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杨曦如此说,高适的担虑也少了一些,笑着道:“元帅说的甚有道理,是末将多虑了!”
“高将军,本帅相信,我们定能击败孙孝哲部,并很快挥师攻击洛阳,洛阳也是守不住的,安禄山的叛乱必定会很快平息,天下终会太平!”杨曦说着,在高适的惊异中话锋一转,“高将军这段时间的表现非常出色,甚是让本帅惊异,此番回京,本帅已经与家父详细说过你的事,也在陛下面前举荐过你,相信战事结束了,朝廷对你必定有重用。希望高将军能再接再厉,有更出色的表现。”
高适听了,更是惊异,也有激动的感觉起来,没想到杨曦竟然在皇帝面前举荐他了,那看来自己的前途是一片光明,当下也豪气顿生,挺直身子答应道:“多谢元帅的提携,末将一定恪尽职守,竭尽所能做事,绝不辜负皇帝陛下和元帅的厚望。”
“相信高将军不会让人失望的!”杨曦也没再说什么,示意高适去做准备了。
三天后,十四万大军从陕郡出发了。
旌旗猎猎,战鼓轰鸣,意气奋发的唐军将士,在听了延王李玢一番略显软绵的动员及杨曦一阵几近竭斯底理的鼓动后,踏上东进的征程。(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本站)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一百二十五章死亡的灿烂
——叛军屯兵的硖古堡距陕郡城约两百七十里,按一般军队的行进速度每天五十里左右计算,至少要五天左右,但杨晞令率前军的王思礼部,一定要在三天左右赶到硖石堡,出奇不意地对叛军发动突袭。
据特别行动分队传回来的消息,叛军派出的大部侦骑都被他们消灭了,距叛军大营十几里外,基本就见不到叛军侦骑的踪影,而且孙孝哲、田乾真、尹子奇等叛将都认为杨晞这位主帅被召回京了,唐军没可能在春天时候发动攻击的。在此情况下,杨晞如何会错过发动突袭的时机。
出其不意而攻之,这是能取得最辉煌的战果,己方又不需要付出太大代价的出击机会,只要能做到,任何一位领军将领都不会错失的。杨晞因此下令王思礼部星夜前进,务必要在从陕郡出发的第三天傍晚时分抵达硖石堡,趁敌未发现我大军行踪之际,发动攻击。他也令他自己亲领的中军六万人,同样加快行进速度,争取在王思礼部展开攻击后,抵达硖石堡,加入攻击的行列中。
杨晞的胃口很大,他有一战就将孙孝哲部全歼的打算。天时地利人和全在他手上掌握,要是他没这想法,那可太说不过去了。得了杨晞的令后,王思礼没有任何的推托,马上令手下的将士,加快行进速度,将一切辎重都抛给后军,轻骑前行,争取尽快抵达目标地。杨晞亲领的将领庞忠、高适、刘光庭、吕崇贲等将也不敢有任何的懈怠,无不身先士卒,率军急行。
此次主动攻击,军中虽然携带了足够数量的“威武大将军炮”及弹药,但杨晞并没打算用在攻击孙孝哲部上,叛军屯兵的地方并不是坚固的城池,他们只是扎营在野外,奇袭就可取得效果,将士们随身携带的简易手雷及弓箭、战刀足可发挥良好的杀敌效果,威武大将军炮还是用在攻打洛阳城上吧。
因为抛却了辎重,全交由李玢亲领的后军运送,大军行进速度快了很多。
“元帅,以此速度行进,不要三天就可抵达硖石堡了!”行军间歇,一直跟随在杨晞身边一道行进的行军司马高适,看着身边络绎不绝跑过的军士,挺是感慨地说道。
从陕郡出发,很快就两天多过去了,他们已经走了差不多两百里路,将士们虽然很疲惫,但士气依然高涨,这让主管行军事务的高适也忘记了疲惫。行进的速度虽然超过了预期,但杨晞并未有任何的惊喜,他是担心行进速度太快,让将士们及战马的体力损耗太大,以至于最后冲杀时候没了力气。
他也下令,稍稍减缓行进速度,争取在天黑或者天将黑之际,抵达叛军大营外。
准备晚饭的时间,对方的防备应该不会是很强的,入夜以后也应该如此。天黑后的攻击是最好的,可以做到最高的隐蔽性,可以让叛军没办法发现我军的行踪、攻营的具体人数,让叛军没办法组织起有效的抵抗,在对方乱成一窝粥的情况下,疯狂地杀戮。
杨晞的命令也被传达了下去,各将也严格执行,军士及战马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休息——
“启禀将军,特别行动队送来最新情报!”大军暂时休整间隙,几名新兵护送着一名全身迷彩装扮的军士,飞驰来到领着前军行进的王思礼面前。
一听是特别行动队的军士来报告最新情况,王思礼一把将手中的手壶扔给了身边的亲卫,大声喝令道:“马上带过来。”
不需要什么人带,那名装扮与其他军士完全不一样的特别行动队的队员,飞快地策马跑到王思礼面前,行了一礼后,大声报告情况:“报告将军,此地距叛军大营才三十里地,附近没有任何叛军的侦骑,叛军未发现我大军的行踪。特别行动队一队已经潜伏至敌营附近,二队在我大军前方接应,继续截杀叛军的侦骑。”
那名军士报告完,不待王思礼回应,即策马飞速离去,很快就融入青山绿水间,不见了踪影。
得到最新的情报,知道我军距叛军才三十里路程,而叛军还未发现我军的行踪,这就像给王思礼身体里注射了一针鸡血一样,让他浑身都兴奋起来,一路急行带来的所有疲惫与担心都被抛之脑后了,马上令军士加紧补充食物和饮水,尽快再次出发。王思礼已经数次接到特别行动队的报告,这给他指挥调度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几乎不要担心己方行踪被对手侦知,近三天的行程下来,没遭遇任何的意外,也让他少了很多顾虑。战功马上就可以捞到,还有什么比这个更让人兴奋的呢?
随着王思礼的命令下达,无数的军士相继上马,列队听候命令,很快就有大队人马开始出发,快速往东面奔跑。三十里,只需要半来个时辰就可以抵达,任何一名将领都感觉到了大战将临的那种紧张,他们更不敢在这个时候出现失误,都是一再下令手下的将士,要严格遵守命令,合理分配体力。
再次出发后,要中速行进一段,最后五六里地,将士们将会用最高速度冲营。
最后时刻能否组织起有组织的冲营,这是能否取胜的关键,体力分配上任何一名将领都不敢马虎。
抵达叛军大营十里地,依然没发现叛军的侦骑,这让冲杀在大军前列的王思礼喜不自胜。
行至叛军大营外五里,终于看到了零散的叛军侦骑,王思礼也马上下令,全军以最高速度行进,准备冲营。王思礼已经看到了,叛军大营远处游移那些因发现大队唐军冲杀而来被惊吓到而慌乱逃跑的叛军军士,正狠命拍马往大营方向逃窜。己部人马差不多冲到叛军大营外,但才被对手刚刚发现,对方还没反应过来,没有任何的准备,这如何不让他狂喜。
“弟兄们,跟着本将,杀!”
喊声中,王思礼抽出了腰上的战刀,用力挥舞着。随着震耳欲聋的喝喊回应,无数的战刀高举了起来,在落日余辉的照映下,闪现着一片死亡的灿烂。(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本站)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一百二十六章杀戮开始
(感谢男认三十书友的两张月票!求月票、正版订阅、打赏!)——
孙孝哲这段时间心情很不好。
唐军袭营时受的伤是差不多好了,他已经可以与以前一样,骑马打仗了,不过身体的康复并没给他带来任何的好运。上次唐军袭营,因大营内燃起的大火导致一万多名将士葬身于火海后,孙孝哲被安禄山召回洛阳,痛斥了一顿,差点被砍了脑袋。幸好他的母亲帮忙在安禄山面前说情,大吹枕头风之下得以幸免,依然继续领军,但他依然心有余悸。
被他推出去当替罪羊的田乾真,因为太子安庆绪的力保,也没得到惩处,同样回到军中任职,当他的副手。不过自这次事件后,两人间再也没有以前的“融洽”关系,时常出现争斗。因为得到太子安庆绪的支持,田乾真也并不是很畏惧孙孝哲。接下来尹子奇部加入进来,尹子奇与田乾真是挚交,两名副手都是看不起他们的主帅,经常联合起来为难孙孝哲,让孙孝哲头疼不已。
更让他头疼的是,过年以后,大营附近一直有唐军的精锐小分队在活动,他派出的侦骑,经常是有去无回,派出去后就不见了影踪。一个月左右下来,他已经损失了近千名的侦骑,这些人都是集体被杀,即使三十几人的侦骑分队也是如此,极少有活口逃回来的。而少数几个有幸逃回来的军士,向他报告情况说,唐军的精锐分队每次都是悄无声息出现,他们根本来不及做出应对就被对方截杀。
孙孝哲为此派出了近万人马搜寻,希望能将在他们大营附近活动的唐军精锐分队围剿干净,但却是一无所得,没发现任何的踪影。只是他后续派出的侦骑,依然被对手袭杀,甚至有几次唐军的精锐分队潜到大营附近,将在大营附近巡逻的游骑都袭杀,并且从容地退却。
相似小说推荐
-
大明虎臣 (曾经淡然) 起点VIP2014-05-12 一个带着“号令之旗”的穿越者,一个名扬后世,无畏英雄的儿子,他会在明朝末年掀...
-
鲜血染征袍 (更浩瀚的海洋) 起点VIP2014-3-11完结 以战斗为唯一目的,以求和为唯一耻辱!只有不怕死的人才配活着,来吧,一起来回味体验那些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