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详尽的听取了大家的意见和建议,最后说:“阻击弩的最大一点就是三百尺的距离,最大的缺点就是射速慢,不能对付敌人的人海战术。历来游牧民族对会我中原的农耕民族,人海战术基本上是我们中原的农耕民族所采取的,因为农耕比游牧民族更加的富足,所以人口比他们是多的多的。但现在,朕自从发明了神弩、阻击弩以来。却让人少的游牧民族屡次采用人海战术。这点朕很欢迎,也很自豪,这说明朕打到了他们的痛处,让他们一直骄傲的骑射无从发挥。被逼无奈的采用了人海战术。”
“皇上圣明”!大家听到皇上没人夸自己。在那边变着法的做自我表扬。当然是得捧捧臭脚了。
“如今,朕就要想着将阻击弩最大的发挥出来战斗力。不仅仅要对人海战术,还要对阵地战、野外大型兵团作战这两种形式的作战中。如何布置阻击弩的位置,和战车、天应军如何配合默契的问题决定如下。”朱由校没理大将们的赞同,直接的往下说着。将在桌子上大概的搞了一个沙盘,做的很粗陋,因为活了两辈子,也没太在意过这种东西。只是凭借着大体的比例,把归化城的地形给堆了出来而已,自己用手刻了几个战车小模型以及骑兵小旗之类的而已。
这次针对着林丹的出营列阵的阵法,朱由校把阻击弩战车摆到了城外的空地上,把代表着天应军和战车部队也摆上了。并把阻击弩战车放在了最前面,直指了一下蒙军的骑兵,这是攻击了,而后蒙军开始反击,阴击车调头而回在战车前穿过。
朱由校又在战车的前面摆上了代表铁丝风的东西,解释是阻敌之用。而到了战车后的阻击弩更是开始射击穿击而来的蒙军,然后在蒙军不断的接近中,到了五十丈的位置,阻击战车接着向北撤,而战车也相应的掩护的撤,并且战车的后面还拉着那铁丝网。这一路天应军的骑兵,则一直就在两翼和后面等待着保护。
这一退最终直撤到城内,而更演示了,蒙古军示图图包围、切断之中,又把军团之员的掩护、火力支援,以及蒙古军撤退,阻击弩的步步紧逼演示了一遍,这些东西一一的演示而出。
这种‘军演’虽然仍是纸在谈兵,但也是清楚明白,着实把朱由校的阻击弩的运动战详尽的描述了出来。大将们看的倒是都领会了,这种不仅仅把阻击弩当成单纯的防御或者是攻坚的武器,而是做为了军队里的一个主力部队,既进攻与防守的与一体的多功能武器,将其阻击能力无限的通过进退来无限的扩大大。而神弩战车和天应军,则完全的成为了防御部队。
而敌人来追击,因为有着三百丈的距离缓冲,阻击弩也是战车,所以轻松的退到神弩战车之后,继续打击,后退。战车则也同样的边打边撤,直到退到自己的阵地,或者敌人放弃,再行反复。
看了这种新战术,众将并不怎么稀奇,只不过把游击战拿了出来,打一箭,转身就跑而已。那阻击弩的射速如此之慢,杀敌的效果和神弩相差的实在是太远了。不过如此下去,却能逼着蒙古军不得不出来进攻。那就得必须面对神弩战车,若敌人少,当然是给吃了,若敌人多,则不停的退而已。
既然都明白了,现在也没什么事情可做,林丹那边还有十几里之外,就在城外练习吧。林丹那边今天也没有动静了,朱由校感觉到他有引自己出战的感觉,否则的话,离城这么远,又非围城又非撤离,什么用意?若想对付自己,攻不进城里来,直接往大同而去,加大些大同进军的成功率,那样多有效果,但好死不死的就呆在这么远,没有想法才见了鬼,虽然自己不知道林丹在那边憋的什么坏,也是好奇,但现在就是忍着了,死活不去,在这边大练兵。
同时,奴隶们以后肯定是归化的原居民了,也要适当的提高一下战斗能力,如果有条件达标的,也可以收纳进天仇军之内。这些人是自己从奴隶解救出来的,对自己感恩的很。他们如果能训练出来,肯定也是自己很好的助力。(未完待续。。)
第397章大同之防
林丹一看归化城里的兵一出城,立刻很是高兴,现在的他如果是输红眼的赌徒一样,时刻想着捞本。撤了这么远,不就是为了让明皇携带大胜之威来战自已吗,当然如果把战场选在峡谷之内那就更完美了。再次吩咐下去,让手下再看一下部署。
“可汗,这次要绝地反击,痛歼明皇一局了。”沙巴尔循微笑着说。
“黄口小儿,仗着奇淫巧技,连败本汗四次,伤亡七万余人,是可忍孰不可忍!此仇不报,怎能安心,此战之后,不日就将在归化城里痛饮一番了。”林丹差点没把牙给咬碎了,如果朱由校在这里,估计他能上去咬上两口。
“可汗此战定能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多谢国师吉言,”
、、、、、、
就这样,两位举行过灌顶仪式的基友在这边相互的吹棒着、yy着,半个时辰都过去了,大热的天这样等着,也不是个事啊?但一个消息如果凉水一样,把他们的基情给灌灭了。明军出城了是不错,但在那边不断的列队型,然后就在那里开始了练兵。
“练兵!?”虽然明皇没有答应过要来,但林丹却有着一种被人爽约,让人家放了鸽子的感觉。这样的情况之下,明皇竟然有心情练兵,这是不是太晚了点。那自己怎么办?就这样等着他练好了兵再来?他一直不来,难道就一直等着?林丹有些凌乱了。
“大汗。是不是明皇在试探什么?”沙尔巴也对明皇这种不务正业的行为感到有些不满,现在是交战时期,非练兵的时候啊。
“等,本汗就不相信,有二十万人进攻大同,他能有如此的雅性。”想了半天,林丹从牙缝里挤出了话来说,依他想来,在自己如此示弱,大同那边又是如此紧急的情况之下。明皇应该是心急着解决自己。然后再兵发大同,这才是正常的思路啊。但他搞这个练兵又是何意呢?
就这样林丹此部开始了一天的等待,这一天的等待当然是无疾而终。相同的归化城外明军练的是热火朝天。
八月二十八日,大同。今天的大同特别的热闹。万人锦衣卫首先全员在大同城里会齐了。最先来的锦衣卫当然练的是有板有眼了。然后就是一代不又一代了,孙承宗和净军教官们当然知道,这是时间积累的产物。只有练才能熟能生巧。
其次就是保定等地的客军了,这样人的军纪不是太好,一到了大同就吵吵着要补给,这也是大明的现状,客军的补给问题总是被扣,所以大家也习惯了先拿钱后干活的道理,否则的话,很有可能的给慢慢的搅黄了汤。
孙承宗没时间给他们搅和这些事,一下子就支到了皇商张朴那里,里面的道道他也当然的明白,根本也没时间问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因为北京西山的锦衣卫已经来了,他们拿着原京营的弓箭、兵器,有四万人左右,现在孙承宗要做的是把他们安排到合适的位置上,并且要把他们和边兵们以百户为单位协同着。这样的战斗力会比完全一老兵带一新兵可好的多,老兵有经验丰富的经验,但却并不适合与新锦衣卫,交织在一起,因为老兵里的兵油子气太足了。让他们混在一起肯定不是皇上愿意看到的。而且指挥起来也困难,因为新锦衣卫受的都是皇上亲订的练兵手册,纪律性相当的强,并且体力也并不比老兵差多少,甚至更强一些,所以这些优点比起边兵的战斗力肯定不差,就是一个经验和适应性问题。
新锦衣卫们,无论被安排到哪里,都是充满着好奇,带着他们的净军军官对于战场也是个菜鸟,新奇的程度比新锦衣卫可是强太多了,毕竟,新军里还有不少的是从军队里面出身的,怎么说也算是门里出身不会懂三分之说。而净军军官们,则是完全的门外汉了。
孙承宗看着这群大明帝国的希望,训了快二个月了,马上就是要见成效的时候了,但偏偏有了这样一场突发的兵灾。如果再给他们配上神弩,有半个月时间,肯定会成为一个相当优秀的持弩手,可比那些乱抓夫弄来的净军、锦衣卫可是要强的太多了。只希望这次战争让他们能多存活一些,那样,兵的成长可是相当快的。
成感想着呢,从归化回来的锦衣卫净军马上就要来了,从皇上的光报中,孙承宗已经知道,这只军队是由三个军队组成的,均是皇上的亲军。如今皇上就喜欢弄个亲军弄弄,天雄、天仇、天应、白杆,这四支军队都是皇上最近弄起来的。朝廷里早已经是怨声载道,这皇上扩军的速度也太多了,还动不动就搞个亲军。大明二百多年,就只有锦衣卫这个让大臣们头疼不已的军队,但现在好了,又多了四只天子亲军。但除了穷兵黩武这样的空口号还能怎么样?钱是皇上自己出钱养着的,兵源除了已经废除了的关宁铁骑之外都不是大明帝国的军队编制。连大将们都能喝兵血搞点家丁,怎么皇上就不能弄点亲军吗?
而且从光报里,这只军队独立杀了过二万的蒙古军,战力相当的强悍,一个虽没有官身的领军人物,更是才智如妖,勇敢非常,让孙承宗好好的照顾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