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唐万户侯 (高月)



话音刚落,人便被李清扯了两个趔趄,好在此兄重心颇低,下盘结实才没被拉趴下。

“快带我看看去!”

李清飞身上马,狠狠一鞭抽下,战马吃痛,便向东门处狂奔而去。

……

“刺史大人,听我父亲说,大概就是这一段。”

马商人从城门起,向北走了三步,往前一指道:“再向前八十几步,这一段的城墙就是我说的情况。”

李清脸色阴沉,手一指,回头向十几个守门的士兵们命令道:“撬下一块砖石看看!”

士兵闻命,赶紧找来铁条、撬棒之类,不料刚一用力,砖石便裂开,碎成几块,‘扑通!’掉进里面去了,吓得一群士兵一哄而散,跑得远远的,仿佛城墙马上要塌了一般。

“要塌也不是今天!”李清瞪了他们一眼,亲自上前细看,城墙上出现了一个两尺见方的大洞,黑漆漆,一股霉湿之气迎面扑来,他随手拾起根撬棒向里面捅去,没入大半,却碰到一个软软绵绵的东西,好象是根腐朽的木头,里面果然是空的,用木头撑着,就仿佛后世用来拍电影的道具城墙一般。

王昌龄点了个火把,伸进洞看去,里面氧气不足,火把忽忽弱弱,很快便熄掉了,但王昌龄也看到了一角,叹道:“里面全仗木头撑着,看样子木头已经腐朽,若再过几年,这段城墙便要塌了。”

李清沉默不语,他用手掌比划一下墙石的厚度,忽然狠狠一拳砸在墙上,恨声道:“吐蕃人若用巨型投石机,一石便可以砸垮它。”

王昌龄一呆,连忙道:“我想去衙门找找资料,开元初年,应该还在!”

李清摇了摇头,冷笑一声道:“这种证据是不会留给后任,就算有,也是假的!算了,还是我们自己想办法解决吧!”

“可是库禀里只有不到百贯钱,要到八月才有赋税入库。”

王昌龄迟疑一下,瞥了一眼李清,话到嘴边却又变了,“要不然我去问问县里还有多少钱?”

“我们县里也只有三百多贯!”

敦煌县令张巡也闻讯赶到,他看了看情况,心中迅速估算一下,对李清道:“大人,要重修这段城墙,少说也要三千贯,如今之计,只能朝廷报告,请朝廷拨钱来修。”

李清苦笑一声道:“朝廷拨钱要到什么时候去?先要派人来查看,再追究以前都督的责任,再辩论一番,然后工部再把工事排个队,侍郎再打个哈哈,相国大人说了,天凉好个秋,明春再说!明春再说!如此,一来二去,没有一年半载钱是下不来的。”

“那这事阳明看该如何处置?”王昌龄语气轻松,可眼睛却紧盯着他。

他的意思李清当然明白,没好气道:“我最后悔之事便是在义宾掏自己钱修桥,现在可好,自己不想着开源节流,整天就眼巴巴盯着我那几个钱。”

王昌龄哈哈一笑,随手给了他一拳道:“财不露白,谁叫你那么张扬,连马匪都能打你的主意,为何我就不能?”

“你……”李清刚要回敬他一拳,这时,远处传来急促的马蹄声,只见一匹马从州衙方向奔来,近了,才发现马上之人是他的幕僚高适,只见他高声向李清急唤:“大人快快回去!朝廷圣旨到了。”

李清生出一个念头,“难道是李隆基有信了吗?”

随即又觉得时间没那么快,可能性不大,如果不是,那又会是什么事,他顾不得细想,大步向自己坐骑走去。

“阳明,那这城墙之事怎么办?”王昌龄一把没拉住他,急得直喊。

“罢了!罢了!谁叫这种烂事情摊在我头上。”

他无奈地叹了口气,对王昌龄道:“你自己看着办吧!别忘了记笔帐就是。”

走了两步,又回头对二人笑道:“我先说在前面,这一次我只是先垫付,等朝廷拨钱下来可是要还我的,你们二人可要替我佐证。”

王昌龄只撇了撇嘴,可张巡却听得目瞪口呆,三千贯啊!一下子拿出三千贯,他到底有多少钱?他一把抓住王昌龄的胳膊,几乎要将他的几根老骨头捏断,急道:“王大人,刺史大人他、他带了多少钱来?”

王昌龄看了他一眼,便在他耳边低语几句,张巡的眼中闪出异样的光彩,兴奋得搓手追了上去,“李大人,不!李都督,你慢走一步,我想和你商量件事!”

自然不是好事……

李清赶到州衙,却见街头围满了看热闹的百姓,前面数百轻骑将州衙前的道路堵得水泄不通,他好容易挤过去,只见州衙门口站着几十个羽林军,旁边有几辆马车,用油布遮盖得严严实实,想必这就是要赏赐自己之物,再向上看去,三名黄衣宦官正站在台阶上焦急等待,他们脸色发黑,眼中都布满血丝,气色都不太好,估计是昨晚赶了夜路,正中间那名宦官,李清却认识他,正是李隆基身边的大宦官边令诚,自己从南诏返京时曾见过。

但他在西域的出现会不会有什么特别含义?李清知道,天宝后期来西域监军的,便是此人。

“李都督别来无恙?”

边令诚一眼便看见了他,忙笑呵呵向他招手。

李清翻身下马,疾步跑上台阶,拉住他热乎乎的手笑道:“我说今天怎会这么热,原来是边公公到了,在异乡遇到京城旧人,李清高兴啊!”

边令诚见他说得真诚,心中也有些感动,他指了指那圣旨道:“本来是需要你夫人来接旨,但听说她身体不好,你就代她接吧!”

他快步走到桌案后面,从旁边太监手里接过圣旨,高声道:“豆卢军都督兼沙州刺史、云麾将军李清接旨!”

李清急上前一步跪倒在地,“臣李清接旨!”

边令诚微微一笑,展开圣旨念了起来,他声音清朗,将圣旨的内容一字不漏地传到李清耳中。

“……特封其为从三品诰命夫人,赏钱一千万,绢五百匹,……盼爱卿小心为官,爱惜沙州百姓,尽忠戍边,莫辜负了朕意,钦此!”

李清心中长长松了口气,拜了一拜,“臣李清谨记圣恩,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他站起来接过圣旨,边令诚却揽着他的肩膀到一旁低声道:“此次皇上命我赴西域封赏,一共只有四人,陇右、河西节度使皇甫惟明、安西都护高仙芝、北庭都护程千里,还一个就是你,你们都各种借口,象皇甫惟明是封其子为礼部郎中,高仙芝是封其为开国县公,程千里也是封其次妻诰命,但赏赐的东西却是一样,你可明白我的意思?”

李清缓缓点头,他怎么会不明白,自己只是个小都督,却和节度使、大都护们放在一起封赏,这是否是在向自己暗示什么呢?

“无功却受禄,边公公请转告皇上,李清受之有愧啊!”

“别人羡慕都还来不及,你还受之有愧?”

宣旨完毕,边令诚疲惫地伸了个懒腰,对李清笑道:“你们那个玉门关驿条件太差,我实在看不上眼,连夜赶路,就想来沙州好好睡一觉。”

听说边令诚一夜未睡,李清连忙将王昌龄找来,吩咐他去安排最好的宿处。

“多谢李都督了。”

边令诚大步走下台阶,先命令羽林军将一只只箱子从马车上搬下来,他指了指几辆马车对李清笑道:“这些都是皇上赏赐你之物,一路携带不易,给了你,我也算轻松了。”

“这些全是我的吗?”

李清见边令诚空手空脚而走,不由有些疑惑,“那高都护和程都护的赏赐之物呢?”

边令诚哈哈一笑,“那些全是赏给你的,那两位都护的赏赐我寄存在玉门关驿,省得来回走拿着麻烦。”

“玉门关驿?”

李清忽然脸色大变,他一下子想起了那群马匪,不由急问道:“可有人在那里看护?”

边令诚见他脸色不对,心中也有些忐忑,昨晚玉门关驿的守卒告诉他这一带闹匪,他并不相信,只当是那几个守卒嫌麻烦哄他,反而将他们训斥一顿,可李清这表情,让他开始隐隐觉得不安。

“我放了五十名士兵在驿站看护,应该没有问题吧!”

“五十人?”

李清一声苦笑,自己三百人都差点完蛋,五十人再加上驿站的十人,一共才六十人,还不够人家塞牙缝的,也来不及多解释了,他翻身上马急对边令诚道:“请公公速派护卫兵赶去驿站,我随后来支援,要快!晚了东西就没了。”

话音一落,他一鞭抽去,战马一声长嘶,直向城外军营冲去。

……

玉门关驿在寿昌县以北一百里外,它的职能在李隆基时代还比较复杂,既有邮局的职能,又有官家招待所的职能,同时还要负责递送官府文书,整天就忙于接待官员,所以传递的效率就大大降低,一直到唐代宗,才将传递的职能从驿馆中剥离出来,驿馆就只负责迎来送往的接待工作。

玉门关驿的职能偏重于传递文书,一般官员到此都不会住宿,而是去寿昌县或敦煌县休息,驿站里只有一伙士兵驻守,‘伙’是唐朝军队中最小的军事单位,相当于现在的班,共十人,一个个穷得叮当响,没有什么油水,马匪平时也不打他们主意,不过若有粮草在此驻停,也照抢不误。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