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就没什么事了,时间也快中午了,唉真是受难,还不如去净军、锦衣卫那里还还来劲,每天看着军队的成长,就象看着自己的孩子成长一样,慢慢的由量变的积累最终化茧成蝶,声震九宵那是多么诱人的感觉,而和这帮人在一起也真的没劲。
散了朝草草的吃了些点心,黄尊素就到了,规规矩矩的行完了礼站在了一旁,朱由校挥了挥手,把老魏和一众宦官支的远远的,开始了和老黄的谈话。
“爱卿有个公子叫黄宗羲,今年多大了?”
“犬子十七岁。”
“哦,也不小了,回头给朕带过来,让朕看看,”
“犬子何德何能,敢蒙圣上召见,”黄尊素让朱由校搞的很奇怪,不是来审案子的吗?怎么谈起家长里短来了。
“黄爱卿,你对辽东的军事怎么看?就是征收辽响的问题。”
“回陛下,草民认为抗击建奴是必须用钱粮的,所以草民支持征收辽响这类税赋。”
“那要从何处征收?”
“回皇上草民知道皇上是想说征收工商税的事,但国家征收商税是对整个经济的破坏,征收商税是‘夺民之财’,应取消白粮的钞关复税并保护铺行,体现了保护农民利益和扶植工商业发展。以此法夺民衣食之财,仁者弗为也。”黄尊素是什么人,是典型的清流,而且还是智囊级的人物,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怎么可能被朱由校的三言两语给忽悠了。
“朝廷中的一些大臣不喜欢朝廷收工商税,也说是夺民之财,那朕想问,国家的安危靠什么维持?”
“靠兵jīng将广,如果继续征收商税此举天怒人怨,大明暗无天rì,东路将破坏凋零。”
“那兵由谁来养活?”
“靠朝廷,靠我朝七百万倾的土地,而且各朝各代均是靠着这些土地税赋。”
“七百万倾土地,又有多少是可以收上农税来?江南工商发达,而几乎不用交什么税。北方各省的农民则难以忍受高高的税收,一遇到天灾更是食不果腹。辽东战事吃紧,国库空虚。怎么办!?”
“皇上,那是兵将的问题啊,一年二千多万两白银都不能打败满清,还要多少钱多少年才能打败他?我大明将会被这个泥潭拖垮的。江南工商发达,正是能带动全国的经济,此时更应扶植而非从其谋利,经济发展起来了再收不迟啊。”
“是啊,但现在已经快要遍地烽火了,其实收不收商税从张居正时就已经争论不休了。爱卿啊,朕也不想收税,收的税也不是朕用来挥霍,但取之与民用之与民,国家花钱派人维持秩序,保证了商人们的正常经商,但商人却不能回报,只是坐享其成,这是不对的。而且爱卿所说的七百万倾土地又有多少是用来交税的,又有多少是无需交税的,这点爱卿算过了没有?如果是为了发展商业,朕不会有任何的责怪和想法,但我朝只是三十税一,能影响到商业的发展吗?就象盐税一下,从过去的上千两白银,现在只有几百万两,赚的钱再多,他们都不会想着拿出来给国家,但他们有没有想过,没有了国家,流民四起,外寇入侵,他们的财产留着何用?爱卿是大儒之才,朕不忍加害,但爱卿却阻碍了大明的生存,爱卿之命与大明社稷相比,还是轻了点,朕无须在意你什么受贿问题,朕知道这是无稽之谈,但很在意爱卿的清谈误国,一味的纵容工商阶层抗税,爱卿此举无异与要遗臭万年,朕不忍啊,”朱由校算是彻底明白前任朱木匠为什么纵容魏忠贤这样迫害东林党了,实在是没办法,他们一个个说的正义凛然之词,把国家税收当成了夺民之财,反而把经济发展用作了挡箭牌,不杀他们哪里能有钱收上来啊?看来朱木匠还是聪明的,如果说不通的话,只能把黄尊素圈禁起来了。
各位衣食父母,最后一更了,看完睡吧,祝好梦常伴。
第七十八章神弩降世
“民不惧死,奈何以死惧之?”黄尊素听皇上的话,也是上心听了,但听到最后却感觉皇上还是要杀他,不由的脾气也上来了。
“朕没有拿死来威胁你,也不会动畏言杀人的念头,只是不能放任你再如此的妖言惑众,抱着个死脑筋咬咬住不放,前朝可以收税、改朝换代之后也会收税,怎么在明朝就不能收税了?朕绝不会让你因一已之偏思把好好的税收政策随意的污蔑。你要保你的代表的小集团,发展东南路的商业,而朕却要保住祖宗留下的大明江山,保大明朝!保汉人的土地、财产不受外族任何的侵犯!为了这个目的,朕就需要钱粮和强兵,所以朕铁定要收商税以充国库、免农税以得民心。而爱卿你就成了朕改革的绊脚石!所以只能将你禁言了,此乃是朕的无奈之举,放你在外面,迟早得被杀死。待事态平静之后自会还你zì yóu,当然如果你想通了也可以随时回家。现在你留在宫中写写书,练练字吧,多则二年,少则一年,基本上也就尘埃落定了。”本来这次的初衷是想着说服黄尊素,没想到差点让人家把自己给说服了,自己都觉得应该保护东南沿海的资本主义经济萌芽,然后这一小部分富裕再带动全国多数人富起来。但一想不对啊,建奴和李自成可不会给自己这么多的时间,照此种财政模式方展下去,自己还是会亡国。这种政治犯太危险了,但杀是肯定不会杀的,如此人物杀了实在是太可惜了,大儒啊!
“来人,把黄爱卿带到瀛台供其居住,给他准备好文房四宝和一应书籍,平时想吃什么给送什么,想用什么就给什么,可以随时来见朕,但没朕的许可不得见外人,去吧。”瀛台是位于zhōng nán hǎi南海中的仙岛皇宫,是帝王、后妃的听政、避暑和居住地。因其四面临水,衬以亭台楼阁,像座海中仙岛,故名瀛台。给黄尊素住这个地方,也算对得起他了。
“皇上,草民冤枉啊。”黄尊素听着皇上说要收商税还来了一句免农税,明显是舍本逐末了,本想把这种亡国的政策抨击一番,结果皇上根本没给他机会,要软禁他,立刻挣扎着说。
“你是否冤枉,朕很清楚,许多好人做了坏事也认为自己是正义的,虽然他没有恶意,甚至出发点是好的,但事实上他却做了最大的坏事,这才是最危险的,‘你不杀伯仁,伯仁却因你而死’这种适得其反的效果朕想想就头疼。希望爱卿在此期间,能够静下心来,好好的思考一下大明的出路到底在哪里,去吧。”朱由校实在不忍心看着这样一个才子佳人被搞成软禁,看看其它的猪脚,摆事实讲道理,王八之气一震,面对的那些人立刻感觉到羞愧难当,不是投降就是佩服的五体投地,立刻纳头就拜;而自己面对这样的人物简直就是老虎吃刺猬,无从下口,除了采取强制措施外别无他法,根本就是无能。算了,不想了,再过一会就该用膳了,先去净军那边看看吧。
直奔校场,由于每天都来看这些净军,这让他们相当的感动,练的也更加的卖力,可以说一天一个变化。这时候正彼此之间放松呢,这是朱由校想的一个新招,严格训练结束后,肌肉太累的太紧了,需要按摩一下,让彼此躺在垫子上,按摩一下,有利于血液流通肌肉放松休息一下,算是磨刀不误砍柴功吧。
“小桂子,挺放松啊,看这享受的表情,朕都羡慕了,都别起来,继续,朕来是看着大家训练的,不是来打扰的,你们要再停下来,那朕来的,就错了。接着放松,一会朕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吃饭。”朱由校说着制止宦官们起来行礼,这句话一说话差点没把宦官们给说哭了,这些年真的是太苦了,特别是在浣衣局和直殿监的宦官,那就是别人的脚下底泥,想怎么踩怎么踩,平时连吃都吃不饱,更不用谈什么尊严了。但现在天天的吃肉喝nǎi,皇上又准备给做衣服,什么心都不要cāo,而更让人感动的是这个皇宫里面的主宰只要有时间竟然天天跑过来看他们,现在谁敢看不起他们?这一切都是这个笑逐颜开的皇上给的,人都是感情动物,宦官也是一样,虽然不能和皇上论什么交情,但这一贵一贱恩情乃现,就朱由校这恩施的程度连石头都能给软化了,别说是他们这些以前什么地位都没有的宦官了。
但很可惜这顿饭还没有吃成,就被李德全给打断了,诸葛神弩面世了,这个消息来的有点突然,但又有其必然,突然是因为都这么多天了都没有出世,今天没想到竟然就制好了,而必然的原因是已经有现成的图纸,和必要的零件,虽然图纸画的有些抽象派,但还是有点理论依据的。
只好告别了依依不舍的净军,不夸张,真的是依依不舍,净军希望整天的和皇上在一起才好呢。快步向兵仗局的方向走去,到了之后,就看见宋应星傻傻的抱着一副大弩冲着远处的靶子在笑,顾不得让他们行礼了,现场所的人都高兴的不得了,看到皇上的到来,想施礼,却被激动的朱由校挡住了。
“快给朕看看,”朱由校冲着宋应星说。
“哟,真沉,”接过来这巨弩,感觉了一下这重量,得有二十斤左右。
“皇上,弩匣,”宋应星又递过来弩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