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也没有拖延时间,依然急急的赶路,在这里收到了毛文龙的塘报。毛文龙打的的确是很好,调动了所有的力量,在与代善指挥下的建奴们在赫图阿拉展开周旋。也着实让建奴们用伤脑筋,因为他们根本就是滑不沾手,不与建奴正面做战,反而利用那水上之利,反复的穿插与普通旗人之间,遇到了就是烧杀抢掠。几次围堵都没有效果。
朱由校鉴于形势发展,害怕毛文龙最后来个晚节不保,玩出个火花来,被人家给堵住了,那就得不偿失了。所以早在一天之前就下旨让其功成名就,深藏身与名吧。现在收到的战报已经是历史了。
而袁可立的战报,歼了朝鲜水师的主力,这倒是个好消息,功苦功高,现在已近十月,让其与毛文龙合作一下,再袭盖州!毛文龙没能打痛了建奴,那就让袁可立再来一下吧。但说明了,只是依托水上船只的袭,不搞强攻。这点在全军没有装备好了火枪之前,朱由校再不愿搞如此冒险之事。
包括喜峰口,也是如此,因为自己的机动性不如对方,再没有穿透性强悍的武器,那就有可能是个输字。朱由校就是个输不起的人,在岱海被蒙古人玩了一次游击战术之后,不仅出师的军队扛着个竖盾神弩最后劳师无功,如果走的再远一点连回来都难。
现在大明的经济建设、道路建设、通信、交通、银行信贷都进入了一个快车道,正是积蓄力量的时刻,在这样的时刻,朱由校也是输不起的,所以此次他并不打算出征,只是打算御敌‘国门之外’,时间有的是,建奴这一条狗,还指望着他好好的开展朝鲜方略呢。
这时刘志选的塘报来了,因为他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全国慈善事业救灾协会主管,现在榆林出现了兵灾,所以理所当然的由救灾协会来牵头了。而那五十台留声机也由他来拍卖了。
昨天五十台留声机已经拍卖结束,最高价九万,最低价六万,一共三百五十万银子,拍卖到手了。而京城的捐款捐物也折合了五十万两。一共是四百万万银子,所以特来报喜。
这个数字也太让人惊喜交集了,怎么会这么多呢?孙承宗不由的想着。其实这是正常的,一百六七十位王爷公主的,挑出五十个出来,哪一个手里不趁个几十万两银子?再说了,这东西现在可不仅仅是王爷公主们买,江南的商人来买的也是不少。
朱由校让刘志选按规矩办,钱依然存到银行,由榆林现在草建的三家钱庄负责支出帐目。
现在朱由校手里把玩着大明皇家银行发行的硬币,一两、五钱、二钱、十文、五文、二文、一文,八个币种,大小依次缩小,正面书中华大明帝国几个大字,背后日月旗,代表着大明,设计的挺简单,倒是属合朱由校小白的特点。而材质这方面朱由校没有什么金手指,他没法搞合金的材料,所以用了钢,因为不知道不锈钢的工艺流程,只能用普通的钢了。
“皇上,这种货币只有钢铁,百姓们会认可吗?”孙承宗不无担心的问。
“孙老师,若朕现在给孙老师一张纸条,上面写了一百两银子,孙老师自己或者任何人拿着这个纸条,在全国各地的钱庄、银行中均能兑换出一百两银子,孙老师认为朕的这个纸条会不会被百姓认可呢?”朱由校不答反问道。
“回皇上,既然可以换银子,那当然可以了,无论是不是皇上书写的纸条,还是钱庄开具的银票。”孙承宗点头说道:“不过皇上,指的是一张,如果一下子写了几万几十万张,那就不同了。”
“有何不同?”
“皇上,一张或者几张可以兑换,那几万几十万,找谁兑换去?”孙承宗说。
“那孙老师认为全国有谁能一下子拿出几万几十万张去兑换呢?”几万张一百面值的票票,哪可是几百万两银子。
“皇上,一个人没有,但几百几千万百姓可是有这么多银子的。”
“那就兑好了,朕准备了一千万两银子,随时随地的等着百姓们来兑换银子。”朱由校无所谓的说道。本来准备的就是一千万两,现在有了这四百万两的存钱,那本钱更厚了,所以朱由校更加的自信。(未完待续。。)
第463章明金接招
“一千万两银子?!”孙承宗吓了一跳,他是管兵的,当然知道养兵养马等价钱。也知道皇上很有钱,这又搞实业又抄家的,忙碌的不行,但皇上到底有多少钱,他根本不知道,废除了辽饷,辽兵们也投降了,这一下倒没有什么进出了。代全国百姓交农税认捐,这是个定数,一年四百多万两银子;让全国的官府都去修路,自己给钱补上,这个估计是笔大钱,但多到多少,还真不好说;榆林一下子就认捐了一百五十万两、、、、、、现在一下子又拿出了一千万两,这皇上的钱也真是太多了。别看这一斤万两银子说的好听,但要是堆在自己的面前,那可是实打实的一座银山。一斤银子十六两,这一千万两银子可就是、、、、、、孙承宗一时没换算过来。
“对,的确是一千万两,和铜白大钱一样,只要钱是有价值是,是随时随地可用可换的,这就有了信用,老百姓就可以慢慢的认可它,进而放心大胆的用,市面上就正常的流通,尔后每年又因有了银子收入,转而再充当准备金,更可以再发行货币,如此大明必将步入良性的货币循环之中,而不会再走‘宝钞’那无人认可废纸一张的路子,重树大明朝廷在民众中的威信。”古代谁不知道造钱是来钱最快的生财之道?但切实的实行下去的,少之又少,从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钱字,到了东汉比较成功的五铢钱。被王莽废除了,西汉又行王铢,然后唐代的开元通宝等等,老百姓大多重视的都是铜钱本身的价值,而不讲究本身的信用。到了唐代的飞钱、宋代的交子以及明代最为彻底的大明宝钞,这才有了信用之说,但作为官方发行的这些‘软票子’,均没有合适的官方信用,即货币准备金。如今朱由校当然把这个准备金给拿了出来,以一比一的比例进行‘内部’发行。首先在十八家钱庄里面露露脸。然后再行放大到民间,如此水到渠成瓜熟蒂落,从一开始就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以后随着信用的增加。当然就可以‘指鹿为马’了。
“皇上圣明!”孙承宗当然知道铸币的利润。相当于皇上做生意是一样的。因为皇上早早的就把铸币权收回了,只有他自己能造,所以这份生意就为了皇上独占鳌头的了。而皇上一下子拿出了千万两本钱,这生意到底能做到多大,实在是他不敢想的了。
朱由校笑了笑,传旨给大明皇家银行,如期的制造、发行硬币。
十月三日,因为这几日的秋雨下起来是没完没了,朱由校的车队在驶离了京畿地区的水泥路之后,那泥泞的道路是越行越难。把车上的朱由校是心急如焚。而且雨天对于火枪那是一个致命伤,所以一再强调让净军们注意防潮防湿。还好,净军们全部都是在
好在这断时间喜峰口算是消停了,而别的关口上自平谷下至燕河营,均不断的传来敌踪敌影,甚至是攻击,但都是癣疥之痛无甚危害。
最终开进了喜峰口。在朱由校的前世,喜峰口的名字除了出现在满清入关之外,当然也是做为抗日的圣地做为宣传的。但再往后,喜峰口就变成了一个独一无二的水下长城。
如今的一道关和二道关之间,已经有了一道深不足丈宽却丈余的壕沟,如天堑一般,横在了两军中间。堑壕裂着个大嘴,好象叙说着战争,又好象倡导着和平一般。
这种宽度的堑壕对于军队来说其实根本不算什么,几千个军士一人一个背包,路很快就平了,和攻城时填护城河是一个意思。对付的方法也有很多,张高全也早已请示了皇上,只是朱由校想会会建奴,没有让其动手而已。
如今在二道墙的城墙之上,朱由校和孙承宗站在了那里,看着两墙中间的堑壕。
“皇上,如此距离,净军可一鼓而下,”孙承宗相当自信的说,不仅孙承宗有此自信,就连张高全等也是相当有自信的。只是皇上没点头而已。
“孙老师此言朕也知道,凭着阻击弩的射程,以及净军火枪的杀伤力,甚至是神弩,一战就能把建奴赶出喜峰口,这点朕并不奇怪。只是已经有了河套众捷以及建奴的右屯大捷和盖州大捷,建奴不会想不到我军战斗力的,但如今他们却在这里死等,这点倒是让朕相当奇怪,是为了吸引朕前来了来个调虎离山之计,还是有自信可以将朕一举擒下,还是单纯的想会会朕,还是其它的?阎鸣泰,你在这里熟悉敌情,你来说说。”朱由校似与孙承宗商量,又似自言自语的说。
“皇上,老臣以为,建奴留恋不去,肯定是必有他意,如今边墙之外的建奴更趋分散,多处烽火台因为频繁虚扣关,连狼烟薪材都已告罄,这充分表明了建奴势入边墙的态度。故老臣认为,坐守此处,一是为了迷惑,二是为了吸引,三是为了试探,四是为了激怒皇上。”闫鸣泰做为蓟门总督,对于此次建奴的侵略是相当慎重的,特别是得到了孙宗承的嘱托,更有皇上的亲临,所以做足了功课,也比较有深意的说了说建奴的目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