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听这样的消息。激动的朱由校特别的渴望,仅仅的靠着这神弩,的确是太没有安全感了,一层小板就把自己挡在了之外,费尽周折的才能战败敌人,打的那叫个费劲。现在更想尽快的把一些战斗总结给袁可立和卢象升那边送去,因为蒙古这些战策,极有可能会是建奴和乱民都会用到的,毕竟这里面还有晋商在里面在穿针引线。
如今穿透能力的燧发枪出现了,如此超过了神弩一倍以上的射程。那以后面对任何冲锋。除了阻击弩之处,又多了一项强有力的武器。这是让人相当兴奋的,直的很期待它的赶快来到自己的手里,好好的把玩一下。
然后朱由校强迫的把这份激动之心押了下去。把军事总结写完。分别的发往两处。这种东西看似无意。但这种战术的积累总结,却对以后的战斗中遇到一些问题的时候,能够让人少走一些错路。少用一些昏招。兵书上理论上的东西太多了,有的相对来说是抽象的,所以这是相当重要的。
并把归化捷报发送回北京,八月十五就要到了,也让大家在欢庆的节目里,在辽东将士集体叛变的气氛中,看到胜利的希望。
广场上,庄闲之组织的人正在不断的登记着,遇到的奴隶每人都在述说着自己的血泪史,听的人是闻者伤心,听者落泪。庄闲之带着的‘行人’们真不明白蒙古人怎么如此的迫害这些无辜的百姓。即便是抓回家里的奴役,非要整天的打骂吗?大明也是有许多跟着别人家里的奴仆、下人。但表面上也是比较仁慈的,怎么这里就如此的明目张胆的如此呢?更有,就是你的奴隶,也是你的私产,你不应该好好爱护吗?
这些当然让他们想不明白,只好一个接一个的记载下去。而旁边的俄布木听着也是无可奈何,别的不说,这些殴打他自己家里就长年的都有。
人太多,记载这些,仅仅是几十个人也记不完,又把宦官杂役们调了二百人过来记,这样速度果然快了许多。到了晚上之时,终于把一万人的血泪史前记完了。
城里有八千户左右的人对汉人进行过迫害,二千户没有过交往,几百户对其有恩,虽然小到没法说,但感恩的汉人们,对这点点的小恩却记忆犹新,让人记了下来。
第二天,八月十三日,对迫害的,那没什么可以说的,送走苦役就是,现在的苦役就从归化城到岱海的修路开始吧。只不过视其情节严重与否加重多少而已。对于事不关已者,那当然是先让他们好好的住着,等着国内户部统计各地的官田,给予他们分配。对于有恩的鸽派,那当然是不动人家秋毫了。
把这样的事情尽快的做着,天仇军和快速反应队行动了起来,封门,抓人。一时之间,归化城是一阵的乱蓬蓬的,哭喊之声,笑声不断。
北京,今天的前门之外,归化捷报又再行贴了出来,本来准备节日的人们,从辽东叛变的沉寂中,又是喜获了丰收的喜悦。虽然说皇上整天的打胜仗,但这次可是决定性的胜仗。打到了蒙古人的老窝,把那个胆敢割了万岁使者又耳的罪魁祸首的人给擒获了。这是多大的喜悦。皇上打了二十多万人,俘虏了六七万人,还有那四万多匹马,解救了上万汉人。这得是多大的神武,老百姓们为了有皇帝而自豪。
老百姓们可是有了大大的谈资,相互谈论着皇上的英明。而朝臣们,也都对一个武功神勇的皇上,彻底表示了认可。大明已经太长时间没有能征贯战的皇帝了。老朱家的血脉,已经在声色犬马之中,把马上皇帝的光辉磨的是一干二净。如今终于有了一个仁政爱民,而且又能够为国守门的皇上,值得大家庆祝啊!
就连辽饷案里的大臣们,也为大明有如此强势的皇上感到大明之幸,大明中兴在望,已经是指日可待了。就是有一点,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够被皇上重用到中兴之日。
陕西,卢象升那边在不住的寻找当中,终于已经摸到了一处乱军的巢穴,那里叫做一个苏家岩的地方。这里会聚了上万人的乱民,武器已经不再是乱棍之类的了。相反而是比较整齐的长枪,虽然衣服还不算什么统一,但训练却是已经有了相当的基础了。
卢象升远远的在望远镜里看到后,看到了‘山寨’防范还是相当的强悍。道路也根本不利于骑兵的突袭,所以没有强攻。悄悄的远远的占据几条必经之路,就算是包围了他们。然后堂堂正正的带着八百人,带着所有的阻击弩上前。就是堵在离他们寨门前,开始射击。
如此射击如何能站一个小山寨受得了,而且一看来攻的人只有不足一千,那当然是开门攻来。部队虽然小于敌人十倍的敌人,但凭着先进的武器,快速的山地弩,是丝毫的不怕。没有什么悬念可讲,天雄军对付他们这些没有上过战场的‘新兵’,仅仅几轮的山地弩,就把他们把惊了,没有想着什么抵抗,而是想着逃跑。到底是一场农民,刚刚拿起了武器而已。
而一些老兵,想着组织起来反抗,但被突然袭来的阻击弩,射的死的死,伤的伤。根本没法组织起有效的逃或者进攻,跑的人很多,但早已布下了天罗地网的天雄军,哪里能让他们逃了呢。所以来了个一网打尽。一场大战很快就结束了。
慢慢的打扫战场,把俘虏压过来,一问,根本是一问三不知,只知道是从府谷带过了放多的人,全部分散开来。自己这一边只有不足一万人。他们只是一群饿的没法的农民,被人一闹,心里想着跟着反了吧,也就这样成了乱民,至于怎么回事,根本就是一团子糊涂。
最终的寻问,找到了一个浑号叫不沾泥的领头人。这倒是一个知情人,还好,他倒是知道一些。以前就是个草寇,这次被人联系了一下,当然是加入了这个比较有前途的行业。
讲了一下,高迎祥领着他们的那些以前混绿林的朋友和手下,突然发动了造反,事后不断的攻城掠地,专拣小县城动手。然后把东西藏匿在各处的山寨里,都是高迎祥以前留好的。因为现在朝廷来剿,势大难敌,所以分散下去,到各寨子藏匿着,等待机会。而兵器则是从各地或买或强枪得到的铁,自己打造的。小部队来了就吃掉,大部队来了就转移。一是练兵,二是保存实力。
卢象升一听,这个路数是什么意思,哪里还是单纯的农民,这分明还是落草为冠,打家劫舍的路数。其实历史上,他们最初靠着打家劫舍也就是如此慢慢的做大的,而如今,一些早就改变了。
想着顺藤摸瓜,再接着来,但不沾泥的确不知道下一个窝点到底何在。只说是十八寨,这里他只是一个寨而已。
听着卢象升一阵头大,只听说乱匪就是几万的,按着这个标准,哪里是几万,岂不得几十万?这费了这么大的时间,还是有老百姓提供的线索,才最终找到了一个寨。在这大山茫茫之中,到哪去找这十七个寨子去?看看寨子里的粮食,那叫一个充足,半年足都够吃的。
问和三交镇的驻军左良玉什么关系,不沾泥的回答是,高迎祥找来的朋友给其银子,承诺半年之内在左良玉的所到的辖区那边,如若剿灭之时,会通知一下他们。(未完待续。。)
第370章袁公到朝
如此一说更是看出了左良玉通匪的事实,捣毁了这个山寨,压着六七千俘虏,回到了三交镇。这时的圣旨已经到了,这边没有光报系统,只能到大同中转,所以不是太方便。
武之望从谷府那边也赶了过来,一听圣上的两份圣旨,对卢象升的能量更是感到恐怖,听着左良玉的处罚,留了一条命,但这辈子算是交待了。
卢象升也满意的接了圣旨,然后再把俘虏一声,对武之望一说。喜的武之望高兴不已,终于听到好消息了,对卢象升更是钦佩不已。
而可怜的左良玉,面对着无论是单打独斗,还是群殴都不是人家卢象升的对手,更有人家的确是亲军,而且也是有皇上的口喻,这下自己彻底的踢了铁板了。接完旨,自己被人更拉扯着从地上起来,没别的,宫刑。左良玉一听,完了,自己这几房姨太太算是要守活寡了,不过就是不知道,她们会不会为他守节了。
八月十四日,归化,昨天一天的抄家,封门,终于把八千户人都赶了出来,他们只能是夜不能归。而今天,则需要收拾出来一些房屋,供汉人和那些妇孺们居住。所以工作相当的忙碌,抄家所得,不是太多,这些根本和在大明那边一抄家,就如发了财一般相比。这里的动产就是牛羊,这样的活物。而那屋子也的阵旧了许多。加起来的财产也就是二百万银两左右。倒是牛羊搞了不少。
把小孩女人都集中在了一起,朱由校可不能就这样白养着他们。秋天已经到了。三万军队的衣服需要改装了,冬天的羽绒服都已经做好了,宫里仍然在不断的做着,因为下一部还需要更多。但现在秋装已经急需要了。自己设计好了样子,归化城里的布料还是不够。让人从大同那边运过来吧。
让汉人们开始去归化城外开垦农田吧,这里的土地肥沃,一人看给五十亩地。先把汉人的心留下来,土地当然就是最好能留下心的引诱。他们大多已经没有家了,就是有的,也不知道会是什么样子。这里有皇上亲自分地。他们都写好了平安信往家里问问安。如若家人还在,他们甚至想来年这边平稳之后,回去再接家人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