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克山断过腿,弓箭强弩都用着不便,他配有一把短铳,然后他又自己买了一把长的燧发枪,这次出征时在情报局登记长枪后一并带到了辽东,现在他在武器方面不像个曾经的真夷,反倒更像登州屯户。
身后一阵悉悉索索的声音,吴坚忠的声音传过来,“登岛了没有?”
李涛的声音沉着的回道:“快到岸了。”
巴克山有些好奇,不知道谁的信使,让这次战役军方情报联络官吴坚忠都亲自来了连云岛,不过情报局纪律森严,这种事情是绝不敢问的,知道了也只自寻烦恼。
吴坚忠在登州镇军方系统中名气不显,但在情报系统是如雷贯耳。巴克山在辽东时见过吴坚忠,当时吴坚忠还是刘兴祚的心腹,没想到再见的时候就是在登莱了,中间世事曲折,两人的身份几经变换,最后又称为了蹲在一个树丛里面的战友。
吴坚忠也拿出一副弓箭,各处的伏兵都安静的等着那点灯火,终于灯火靠岸了,借着月光能看清楚,灯火是一条不大的渔船,上面装不了多少人,是无法突袭连云岛的。
接头的情报员走上海滩,渔船上下来了一个黑影,两人在岸边低语片刻,情报员回头打了一个口哨,表示接头人正确。
吴坚忠从灌木从中站起,带着两个手下大步走到渔船旁边。吴坚忠借着月光打量了一番来人,头上还是金钱鼠尾辩,年纪约在四十多岁。
那人也看了片刻对面的吴坚忠,吴坚忠头上戴着一顶登州的有檐军帽,月关被帽檐遮挡,在吴坚忠的脸部形成一片暗影,将吴坚忠的面容都隐藏在黑暗中,配上他笔挺的身形,整个人如同岩石打磨出来的一般。
那人受吴坚忠气势所慑,转头看向相对熟悉的联络情报员,“这……这……”
“这位是咱们情报局的吴大人,此次负责辽东这边事宜,你家主子要说的话,都可以跟吴大人说。”
那人连忙从怀中摸出一本册子,“吴大人,这是建奴封得拨什库以上将吏名册。”说着他又脱下鞋子,将鞋底拆开后拿出一封信道:“其他主子要说的话都在信中,主子跟奴才说都用密语写成,反正奴才是不懂的。”
吴坚忠立即接过,转手就交给了旁边的情报员,那情报员飞快的离开,安排人转译密语。
“此次回去转告你家主子,陈大人十万劲旅齐集辽东,建奴败亡在即,你家主子是聪明人,不会想着陪皇太极一起死,此时用心做事,陈大人是能记住的。上次你家主子提的要求,陈大人都答应了,为官、经商皆可,任选其一,登州镇保他平安,不会追究他往年在辽东所做之事。”
那信使结结巴巴道:“我家主子还是有些担忧,他在建奴那些为官不小,万一明国朝廷……”
吴坚忠冷笑一声,“你家主子既有担忧,为何还派你来送信,既然送了信来,那就是选了咱们登州胜,告诉他不要首鼠两端,不冒点险就要得富贵,哪有那等好事。不过也不必那些平白担忧,镶白旗的巴牙喇章京巴克山听过没有,他还是个真夷,旅顺之战真心投靠我家大人,我家大人便保他平安,此时就在岛上,朝廷算个啥玩意。”
“那奴才能不能见见巴克山主子……”
吴坚忠一挥手,“带信使去见巴克山。”
另外一个随从立即带信使去了灌木方向,片刻后巴克山从里面走了出来,那信使看着胆小,但做事颇为细致,竟然跟巴克山攀谈起来,连月饷多少和是否有商铺都问了,还问起登州镇与朝廷的关系。
吴坚忠也没有催促,此时他身边还剩下最后一个随从,吴坚忠看着那信使的背影长长出口气,然后对身边的随从低声道:“高鸿中已经上了咱们登州镇的船,不由得他再摇摆,出卖咱们的机会很小。这次你俩便与这人一起回去,装扮成高鸿中的戈什哈,有这个身份掩护,你们能在盖州海州之间更方便行走。记住你最要紧的任务,就是唤醒冬眠蛇一号和冬眠蛇二号,将书信给他们,或许关键时候能有用的,不过你们不能告诉冬眠蛇高鸿中的身份。唤醒冬眠蛇之后,你们就与冬眠蛇脱离联系,继续隐藏在高鸿中身边,届时根据战场情形便宜行事。”(未完待续……)
第四十九章 山雨欲来
八月十日,辽东赫图阿拉东面的一座大山上,不少建州女真正在满山的寻找野果。
赫图阿拉是奴儿哈赤建立的第二个都城,第一个都城叫做费阿拉。赫图阿拉是奴儿哈赤统一海西、东海女真大部后建立的,于万历四十四年在此称汗,建元天命,建立了奴隶主政权后金。
赫图阿拉周围山峦如海山高林密,能耕种的面积很少,旅顺之战后建奴放弃了镇江,东江镇恢复点力量后便重新占据镇江堡,并往北一路占据了宽甸六堡,赫图阿拉变成了前线。此时的赫图阿拉大多还是当年的建州部,还有部分居住在各处山林上的老寨中,但以老弱为多,年轻能战的大多去了辽中定居,获得了更好的生活条件。
今年以来到处缺粮,赫图阿拉也不例外,好在他们还有大山可以打猎和采摘果子,虽然里面危险重重,但也算有一条生路,但东江镇恢复宽甸六堡之后,就经常过来打游击。这些岛民本来已经奄奄一息,得到登州的支持后又恢复了元气。
女真人虽然作战勇猛,但辽民同样民风彪悍,东江镇多年来在镇江至赫图阿拉一带长期作战,对这里的熟悉不亚于女真人。东江镇在毛文龙时代就曾经多次围攻赫图阿拉,还曾经偷袭攻克萨尔浒城,现在武备和粮饷得到保证,人数也比赫图阿拉的真夷丁口要多,女真人对付他们感觉越来越吃力,活动范围被限制得越来越小,这使得赫图阿拉的女真人少了很多出来打猎采果的机会。
在林中采挖果子和人参。是这些女真人最常干的事情,里面的一些少年还带着粗大的满弓。有人手中已经提着一些兔子和禽类。
突然“呜”一声尖锐的鸣叫在山下响起,山上的众女真人齐齐回头。山腰又连着发出两声鸣镝。
一名带头的老者大喊道:“快下山,下山!”
山上一片忙乱,长辈呼叫小孩的声音此起彼伏,打猎采果的人争先恐后的往山下逃去,有些篮子背篓丢了也没有人去理会。
众人在山林中飞奔,他们惯于山地间的生活,虽然其中有不少女子儿童,但这类山林间的奔跑却不显得慢。
“东江岛寇来了,快回城去!”到了大路上之后。几名身穿铠甲的甲兵大声催促着,众人往赫图阿拉老城逃去,一路上不断有人从山林中加入,在大道上汇成一股逃难的人流。
赫图阿拉城墙上号角声声,周围各处耕种打猎的人从四面八方往城池逃去,一些人影手执刀枪上到了城墙上。
大部分人逃入城池后,东面的城门立即被关上,这边还有一些零星的真夷逃来,他们见城门禁闭。只得又往其他方向绕去。
东南面的官道上数十名后金甲兵打马疾驰,远处的官道上人潮涌动,其中一面一丈六尺的副总兵红旗,上书一个大大的“尚”字……
连山关。这个名字威风的关隘其实就是一个坐落在河谷中的堡垒,关城守住了辽南通往沈阳的官道,这条道路是辽南山区最重要的通道。关城西侧则是经甜水井站前往辽阳的官道,这两条道路使得连山关成为了战略要地。但关城本身并没有任何天险可以依靠。
连山关以西是一座海拔九百多米的雄伟大山,这里便是摩天岭。在后来的清末闻名天下的摩天岭,既见证了甲午时聂士成所部的英勇,也见证了日俄战争时可笑的中立。
连山关南门上,上唇留着几根老鼠须的杜度皱着眉头,杜度是奴尔哈赤长子褚英的儿子,褚英是被努尔哈赤下令绞死的,不过他的两个儿子都没有被牵连,杜度初始就被授为台及,在老奴的后期还当到了镶白旗旗主,后来努尔哈赤给把镶白旗给了豪格,明确两白旗属于皇太极父子,杜度就被调去了镶红旗,杜度之父褚英和代善是同母兄弟,努尔哈赤按照血缘把杜度调入了红旗系统,明确红旗系统属于代善一系。
杜度本身比较低调,虽然无缘无故丢了旗主位置,却一直谨慎做事,作为后金贵族中的中层干部,避开了高层的斗争,皇太极还对他多有拉拢,这次任命他带本部兵和乌真超哈一部驻守连山关,弟弟尼堪却被调去了海州。
他所领兵马为五个自管牛录、正白旗五个牛录,镶红旗旗下乌真超哈一千三百人,包衣三千人,红夷炮三门。这里在上次春季攻势后,也动员包衣修了一些壕沟,杜度到来之后连续催促,累死上百包衣之后,建成一个山寨的旅顺防线。这片山地里面不适合后金骑兵机动,皇太极给杜度的命令就是死守连山关,虽然关前有路往西去辽阳,但只要连山关不下,明军不可能真正威胁辽阳。
连山关南墙上视野广阔,能看到南面很远的地方,远处一些模糊的小点在蠕动,不仔细观察看不出来,但久经沙场的杜度却很清楚,那是行军的明国军队前锋。
哨骑早已带来明军的动向,从七月开始,通远堡、凤凰城、草河堡等地便陆续出现了大批明军,往来运送粮草的船只充斥河道,明军小股人马顺着官道往前推进,与后金军哨骑在草河口至连山关一线反复交锋。
相似小说推荐
-
重生西晋当太子 (疯子) 起点VIP2014-03-31 公元三世纪末四世纪初,刚刚结束国家分裂局面,实现统一的大晋帝国,在第一任皇帝去世后,陷入...
-
谋国 (妖物) 起点中文网 2012-03-19 VIP完结 谁不知韦林当年的荣耀, 骑士们如何各逞英豪。 长矛折断于阵前, 勇士在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