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恐怕的几年时间吧?”郑森问道:
“几年只是一个初步基础,想让这些地方彻底臣服和属于大明恐怕需要几代人的努力,需要一个严格的控制,需要军事力量的威慑,需要恩威并用的手段,我们和我们的后代任重而道远啊......”
“我们的后代...”郑森有些激动了:“大帅确定我们的后代会像我们一样叱咤天下?我可是有儿子的人了!”
郑森几年前就迎娶了福建泉州惠安进士,礼部侍郎董飏先的侄女,并有了一个儿子。
“当然,我们的后代会象我们一样亲密,如果...我有了儿子,估计兄长也会有女儿了,不若结个亲家,把你家姑娘预定一个!”周虎臣露出白牙,他焉能放过这样的机会,不把郑家这条肥牛绑在自己这条船上怎么对得起自己未来的儿子。
“一言为定!我的第一个女儿归你周家了!”郑森可不傻,周虎臣是谁,他将来必定要封公,而且绝对是世袭的公爵,自己的女儿还未长大就是超品的公爵夫人,太有福气了,这门亲事焉能放过。
“兄长,你有女儿了?”
“是...侧室在年初所生。”郑森有些不好意思,自己有些太急迫了,那个侧室的身份好像有些过低了。
“正好小弟家中的公主身怀六甲,估计就要生了,如果是儿子就算兄长你的女婿了,若不是还有机会!”
这个战车怎么能缺了郑家,那个郑森的女儿什么身份周虎臣才不在乎,是亲生的就行,凭借郑森这英俊的容貌,那个侧室也必定是一个美女,至于那个女儿将来不是美女就逆天了。联姻没商量,为了以后这个亲家做定了。
公主所生啊!俺知道你是驸马,这可算是进入了皇亲国戚的行列啊!郑森激动地只剩下了频频点头。
.(未完待续。)
第343章 一箭之地的胜败
周虎臣当然不会和那些寥寥无几的建奴炮灰长期对峙下去,一个小雨后的晴朗天气,就仿佛这多变的天气一样,两万骑兵风一样包围了辽阳的建奴守军,随后大队的步卒开始绕过辽阳。
阿巴哈纳尔无力阻挡几十万大军,就是那些骑兵都不是他能对付,阿巴哈纳尔只能眼睁睁看着明军漫山遍野的大部队在辽阳城外慢慢向沈阳赶了过去。
海量的军队和物资让阿巴哈纳尔感叹明军的富足,同时,耀武扬威的巨炮让他胆战心惊。
好在明军没有用巨炮轰击辽阳城,留下一些步卒围住了辽阳,明军的骑兵也走了。可阿巴哈纳尔也感到了绝望,因为凭借这些老弱病残他根本就不敢出城,可不出城作战等于在城内等死。辽阳城在努尔哈赤年间曾做过短暂的都城,规模不算太小,可城内的人同样很多,不但有这些老弱病残,还有很多未撤离的百姓。
人总要吃饭,明军物资充沛,就是不进攻,就这样围着自然没有问题。可辽阳不行,阿巴哈纳尔估计自己城内的粮食就是省着吃最多也就是坚持半个月,而这半个月之后...除了出城送死就剩下饿死了。
绝望好像还没有结束,明军的骑兵撤离不久,围困辽阳的明军开始显闲得没事可干,于是...他们无聊的开始挖壕沟玩。
很危险的玩法,锦州当年就是这样被玩给了建州人,那是阿巴哈纳尔亲身经历,他当然不能眼看着明军任意所为,辽阳城虽然没有了火炮,但弓箭手可不少,于是,那些精于开弓放箭的建州士兵和阿哈们开始练习起了放箭。
辽阳城有东南西北四座城门,明军的目标就在这四座城门的吊桥前,只要在这几条通路前挖出一个半圆形的壕沟,然后引入护城河中的水就算完成任务。而对清军来说,这几条通路是逃生之路,一旦被封锁等于逃跑都没有了机会,所以必须阻止明军挖壕沟的行为。
清军玩箭,明军自然不会示弱,火铳手被派了上来。
古人射箭讲究一箭之地,一箭之地是多少呢?
一百二十步。
这个距离很远了,而一百二十步就是一个标准射程,这个射程不能要求过于精准,因为过去和现在的时代射箭要求没有本质区别,这个射程要求的是一种射程,而不是杀伤力。想要用弓箭达到一定杀伤力,它的距离还要缩短,缩短多少呢?
一倍左右。
一倍左右就是六七十步左右的距离,加上城墙居高临下的优势,这个有效射程七十步没有任何问题。
建州人是游猎民族,很善于放箭,而且很见功力,而弓箭的杀伤力最具威胁的就是这种情况,有掩体,还居高临下可以攒射。
其实,这次对抗就是一箭之地的胜败,辽阳城内的清军阻止不了明军挖壕沟就只能在城内等死或出来投降,而这个临时的胜败关键在于明军的火铳手。
壕沟外缘距离城墙很近,也就是四十余步的距离,就在这个距离上,明军给阿巴哈纳尔和城内的守军好好上了一课。
首先上来的是盾牌手,明军的盾牌和建州人普遍使用的圆形盾牌不同,这种盾牌很有复古意味。盾牌很长也很宽,一个人猫在大长盾后面前进完全不用担心弓箭的威胁。
阿巴哈纳尔悲剧的发现,弓箭对这种盾牌完全无效,明军的盾牌是包铁盾牌,不要说射穿,就是能够让箭支留在上面都很难。对付这种乌龟战术当然是火炮最有效,可惜,辽阳城的火炮都被带到了沈阳,阿巴哈纳尔想起了火铳,可也只是想想而已,想到那些火铳的射程阿巴哈纳尔更绝望了。
就这样明目张胆的来到护城河前,列好队,盾牌后面的明军探出了头。
阿巴哈纳尔绝望的闭上了眼,这些明军全戴着铁盔,这带面甲的铁盔一看就不是弓箭能够解决的。
白羽横飞中,明军整排的长盾就这样立在了护城河前。
黑洞洞的铳口指向城墙。
其实,还有迫击炮,但明军没有使用,因为周虎臣临走前郑重的进行过交代,城内的人尽量要活的,俘虏越多越好,所以围困辽阳的明军采用了最笨的方法...围困,然后...接受投降。
硝烟弥漫,火铳声就如同鼓点敲在心头,阿巴哈纳尔彻底绝望了。
没有人可以抵挡弹丸的攻击,防守辽阳城的清军唯一可以做的就是...躲在墙后听响。
城墙被弹丸击打的啪啪作响,让人胆战心惊,贴着城墙掠过的弹丸呼啸声让人根本不敢抬头,至于开弓放箭...还是算了,白费力气。
就像免费赠送一样,明军的射击一直未曾停止,就像在进行一种演练,许多防守辽阳的请军士兵禁不住对这些败家子的行为一阵抱怨...俺已经躲了,也不射箭了,这样有意思吗?不带这样吓人的!
周虎臣的士兵擅长挖沟,这个特长可以说久经考验,各种各样的壕沟他们挖起来得心应手,不到半天时间,辽阳城的四座城门前的护城河外都出现了一个巨大的半圆形壕沟...还外带灌上水。
阿巴哈纳尔知道自己完了,城内的所有清军都知道自己完了,本来就没有多少骑兵,现在加上壕沟就是有骑兵也已经废了。明军的强大有目共睹,辽阳城的清军已经不用做任何幻想,除了拼命进行突围就剩下投降了。
壕沟本身就是为了防止突围,可沈阳估计已被明军包围,突围能到哪里去?
随着明军的封锁,辽阳成了一座死城,而这座死城当然不会真的死去,它只是表面的死亡,而内在却是一种别样的情景。百姓首先不在等死,一些人开始趁着夜间买通守城的士兵逃出城外,随后...士兵也开始顺着城墙溜到护城河前游过护城河开始投降。
明军自认是乐见其成,毫不为难这些逃出来的人,还负责管饭,而当阿巴哈纳尔发现这种情况后,已经不知道有多少人趁夜逃出了辽阳城。
更加严厉和严酷的巡逻开始了,而这种严酷的后果就是...有人开始反抗并强行逃出城外......
.(未完待续。)
第344章 听说那地方不错
沈阳明人称沈阳中卫,而清军一方称盛京,是清军入关定都燕京后的陪都。
沈阳城本身不是一座巨型的城市,现在只是因满清迁都于此后不断修缮后变的更大而已。这是一座内外砖石结构的正方形城市,高三丈五尺,厚一丈八尺,围九里三百三十一步。
早在明初修筑城墙时,沈城只辟有四座城门。时至皇太极登基后,改四门为八门,使出入城门更加方便快捷。沈阳每面城墙各有城门楼两座,在方形城垣的四角又各建角楼一座。城门楼与角楼的式样可谓同出一辙,均为三层围廊式建筑,类似凤楼模式。士兵置身于巍然矗立的城门楼和角楼之上,可放眼四面八方,观察敌情。
“大帅,其实沈阳城是九座城门。”
沈阳城近在咫尺,周虎臣正在几个人的陪同下了解沈阳城,而一旁的尚可喜突然来了这么一句。
“哦...愿闻其详,尚将军请讲。”周虎臣最近一段时间对尚可喜很满意,这位辽东旧将对这里太熟悉了,而且对安抚占据之地的百姓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可以说让周虎臣省了很大力气。
尚可喜一抱拳:“回禀大帅,这第九门实际上是一座暗门,是我大明故城的北门所改建,此门以前叫镇边门,正好与一个空心马面墙相通,而门楼之后的门洞两侧各有一个很深的甬道,用于藏兵之用。”
相似小说推荐
-
极品大太监 (今晚又打老虎) 纵横VIP2014-05-19贪财好色但却精通书法书画的典当行小职员梁薪穿越到北宋深宫之中成为一名没有净身的小太...
-
悍戚 (庚新) 起点VIP2014-05-21 愿以天下独步之铁骑,踏遍这万里河山。 武者,战死疆场,马革裹尸,幸也! 就以我大汉皇叔之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