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重生之大科学家 (何事公)



谭延闿这个人倒是不坏,休休有容,庸庸有度,不激不厉,后世被人称作是“药中甘草”。尽管看上去他雍雍穆穆,与人为善,却并非不谙世事,而是哑巴吃饺子——心中有数,故而又被人称作是八面玲珑的“水晶球”。所以在宋教仁遇刺案和善后大借款案发生后,身为国民党湖南省支部长的谭延闿力主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并举出一系列暂时不可用兵的理由,实际上就是意存观望。

事实证明,在这个风云激荡的时代,老好人是难以苟活的。比如之前国民党四督通电指斥袁世凯、孙元起,看上去是由谭延闿领衔,其实根本未经他本人同意,而是其他几个都督和国民党内激进派知道他不会同意,先斩后奏盗用了他的名号。可这叫谭延闿怎么反驳呢?

其后南北局势日趋紧张,上海方面又陆续派人到湖南联络共商举兵讨袁事宜。谭延闿知道革命党根本不是袁世凯的对手,他也不愿与袁世凯为敌。所以对于反袁一事百般拖延。结果他很快就遭到了国民党激进派的威胁:如果谭延闿胆敢贪图个人利禄,违背湖南拥护共和的民意,与袁世凯、孙元起等媾和,当以暗杀手段把他除去!

谭延闿思虑再三,只好勉强同意加入反袁阵营。

然而反袁并非只是喊几句口号、发几封通电,最终还需要通过血淋淋的战争才能实现。可是1913年夏季的湖南却贫弱到了极点。在四五月份,湖南连降大雨。湘江水位猛涨三四十英尺,江水泛滥,上下游各县均遭水淹,田园屋宇尽被冲毁,导致春秧全被枯萎,米价腾贵。民众无以为食,只好进城乞讨为生。谁知在水灾之后,省城长沙又接连五日雨雹交作,继以大风降温,天气奇寒,无异于严冬,致使城内冻毙者不计其数。灾情之重为近数十年来罕见。

而且湖南兵力也比较薄弱。在之前辛亥革命过程中。湖南虽然也在闹,但规模不大,全省并没有大肆扩军。在谭延闿接掌政权后,又根据中央的命令进行大裁军,仅仅留下了赵恒惕所率领的湖南陆军第一师,总数不足万人。而当面之敌不仅有袁世凯的北洋劲旅,孙元起麾下的湖北陆军第二师同样不容小觑,何况还有飞机助阵呢?

话说湖南士绅早就在报纸上见识了西北军飞机的威猛。据说数千名全副武装的外蒙叛军被飞机轰炸后,生还者不足百人;塞外名城乌里雅苏台、科布多城被飞机轰炸后,化为一片焦土,只剩下残垣断壁;甚至凶残的沙俄军队面对飞机的轰炸也无能为力,吃亏之后根本不敢耍横,只能派公使到外交部抗议索赔。若是飞机轰炸长沙,后果又将怎样呢?

月前。陕西的西北空军第一大队、四川的西南空军第二大队转场至宜昌、施南、酉阳等临时机场后,曾派侦察机对长沙进行战前侦查。当飞机降低高度在长沙上空盘旋时,全城民众被吓得魂不附体,跟无头苍蝇似的到处狼奔豕突。据事后统计。包括吓死、踩死、淹死等死于恐慌的民众达数十人之多。

这还仅仅是飞机扇了下翅膀,要是真的往下扔炸弹,那得死多少人啊!一想到这个问题,有美食家之誉的谭延闿便是对着山珍海味也下不去筷子了。但日子还是要过的,仗也还是要打的。迫于压力,谭延闿不顾财力支绌,在六、七、八三个月相继成立三个步兵团和一个炮兵营,以此减轻北方劲敌带来的威胁。

不过很快谭延闿就体验到了飞机的战力。

那是在黄兴任命他为湖南讨袁军总司令的第二天上午,几架飞机再次光临长沙上空。尽管长沙民众对飞机已经失去了最初的恐惧感,但还是下意识地抬起头。很快有人发现今天的飞机不同于以往,除了以前那种瘦小飞机外,还出现了一个胖大个儿。

就在众人惊异之时,由瘦小的飞机领头,胖大个儿直扑位于荷花池的军装局。在军装局上空盘旋一周之后,胖大个儿从三四百米的高度扔下一枚五百公斤的巨型炸弹。只见一大股黑烟升腾而起直冲云霄,随后大地为之剧烈颤抖,轰隆隆的巨响不绝于耳,仿佛是山崩地陷末日到来。

谭延闿听闻爆炸声顿时跌坐在地:军装局里面共有步枪一万多支、子弹三百余万发,几乎是湖南陆军的全部家底。如今损失殆尽,军队基本上陷入赤手空拳的地步,这仗还怎么打?

第四二八章生民何计乐樵苏

好在那几架飞机也不为己甚,轰炸完军装局之后没有再继续投掷炸弹,而是绕着长沙城飘飘洒洒扔下无数张劝降的传单,这才扬长而去。

很快军装局局长就哭丧着脸出现在谭延闿面前,不出他所料,仓库中花费巨资购买的枪支弹药几乎全部毁于轰炸之中,完整者不足十分之一。听闻消息,谭延闿在叹息之余心中竟然泛起几分轻松: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不与北军开战了!只是北军南下之后,自己该如何自处呢?

带着这样的疑问,谭延闿送走了已经光杆司令的军装局长,正准备回到书房找几个幕僚商议如何应对当前局面,门房突然来报:“启禀老爷,议会副议长左功先左老爷、财政厅厅长曾广锡曾老爷前来拜访,声称有要事相商。老爷您见是不见?”

谭延闿有些纳闷:这两个人都是湖湘世家子弟,在本省颇有名望,故而得以跻此高位。但他们政治态度却非常令人难以捉摸,既不拥革,也不依袁,甚至对自己这个都督也只是公务上的往来,并无太多瓜葛,颇有些特立独行的味道。今天他们突然联袂来访,而且口称商量要事,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尽管心中疑惑,谭延闿还是客气地把两人迎进了书房。寒暄之后问道:“执中兄、厚臣贤弟,听说二位有要事相商,不知所为何事?”

左功先却不答反问:“祖安兄自督湘以来裁军节用、勤政爱民,使得湖南在大乱之后能得以复苏,全省上下无不感念。如果假以时日,祖安兄未必不能建立一番功业,只是天不假时,今年春夏之间先是暴雨成灾,继之以冰雹严寒,致使人民流离失所,饿死沟渠路边者无数。真是困苦到了极点。这些属于天灾,祖安兄尚可托辞避罪,可是眼下的人祸呢?

“湖南自曾文正公练勇平乱以来素称善战,荡平发匪、殄灭捻军、剿除回乱,湘军所在立功。然而此一时彼一时,如今湖南唯有赵夷午(赵恒惕)所率的湖南陆军第一师以及新近编练的三个步兵团和一个炮兵营。新兵既不足恃,老兵总数不足万人。还要驻防全省各府道州县,如何应对北方的虎狼之师?只怕战端一开,三湘四水之地将生灵涂炭,其悲惨程度更百倍于之前的天灾。请问祖安兄到那时将何以面对全省两千万父老?”

谭延闿苦笑道:“谭某怎该轻开衅端?事情变成如今这番田地,实在是情非得已啊!谭某目睹如此时局,想要竭力维持。则如同身处荆棘丛中,根本无法施展手脚;想要主动辞职,又怕都督之位为奸人所踞,荼毒三湘父老更甚。只能学着前朝的李文忠公(李鸿章),拼尽全身气力做个裱糊匠罢了!”

曾广锡插话道:“李文忠公的悲剧命运也正在于此!他老人家其实早就知道大清已经病入膏肓无可救药,只是恋着清室旧恩,舍不得那些砖砖瓦瓦瓶瓶罐罐。拼尽力气勉强维持,直至油尽灯枯含恨而逝。可最终结果又如何呢?文忠公仙逝十年之后,大清王朝便土崩瓦解灰飞烟灭。所以智者不仅要有所为,更要审时度势,择其善者而从之!”

审时度势?择其善者而从之?

谭延闿猛然想起面前这两人不仅出自湖湘名门,而且还是经世大学第一批毕业生,可谓孙元起的嫡系弟子。难道他们是替孙元起来做说客的?

尽管情报表明,他们与孙元起之间一直以来都没有任何联系。可谁知道他们私下里有没有沟通联络?即便没有联系沟通,这份师生情分也是割舍不掉的。而且两人在省内中庸不党的政治态度,也完全可以理解成韬光养晦、待时而动。

谭延闿越想越觉得有道理,当下便叹息着低声答道:“说到底谭某只是一介书生,官至都督亦非自己所能想及,当初不过是恰逢其会,被他人推到了这个位置上。我这个都督根本名不副实。手中不仅没有一兵一卒,身体言动也不能自主,任人摆布形同傀儡。就比如此次宣布独立,谭某就是极端不赞同的。论及本心。鄙人对于袁大总统和孙总理万分尊敬,根本无意对抗中央。

“只是自宋遁初遇刺案、善后大借款案发生之后,党内暴烈之徒奔走呼号,迫令鄙人通电反抗中央。谭某见他们丝毫不顾及湖南情势,企图以牺牲全省民众来换取革命胜利,也曾数次出言反对,他们根本不予理会,还视谭某为‘党奸’,甚至以炸弹、暗杀相威胁。后来见威胁无效,他们又想更换掉谭某,推举年轻气盛的唐圭良(唐蟒,清末著名政治活动家唐才常之长子,此时年仅27岁)为都督,从而达到挥兵北上的目的。后来因为部分党人担心临阵换督会导致民心不稳,自乱阵脚,才否决了这项提议。但为了防止谭某与北方的联系,他们竟然将我府中的差役全部更换,时时刻刻加以监视,以使在下不能与中央通气。只怕此时此刻,书房外面就有人在逡巡偷听!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