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将李晟认为,唐州地处豫州平原,四面无险可守,若强行以唐州为根基,则需要在城防上多加整修。李括也认为他说的有理,一面征集工匠、民夫加固州治以及附属县城的城防,一面与邻近州县的刺史联络,希望可以达成相互拱卫的协议。
值此敏感时刻,不少州县的长官都在观望,准备视局势而下注,故而没有很多的州县响应。一轮游说下来,只有豫州和西平这两州的刺史表示愿意与李括结盟。
这两州的刺史皆是出身官宦世家,生的忠君爱国的思想。由于他们距离洛阳较近,不时受到小股的叛军袭扰。虽然两州刺史分别组织征集了乡勇,但毕竟没有正规军队来的有底气。与李括结盟后,二州遇袭后李括便会驰军相援,于他们当然是天大的好事。
这类的结盟组织若放在了太平年景肯定是视为谋逆的大罪,可此时却偏偏是战乱之时。事实上,大唐朝廷对这一区域的控制以及丧失,这三洲完全是凭借主官的个人实力支撑,故而结盟非但不会被朝廷猜忌,反而会被视为忠勇以嘉奖。
事急从权,说的似乎便是这个理儿。
“吴工头,正月之前,东城的加固工作能完成吗?”
李括望着不住往城头搬运泥砖的民夫,微微蹙起了眉头。一月是一个关键的节点,如今崔乾佑已经驻军围了潼关,相信不日便会发起总攻。相信以潼关之险和高、封二将至才,潼关不会轻易失守。安禄山不是执拗之辈,届时一定会调转思路准备向南侵袭。而唐州位于山南东道和都畿道的交界,是为咽喉之地,安禄山必欲除之而后快。当然安禄山不会为了区区一个唐州投入过多的兵力,但李括要保证这座城池能够承受一定程度打击。
眼下遍观四城,只有东城的城防最弱,与城北的交界处甚至还有一段城墙因为年久失修,被一场大雪压得坍圮。李括当然不能容忍这种情况出现,故而他才找到这一代最熟稔建造的吴工头,由他牵头来加固东城的城防。
“哎,李将军啊,这可是难说哩。不过啊,我老吴头儿三代都是土生土长的唐州人啊,最看不得的就是背井离乡,逃难的事哩。若是安禄山叛军打过来,倒霉的还不是我们这些小老百姓?所以您就放心吧,就是为了我自己,我也一定会尽快的加固好东城的。您看,中不中?”
李括点了点头笑道:“我没有怀疑你的意思,只是如今叛军势头刚猛,说不准哪天便挥师杀了过了,我虽不惧他却也不想做无必要的厮杀,何况就像你说的若是留着个有缝的卤蛋,安禄山那厮还不整日眼睁睁的瞅着犯馋。城墙早加固一日,城中的百姓早一分安心,安禄山那厮也早一分死心。”
他这话说的在情在理,吴工头听后连连点头:“哎,哎,你说的在理,只要泥沙材料您给我供齐,我老吴便豁出去这个名头跟您做个保,一定在一月前加固好东城城防!”
“我要的便是你这句话!”
李括微笑着点了点头道:“如此我便不打扰你了,你忙!”
“哎,哎,您慢走啊!”
吴工头恭敬的把李括送走,眼眶竟然一热湿润了。他这辈子还没见过如此平易近人,待人和善的将军,李将军来了这里,这真是唐州百姓的福气啊。大唐有如此将军在,何愁叛乱不平易,何愁失地不复收?…………
从东城回来,李括便在众心腹的簇拥下回到了刺史府。
为了东城城防加固的事情忙了许久,他已是精疲力尽。正当李括想好好歇上一会时,周无罪却突然兴冲冲的冲进了卧房。
“七郎,你猜谁来了!”
李括大惑道:“看你这个兴奋劲,难道是延基?”
周无罪没好气的白了他一眼道:“竟会说那没谱没边儿的。延基如今隔着万里在安西防着大食人,怎么会到唐州来。是南大哥,是南大哥啊!”
“南大哥,哪个南大哥?”
李括一时没有反应过来追问道。
“哎,还能是哪个南大哥,南霁云,魏州南八南霁云啊!”
周无罪撇了撇嘴道:“你不会把南大哥都忘了吧,他可是咱们的救命恩人。”
“什么,你说是南大哥?”
李括这才反应过来,抓紧了周无罪的双肩追问道。
“是,是,是!就是那个跟着小张探花做事的南霁云,他现在就在花厅中等候,这下你信了吧!”
周无罪被他摇的没法,只得将自己知道的悉数说出。
“那还等什么,快随我去见他啊!”
李括压抑住心中狂喜,迈开方步便出了卧房。当是时,李括半月来的疲惫一扫而空。……
南霁云正端着一杯花茶微微品着,不时抬首朝花厅正门望上一眼。
“南大哥,南大哥,你来了怎么也不告诉我一声……”
听到这个声音,不需多问南霁云就能猜到来者是谁。微笑着起身相迎,还没走出几步南霁云便看到了那个阔别已久的身影。
“七郎,许久不见了!”
南霁云上前便拍了拍李括的肩膀赞叹道:“嗯,不错,这才几年没见就出落成个汉子了,这副筋骨真是不错,不枉我当年那么看好你!”
“南大哥,你是什么时候来的?怎么也不跟我说一声?”
异乡处遇故人,还是在兵荒马乱之时,李括如何能不喜?
“嘿,你小子,油嘴滑舌仍是没改!”
南霁云径直给了李括一个搂脖:“你南大哥难道整体没有正事做就在四处瞎晃荡?我这不是一直跟着小张探花抵御安贼不得空吗,这次正好顺道经过来看看你。”
“南大哥,你怎么知道我在唐州?”
时间仿佛又回到了七八年前,李括又是变成了那个孩子,和南霁云有说有笑,毫无顾忌。
“嗯,这样算是凑了巧。我途经唐州,听百姓说这唐州如今主事的是个从江淮道来的将军,待百姓甚为和善。我就在想你小子前些时日不是刚被皇帝老儿封了江淮道团练使吗,如今的这将军一个比一个贪婪残暴,能让百姓道一句和善的也就是你小子了。这便进城来看看,没想到真让我给猜中了!”
第三十六章 流年(三)
“嘿嘿,那都是百姓们夸耀的紧,我哪里有那般好。”
李括却颇是谦逊的摊了摊手,在南霁云面前他始终可以做那个长大不的孩子,这种感觉,真好!
稍顿了顿,李括接道:“对了,南大哥,你不是和张大哥在谯郡任职吗,怎么突然想起来唐州了?”
“唉,这事说来话长。”
南霁云神色显然有些疲惫,撩起长袍坐定后端过李括递来的清茶一饮而尽,抹了抹嘴道:“我和小张探花一直在谯郡任职。前些时日叛军部将张通晤攻陷了宋、曹等州,威势极盛。太守杨万石慑于叛军威势,担心叛军攻破城池后会屠城,竟然欲举郡迎降!最可气的是,他逼迫我家大人为其长史,并让他迎接叛军。我家大人深受皇恩,怎么能做这等谋逆之事?他接到杨万石那厮的委任后却率部属哭祭了陛下的祖祠,誓师讨伐叛军!”(注1)
南霁云说完狠狠的将茶杯顿放到了案几上,攥紧了拳头。
“小张探花真豪士也!”
李括听来直觉的热血澎湃,想不到小张探花一文弱书生面临国难大乱竟然由如斯的豪气,不惜毁家纾难,替国尽忠。
“然后呢,然后怎样了?”
李括虽知道南霁云如今安然立于此,张巡必无大碍还是不禁急迫问道。
“我家大人领了一千余名乡勇民军跟小股叛军干了一架,虽没占到什么便宜,却也不落了下风。我觉得谯郡地处平原四面无险可守便向大人谏言向雍丘而去。”(注2)
南霁云长舒了一口气,拍了拍膝盖道:“古人说的好,乱世见真情啊!单父县尉贾歕不忍百姓遭受叛军劫掠,也是毅然起兵拒叛,众志成城下竟是击败了张通晤部,进兵雍丘,与我家大人会合。”
李括叹了声道:“如今叛军之所以能势如破竹,就是因为缺少像张大哥、南大哥这样的豪杰义士。想安贼起兵以来,已是过去了三四个月,朝廷竟然不能收复一城一州,确是可悲。”
南霁云道:“嘿嘿,有时好靠别人倒不如靠自己实在,自救者天救之嘛。我就爱大人与那贾歕汇合后也是有了两千的兵力,便想着以雍丘为据点,向北推进以和叛贼抗衡。可谁知此时那雍丘县令令狐潮竟然想投敌献城。他趁着将士们歇息时,把弟兄们捆在了庭院中准备杀死。若不是他因故出城,士卒们趁机解开了绳索杀死了看守,说不准真要让他的奸计得逞。”
一旁的周无罪听到此亦是恨得牙痒痒:“这些狗官,平日里搜刮民脂民膏比谁都带劲,一到需要他们出力的时候变节变的比谁都快!这样的人,就当千刀万剐,枭首示众!”
南霁云点了点头道:“周小哥说的不错,只是这世上却是这些左右逢源的小人吃的开啊。我家将军不忍见雍丘陷于叛军之手遂和贾歕一道入城,与雍丘将士一道死守抗敌!”
“那些王爷呢?他们替天子牧守一方,难道就不出些力尽些责吗?”
相似小说推荐
-
兴汉 [精校] (魔力鸟) 纵横中文VIP2014-03-25他原本是和谐后世一名海军陆战队员却莫名成了东汉末年被人架空懦弱、人见人欺的刘琮...
-
大昏君 [精校] (笑轻尘) 打工仔叶天穿越了,醒来后发觉自已竟然是一国之君。当皇帝的感觉就是爽,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先推倒母仪天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