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高丽王国的军队成分比较复杂,有洪福源控制的,有高乾元和李光仁掌握的,还有汉人一手组建起来的。高乾元的军队,虽然没有洪福源的那么大,但也有万余人,这是高乾元的命根子,无论如何他也是不会交出的。
但洪福源的借口却非常有力,他是汉人皇帝亲口任命,高丽的军民大总管,所有高丽士兵必须由他来统一调配,高乾元身为高丽人,自然也不能违反命令。
“救命,大将军,大将军!”被逼得走投无路的高乾元,只能再次找到了他唯一值得依赖的强大靠山,汉军远征军团的主帅符海波。一见到符海波的面,高乾元跪倒在地上大声哭泣着,那样子有几分让人可怜!
“起来,起来,高大人这只怎么了。”早知道高乾元来此目的的符海波,扶起了哭得不成人样的高乾元,宽慰着说道:“有什么事只管对本将说,本将军一定为你做主。”
高乾元收住哭声,愤愤不平地说道:“那洪福源一朝小人得志,就想把我们这些朝廷的老臣子赶尽杀绝啊,现在他又要让我把军队的指挥权上交。大将军,小臣从当初朝廷初立之时就一直跟随着您,浴血疆场,虽然没有功劳,但也有苦劳啊。那洪福源是个什么东西?先是鞑子的走狗,等大将军不念旧恶,收留了他之后,他却像条疯狗一样对待我们这些老人,这样下去岂不是让我们心寒啊。”
符海波微微叹息着说道:“洪福源的所作所为,我也早就有所耳闻。我和你说句心里话,其实我早就想收拾他了,可是你也得体谅的我难处。那洪福源立有大功,深得我们陛下喜爱。洪福源依仗着这个,现在连我也有些不看在眼里了。哎,我虽然想帮你,可是……”
一看连汉人的大将军居然也拿洪福源没有办法,高乾元心里凉了个透。他本来是指望符海波为自己出头的,谁想到现在大将军却反而向自己诉起苦水来,难道这个大个高丽,就真的没有人能制得住洪福源了吗?
“既然这样,那我也就只能辞官,回到家乡种田了,省得在这里死得不明不白。”高乾元又哭出了声,站了起来抽抽泣泣地说道。
“高大人不要着急。”符海波重新将他拉着坐下,喝了口茶,慢悠悠地说道:“虽然我不能拿他怎么样,可是高大人您有办法啊。”
高乾元没有明白过来,怔怔地看着面前的汉人大将军。
“对待疯狗,最后的办法就是将它杀死。”符海波微笑着说道:“高大人说下可还有万名军队,我就不相信里面挑选不出忠于高大人,忠于朝廷的人……”
说到这里符海波打住不说,又端起了茶碗,仔细品茗,抬头看了眼皱着眉头,苦苦思索着他话里意思的高乾元,微微笑了一下。
忽然,高乾元眉头舒展开来,他终于明白汉人大将军的话了。是啊,洪福源依仗的无非就是他的军队而已,自己一样也有手下,一样也有武器。现在高丽朝廷的局面,就是你死我活,看谁下手得快,看谁下手得狠。
“我明白你的意思了,大将军。”高乾元站了起来,深深作了一揖:“我这就回去准备,为了高丽朝廷,为了天朝上邦,为了能在皇帝陛下面前揭穿洪福源的嘴脸,高乾元就是粉身碎骨,也要把他除去。”
“我可什么都没有说过。”符海波笑了笑,站起身走了两步说道:“一切都是你自己想出来的,要是出了什么事情,我想,高大人你自己要有心理准备啊。”
看着高乾元唯唯诺诺的样子,符海波随即又说道:“不过,有谁敢破坏高丽的局面,谁想毁了我和你的心血,我身后的汉军将士也是绝对不会答应的!”
第三百六十章 造反?
光烈城的高丽人,对汉军的驻扎还是没有什么反对意见的。在光烈城第一次被定为大高丽王国的临时国都时,这些居民曾经亲眼目睹过,汉人神秘的武器,还有强大的战斗力。
在某些方面,高丽人还是显得比较聪明的。当你真正把他们打疼打痛,让他们见识到你强大的威力,高丽人就会像羊一样趴伏在你的脚跟,哪怕只是表面上的。
不过不是每个高丽人,都会像光烈城的高丽军民一样,深刻领会过汉人强大的战斗力。他们总是心存幻想,认为汉人的军队,和蒙古人的军队比起来,总是有着很大的差距。而且汉人讲究的是以德报怨,以德服人,哪怕你杀了汉人,只要事后服软,说上几句好话,爱面子的汉人是不会和你计较的,相反还会“赏赐”给你一批东西,以显示天朝上邦的浩瀚之威。自从当年秦朝的“乐浪郡”,高丽反叛,从中原独立出来,历次高丽之叛,汉人朝廷对叛乱采取的都是这样的态度。
而在抱着这样心态的人中,以管川郡的高丽人郑相户的态度最为明显。
郑相户始终认为,不管是蒙古人还是汉人,都必须从高丽的土地上回到自己的地方,高丽只能由高丽人来管理。他仇视蒙古人,但出于自卑的心理,他更加仇视汉人。他不愿意看到大量的汉军队伍驻扎在高丽的土地上,总是梦想着要将汉人全部驱逐出去。他始终不愿意去直面一个问题,高丽在秦朝时尚是中国的领土,只是趁着中原动乱,这才叛乱出来。
中原汉魏之际,趁着中原战乱,中央政府无暇东顾之际,辽东军阀高宫带领汉族、鲜卑、肃慎等一部分流民在我国东北部叛离中原朝廷,占领了属于玄菟郡的高句丽县,建立政权,称高句丽,后建都于丸都城。到南北朝时期,北魏朝廷第一次举兵讨伐高句丽,为避免战争锋芒,高句丽长寿王十五年,高句丽迁都平壤,并向北魏政府上表自称臣属,北魏朝廷于是顺水推舟的册封长寿王为“长寿郡公”,由此,高句丽成为当时覆盖东北地区及朝鲜半岛最强大的少数民族政权。
这是铁一般的事实,现在的高丽人已经完全忘记了自己曾经是谁的臣民,他们也天真的以为汉人不会再对高丽怎么样了。但以郑相户为首的高丽人,却一直都忽视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现在的汉人皇帝王竞尧,已经不再是过去的汉人皇帝。在王竞尧的心里,永远只是一个任何人、任何事情也都无法改变的信念:
——高丽,中国之乐浪郡,永远都是中国无法分割的领土!任何企图分割中国领土的人、政权,都将遭到汉人大军无情铁拳的打击!
王竞尧在高丽土地上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有朝一日收复失土而做的努力。像郑相户这样的人,现在当然可以上窜下跳,施尽小丑的嘴脸。等到你最终表演完毕的时候,无情的帝国之刀,将切断这些人的喉咙。
现在驻扎在高丽的汉人军队,所采取的相对平和的态度,让这些人误以为有机可趁。郑相户甚至拉起了一支千人的武装,打着自保的名义,独立于汉人的监管之外。
其余和他有着相同想法的高丽人,虽然暂时不敢有什么动作,但都在暗处默默地观察着汉人的反响,看看他们会如何对待郑相户的武装。其实郑相户的心里也是忐忑不安的,凭着这一千多人,他是无法和正规军相抗衡的,所以,他把目光放到了手拥大军的洪福源身上。
对于洪福源这个人,他也是打心眼里鄙视的。洪福源也狗一般的追随着蒙古人,接着等到蒙古人出现了不利,立刻又转而追随汉人,这哪里还像个真正的高丽人?可是要想成大事,也就只能先将洪福源拉拢到自己一边。
他一连求见了洪福源三次,但三次都被洪福源拒绝了。洪福源不太想和这种人打交道。一直到了第四次,通过大量贿赂他身边的人,洪福源这才勉强接受部下的建议,接见了这个管川城里颇有名望的郑相户。
“诚信公朝廷之希望,高丽之栋梁,郑相户今日能够得见,心愿已足。”见到洪福源后,郑相户恭恭敬敬的作了一揖说道。
洪福源捧起茶碗,抿了一口,说道:“既然已经见到本将了,要是没有其它事情的话,你可以先走了。本见公事繁忙,实在无暇它顾!”
他的逐客令并没有让郑相户决定有任何的不快,郑相户反而在洪福源身边坐了下来,悠悠地说道:“小民今日特来给诚信公吊丧。”
这话让洪福源大怒,但这些年他什么样的事情都经历过了,很快脸上就恢复了平静。拿着茶碗慢慢地、仔细地品茗着,也没有去搭理郑相户的话。
郑相户自顾自地说道:“我听说汉人里有这么一句话,‘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汉人的目的其实和蒙古人都是一样的,都是要统治高丽,而诚信公手握重兵,又熟知高丽地理人情,对汉人在高丽的统治,是个巨大的潜在威胁。现在汉人和蒙古人,各拥高丽一半,诚信公对于汉人还有利用的价值,可是在此之后呢?汉人里曾经有位大将叫韩信,为朝廷立下了无数的功劳,最后的结局又是怎样?我怕只怕,诚信公将来会成为第二个韩信,高丽的韩信,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啊。”
他说完后,悄悄看了眼洪福源的表情,看到洪福源捧着茶碗的手停顿在了那,眉头也微微跳动了一下,善于察言观色的郑相户,知道自己的这些话已经有些说到了洪福源的心里。
相似小说推荐
-
回到三国当猛将 (小小马甲1号) 作为公元二世纪末的猛将,不仅仅要身手好,头脑也必不可少!曹老大,小弟刚把吕布给宰了,你看是不是顺便把貂蝉犒赏给...
-
大明地师 (齐橙) 起点VIP2014-05-03 公元1589年,明万历十七年。 专权的张居正死了,爱打仗的戚继光死了,爱找权贵麻烦的海瑞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