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明虎臣 (曾经淡然)


“果然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先生怎么看?”
周虎臣这句话问的有些莫名其妙,话语间让周遇吉无法理解,他看着两人对答已经不知道如何插话。
“少帅说的可是北地?”答非所问,简忱终于不再掩饰,他刹那间变得目光灼灼:
“天下事皆是如此,岂能避过慧眼之人,先生若是来暂居,小子建议先生去江南,若为这煌煌华夏...请留下!”
简忱看着眼前这位年轻的有些过分的少帅,那个跋扈、蛮霸的风传完全不是那么回事。这太让人惊骇了,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年轻竟然有这样的长远眼光,对天下大事如此的了解,谁说朝廷无人,只是这也太...
人真的不可以貌相!
军将一向就是粗鄙的代名词,简忱无法想象,周虎臣这样一个出身将门的年轻人,他如何能够压制那些山西的各种势力,还要应对那些官员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而毫发无损。最重的是,还能够看到那隐逸在未来的天下大势。
周虎臣问到的陈督师就是孙传庭,在崇祯十六年五月,朝廷授孙传庭为兵部尚书,并加督河南、四川、山西、湖广、贵州及江南、江北七省军务,令其速兵出潼关。
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说的就是崇祯皇帝让孙传庭兵出潼关。
孙传庭孙督师也算是一个能人,他曾屡屡战胜农民军的暴乱,几乎罕有败绩,还曾俘杀了当年的闯王高迎祥。后孙传庭主持山西军务,可惜,崇祯皇帝是一个比较偏听偏信的人,再由于和当时的兵部尚书杨嗣昌有隙,借崇祯十一年秋建奴入关的时机,杨嗣昌乘机构陷,把孙传庭下狱。
在孙传庭下狱的三年期间,熊文灿、杨嗣昌在镇压农民军的战争中连遭败绩,李自成在河南打开了局面,拥兵数十万,第二次包围了开封。在这种形势的无奈之下,于崇祯十五年,朝廷再度起用孙传庭为兵部右侍郎。崇祯帝亲临文御殿询问孙传庭有关镇压农民军的方略,并设宴款待,为他压惊,嗣后即速命孙传庭率禁卫军驰援开封。
后面就是明军的屡屡失败,由于李自成久攻不下,随后,千年古城开封淹没在水乡泽国之中。李自成军和罗汝才何军西进,并在郏县大败孙传庭,就这样,孙传庭率残部逃至巩县,由孟塬进入陕西。
无奈的孙传庭于是开始在陕西卧薪尝胆,募兵筹饷,当时共凑齐了士兵三万人。孙传庭的秦军其实就是半吊子,几乎全是新兵,仅仅训练了半年时间。这孙传庭军还有一个最大的略势,因为,他的后勤要靠陕西供给,陕西距离河南洛阳太远了,后勤压力可想而知,这让陕西的后勤补给苦不堪言。陕西官员怎么会心甘情愿的补这个大窟窿,谁都不愿意,可惜,这是超朝廷的强令,没有人敢于抗旨。至于全力支持的言论,其实...还要见仁见智。
孙传庭战也得战,不战也得战,因为崇祯皇帝对别人已经不指望了,他急不可耐的想要让孙孙传庭去解决李自成。这几乎是一种必败的结局,但是,那些陕西官员却几乎众口一词的一直在上书朝廷,孙督师统帅之才,骁勇能战,大军出击,定能一举荡平贼寇。
这样的军队能够战胜李自成吗?军队人员不齐,没有战斗力,后面还有人在拖后腿,简直就是笑话。
周虎臣的意思是,孙传庭完了,陕西完了。这就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缘由。而简忱显然也看出了这种形式,陕西已经不保,他来到大同的意思很明确,就是来提前避难。
而周虎臣后面的意思已经挑明,不仅是陕西,这天下已经很危险了,简忱可以去江南避一避。至于想要留下来,那就要全心全意的投效,要给周遇吉卖命,因为,他们还要和李自成来一次对决。
“孙督师已在八月十曰出潼关,学生愿让家小来大同。”简忱毅然决然,他看向仍旧是五花脸的周虎臣:
“朴崖先生信得过小子?”周虎臣的花脸充满笑意:
“五万雄师陈戈待旦,有大帅统筹,以少帅之才,学生安敢有忌,学生愿效犬马!”
周虎臣整了整衣服:“可!”
;


第101章 墨家传人
【感谢;舞梦的打赏!】
周虎臣整理衣服是什么意思?
当然是坐下,坐等简忱给他行礼,正式接受简忱来投效。
周遇吉已经完全晕了,两人云山雾罩的话他听得懵懵懂懂。好像这就成了,自己才是主角啊?儿子却抢先一步。
我是来让你拿建议的,却和你老子抢人,真不厚道!
周遇吉想了想,抢就抢吧,都一样,还是算了,反正是自己的儿子,简忱也算是投效了自己。周遇吉也没什么可抱怨的了,这两个人太精明了,话语深奥的他感觉完全不是对手。还好,其中一个是自己的嫡亲儿子,不是随便捡来的。
这时,远远的在门外,一个士兵喊道:“少帅,您的毛巾进来了!”
“快拿进来,溴大了!我这人见人爱...形象这次可全毁了!”已经坐好的周虎臣赶忙起身:
伸手接过士兵递上的湿毛巾,周虎臣在脸上左一下,右一下,往下一抹,然后翻转毛巾再次一抹。
这就成了,周虎臣意气风发,规规矩矩的坐好开始等待......
简忱当然明白周虎臣的意思,可他并没有直接上前行礼,而是很奇怪的继续道:“少帅,您对儒家、道家、释家可有见解?”
得到一个有一点点小聪明的读书人有这么难吗?难道还要考考我?
可惜,周虎臣除了认字,读过一些兵书,他对别的所谓文化不感兴趣,也没时间去感兴趣。
“这...没什么看法,作为军事将,识字就行,那些文绉绉的东西很多并不适用,还不如实实在在的练兵用来保家卫国。”
“少帅可听说过墨学?”
“有所耳闻,不知所以。”
简忱有些微微的失望,这位少帅聪颖的惊人,可惜就是文化水平太低了,若是...前途不可向量,真的有些可惜可叹。
作为一个文人,简忱来投靠武将当然有他的目的,千古不变的桥段——无外乎是建功立业。
至于如何建功立业,简忱根本就不敢说。其实,他看中的是周遇吉这五万大军,是一种野心的驱使。
简姓始于春秋,简忱是正正经经的简氏嫡脉,他是墨子学派的传人。墨子在先秦时期创立了几何学、物理学,光学尤为突出的整套科学理论。墨学在当时的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在当时的百家争鸣,有“非儒即墨”之称。
墨学的主要内容有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天志、明鬼、非命等项,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支点。墨子精通手工技艺,可与当时的巧匠公输班(俗称鲁班)相比,墨子擅长防守城池,他制作守城器械的本领比公输班还要高明。他自称是“鄙人”,被人称为“布衣之士”,这就是“鄙人”这个称呼的由来。
墨子有自己的宇宙论,他是数学家、是物理学、是机械制造专家、是哲学家、是军事家。
这样的学派为什么会没落呢?
罪魁祸首是因为理念,墨子认为天之有志——兼爱天下之百姓。因“人不分幼长贵贱,皆天之臣也”,墨子宗教哲学中有天赋人权与制约君主的思想。墨子提倡“官无常贵,民无终贱”人应该没有等级的观念。抨击君主、贵族的奢侈浪费,认为君主、贵族都应象古代三代圣王一样,过着清廉俭朴的生活。
这样的观念可能被统治者认同吗?当然不能,墨家学说其实就是儒家和统治者全力打压的对象,没落自然有它的原因。
简忱的目标是什么?他缺一位巨子(也作矩子)来给他承载千年的使命,这个周虎臣就是他的目标。
墨家在远古就是一个有严密组织纪律的团体,他们的领袖称为“矩子”,墨家学派领袖由“矩子”代代相传,“矩子”执行“墨子之法”。墨家的成员都称为“墨者”,他们必须服从“矩子”的指导,听从指挥,可以“赴汤蹈火,死不旋踵”,意思是说至死也不旋转脚跟后退。墨家讲究杀人者死,伤人者刑,任何人都无例外,是完全的法制,这才符合天下之大义。
现在已经不是墨家弟子充满天下、不可胜数的年代,简忱的任务是恢复祖辈的荣光,让那曾经的辉煌续写它的篇章。这个即将天下纷乱的时机就是他的机会,他希望周虎臣是他希望的那个人。
周虎臣当然不知道简忱的内心想法,他希望这个很有眼光的简忱真心实意的来帮他,来帮他完成自己的那个逆天大业。
既然周虎臣对于什么学派没有概念,简忱也就没有什么可说的了,他需要的是获得信任和肯定。他要成为周遇吉和周虎臣身边的第一谋士,让他们强大起来,需要的是来曰方长。
“少帅请受礼!”
既然抢,就拜这位少帅吧,这位少帅好像更有前途。
投效的概念已经和幕僚不同,它等同于把生命相托,简忱没有再犹豫下去,他直接跪地恭敬的两拜。
礼节很简单,周虎臣在简忱第二拜后赶紧起身做出了礼贤下士的姿态:“先生请起,今后先生就是我父子的左膀右臂了,一会我带先生去营中熟悉一下,也让手下将士认识一下先生。”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