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隐相 [精校] (水叶子)



至此,关于他那本章程的所有消息皆已说完。唐松深深一声叹息,却没有武则天预料中的激切反应。

听武则天说到这个,唐松没有太多解释,只是幽幽声道:“就在昨天,崔元综入相了”

现今对于刚刚登基三年的武则天而言,所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稳固皇位,而要达到这一目的,一个稳定的朝野是必不可少的。

李武之争太过激烈,致使朝堂动荡频频,这与武则天的利益明显相悖,在这种情况下,武则天当机立断引入中间派作为李武党争的缓冲,这也是崔元综所以能入相的根本原因。

朝堂动荡使得武则天不惜行妥协之策引崔元综入政事堂,在这等时候,她又怎么可能强力推行必将在天下士林间激起漫天风雨的变革章程?

武则天使其制定章程时与眼下章程制定完毕时的朝堂环境已是不同,时移势易,时势中的人自然也会发生变化,武则天当然也不会例外。

早在数日前王庆之之事发生时,唐松便已预感到苦日子要来了,昨日听说崔元综入相的消息后,他更是对今天面圣的结果有了充足且充分的心理准备。

之前之所以那么失望,实是预感证实后的失望,此时失望固然是失望,却也因为早有了心理准备而不至于反应太过激切。

武则天何等聪明,唐松这句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答话一说,她便什么都明白了,再看向唐松的眼神里,无声无息之间又多了几分欣赏。

此子不仅有胆有识有才,且能明时势,甚好,甚好!

虽然不免于失望,但骨性刚烈的唐松并非那种一遇挫折便彻底消沉之人,反之,正是这种刚烈的天性使其愈是遇挫,愈是要刚强奋发。

此时此刻,既然那份章程里唯一确定的收获便是在科考中加设了通科,那么唐松就想将这份收获,这一个极小的进步给牢牢守护住,“臣请缨前往礼部,专司通科考务取才之事,还请陛下御准”

武则天正要答话时,上官婉儿从外面走了进来,言说政事堂几位相公在外联袂请见。

遇到这种事情,唐松例当回避,于是他就随着上官婉儿去了一边的小厅中等候。

刚在小厅中坐定,便见政事堂次相陆元方走了进来,唐松见状起身相迎,“陆相何以来此?”

“他们所言之事与老夫不甚相干,正好老夫倒有些事情要问你”

两人相对坐定之后,陆元方也无甚寒暄,径直道:“数日前政事堂于御前会议之时,老夫曾荐举你入仕礼部,专司科考细务之事。然,终究是受你前次引领乡贡生闹贡院、入皇城所累,老夫这荐举未能通过”

陆元方此言出口,继当日水殿之后,第二次阻断了唐松入仕的希望。

君子陆方一说完,心下猛然一沉的唐松脱口而出道:“可是崔元综反对?”

陆元方不曾答他,重重的说了一句,“此乃国事”

闻言,唐松嘿然一笑而已。

君子陆看了看他,没再说这事,续又道:“尔前次帮办科考收效甚佳,老夫此来是想问询,以你之见,方今朝中谁人主持科考之事最为相宜?”

“陈伯玉”唐松不假思索的脱口而出,如今科考既然不会变化,又有了他之前的那些章程打底,所需要的便是一个品性靠得住的人。

这陈伯玉性情刚直,有济世苍生之志,更是方今诗坛执牛耳人物之一,无论从那个方面看,他都属最合适的人选了。

“剑南陈子昂”陆元方难得的露出了个笑容,微微点了点头,显然,唐松所提名人选恰与他之所想暗合之。

既然问过该问之事,君子陆便不欲再留。随着他起身,唐松也站起身,“陆相,小子尚有一事想请,伏请陆相成全”

“你说吧”陆元方说完,又跟着补了一句,“不过若是那以私害公之事,尔也就不必言了”

“若真是以私害公之事,小子也不会找陆相了”随即唐松便把所求之事说了。

他要求的事情其实极简单,便是将贺知章引入礼部,一并由他负责这新设之“通科”的细务。

“实不相瞒陆相,此次朝廷新设之‘通科’正是出自小子之谏言,贺季真于其间出力甚多,由其往礼部负责通科之细务,实是最佳人选”

“你所说的便是那个今科状头,越州贺知章?”

“正是”

陆元方略一沉吟后微微点了点头,不待唐松欢喜,君子陆侧身之间看了他一眼,“说到那章程,唐松……你要小心了”

难得的说了一句含糊话后,陆元方转身出小厅去了。

君子陆虽然说的含糊,唐松却是心知肚明,看来这个没通过的章程又得罪了不少人哪!

在小厅中等了大约近一个时辰之后,唐松再次见到了武则天。

这一回,他没再提要往礼部之事,直言留在宫城已是无益,要求出宫。

闻其言,上官婉儿身子微微一动,武则天的脸色亦是稍变,“尔欲何为?”

“伏请陛下支持,臣下想办一所学校,一所不同于国子学,只教导化育‘通科’士子的学校”

既然堡垒难以从内部攻破,何不跳将出来由外及内?唐松可以失望,可以挫折,甚至也会沮丧,但他绝不会屈服。

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他要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主场,在另一个战场上一步步实现自己的野望,哪怕道路再艰难,再曲折,也绝不放弃。

第一百一十五章 大非议,大笑话

朝局动荡,形势微妙。殚精竭虑制定出的那些章程无法推行,至此唐松留在宫中,留在崇文馆已无甚实际意义,遂请求出宫希望能另辟蹊径走出一条路来。

听了他的想法,武则天沉吟良久,最终点头应下了。

见她答应,唐松心下一松,随后又说及了支持之事,武则天一并答应钱粮场地等必需之物俱由内库支应,并不经户部及京兆衙门。

听到这个消息,唐松心中一块儿大石落地,躬身一礼作谢道:“陛下,据臣下所知,在国子学中明法、明算诸术科素来并不受看重。既然如此,莫如将其从国子学中将这一部分剥离出来,也好给臣下搭个架子?”

“你真是得寸进尺了”看到唐松这副给一就要二的商贾嘴脸,武则天脸上忍不住露出了笑容,“前几日刚说过国子学不可轻动,朕岂能朝令而夕改?再则,便是朕愿意为尔行此方便,那些个明法诸科的士子岂又愿意往你门下?”

武则天此言一出,唐松还真说不出什么了。的确,虽说他办学校的目的是为培养通科学子,然则这“通科”本身对于唐人而言就是前所未见,前所未闻的新鲜事物。

接受一件闻所未闻之事本身就已经够难了,更别说还是押上一生的前途做赌注。读书人思虑多,本就处事谨慎,让他们干这样的事情委实是难。

明法等术科在国子学虽然不受重视,但其毕竟是顶着国子学的名头,这就如同后世北大清华的烂专业学生,即便本专业再难,但对外毕竟还是顶着北大清华的名头儿。

而今要让这些学生放弃这个颇有光环的名头去一个闻所未闻的地方,即便是朝廷下了诏令,没准儿也得激起好大的风波来。

唐松适才所提之事说来容易,但当下真要实行起来,几无可能。

万事开头难,更别说唐松要搞的还是一个唐人听都没听说过的全新开头。

广阔天地,大有作为!这句话说着真是豪气,但真要做起来,就注定了唐松必将面对无数的艰难险阻。

然事已至此,唐松已无退路,与其在这里想着事情多难多难,还不如回去好生谋划该如何行事。

该说的都说了之后,唐松便即起身陛辞。

目送他走出,侍立的上官婉儿眼神中露出了丝丝担忧。

看了身前的武则天一眼,几度张口欲言的上官婉儿终究还是什么都没说。

静默了一会儿后,一边注目着唐松的背影,一边把玩着他刚刚缴还的内宫通行腰牌的武则天开言了,“婉儿”

“臣女在”

“着万骑禁军选拔两队百人精锐入卫清心庄。并着京兆衙门时时留意之,唐松但有所请,不得以任何缘由推拒之”

清心庄位于龙门山下,乃是隶属于内库的一处产业,亦是指给唐松办那通科学校的所在。

“臣女领命”

“此后有关唐松之举动你多留意着,一则方便回报朕听,再则也是多照看着他些,此子是能大用的,莫让他被人糟践了去”

闻听此言,上官婉儿精神一振,有圣神皇帝此言,唐松的安全当无忧矣。

“啪”的一声脆响,武则天将手中把玩的内宫通行腰牌扔了过来,“若见着他时可将此物退还,准其入宫见朕可也”

上官婉儿上前从御案上收起通行腰牌,再次应命。

微微一笑之间,武则天似自言自语道:“这个唐松脑子稀奇,经常发前人之所未见,偏生他这些想法若细思之还真有些道理。他是个能折腾的人,常拘在宫里未免可惜了,而今朕大开牢笼准其天高海阔,倒真想看看他又能折腾出什么大动静儿来。或者曲径通幽也未可知啊”

见武则天兴致盎然的样子,上官婉儿顺势接了一句话道:“若是他折腾的一塌糊涂又当如何?”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