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唐万户侯 (高月)



庆王府的门房并不上前阻挡,那中年皇子便是庆王的亲弟、荣王李琬,时常来府中走动,早已熟识,不过让门房微微惊异的是,李琬从来都是天快擦黑时才来,可今天却是中午便到,倒是头一遭。

李琬是李隆基第六子,与庆王李琮同为刘华妃所生,打虎要靠亲兄弟,自然两人的关系也就最为密切,与其他兄弟一样,李琬身上也是光环重重,开元十五年,授京兆牧,又遥领陇右节度大使;开元二十三年,加开府仪同三司,余如故;天宝元年六月,授单于大都护。

他一跨进大门,便见大哥李琮急惶惶迎了上来,并没有打伞,密密的细雨沾湿了他的头发和衣服,可见他在雨中已经等了自己多时,李琬不由笑道:“什么事让皇兄如此心神不宁,连伞都不打一把?”

李琮紧锁眉头,上前挽着兄弟的胳膊,苦着脸叹道:“一言难尽,皇弟先到为兄的书房里再详叹。”

二人进了书房,李琮将门窗都放下,又嘱咐下人在外面守着,不让任何人进来,李琬见他神情严肃,便低声道:“大哥可是为太子之事不悦?”

“永王那厮空欢喜一场,我高兴还来不及,怎会为此事不悦。”

‘砰’地一声响,李琮在桌上重重砸了一拳,咬牙切齿道:“我是为盐法而恼火,如此一来,岂不是断了我的财路。”

李琮在蒲州和益州有盐田、盐井无数,从不纳一文盐税,每年私自售盐,即可获利数十万贯,当年海家之所以攀上他这棵大树,就是替他打理蜀中盐井的缘故。

而新盐法一出,全国山、海、井、灶,所有原盐皆须卖给国家,不得私自出售,虽然他的产业不失,但朝廷收盐的价格必然是按现行官价来,每斗只有十文,这和他私卖每斗五、六十文,相差实在太大,若扣去杂役、损耗,他几乎就无利可图,这怎么不让他着急恼火。

李琬同情地望了一眼正垂头丧气的大哥,新盐法之事他也刚刚知晓,他本人不涉及私利,所以这新盐法与他并无多大的关系,但大哥却不同,他一大半的财源都是靠贩盐牟利,新盐法一出,对他的冲击尤其大。

李琬摸了摸削瘦的脸庞,略略沉吟道:“这新盐法我也是草草读了一遍,我记得好象是官府拿到盐后再转卖给商户,大哥再接下来不就是了吗?”

李琮重重哼了一声,他恨声道:“你还不懂,若原盐被官府买去,他们再加价卖出,所加的价格就绝对不会是一成两成那么简单,他们必然要将大部分盐利截下,盐民和盐商所能拿的只能是小头,原来是三分盐利,一分官二分民的局面,而新法之后恐怕就会变成八分官二分民了,这又如何有利可图?”

说到此,他抬头盯着李琬,眼中含着希望又道:“但我认为,再好的律令也是靠人来施行,如果这盐法施行不当,必然会造成民怨沸腾,到那时父皇或许就会废除它,所以我找你来就是想商量一下,弄个什么法子拖住李俶那兔崽子的后腿,让他有令也难行。”

李琬却冷笑一声,缓缓摇头道:“大哥以为这新盐法真是李俶在做吗?你若将目标对准他,那你就大错特错。”

李琮微微一怔,略一思索,他猛然醒悟道:“你是说……”

李琬轻轻地点了点头,目光里飘过一种讥讽的神色、一种奸诈的阴影,“不错,新盐法真正的幕后掌控者便是你的老对头,新任户部侍郎李清。”

“老对头?”

李琮嗤笑一声,“他一个小小的侍郎,也配做我的对头吗?顶多是我脚上的一根肉刺罢了,拔掉就是。”

对于李清,庆王李琮是从来没有将他放在心上,海家之事,他认为那是栽在章仇兼琼的手上,一个连胡子都没长全的从四品小官,怎配和自己、堂堂的皇长子相提并论,章仇兼琼也只能算勉勉强强。

李琬见他轻视李清,心中微微摇头,虽不知这新盐法是出自何人之手,但从李清刚任户部侍郎便推出此法来看,极可能与他有关,但他了解大哥,既傲慢又顽固,李琬也不好多说什么,他想了想又道:“我倒有一个办法,可有助大哥躲过此难。”

李琮精神大振,连声催促道:“你快说,是什么办法?”

“此办法和现在朝中的新格局有关。”

李琬阴阴一笑道:“章仇兼琼任左相,这章仇党便运应而生,新官上任三把火,这盐法恐怕也是他其中的一把,我在想,既然我们想灭这盐法,那李相国难道就会袖手旁观吗?答案自然是不会,所以我劝大哥最好去和李相国谈一谈,说不定他便有好的办法。”

李琮点了点头,李琬说得有道理,既然有共同的敌人,他不妨和李林甫再联手一把。

……

韦坚案后,太子党垮掉,朝中格局骤变,新兴章仇党开始显露头脚,李林甫却微微松了口气,既然李隆基想到用新党来平衡自己,这就说明他暂时还没有除去自己之心。

尽管如此,他对章仇党依然十分忌惮,若任由他们坐大,那将来知政事之位也就得换给章仇兼琼,况且这章仇兼琼也不是太子李亨那般好捏,须让他打起十二分精神来对付。

这天下午,李林甫刚刚从朝中回府,却在府外见停着一辆豪华的马车,旁边站有几十名护卫家丁,似乎有些眼熟,李林甫凝神想了想,忽然记起,这是庆王李琮的马车。

“他来找自己做什么?难道是为盐法之事?”

大唐最大的私盐贩子便是庆王李琮,这一点李林甫是知道的,但他一直装糊涂,不过问皇家之时,但这次新盐法颁布,首当其冲便是庆王。

就在进门的瞬间,李林甫忽然笑了,他脑海里闪过一条借刀杀人之计,新盐法是李清所定,他与庆王偏偏又有旧怨,新仇旧恨齐发,这倒是一次收拾李清的好机会。

“本王不请自来,打扰相国了。”李琮一直坐在客房等待李林甫,见他进门,他急忙笑着迎了上去。

李林甫却拱拱手笑道:“哪里!庆王殿下来拜访老夫,是老夫的荣幸,怎敢有怨言。”

下人上了茶,低头退下,李琮心急火燎,便开门见山道:“本王来找相国是想打听那盐法之事,不知是哪位大臣拟订,本王发现其中漏洞颇多,便想和他好好探讨探讨!”

“那盐法么?老夫听说是新任户部侍郎李清所拟,他人比较年轻,可能会有考虑问题不周,有漏洞自然难免。”

李琮沉默了,竟真的是李清所定,他暗暗咒骂着李清,脑海里却在思考如何开这个口,可想了半天却找不到和李林甫联手的借口。

“盐之一法涉及到天下民生,怎能仓促推出,搞不好会适得其反,弄得民怨沸腾,最后得不偿失,所以本王在想……”

说到此,李琮竟说不下去了,他想让李林甫出面反对新盐法,可李林甫一直不变的笑容让他无法开口。

但李林甫仿佛知道李琮所想,他微微一笑,道:“那御史中丞杨国忠倒是与殿下的想法颇为相似,若殿下认为这新盐法有不妥之处,老夫建议你可直接去找杨国忠,他是御史,这正是他的本分之事。”

第二百零八章 暗流涌动

杨国忠这两天脾气颇为暴躁,一天到晚阴沉着脸,对府里的奴婢非打则骂,整个杨府仿佛又回到了三九大寒之日,起因是他的长子杨暄举礼部膳部司主事一职,各个环节都已打通,连李林甫都点头答应,可批转到吏部时,却被杨慎矜驳回,‘非科举出身,不予录用!’

其中缘由杨国忠自然明白,分明就是杨慎矜挟私报复,哪里是什么非科举出身,否则他自己又怎么能做到御史中丞,现在又兼了太府寺少卿一职,但就算杨国忠知道,他也无可奈何,杨慎矜是吏部侍郎,手中握有实权,在火气无处可泄之际,他的奴仆便遭了殃。

这天下午,从皇城散朝归来,杨国便将自己关进书房,当然,他不是为了读经阅史,而是和他儿子的师傅、前年科举状元赵岳商量长子杨暄参加今年科举一事。

“进士科重诗,明经科偏策,属下以为公子基础不是太好,可报明经科,取中的机会相应要大得多。”

赵岳一边说,一边小心翼翼地窥视杨国忠的脸色,自李林甫将他安插到杨国忠的身边,赵岳凭借他的才学很快便博得正思才若渴的杨国忠的信赖,成为他的文胆,但他也着实鄙视这个不学无术之人,只凭裙带关系便飞黄腾达,哪有李相国的半点城府和雅量。

而他的儿子更是狗屁不通,四书五经都没学完,就凭去年捐来的举人,也想参加大唐的省试?哼!实在是荒谬绝伦。

但脸上却不能半点表露,他弯腰陪笑道:“属下届时可为大公子准备十几篇策论,只要公子熟记便可。”

杨国忠虽然不学无术,但毕竟当了近一年的京官,也知道大唐科举决非背十几篇策论便可通过,见赵岳说得轻描淡写,显然是在欺自己无知,他心中微微恼怒,当下便拉长声调道:“暄儿不是读书的料,能考上最好,靠不上就进宫当侍卫去,李相国当年不也是侍卫出身吗?”

说完,他狠狠瞪了赵岳一眼,目光里流露出不满之意。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