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那乔心再也忍耐不住,放声大哭,接着狠狠一口咬在了王竞尧肩膀之上……
……
符海波婚事一过,一切事情又都回到了正轨之上。不过不好的消息却随后传来。先是再三捉拿不到的刘谨坤,很有可能已经跑出了泉州。在符海波成婚的当天,有人看到中书侍郎杨亮节的轿子出了泉州城,当时天卫军诸将都去喝符海波的喜酒,城门口没有大将把守,杨亮节又身为国舅,那些小小的看守城门的官员自然不敢盘查阻拦。根据任晓晟和李天正的分析,本来就与杨亮节来往密切的刘谨坤很有可能就在这顶轿子里。不过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了,王竞尧也不想大事声张。
但随后传来的消息,却让王竞尧大怒。
原来,在宋淳宗登基之后,陆秀夫等人曾经派出使者,出访交趾、泰可泰国,蒲甘等这些旧日大宋的藩属国,出喻旨告知这些属国大宋新皇登基,要求它们宣誓效忠。
但没有想到的是,这些小国眼见宋朝衰败,蒙古人得势,竟然拒不服从天朝,将使者全部驱赶回来。更有甚者,那交趾国王陈日烜,自在1257年被蒙古人攻破国都,并大肆屠城,老国王陈光昺惊吓而死之后,铁了心的归附蒙古鞑子,居然把大宋使者的两只耳朵割了下来,然后才放他回国。
王竞尧晓得那交趾现名安南,就是以后的越南,其心最是反复无常,卑鄙阴险。泰可泰国却是以后的泰国,至于蒲甘,他查了好久,才发现是以后的缅甸。这些小国在汉族强盛之时,一个个上表称臣,年年进贡,可一旦汉族衰败了,却又转头讨好新主子蒙古鞑子,完全不把汉人放在眼里。
“出兵,出兵!”朝堂之上看到被割去双耳,历尽千难万险才回到国内的使者,大怒而道:“难道蒙古鞑子屠得城,我就屠不得城?偏就他鞑子手中有刀,汉人手中就无刀?今日不把这些国家灭了,我大汉颜面何存,尊严何在?太后,陛下,请准许天卫军出击,平定这些蛮人小国,让其后再不敢反复!”
“不可,万万不可!”文天祥急忙出来说道:“那些小国气候无常,地势艰难泥泞,对我军大大不利。况且一旦我军攻击,蒙古人必然来救,两路夹攻之下,我军前途堪忧。万一这仗打输了,蒙古以得胜之师趁势直取福建,我军主力已灭,军心动摇,如何能够抵敌得住?还望元帅千万三思!”
“不错!”陆秀夫也上来说道:“那些小国不足为虑,等我们打败了鞑子,他们自然会来归降,又何必去管?我看目前我们的心思还是应该放在福建,多研究着如何抵挡鞑子的进攻!”
等他们说完,王竞尧面色阴沉地说道:“正因为咱们过去一直都有这样的想法,所以那些藩属国才总是左右摇摆,动摇不定,从来就没有真正服从过咱们汉人的统治。等咱们汉人出了事,他们不但不会帮忙,反而还会在背后捅你一刀,其心可诛,其人可杀!”
王竞尧顿了一下,看了看朝廷里的这些大臣,缓缓地说道:“我以前说过,有些事情你明明知道做了可能会失败,但却还是要去做,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虽千万人吾往矣!这才是我们汉人的本色!越是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越要去把这些跳梁小丑打痛,打得它们从此以后看到汉人就害怕,打得他们再也不敢背叛汉人!哪怕天卫军全军覆灭了,也要让他们从此后提到汉人两个字就心惊胆战,说到我泱泱大汉族就不能动弹。太后,陛下,臣王竞尧再次请旨,带兵讨伐!”
“好一个虽千万人吾往矣!”张世杰大步走出,跪倒在地上说道:“太后、陛下,臣张世杰认为王大人所言可行,必须行,张世杰虽然愚笨,但愿意听从王大人调遣,哪怕王大人只怕张世杰做马前一卒,也愿意跟随天卫军讨伐!”
杨太后更没有一丝犹豫,说道:“准!王大人本为天下兵马都元帅,此事皆由王大人操持,一应细节不必再上报朝廷,全由王大人做主!朝廷大小官员必须全心全意为南征准备,不得再有任何异义,否则视为忤逆之罪!王大人,你尽心尽力的去办事吧!”
“臣王竞尧谢恩!”说完,王竞尧大步走出朝堂,这一刻的他,热血沸腾,再不去考虑其它。
自从自己来到了这个时代,他和蒙古鞑子打过,和朝廷里的官员勾心斗角,出兵平定过流求,但即将到来的这一仗却是为整个中国而打,为整个汉人而打。他不会去想一旦失败后会面临什么样险恶的境地,不会去想一旦失败后天卫军还会不会存在。
虽万人吾往矣!
“世杰,你糊涂啊!”一散了朝,陆秀夫连连顿足道:“王竞尧一勇之夫。只知以武力解决问题,但你身为老臣,如何也与他一般胡闹,这可是关系到朝廷社稷安危的大事啊!”
文天祥也叹着气说道:“是啊,张大人,你想过万一失败后会怎么样?鞑子进犯福建会怎么样?除了福建,我们还能再去哪里?依我之见,我去王竞尧处,你和陆大人去太后处,我们两边好言相劝,或许事情能有所转机!”
“两位大人,我张世杰向来看不起王竞尧,一直到现在都还看不起。”张世杰出神地说道:“但他做的这件事,我却觉得痛快的很,蛮夷尚且不服我大宋,将来如何能和鞑子争夺天下,两位大人不必再劝张世杰,虽千万人吾往矣!”
是的,虽千万人吾往矣!
第一百六十六章 南征大计
王竞尧即将南征的消息,迅速在泉州,在福建,在天卫军中传开。一时福建军民群情激奋,天卫军诸将的求战书雪片一样的从各地向泉州飞来,都愿冲当南征先锋。
不过王竞尧虽然下了南征的决心,由此引发的一切他却不能不考虑。他自己要坐镇福建,调度一切事物,不能亲自带兵讨伐,由谁当主帅,派多少人去,都是他不得不考虑的事情。
天卫军人数不多,一线部队全部加在一起不过五万人,其中还有一半是新招募来的士兵,训练的时间不长,战斗力也可想而知。他既要防御鞑子可能的进犯,又要彻底平定那些东南亚小国,不由得大费脑筋。
就在王竞尧举棋不定的时候,司徒平一却保举来一人,此人姓萧名浪,今年年方二十五岁。在司徒平一的举荐信里告诉王竞尧,萧浪本是北方人士,无父无母,但却是个军事上的奇才,其人平时素来自比汉时韩信,桀骜不驯,甚是骄狂。他本在宋军中做个小小头目,和上司同僚关系不睦,郁郁不得志之下,趁着司徒平一招募新兵的时候,擅自离开原来部队,投奔王竞尧的天卫军中,渴望得到重用。在南征止决心下定之后,他找到司徒平一,说有平定蛮人的大计,司徒平一不敢怠慢,将他送到了王竞尧处。
“青芝山之战打错了!”才一见到王竞尧,萧浪就颇是傲慢地说道:“若我用兵,当将福州一带沦为平地,坚壁清野,而后引兵从后袭击鞑子,久之鞑子必乱,其后反击,大势可定,哪用得着死那么多人?”
看到这人才见到自己的面,就指责自己青芝山大捷的不是之处,王竞尧微微有些不快,沉声说道:“若我是鞑子主帅,当指挥麾下大军,直接攻击泉州,只要能打下泉州,哪管你如何坚壁清野,其胜必在于我!”
“笑话!”这萧浪当时就出言不逊,冷笑着说道:“你当泉州城墙是假的吗?我可命人坚守,两下夹击之下,鞑子如何应对?况且万一泉州不能守住,我可让人一把火烧了泉州,让鞑子还是什么也得不到!”
边上李天正听得微微皱起眉头,铁残阳和陶亮大怒,王竞尧反倒平静了下来,这萧浪竟然阴狠残忍如此,为了取得胜利当真是不择手段。他这么做军队的伤亡的确是少了,但却要让多少百姓无家可归,甚至只会引起鞑子的疯狂报复。
“你们再听我来献上南征之计!”萧浪坐了下来,也不客气,给自己倒了一杯子的水,一口喝干之后说道:“讨伐那些蛮人,只需动用一万人之力即可。每到一处,将该地所在青壮男子编成军队,充做先锋,有不从者大可杀之。用蛮人打蛮人,死的都是他们的人,讨伐大军的伤亡必可减至最低。若是遇到反抗,满城皆屠,蛮人最是欺软怕硬,看到这等雷霆手段,焉能不畏惧我军威势?天卫军兵锋所指之处,蛮人必然望风披靡,献城投降,或者会有一二抵抗之人,已不足为虑!”
众人看这萧浪虽然傲慢无礼,但提出来办法却的确甚有道理,都无不低头沉思。
“如果蒙古鞑子发兵救援,或者直接攻击福建,又当如何?”铁残阳冷声问道。
萧浪“哈哈”笑了一声,说道:“此易事尔,我军只需主动出击,对鞑子反守为攻,将鞑子的注意力吸引过来,那鞑子如何还有精力去应对蛮人小国?”
王竞尧为点了点头:“那么按照你看,这南征主帅我天卫军中由谁出任为好?”
“除了我萧浪,再不做第二人选!”萧浪自负傲慢地说道:“我观天卫军诸将,再没有比我更加合适这个职位的了!”
王竞尧淡淡地“哦”了一声,说道:“你先下去休息吧,你的话我会好好考虑考虑的。”
相似小说推荐
-
回到三国当猛将 (小小马甲1号) 作为公元二世纪末的猛将,不仅仅要身手好,头脑也必不可少!曹老大,小弟刚把吕布给宰了,你看是不是顺便把貂蝉犒赏给...
-
大明地师 (齐橙) 起点VIP2014-05-03 公元1589年,明万历十七年。 专权的张居正死了,爱打仗的戚继光死了,爱找权贵麻烦的海瑞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