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国忠惊异到了极点,昨晚还好好的,怎么今天就被封了,倒底发生了什么事?他看见几个士兵的军官似乎有点面熟,便下了马车,走上前问军官道:“出了什么事,为何要封此楼?”
那军官认识京兆尹杨国忠,立刻行了个军礼,凑上前低声道:“具体情况卑职也不清楚,不过听说有士子向王珙御史举报,这怡心楼中有人事先卖考卷,所考题目和进士科一致,所以王大人便命人封了此楼,将掌柜和老鸨都抓走了。”
“卖考题!”杨国忠心中一跳,“难道是杨暄他们所为吗?”
这件事自己倒不知道,不行!得回去问问清楚,别到时是怎么死的都不知道。杨国忠胸中之火就这样被突来的一盆水浇灭,他匆匆登上马车便向家里赶去。
第二百五十章 科举案(十二)
自从昨晚离开高力士府后,李清便一直呆在自己的家中,他在科举案中扮演的角色,在公开场合只是一个旁观者,所以李隆基也并没有通知他去兴庆宫,但他却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着案情的进展。
天刚亮,李清坐在书房里静静地聆听武行素的报告,武行素的情报机构还在组建之中,但李清却命令他时时刻刻关注士子潮的动静,昨天深夜,几个混在士子中的手下传来消息,李林甫收买人心获得极大的成功。
“都督,李林甫在二更时分将毯子和干粮送到士子手中,几乎所有的人都对其感恩戴德,一夜间便传恩于士林,无数人当场投书,愿为相国门生。”
李清点了点头,他当然知道李林甫的用意,先是想利用他来对付杨国忠,后又见到士子的激情可以利用,便改变策略,利用加施恩,可谓一箭双雕,他也不得不佩服李林甫老辣而娴熟的手腕,所有的时机都捏拿得恰到好处,仿佛一切都顺势而为,将他的预谋梳理得不露半点痕迹。
李清背着手在房间里走了几步,科举案看似简单,其实是对大唐权力走向的重新布局,李林甫也看出了李隆基是想用杨国忠来取代他,便下了先手,将赵岳插到杨国忠的身边,梨用科举案来打压他,同时也要对背叛他的杨慎矜动手,将吏部重新夺回。
有高力士相助,杨慎矜是可以保住了,但杨国忠也不是蠢人,任李林甫宰割,他最大的优势便是有杨贵妃撑腰,他不可能不去求助;其次,他是李隆基选中之人,脱一层皮是少不了,也不排除李隆基会以退为进,保杨国忠过这一关。
关键是他李清在这次权力震荡中能得到什么?保杨慎矜那算不了什么,只能说叫不失去,可要想从李林甫嘴里抢一点食,就得用一点非常手段不可。
李清推开窗,清风拂面,大片阳光射了进来,他一直在找李林甫的命门,为何不能利用这次机会先试探一下呢?想到此,李清的嘴角微微露出一丝冷笑,招揽士子的心可是一把双刃剑啊!他向武行素招了招手,在他耳边低声嘱咐道:“你带几个弟兄去朱雀门……”
待武行素走后,李清又写了一封信,命人去火速交给正在朱雀门巡查的鲜于叔明。
……
朱雀门下,数万士子昂着头,神色皆一般严肃,竖直耳朵倾听着城楼上大唐皇帝的圣旨,微风将宣旨太监高亢的声音断断续续地送到士子们的耳中:
“……朕将维护科举的公平……将严查此事,一经查实,将严惩不殆……”
忽然,人群中爆发出一阵天崩地裂般的欢呼声,经过一日一夜的煎熬,憔悴不堪的士子终于迎来了收获的时刻,此时他们相互拥抱,喜极而泣,欢悦的笑容将整个朱雀门彻底淹没,连士兵们也受其感染,三呼万岁。
就在士子们欢庆胜利的时刻,在朱雀门附近的一条小巷里,穿着一身儒袍的武行素带着几个同样穿着士子服的手下,匆匆向朱雀门方向跑去。
通向朱雀门的各条路口都已经被官兵封锁,为的是不准新的士子再加入,但这点小事怎么难得过武行素。
“跟我来!”武行素一招手,率领几个手下插进另一条小巷,走到底是一户人家,没有院墙墙,斑驳的木门和门上粗大的缝隙显示着这户人家的贫寒。
“闯进去!”武行素话音刚落,一脚便踢开了木门,屋内光线昏暗,只有一个老妇和一个年轻的少妇,少妇手中还抱着一个孩子,没有男人,两个女人见闯进几个彪悍的大汉,吓得紧紧挤在一起,眼中惊恐万状。
“你们不要怕,我们只是借道。”
武行素年少时是长安混混,又在羽林军中长期值勤,对朱雀门一带的地形是了如指掌,推开沉重的木窗,喧嚣声扑面而来,一丈外,大群大群的士子正收拾东西准备撤离,此时正是机会,他从怀中摸出一锭银子扔在桌上,便带着几个手下跳出窗子混进了人群之中。
……
近午时,得到李隆基承诺的士子们终于开始陆陆续续离开朱雀门,约一个时辰后,曾经拥挤热闹的朱雀门前空无一人,变得异常沉寂,满地都是垃圾和纸张,随风轻飘,京兆少尹鲜于叔明正陪同着刚刚赶来的杨国忠在广场上察看,鲜于叔明便是鲜于仲通的弟弟,原也在章仇兼琼手下任职,是铁杆的章仇党人。
鲜于叔明一夜未眠,紫色的脸膛上透出一丝惨白,他强打精神笑道:“杨大人若累,不如回去休息,这里有属下善后便可以了。”
杨国忠正是刚刚被鲜于叔明派人叫来,告诉他李林甫已经回府休息去了,士子们也开始散退,他身为京兆尹,若此期间从不过问,一旦被御史弹劾也不好交代,所以便利用这个空隙过来看一看,堵别人的口实。
他叹了口气,道:“鲜于少尹才是辛苦,不如你回去休息,我来善后。”鲜于仲通是提拔他的恩人,所以杨国忠对其弟鲜于叔明也颇为客气。
“这里脏乱,不如咱们去城楼上看一看。”鲜于叔明一边说,眼睛却不停向广场瞟去,只见两个属下手里拿着两叠捡来的纸张匆匆赶来,他心中一喜,‘李清准备得果然充分!’
“杨大人、鲜于大人,这是属下在广场上发现,不敢隐瞒,特来禀报!”
“这是什么?”杨国忠随手夺过纸张,忽然,他愣住了,眼睛渐渐放出光来,无精打采的颓态一扫而空,惊喜交集问道:“这是在哪里发现的,快带我去看看!”
鲜于叔明的心中探视欲简直要从嗓子里钻出来,究竟写的是什么?竟让杨国忠如此欣喜若狂,他伸长脖子看去,不觉也愣住了,只见纸面上写满了‘李相国、九千岁!’
字迹写的歪歪斜斜、力道十足,每张都不一样,似乎是夜里一些士子心潮澎湃时所书,鲜于叔明倒吸了口凉气,皇上被称为万岁,李林甫竟然被称为九千岁,这一旦被皇上知道,后果……
鲜于叔明暗暗叹了口气,李清的手腕也未免太黑暗、太毒辣了,他又想起当年在老宅初见李清之时,现在看来,自己外甥张仇的功名肯定是假的。
这时,杨国忠回过头紧紧盯着他道:“鲜于大人,这可不是我杜撰的,若有必要,你可要给我作证。”
鲜于叔明苦笑一下,点头应道:“事实如此,杨大人又有何可担心的?”
“那好!我还有事先走一步,这里就叫给鲜于大人了。”杨国忠如获至宝地捧着一叠纸匆匆而去。
……
随着朱雀门的冷寂,平康坊却再一次热闹起来,大获全胜的士子们几乎将所有的酒肆挤爆,杯盘交错、酒气熏天,到处是喜悦的目光和开怀的大笑,既是为了庆祝胜利,也是为了犒劳自己一夜的辛劳。
在平康坊西北,原李林甫的老宅内,大堂上黑压压地跪了一地的男女,足足有两三百人,有怡心楼的老鸨和妓女、有食客堂的掌柜和伙计,偏房内不时传来酷吏的怒喝声和杀猪一般的嚎叫声,大堂上一些胆小之人,尤其是那些可怜的妓女,瘫软在地上,几乎要吓晕过去,她们哪里知道试题的来源。
偏房内,御史王珙脸色阴沉地盯着正在受刑的达奚旬,他精着身子,上下身各夹在两只大木棍中,随着两对木棍的远离,达奚旬的腰足足被拉长的两尺,骨骼‘嘎!嘎!’直响,达奚旬‘嗷!’地一声大叫,立刻痛晕过去。
一名小吏上前摸了摸他的背,“大人,他的骨头好象拉断了。”
“泼醒他!”王珙不为所动,冷冷地道:“醒了再拉!”
一桶冷水当头泼下,达奚旬渐渐苏醒,剧烈的疼痛使他觉得身子都不是自己的了,眼看大棍又将自己的胸夹住,达奚旬长叹一声,“罢了,早晚都是死,还不如死个痛快,姓王的,你就写吧!我画押便是。”
“这就对了!”
王珙取过他先前的口供,撕了个粉碎,阴阴笑道:“我说这种事怎么会和吏部侍郎没有关系,定是达奚侍郎记错了。”
他取出一份事先准备好的口供,递给了典吏,吩咐道:“给他,让他画押!”
达奚旬提笔哆哆嗦嗦签了字,手却不再听使唤,半天也摸不到地方,典吏不耐烦,一把抓过他的手指,蘸了蘸印泥便直接摁上了手印。
“大人,这是大堂的口供,贩卖考卷为杨国忠之子,所有人画押指认。”一名小吏从外间走入,将厚厚一叠摁满了手印的笔录交给了王珙。
相似小说推荐
-
艳隋 (鬼粒子) 起点VIP2014-01-10完结一个山寨手机厂的技术研发人员,带着一台拥有强大功能的国产山寨手机穿越,拥有这样一台...
-
风流神针 (沐轶) 起点VIP2014-04-12 各种天灾接踵而来兵痞匪患横行的乱世,能帮助她们逃出生天的,只有穿越而来的医科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