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丹问赵豹,道:“王叔有何见解?”
赵豹比较认同蔺相如的观点,道:“臣以为相邦大人说的有道理,也是最稳妥的,不过赵郭两位大人的担忧也不是没有根据,风闻秦人已经派出了援兵,主要意图很可能是运送粮草辎重,真要是能速战速决也是好的,大王可令廉颇主动出击,以廉颇之才能,退秦兵也大有把握。”
“庐陵君以为如何?”赵丹又问赵括。
赵括对白起有些打怵,生怕赵丹一时头脑发热让自己替换廉颇,那可就变成了长平之战提前版了,忙道:“臣以为平阳君所言很有道理,但是主动出击就不必,廉颇深谙兵法,又在前线,最了解敌我双方的情况,大王应该信任廉颇,将在外王命有所不受,如果大王给廉颇下了死命令,那就是对廉颇的掣肘了。”
赵丹被廉颇吹了枕边风,心中早就了安排,道:“寡人觉得庐陵君乃是替换廉颇的不二人选,庐陵君有万人敌,千军万马中取敌方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很快就可以令秦人退兵,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最先表示赞成的便是赵穆和郭开,他们虽然没有和赵丹事先通过气,但是这俩人对赵括很是畏惧,如果能让赵括离开邯郸去前线,那可再好不过了。
赵穆道:“大王所言甚是,庐陵君既有万人敌,又深得马服君兵法真传,秦将白起绝非庐陵君敌手。”
赵穆最是害怕赵括,再说他还是赵胜推荐给赵丹的,更怕赵括给他小鞋穿,能把赵括支走,他不但举双手赞成,双脚都可以举起来。
蔺相如眉头微皱,蔺相如的政治嗅觉极其敏锐,觉得这个时候不是赵括离开邯郸的时候,第一,兵家最忌讳临阵换将,那极容易导致军心不稳;第二,赵胜的势力虽然被瓦解了,可赵胜还有一些铁杆支持者逃掉了,近段时间最容易发生不可预测的事,邯郸没有赵括坐镇肯定不行。
“大王,庐陵君刚刚经历丧父丧兄之痛,只怕此时不宜担当大任,还望大王三思。”蔺相如替赵括找了一个极佳的推脱借口。
赵括真的感到了蔺相如心胸的博大,道:“大王明鉴,家父尸骨未寒,臣万难从命。”赵括觉得赵丹应该不会让他真的替换廉颇。
赵丹叹息一声道:“寡人焉能不知庐陵君的苦衷,可忠孝难双全,如果让廉颇率领二十万大军在前线耗着,每日钱粮损耗巨大,赵国实在是耗不起啊!寡人心意已决,庐陵君三日后就出发,替换廉颇为前线主帅。”
赵括有点发懵,觉得王位上坐的不像是赵丹,赵丹怎么会这么决定呢!如果赵丹真是英明决断的君王那还解释的通,只知道吃喝玩乐的赵丹会真的替那些将士,替赵国百姓着想吗?这里面肯定出了什么问题。
文武大臣们见赵王拍板了此事,哪里还会提出异议。除了蔺相如外纷纷表示赞同,在他们看来,赵丹此举无非是给赵括的脸上贴金,一旦赵括击退了秦人,肯定还有丰厚的赏赐,坊间流传的花花公子阵线联盟的关系,可不是白说的。
赵括窝了一肚子火,散朝后也没有去望诸君乐毅府上请罪,回到家中就把毛遂和严平叫来了。
毛遂虽然被赵丹封了高官,但是心里一直以赵括的家将自居,而且正在忙着赵奢和赵平的丧事,今天并没有上朝,他听了赵括的话,眉头一皱道:“括少,这里面肯定有问题啊!赵丹自己一个人绝不会想到让括少替换廉颇,难道是郭开和赵穆那两个小人?他们倒是最不希望括少留在邯郸,那会让他们如坐针毡的。”
赵括觉得毛遂的话有些道理,对严平道:“你去查一查,看看郭开和赵穆这两天都干什么了,真是的,当初就该早点杀了他们俩,如今大王继位,再杀他们就有些困难了。”
毛遂深有同感,道:“是啊!这两个人最知道揣摩大王的心思,以后肯定会得势,如今大王没有了后顾之忧,括少的话也不见得言听计从了。”
赵括的心里有些烦,都是被赵丹这个决定闹的,道:“现在说这些没用了,如果大王坚决让我替换廉颇,我也没有办法,先生命人去把碧卢找来。”
毛遂听了赵括的话,眼睛一亮,道:“括少是想从秦国内部让秦人撤兵吗?”
赵括点头道:“不错,楼缓虽然没有带回秦人内部的消息,可是秦王和魏冉之间肯定有矛盾,这次出兵也显得有些仓促,我想试试看从猗顿那里能不能使得上力气。”
赵丹对于朝会上郭开和赵穆的配合很是高兴,觉得这俩人最是了解他的心思,朝会后就把俩人叫到了宫中。
郭开和赵穆边走边说,郭开道:“看来大王对你我的表现很满意啊!否则也不会朝会后就把你我叫到内宫了。”
赵穆道:“这是很明显的,大王虽然当了数年的太子,可是并没有多少心腹,赵括算是最得大王看重的一个,可赵括越来越干正事了,有些照顾不到大王,吕不韦和郭纵又忙着做生意,现在能陪着大王的就你我了,大王能不倚重咱们俩才怪呢!”
郭开想到了刚才的事情,道:“你说大王想要让赵括挂帅,到底是什么意思啊?咱们可别揣摩错了。”
赵穆想了想道:“大王估计是想早点结束这场还未开打的战事吧!也有替赵括挣军功的意思,不过这不关我俩的事,赵括最好是一直就不在邯郸,否则他要是看我们不顺眼,还不得把我们的脑袋摘下来当灯笼啊!”
郭开听了赵穆的话,心里就是一哆嗦,觉得赵穆可不是危言耸听,赵括现在可是惹不起的主,瞪眼就杀人啊!点头道:“对,咱俩还得在大王耳边吹吹风,必须要把赵括调到前线去。”
第二百九十一章 堡垒要从内部攻破
碧卢在赵平完婚之后并没有立即返回家中,他自认在和赵奢一家的联姻上做的不错,和吕不韦以及郭纵的合作也谈的靠谱,这些成绩得到了猗顿的夸奖,可好日子没过几天就传来了赵奢父子的死讯,以及赵丹继位的消息,这让他十分郁闷,所幸赵奢一家的权势有增无减,赵括在赵国一样炙手可热,才让他难过的心理好受些。
碧卢知道赵括是聪明人,和猗顿家的联合对赵括同样有很多好处,他不担心赵括会有别样的决策,但是赵平死了,这桩联姻名存实亡,光有利益的捆绑不见得会牢靠,他正琢磨这件事的时候,赵括派人来叫他了。
碧卢见到赵括,自然要说一些安慰的话,然后便直奔主题,道:“君上这个时候叫我来,是不是有要事啊?”
赵括点头道:“有件事要请碧卢兄帮忙,碧卢兄也知道秦人大兵压境的消息,我知道猗顿老爷子和穰候魏冉颇有交情,不知道能不能通过猗顿老爷子给魏冉传个话,只要魏冉退兵,好处少不了他的。”
碧卢面露难色,道:“不瞒君上,秦国内部看似平静,其实秦王和穰候之间已经有些争权的苗头了,这次秦人出兵就是秦王略胜了一筹的结果。”
赵括心说果然不出所料,秦人内部的矛盾也不少,“碧卢兄,这件事对赵国,对我都很重要,我希望碧卢兄能返回家中一趟,跟猗顿老爷子说明情况,太子丹刚刚继位,赵国无力外顾,如果猗顿老爷子能促成此事,就算我赵括欠猗顿家一个人情,日后赵括必有厚报。”
碧卢道:“君上说这些话不是见外吗!君上放心吧!我现在就走,如果有确切的消息,马上就会通知君上的。”
“碧卢兄慢走。”赵括叫住了要走的碧卢,道:“碧卢兄,让大嫂跟你一起走吧!我大哥已经死了,她留在这里也不会快乐。”此时还没有妇人从一而终的说法,改嫁是很正常的事情,赵括不想让鹿妍的一生就这么毁了。
碧卢见赵括说了这话,道:“那好吧!看来我们这门亲戚是做不成了,真是有些遗憾呢!”
三天的时间很快过去了,赵括没有探听出什么来,只能把赵丹的决定归结为对自己的信任上面,既然和白起面对面无法更改,赵括只好带着赵丹的任命赶赴前线,邯郸城的事情都交给了毛遂和赵媛,而赵括选定的随军参谋则是老爹赵奢提拔起来的国尉许历。
赵括在路上和许历说了自己的想法,赵丹坦诚在兵法运用和打仗经验上不如白起,因此即使他替代赵奢为帅也只能延续廉颇的政策,以坚守为主,避免和秦军正面作战。
许历非常赞同赵括的想法,当初赵奢还活着的时候,许历就参与了作战计划的制定,坚守的策略也是他和赵奢廉颇一起制定的,他们认为在军事上采取这个策略最为稳妥。
一路之上无话可说,赵括抵达前线后马上去找廉颇,赵括记得在历史上,廉颇对于临阵易将很是反对,在长平之战上就是如此,而原版的赵括因为和廉颇的关系不是很好,替换了廉颇后就把廉颇安排的一些亲信将领都换掉了,使赵军的军心遭受了极大的打击,这些都是赵括现在要避免的,谁知道这是不是命运的阴谋啊!
廉颇早几天就知道了赵括会代替他出任主帅,对于赵王赵丹的这个任命,廉颇的内心很不是滋味,觉得赵王有些不太明白战争的残酷,有些任人唯亲的味道,他替赵氏王朝怎么卖命都得不到当权者的信任,谁让他不姓赵呢!
相似小说推荐
-
三国之云动乾坤 (风扫落叶) 17kvip2014-6-27现代屌丝向云,魂穿东汉末年,意外重生贼窝,与落草为寇的管亥斗智斗勇,巧计脱困后入城求援,奈何汉...
-
隐相 [精校] (水叶子) 起点VIP 两晋隋唐 精 唐松穿越到武则天称帝时期,可他郁闷了。 在这个女人狂暴无比的时代如何开创自己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