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重生之宋武大帝 [精校] (殷扬)



李隽看着他道:“不笑,那哭,行不?”调皮地冲焦裕扯了两下嘴角。

焦裕万未想到李隽打蛇随棍上,居然和他闹上了,愣了愣,什么话也没有说,右脚重重一下跺在地上,发出砰的一声响。

柳河子,清风子看着焦裕,微笑不语,一副你不懂君心的样子。

“柳将军,道长,你们这是怎么了?”焦裕一副愣头愣脑样子,道:“这是冬天,我脸上又没有蚊子,有什么好看的。”

清风子捋捋白胡子,笑道:“焦将军的脸上是有蚊子,在这里,在这里。”手里的拂尘拂出,朝焦裕的脸上拍去。

焦裕头一偏,闪开了,责备道:“老仙儿,你怎么也跟皇上一般不正经了?”

“表面上看,真金什么也没有说,其实他已经告诉我们了。我们有了天大的收获。”清风子提醒焦裕道:“焦将军有没有想过,真金是鞑子的太子,为什么会来中原?”

焦裕想也没有想,脱口而道:“脚长在他身上,他要来就来,要走就走,谁管得着?”

“焦将军有没有想过,太子是一国的储君,怎能轻易离开大都,尤其是现在正是两国打得不可交的关头,真金其他地方不去,偏偏来到中原?”清风子再次开导。

焦裕摸摸脑袋,嘀咕道:“这也有玄机?老仙儿,什么玄机?老仙儿世外高人,不食人间烟火,陆地神仙,能掐会算,一定知道。”心急之下居然拍起清风子的马屁了。

清风子畅快地一笑,道:“皇上刚刚说了,拍马屁的罪过很大,你拍我的马屁,我就不能告诉你。”清风子一向说话都带贫道二字,很少用我字,这只能说明他的心情极佳。

“不说就不说,有什么了不起,又不是你一个人知道。”焦裕嘀咕起来,向李隽道:“皇上……”李隽摇手打断他的马屁,笑道:“你想一下,真金这种人来到中原能有什么事?必然是总督中原的军政事务,准备应付即将到来的危机。这充分说明忽必烈已经感到危机了,感觉到朝廷对中原地区构成的巨大威胁,换句话说:朝廷光复中原的条件成熟了!”

自从靖康之耻发生以来,光复中原一直是宋人的心声,不知道多少人为之抛头颅,洒热血。历代南宋皇帝也在努力,想光复河山,出于多种原因不仅没有付诸行动,南宋反而越来越弱,几致于覆灭。

“光复中原的条件成熟了”这话对于宋人来说,具有神圣的意义,就是没有人有那本事说得出来。现在,这话从李隽嘴里说出来了,对于焦裕他们来说,比天音仙乐还要好听一万倍,焦裕一下蹦得老高,大叫一声道:“老子可以光复中原了!”接着就是双手抱头,蹲在地上呜呜地低泣起来。

清风子,柳河子,许光汉,扬明扬风等人也如焦裕一般擦着眼泪,低低饮泣起来。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时。这句话不对,应该改成“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功成时”才能符合眼前的情景。

光复中原一直是宋人的最大心愿,一百多年来不知道有多少仁人志士为之努力,有人抛妻别子,有世身死人手,有人身残体缺,都没有实现。当这一刻即将到来时,柳河子他们心中的激动有多么的强烈完全可以想象得到。

李隽很是理解他们的心情,道:“北伐之事极是重要,我们去好好合计合计。”

北伐的条件虽然成熟了,但是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谁都想得到象这种大事,牵涉的事务太多,要解决的问题多如牛毛,必须要好好合计合计,清风子他们默默地点头,很是兴奋地跟着李隽出门而去。

“关中已定,朝廷东进的大门已经打开,赵良淳将军和赵佥将军进行的山东战事,张珏将军主理的大理战事即将结束,解晋将军在关中的行动极是顺利,朝廷的形势是越来越好,这都是皇上圣明!”清风子缓缓道来,发表他的看法:“贫道以为,最迟到期来年春天,这些地方的战事就会结束,朝廷当趁大战百胜之余威北伐中原,光复故土!”

北伐中原,光复故土已是铁板上钉钉的事情,不要说如清风子这样的明眼人,就是焦裕这样的心急之人也知道,就是南宋最普通的老百姓也知道,根本就算不得新鲜事,但是这话清风子说来却是声情并茂,任谁都听得出来,他这是在用心说话,底气十足,很是兴奋。

当前这种情况下已经近乎常识的话,柳河子他们却是听得如痴如醉,好象饮了醇酒一般痴迷。只要熟知历史的人都想象得到,北伐中原有无数的人喊出过,其中不乏英雄豪杰,不乏帝王,但是那也仅仅是喊喊而已,能不能实现谁都不知道,只能当作理想来追求,来鞭策自己。现在却不同了,说北伐肯定是北伐,柳河子他们为之奋斗的目标,无数先辈为之努力的目标即将实现,要他们不痴迷都不行。

清风子很是陶醉地道:“皇上,贫道以为,当前急务并不是利用真金和鞑子谈判,而是皇上应当马上驾回临安,为北伐中原做准备。”

抓住真金固然是好事,想利用他得到太多好处的想法不太可能行得通,原因很简单,南宋要光复旧山河,对于忽必烈来说,他们的胃口太大了,他不可能因为儿子落到南宋手里就把大片大片的河山还给南宋。

河山的光复只能靠真刀真枪去打出来,要靠将士们用鲜血和生命来实现。

清风子这话非常富有远见,李隽点头赞同道:“道长所言极是,我也是这么认为。中原是华夏的根本重地,谁得中原谁得到天下,朝廷北伐中原之时也就是和鞑子决战之时。现在,各路大军捷报频传,形势喜人,但是问题也还多得很,北伐之事是该先行筹划了。”

中原的重要性我想只要是中国人都知道,和中原有关的词汇很多,最让人耳熟能详的莫过于“逐鹿中原”四字,这四字很好地说明了中原对于中国的重要性。对于现在的中国来说,经济重心南移东进,政治重心北上,中原的战略地位相对来说有所降低。在宋代恰恰相反,关中因为唐末长安毁坏严重,战略地位降低了不少,中原的重要性比起以前就大得多了。

正如李隽所言,南宋北伐中原必然是一场决战,是战略决战,有关华夏的气运,不得不重视。不用说,忽必烈已经意识到了即将到来的大战的重要性,才会派真金南下中原,为即将到来的生死之战预为准备。要是南宋不马上着手准备北伐的话,后果会非常严重。

象这样的生死之战,要准备的事务太多了,比如军队的调动、部署,武器装备,兵力的投送方式,后勤保障,战略规划、战术运用,预备兵力的征召与训练。要是这把些名词汇总的话,足以写成厚厚一部名词索引了。

如此之多的事务非李隽这个灵魂人物,非李隽这个南宋战略的总设计师,非李隽这个最高决策者参与不可,准备北伐的最好地方当然是当时的政治中心临安了。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清风子才进谏,要李隽赶回临安。

顿了顿,李隽接着道:“抓住真金毕竟是好事,他的作用比起即将进行的决战小得太多,但是这也是一步棋,不能不好好利用利用。四两瘦骨头还能熬出二两油,堂堂一国的太子至少比四两瘦骨头有价值吧?一定要好好用用。”嘴角上挂着一抹淡淡的笑容。

熟悉李隽笑容的柳河子知道李隽种商人似的笑容一出现,必然有大好事,很是期待地问道:“请问皇上,要如何利用好真金?”他明明是想知道李隽要如何打真金这张牌,如此一说非常委婉,一点痕迹也不露。

焦裕他们也是很想知道李隽的想法,无比期待地看着李隽,就是清风子也不例外。

“具体的情况现在还不好说,我的意思是派一人去大都,还是辛苦一下扬明道长,与忽必烈谈谈,看看他的反应再说。真金在我们手上,我们拥有主动权,不怕他不开出条件。”李隽笑着预言,道:“可以想象得到,忽必烈开出的条件不会差,我们再加上一点点,好处就多了去了。”

“一点点,你这个奸商处学来的本事岂止加一点点。”柳河子在心里暗笑李隽的生意经。

清风子大是赞成,道:“皇上所言,贫道也是赞成。贫道以为,真金不能留在长安,还是押回临安的好。”这种大事,李隽肯定是要亲自过问,自然是让真金去临安比较好。

李隽笑对许光汉,道:“如此,又要辛苦许将军把真金从秦岭押回临安。”

许光汉领命道:“臣遵旨。”

柳河子听出李隽话外之意,问道:“请问皇上,皇上不与许将军一道?”

“是啊。”李隽点头道:“我想从中原回临安,顺道去中原游览一下。”说得轻描淡写,好象他真是要去中原游览似的。

中原还处在蒙古人的控制中,李隽以堂堂九五至尊去到中原,无异于冒险,是蹈不测之渊,一个不好就是羊入虎口,这是极其凶险之事,清风子率先表示反对,道:“不可,皇上,万万不可。此是危地,皇上天下所系,万万不可冒此大险。”

他的话马上得到柳河子他们的响应,一齐站起来,向李隽施礼,道:“请皇上收回成命。”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