,就悄悄的嘘了一声,要两人不要大声说话,然后又指了指冬子的房间。徐兴夏压低声音,好奇的问道:“冬子在做什么?”

王氏一脸欣喜的神色,悄悄的说道:“冬子在看书呢!”

徐兴夏情不自禁的有些愕然。冬子居然在看书?冬子还没有上过学,居然懂得看书了?难道说,他居然是万里挑一的天才?无师自通?又或者,又有人穿越过来了?乖乖,这可不得了。

幸好,徐福庆低声的解释说道:“这是我托人买回来的小人书,有图画的,就算不识字,也能看懂大概。”

徐兴夏这才松了一口气。心想,要是家里真的出了一个无师自通的神童,那徐家真是不得了了。原来看的是小人书,难怪。他将父亲放回去房间,转身出来,顺手拿起王氏做好的鞋底看了看,这些鞋底都很小,估计是大囡和小囡的。

王氏欣慰的看着自己的大儿子,笑着低声说道:“上次给你的鞋子,穿坏了没有?要是坏了,娘再给你做两双更结实的。”

徐兴夏随口说道:“没呢,结实得很,哪里就那么容易坏了?”

王氏笑着说道:“只要没坏就行。娘以后每个月给你做两双。如果不够,娘还可以多做几双。我看你们那儿,从早干到晚的,日夜操劳,也是挺累的,挺费鞋子的。”

对于娘亲的关怀,徐兴夏自然不会拒绝。事实上,他也很享受这样的关怀。这种关怀让他感觉非常的放松,身上的紧张和压力,都全部一洗而空。有家人关怀的感觉,真的很好啊。他温和的说道:“娘,你自己悠着点,不要累出病来。”

王氏笑着说道:“娘以前一天到晚都在纺纱,每天只睡一两个时辰的,身体也没事。现在的活计,可要比以前轻松多了,就是做做鞋子,缝缝衣服什么的。又吃得好,穿得好,睡得好,身体哪有什么毛病?倒是你,要注意身体,不要累坏了。”

徐兴夏点点头,随口说道:“我会照顾自己的。”

说罢,转身悄悄的来到冬子的房间,发现冬子正靠在小窗口旁边,规规矩矩的盘膝坐着,的确是在看书呢。看他专注的神情,徐兴夏就知道,冬子上学的事情,得抓紧时间去办了。冬子已经十岁了,再耽搁下去的话,就要大器晚成了。

“哥哥。”冬子发现哥哥进来,急忙放下书本站起来。

“冬子,你在看什么书呢?”徐兴夏好奇的问道。

“爹说,这是西游记。”冬子不太肯定的回答。

“西游记?”徐兴夏将书本拿过来,发现封皮上面,的确是有几个繁体字。仔细的辨认以后,发现是《西游释厄传》等五个字。在这几个字的旁边,还有几个繁体字“宝德印坊”,似乎是在说明这个西游记的版本和印制工场。打开扉页,里面基本上都是插图,只有很少的文字,的的确确是一本小人书。

明末的活版印刷技术,已经非常的先进,民间的印刷工场也很多。大量的佛经以及儒家的经史子集,其实都是民间的印刷工场印制出来的。由于工场数量多,成本低,书本的价格,自然不会很高。好像这样一本全部绘画版的西游记,也就是三四百文钱就能买到了。当然,相对于一般的百姓来说,这样的价格,还是无法接受的。

小人书并不是后世的专利,在明朝的时候,也有很多小人书的。嗯,准确的来说,不应该叫小人书,而是插图版故事书。好像《金瓶梅》《西游记》《三国演义》之类的书,大部分都是插图版。根据后世的考证,后金野猪皮他们看的,也是插图版的《三国演义》。甚至,他们连插图版的都看不懂,必须请人来说书,像听故事一样听。

冬子看的,倒不是三国演义,而是西游记。这里不能不提到《西游记》诞生的悲催经历。其实,《西游记》成书的时间,还是比较早的,应该是在嘉靖年间就已经完成了。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在万历初年就已经去世了。

第070章 好吧,我就是那只猴子……

由于吴承恩在里面描写到了一个专门修道不理朝政的国王,似乎有映射嘉靖皇帝的嫌疑。此外,书里又有“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等大逆不道的语句,因此,在成书以后,西游记一直被列为禁书,禁止传播的。一直到了万历年间,私底下才慢慢的开禁了。嗯,准确的说来,也不是开禁,是没有人管。

万历的怠政,那是出了名的,这位皇帝老儿,连任命官员这样的大事,都懒得去管。空缺的官员,他也根本懒得弥补。吏部送来的官员递补名单,他就是压着不批,直接摆在案头上发霉。结果,造成万历后期,全国居然有超过一半的职位是空缺的。

中央六部本应该有六个尚书,十二个侍郎,事实上,只有两个尚书和五个侍郎,其他的十一个职位都是空缺的。最悲催的工部,既没有尚书,也没有侍郎,就两个员外郎在挑担子。朝廷尚且如此,地方就更加不用说了。据说有的县,甚至只有两三个正式在编的官员,其他的全部都是临时工。

既然没有官员来管事,老百姓自然是放羊了。万历时期,可以说是明朝文化和经济都发展得最快的时期。海外贸易迅速发展,大量的银子流入,东南沿海大部分百姓的生活,还是比较富足的。所谓饱暖思淫欲,在吃饱穿暖以后,自然有一点点的文化需求了。各种各样的春宫书籍又或者是图画,广泛流传。后世看到的很多H类古书,都是在这段时期写出来的。

西游记的插图版故事书,也是民间流传得最多的,毕竟,一般的老百姓,最喜欢听的,就是这些妖魔鬼怪的故事。春宫类的图画,是登不上台面的。很多说书人,也喜欢将西游记作为主要的故事,到处传扬。在很多大城镇,在比较大的茶楼里面,一般都有说书人常驻的。这些说书人,每天只赚几个茶水钱,在文化传播方面,却是产生了不小的作用。

不过在威镇堡,就没有这样的说书人。这里毕竟是军户的地头,说书人基本上不会到这里来的。以军户们的悲催经济,也消费不起茶楼之类的。至于书籍,威镇堡就更少了。整个大明朝,一万个军户里面,认字的估计不超过十个。估计,在眼下的威镇堡,有机会看到插图版西游记的人,恐怕就是冬子一个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