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兴汉 [精校] (魔力鸟)



待马良和张仲景进屋,刘琦仍是满脸怒火正欲发作,刘表却说话了:“真是张长沙?”

张机做过长沙太守,所以刘表见面便直呼官号。

“草民张机见过将军!”张机虽是士族出身,如今却是一名普通医官。

“先生快看看我小妹这是怎么啦?”刘琮虽然对张仲景充满崇拜,但现在刘雯还躺在床上哇哇直哭呢。

张仲景到底是医生,一见病人就眼亮:“果然如此,果然如此!”

“先生看出来了?那先前王神仙这药方?”

“药方没问题!”

“啊?”众人又是一愣,药方没问题,这病怎么不见好,这王神仙还不敢再来了?

“小姐体内确实是有虫,藤黄能毒死人体内的虫,便要一两的量才行。王神仙只开五钱,只能把虫毒昏,等它返醒过来,会更凶恶。所以才会出现现在这样的情况……”

“哦,那还请先生尽快补药,我小妹年龄尚小怕是经不起太久的折腾。”刘琮听张仲景说是药量小了,当下放心不少,只要不是误诊,还是不会有大碍。

“再用药也不灵了,只怕病人还有性命危险哩!”

“那先生……”一听有生命危险,刘琮又急了,难怪那王神仙不敢来了,莫不是……

“将军,两位公子不必着急……”

这时候,刘雯疼得在床上直打滚。张仲景一看就知道是虫在作怪。只见他不慌不忙,掏出三寸银针,叫旁人将刘雯腹部的衣服卷起,看准穴位,捻动手指,照着虫的头部刺了进去。虫头被刺中,死命的挣扎。只听刘雯疼得哎哟一声,昏了过去。

众人一看大惊失色。

张仲景却呵呵笑着说:“别害怕,虫已经被刺死了!”说罢刘雯呻吟两声,醒了过来。

张仲景又开付泻药,让病人吃下。顷刻,一根尺把长的大虫被排泄出来,病人完全好了。

“先生真神医也!多谢先生,多谢马公子!”见到刘雯醒来之后神情似乎轻松了许多,刘琮知道必是好转了,医圣不愧是医圣啊。

一番交代之后张仲景便要走,刘琮那里肯,借着感激之名将马良和张仲景二人留下。

对于刘琮来说,马良还在其次,这张仲景可是千万不能错过的。只是不知道这家伙的伤寒杂病论写好了没有。东汉桓帝时大疫三次,灵帝时大疫五次,献帝建安年间疫病流行更甚。成千累万的人被病魔吞噬,以致造成了十室九空的空前劫难。

其中尤以东汉灵帝(公元168一188年)时的公元171年、173年、179年、182年、185年等几次的疾病流行规模最大。南阳地区当时也接连发生瘟疫大流行,许多人因此丧生。张仲景的家族本来是个大族,人口多达二百余人。自从建安初年以来,不到十年,有三分之二的人因患疫症而死亡,其中死于伤寒者竟占十分之七。

以前的事刘琮无能为力,但如果今后南郡乃至荆州出现类似的疫病,这张仲景可就是救命的仙草啊。刘琮当然不能让他就此跑了。

刘琮如此客气,张也是做过官的人,自然不好拂面,便留了下来。随即刘琮便将二人请到会客厅边喝边聊。

“先生真乃神医也,只是那沈槐老先生是怎么回事?”刘琮当然不相信张仲景是无的放矢自毁声誉。当刘琦刚次啊也不像是编排张仲景。

“哦,你说沈老先生啊,其实,他现在已经好了……”刘琮问起此事,张仲景便又耐心的解释一番。

原来张仲景察看了病情,确诊是忧虑成疾。张仲景给他开了药方居然是吃五斤面,行医多年的沈槐一心只想这件事可笑,逢人便说,每次都是哈哈大笑。忧心多虑的事全抛脑后了,不知不觉地病就好了。

这时,张仲景来拜访他,说:“恭喜先生的病好了!学生斗胆在鲁班门前耍锛了。”沈槐一听恍然大悟,又佩服、又惭愧。张仲景接着又说:“先生,我们做郎中的,就是为了给百姓造福,祛病延年,先生无子女,我们这些年青人不都是你的子女吗?何愁后继无人?”

沈槐听了,觉得很有道理,内心十分感动。打算广收门徒,将自己毕生的医术传授给了张仲景和其他年轻的郎中。

“先生真乃神医,沈槐老先生也是高风亮节。刘琮有个不情之请,不知道先生能否应允?”

“二公子客气,二公子的事迹老夫最近也是有所闻啊,只要老夫办得到,老夫一定竭尽所能。”

“其实刘琮是想在江陵建一个大医馆,除了治病救人之外,还要大批量培养医生。想必先生在对付疫病方面也是有独到的见解。

所以刘琮想请沈槐老先生和您一起前往江陵,平时给年轻的郎中们传授些治病救人的知识。同时抽空整理一些对付疫病的方法,若天有不测,再出现前些年那样的大瘟疫也好有个应对。”

“公子深谋远虑,情系子民,老夫佩服。公子所言正是老夫所虑。

如今汉室衰微,天下群雄并起,大兵之后必是大疫!这些诸侯们若是个个如公子这般,则天下大幸啊。奈何他们都对百姓的生死不闻不问。一些民间庸医更是乘火打劫。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和病人相对片刻,便开方抓药,只知道赚昧心钱。

更多的人,虽师承名医,却不思进取,因循守旧,不精心研究医方、医术,以解救百姓的病痛,而是竞相追逐权势荣耀,忘记了自己的本分!”

张仲景越说越气愤,刘琮心中暗想,果然是医圣,连华佗都被他骂进去了。

事实让华佗医术不差,可却和张仲景恰恰相反。华佗毕生都以自己是医官不能入仕为耻。甚至在给曹操治病时,都耍小聪明,怕给曹操治病断根了便得不到重视,结果被曹操识破丢了性命。

这张仲景当着官还开堂坐诊,两相比较确实差距太大。

“先生既有此心,刘琮恳请先生与琮一道控制瘟疫的流行,根治伤寒病。由琮提供场地和资财,凭借先生的医术……”

“老夫定当尽力!”

“如此刘琮替荆州黎民,替天下百姓谢过先生!”

“二公子休要客气,这是医者本分,只是将来可能还要多多仰仗公子。”张仲景是何等聪明之人,他虽然立志控制瘟疫蔓延,但个人力量毕竟有限,这二公子如今在荆州可是风光无限,一般的公子才不屑于操心这种事。如今刘琮很主动提出,张仲景自然十分愿意合作。

第九十三章 武陵蛮乱

能诱拐到医圣,也算是刘琮再次回襄阳的意外收获,回到江陵之后,除了第一时间给部下封官加爵外.就是组织力量修建医馆,开办医校。张仲景的儿子也从襄阳搬到了江陵,同来的还有张仲景的许多同行以及那位看张仲景笑话的沈槐。

为了解放张仲景,刘琮专门安排了人给他打下手,重点研究对付瘟疫和整理伤寒病治疗理论。而同时在南郡大肆选拔年轻人有意攻读医学的,免费到江陵的医馆就读,凡属能够顺利通过考核的,进入军队便领九品俸禄,自己开医馆诊所的,刘琮也负责资助。

也就是这个不经意的举动在后来的数十年对荆州乃至整个华夏都有不可磨灭的功劳,这是后话。刘琮遵医重教,张仲景自然乐见。刘琮也等着张仲景的研究成果和培养的医官,计划将来在军队配备晚上的医疗体系,确保战时受伤能治的同时也要防止非战斗减员。

回到江陵没多久,各县的晚稻陆续收割,收货单也陆续报到刘琮手里。李严的秭归收粮五万石,夷陵、枝江两万石,公安三万石。刘巴负责的江陵及周边五万亩地收获十五万石。这些都是屯田的额外收成,虽然是第一季稻田产量有些低,但就是这个产量也足以养活近万人。

来年有了绿肥打底,产量再增加几十万不成问题,于是征兵再次被刘琮提上日程。一来冬闲练兵不耽误农活,可以适当扩大规模,那些不合格的还可在开春之前回家干活。

刘琮征兵令一下,李严那边便有报告来,原来李严早就自作主张在秭归募兵一千。

尽管李严已经被刘琮擢升为校尉,但各县的兵制还需严格统一,不得已,刘琮便与文聘、诸葛亮等人商议,决定在郡内改革兵制。除了江陵保持正规军编制外,每县保持五百县兵,再允许一到两营预备役,每营五百人,什长以上军官由江陵选派,预备役平时在县中训练,由县尉统领。

郡内将根据需求随时调拨预备役到江陵,而后各县可以继续招募预备役。根据此法每县最多可以维持一千五百兵,虽然是预备役,但如果除去襄阳直辖的三县一级公安、江陵,各县满员编制的话能够藏兵一万八到两万。当然被允许招募两营的预备役的也只有李严这种完全归属于刘琮且有进行屯田能够养活的县,如夷陵、枝江等。

各县募兵,江陵也大肆开展征兵工作。新的一期征兵计划还是维持在四千到五千人。一来训练不会太仓促,二来武器装备也跟得上。当然这些主要是文聘和诸葛亮的任务。刘琮参与的主要是精兵训练,这些人将来都是基层军官,除了要有过硬的身体、军事素质,还有就是建立良好的感情和对刘琮的忠心。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