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唐万户侯 (高月)



他这句话恰巧被走了几步的李龟年听见,他宛如捞到一根救命稻草,转身便拉住张垍问道:“驸马爷可见过李白?”

“适才在太白楼见到他,你问他……李乐府!李乐府!”李龟年早已跑得不见了踪影。

……

且说太白楼晴日轩内,喧闹已经变成沉寂,桌子上酒坛横陈,桌子下诗人醉卧,几个人都喝得烂醉如泥,横七竖八倒在席上鼾声大作,只有一个伙计无聊地坐在门口,抛着手上的一叠铜钱,他是掌柜特地命来守门,防止诗人们的清梦被外人骚扰。

忽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就是这里,李太白还在!”

这是掌柜的声音,那伙计诧异站起身来,‘哗!’地一声,门被拉开了,掌柜领着十几个穿一色衣服的公人走进房间。

“李太白在哪里?”

为首的李龟年不等掌柜回答,便将眼前之人翻开,不禁哑然笑道:“想不到杜子美也在。”

“李翰林在这里!”旁边人发现了烂醉如泥的李白。

李龟年大喜,上前扶住李白的肩膀便猛摇,“太白兄!李翰林!”摇了半天,李白只嘟囔一句,“五花马、千金裘,呼尔将出唤美酒!”又歪头呼呼睡去。

“师傅,只剩不到半个时辰了,这可怎么办?”

李龟年微一沉吟,便果断道:“把门板拆下来,将他抬走,路上再叫醒他!”

……

兴庆宫沉香亭内已灯火通明,沉香亭是用名贵的沉香木建成,故而得名,虽是叫亭,但面积却大,俨如一座偏殿,此刻梨园弟子正横笛抚琴,只闻丝竹声声、钟磬悦耳,在芳香四溢的亭内,一队舞伎正翩翩起舞,在一幕纱帘后,放置着几张罗汉床,床上的小几皆有摆酒菜,李隆基坐在正中间的罗汉床上,一手托着腮,无聊地望着歌舞表演,但目光却时不时地向两丈外的杨花花瞟去。

杨贵妃则半倚在李隆基的身上,柔若无骨的手上端着一只碧绿的玛瑙盏,里面盛着半盏清亮澄红的安西葡萄酒,她姿态慵懒、娇弱无力,使人怜不自禁。

杨花花则影单形孤地坐在另一张胡凳上,她的眼前放有一只白玉碗,碗里是一潭清水,她正将一片片娇艳的牡丹花瓣扯下、扔到清水里,口中喃喃念道:“让那冤家出门被马车撞死、失足淹死、喝水呛死、吃饭噎死、在床上累死……似乎一片花瓣便代表一种死法。”

此刻,杨花花最渴望的是地位和财富,她的占有欲极强,为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她会不择一切手段,她一生中最擅长的手段便是勾引男人,只要她愿意,没有那个男人能逃得过她的石榴裙,现在,她很清楚的知道,旁边有一双至高无上的眼睛正象贼一样地偷看她,杨花花相信自己的魅力,她身上有一种李隆基从未尝试过的滋味,而对付他最好的办法,是让他闻得着腥、却不能轻易到口,直到让他将自己所要的东西都统统掏出来再说。

杨花花心中一阵得意,连大唐天子都对她求而不得,天下有哪个女人能做得到?可这份得意瞬间却被一股愤怒所取代,还有一个男人却不稀罕她,他已经两次拒绝了她,偏偏这个男人又是让她真正动了感情之人。

“李清,总有一天,我一定会得到你!”

杨花花咬牙切齿,不知不觉,手上的牡丹花被她揉捏得粉碎,紫红的汁液流满了指缝。

这时,李龟年沿着木墙匆匆走进亭内,高力士一眼便看见了他,便迎上去问道:“那李白找到了吗?”

“禀报阿翁,李翰林找到了,只是他喝多了,尚没有完全清醒。”

高力士眉头一皱,“怎么会这样?也罢!皇上已经催过几次,你小心将他扶上来,再给他拿张罗汉床,离纱帘尽量远一些,莫让他的酒气熏着娘娘了。”

“是!”李龟年转身自去忙碌,高力士悄悄走到纱帘前,隔着帘子对李隆基道:“陛下,李翰林已经来了,此刻正在外面候旨。”

李隆基精神一振,点点头笑道:“那就宣他进来吧!”

第二百三十八章 清平调李翰林醉酒

李白脚步生风,上台阶时却被绊了个踉跄,险些摔倒,他的酒意已经醒了,但酒精残留在体内挥发出的后劲让他变得异常兴奋,浓郁的木香和悠扬的丝竹声使他浪漫而激昂的诗人情怀膨胀到了极致。

李白目光已扫过大厅,厅中气氛清闲疏懒,两边乐工怡然自得,梨园子弟低吟浅唱、婉转的歌声在厅堂里回荡,曼妙的舞伎长袖当空、蛮腰摆柳,艳丽的服饰宛如天空的七彩云霞,在他面前垂着纱帘,里面人影绰约可见,宫女和太监分侍两列,中间是大唐天子和他的爱妃,这是帝王私生活里极寻常的一景。

没有大臣,只有他李白一人,如此殊荣却让他心中生出一丝不快,皇上召他并非是议论国事,看来是让他吟诗作赋,以娱暮年,如此,他堂堂的翰林学士又和那些梨园子弟、乐工舞女有何区别?

“微臣参见陛下!”

此刻,李白激昂的心已经慢慢冷却下来,口中又苦又涩,垂手静立,等待皇帝的吩咐。

“若朕没猜错的话,李翰林定又是去饮酒作诗?”李隆基口气和善,脸上洋溢着微微的笑意。

“臣是和几个诗友在饮酒作乐!”

在李白的见识中,翰林学士地位极高,高宗时密与参决时政,以分宰相之权,时谓‘北门学士’;开元后,专掌内命,凡拜免将相、号令征伐的制诰书敕,皆出自翰林之手,其后,翰林益重,而礼遇益亲,至号为“内相”,又以为天子私人。

所以初拜翰林学士之时,他逸兴瑞飞,高吟‘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已做好准备,准备以胸中才学解济天下苍生。

但无情的事实击碎了他的治国梦想,他只徒有翰林虚名,白麻诏书至今未曾见过半张,朝政事务没有参与一条,每月只领一份禄米,再和一帮狂士野人饮酒作乐、空谈国事。

此刻,李白胸中积累的怨气借着体内的酒意蓦地升腾,他再也忍不住,心中的不满竟脱口而出,“微臣除了饮酒作诗,还能做什么?”

这句话让皇上身旁的高力士大惊失色,他跟随皇上数十年,还从没有人敢这样说话,他不由偷眼向李隆基望去,只见面上笑容依旧温和,但眼睛却闪过一丝冷意。

高力士暗暗摇头,这李白自恃才高,不把天下人放在眼里,他以为自己是什么,会写诗就能治国吗?这大唐读书人哪个不会写诗?在皇上眼中,他不过是一“穷相”的布衣隐士罢了。

沉香亭内气氛陡然间凝重起来,李白也暗暗后悔自己口不择言,可是话已经出口,无法再收回,他微一转念,又傲然负手而立,说就说了,又何惧之有。

李隆基淡淡一笑,道:“今日仲春,牡丹花盛,朕陪爱妃赏花,苦于无新词可唱,朕知爱卿妙笔绝冠天下,特将爱卿请来,替朕的爱妃写两首新诗如何?”

李白一躬到地,“陛下若不嫌臣酒后作诗,臣愿替陛下分忧!”

杨贵妃却嫣然一笑,“久闻李白斗酒诗百篇,今天我倒有眼福了,来人,给翰林赐酒!”

几个宦官忙跑去拿酒,李隆基又回头对高力士笑道:“烦请大将军跑一趟朕的书房,取一套笔墨纸砚来。”

高力士应了,带领两个小太监匆匆而去,李白望着他微驼的后背,不由暗暗蔑视,一个宦官居然也能做到骠骑大将军,还替皇上批阅奏折,自己学富五车,一心报国,却只得个清官闲职,替人写诗行乐,天道何其不公也!李白刚刚平息的愤慨陡然间又升腾起来,他斜眼见宦官端了高高的几樽酒来,便随手抓过,一饮而尽。

很快,高力士拿回一套簇新的文房四宝来,这时李白已经几樽酒罢、醉意畅酣,他纵声大笑,情极悲愤而狂放,弹杯作歌:“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他步履踉跄坐上罗汉床,扬手高呼,“拿纸笔来!”

小宦官铺了白纸,李白却一指高力士道:“大将军既不须上阵杀敌,可为我研墨!”

高力士愕然,他回头看了看李隆基,透过纱帘,李隆基似乎笑而不语,再看杨氏姐妹,皆托着腮,仿佛在欣赏这有趣的一幕。

高力士只得将一股恶气憋在胸中,一把推开上来研墨小太监,呵呵笑道:“能给谪仙人研墨,是老夫的福气。”

李白笔酣墨饱,一挥而就,哈哈大笑道:“拿去!以此诗谢娘娘的安西葡萄酒。”

高力士小心翼翼地捧着诗跑到杨玉环面前,献给了她,杨玉环急忙坐直身子,将诗放在桌上,凝神看去,只见上面醉笔泼墨写道: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诗中语语浓艳,字字流葩,杨玉环读罢,恍若春风满纸,花光满眼,她喜极而笑,“三郎,李翰林不愧是谪仙人,真真是好诗。”

爱妃的欢喜使李隆基龙颜大悦,也不计较他对高力士的无礼,高声命道:“再给翰林上酒!”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