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下下十五个最jīng英的中医则被朱由校另找时间接见。朱由校的想法就是让这十五人坐台‘同仁堂’药店,慢慢的开成医院xìng质。然后在把身体上的骨头、神经、血管之类他知道的东西提出来给这些中医参考,仔细的研究探索,制作更多的中成药出来。
象房的人来了,很简单,一共就三十三头大象,全部找回来了,没别的,拉到上林苑慢慢繁殖吧,京城里也不适合养殖这东西,真正懂得大象生活规律并会给大象治病繁殖的就留在上林苑,其他的人解散,这样的机构纯属浪费。
鹰房给猫儿房合并,豹房同象房一共处置。
甜食房,这个是朱由校的重点,从中要了二十个宦官出来,给一万两银子做本钱,由任秋明带领在京城办一处糕点房,然后逐渐开分店,直到遍布全国。
产业多了,以后的事就多,现在部署的有上林苑、三十六皇庄、卫生纸作坊、六皇店、地板砖、水泥、宠物养殖、金店、御酒作坊、油醋作坊、药房、糕点房、羽绒服作坊、沙发、弹簧、玻璃作坊;火药、火柴、弩箭等研究机构,台子搭起来了,钱也撒出去了。这个纪律是要搞的,别事情没办到哪里,钱先被他们给贪污了,整个班子迅速的垮台,那才叫冤。
得和内厂那边通通气,让他们转动起来,保护着这个班子,不能倒在了自己的手里。
等朱由校和内厂的人谈完话也已经到了晚上了。用完了晚膳朱由校想着把今天承诺的科普书搞定先,这个工作越早越好,开民智是一个民族相当重要的事情。定下了心来从自然现象的四季的交替的原因,谈到了太阳系谈到了地球的热带、亚热带和温带。然后是重力这个最重要的万有引力,浮力、摩擦力、动力等,然后把自己记住的公理定理和公式都详尽的写了出来。这一个晚上倒是没什么人打扰,朱由校想着写着。
到了三更时分,伸了个懒腰的朱由校打算休息了,奋战了一整天了,也对得起大明了。这时候又特别的想有一个小蝈蝈了,听听那个叫声,那多美,但一想到匈奴未灭就不免的没了情趣,唉,现在享受还早了点,还是等四海升平了再说吧。
第二天6月10rì(五月十七,)早上,魏忠贤叫醒了朱由校,说宋应星在外面求见。
朱由校本来想再睡会,但一听是宋应星就忙得起床,看来弩已经改好了。否则宋应星不会这么早来找他。
还没穿戴好了,更顾不上用早膳,就召见了宋应星问:“改好了?”
“回圣上,幸不辱命,”看宋应星还是昨天那打扮,一脸的疲惫,但眼里却闪耀着兴奋。
“走,和朕去看看,”因为朱由校早就吩咐过,改良弩属于绝密,绝对不能让外人知道这事,而弩这么大的个,身上是藏不下的,只能是放在兵仗局的秘密场所里。
连兵仗局的掌印王应科也不知道他们在里面鼓捣的什么玩意,一问就是皇上吩咐了绝密。然后王应科就再也不敢问了,笑话,没看到那些不可一世的太监都呆在浣衣局了,那可是活生生的例子,自己别说和王体乾比了,就是石元雅那样的也不是他能比的上的,还好有了刘若愚‘投案自首’的例子摆在那里,皇上竟然还接着用他并且提拔了。
这可是宦官们的一个利好消息,皇上不仅不抄家杀人,还留了一条自首的路子摆在那里,如果想好好干,那就把脏款交上去,然后在原有的位子上接着担任职务,但现在这个情况看来能捞钱的可能xìng是没有了,内厂的成立虽然只针对那些这段时间皇上关心的部门,但谁好说他明天会关心哪个部门。
因为皇上的手段太简单粗暴了,随便找个理由甚至没有理由就抄家,然后发配浣衣局,虽然手段太单调,但也着实有效。六个皇店的管事可是已经把这几年赚的钱都交了,然后接着干管事。这一切都让宫里的头头们很动心,但同时又下不了这个决心。
因为宦官天生就是爱钱的,而且是那种毫无节制变态的爱,这生生的交了出去,和割他们的肉没有什么区别,如果可以选择的话,许多人还是选择割肉。在这种情形和矛盾心理下,王应科也真的很矛盾。兵仗局也是个肥差部门,这么多年也存了不少,有心留一点,但又怕没事找事、弄巧成拙。惹的皇上来一句你不诚实,抄家看看,那就属于大冤之人了。但如果硬撑着,保不齐皇上那天来的时候突然来那么一下,这可就被动了。
诸们衣食父母,给您们问好,这几天梦难成很高兴,朋友多了,点击、收藏、推荐、打赏、评论也都上去了,有夸的,也有骂的,很好,有点真正小说的模样了。这都是大家的支持,没别的,这里对各位衣食父母深施一礼,谢谢了!没有君子不养艺人,还是那句话,离开了各位的点击、收藏、推荐、打赏、评论,这书就只是梦难成自己逗自己玩了,全靠您的捧场。再次感谢。
第八十二章大练钢铁
朱由校的心思都在弩上边了,哪里有心思想王应科的想法,到了地点后,十几个参与者显然都是一夜没睡,正不断的试shè着弩箭。朱由校上前接过弩后,看到弩上面的拉杆已经改到了左面,而弩的上面也安装上了准星。
在把弩放在一个架子上开始试shè,shè了一匣弩箭后,自己调节了一下前面的准星,然后再shè,越来越有感觉,最后,几匣弩箭shè完,中靶率竟然达到了八成,这个结果还是让大家都非常的满意,果然不出所料,皇上昨天说的方法是有效的。这种结果极大的提高了jīng确打击。
“很好,虽然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空间,但就现在的威力和速度,已经可以大量的装备到净军和锦衣卫。朕说过谁制成了赏银千两,现在达到这种效果,朕更为高兴,追加三倍的赏银,李德全,你按着功劳大小,给大家分分。”朱由校相当的兴奋,终于在自己的手上有了一件神兵利器。只要八千净军全部装备上,并且熟练的掌握形成战斗力后,肯定会给满清一个大大的惊喜吧。
然后朱由校开始对弩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想法,首先是弓弦的问题,因为弓弦就是一整根的钢丝绳,所以不同与一般的弓弦,而因为通过二组的滑轮,这个摩擦阻力还是有的,自己损耗也是再所难免的。这就需要一个润滑剂保养了,如果是后世朱由校直接拿出黄油之类的东西来就是,但现在却没有这个东西。
这个想法一提出来,大家都在思考。倒是宋应星说:“古书中谈到了用石油来制造润滑的东西,不知道是不是圣上想要的东西。”
“对,还是宋爱卿博学多才,朕怎么把石油这个东西忘记了。好,既然这个问题解决朕也没什么大问题了,那这个弩就定为净军和锦衣卫的制式装备吧,朕特赐名为大明屠虏弩,希望汉民族能手持此弩,屠尽满猪!”朱由校想着这个弩已经符合他的标准了,只是看以后的汽油弹了,如果这两件东西在手,对付建奴应该很有把握了,现在虽然只有屠虏弩,已经完成了第一步了,只要净军和锦衣卫的纪律和战斗意志能够达到,单纯的野外对抗应该就可以了。
“屠尽满猪!”铁匠们跟着受了点感染。
“圣上英明。果然是好名字,有此屠虏弩,明军将无敌于天下!”一时间捧臭脚的人都来了。
“朕的净军有八千多人而锦衣卫二万多一点,这样就需要三万只屠虏弩,需要尽快的制造。崔尚隐,你认为此弩的造价几何?多少时间可以造好三万只?”朱由校问,制造的样本出来了,当然就要大规模生产了,现在就得想着成本了,而且这东西对质量的要求也是很严格的。所以不能象以前一样放羊方式的制造,那样的话火枪的悲剧又会再现了,所以问一下已经建了一个弹簧作坊的崔尚隐。
“回皇上,仅造价来说,此屠虏弩本身的重量就是十八斤,另配五只满装弩箭重七斤左右,已经是二十四斤了,加上手工费,造价应在十五两银子左右。而速度方面,以每人三天一只的话,就算是整个兵仗局的一千二百多人都上的话,也得三四个月,而且这也不太现实,因为老多人都不会造,只有三百人左右能用,那也得十个月,这还是大家加班加点的办法。”崔尚隐当然想把这个差事接下来,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个东西太难弄了,三天造一支已经是快的了。
“这个三天造一支的方法不可行,这样,要把屠虏弩的组成部分给分解开了,按着这些构件建几个作坊专门生产这些零件,最后找一批人来组装就可以了。崔尚隐,朕先前让你开的那个弹簧作坊你做的很好,就象那个一样,单独出来让人造每一个构件,不要一个人去完成整个弩机,而是分工合作,大家只做单一的一个构件,这样速度就可以提上来了。”还是老一套的流水线,只要这要才能以最快的速度装备起来。
“皇上以方法大妙,若人守一个单一部件,那熟练度上升的很快,有利于提高质量。可以节省相当的费用、更可以集约化管理,”宋应星一听就看出了这个关键所在。
“宋爱卿所言极是,此弩的关键还是质量这一关,如果质量不合格再好的武器也是废铁。所以朕采用实名制的方法来造此种弩,就是每个部件上面都要有制造人的编号,谁出了问题直接找到直接责任人,绝对的严罚。宋爱卿、崔尚隐,你们现在开始分解,把弩机需要的每一个部件按工时和难易程度划分出来,每个部件都要建一个生产作坊,不要怕花钱,需要多少钱就往里面投资多少。宫里的宦官这么多,整天的都在做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也不好,抽出一万个宦官来,分别的去负责生产构件的作坊,单一零件的生产对工匠的要求不高。这事交给李德全吧,去朕的皇庄集中建作坊群,然后送到汇集起来集中组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