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渝看了看时间,带着卫队溜出了军部,跑到了淮安刚成立不久的华东艺术学院去了,这个艺术学院江渝成立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发展电影行业。
电影是一个很有威力的东西,他能塑造一个国家的形象,也能毁灭一个国家的形象。电影能使民众震撼,也能使民众悲伤,更能统一民众思想。
总之电影好处多多,至于对社会造成的不良影响也是有的。不过到了这个别人都有电影的时代,因噎废食就不可取了。
今天江渝到艺术学院是因为爱丽娜要在艺术学院给学生们第一次上课,来到中国的爱丽娜被江渝聘请为华东艺术学院的音乐导师。
来到这个充满着朝气蓬勃气息的国家,爱丽娜感觉自己获得了新生一般,在这里没有任何烦恼,而且有她的医术之梦。
更有……台下的那个昔日那个让她心生爱慕的少年。
台上的爱丽娜尽情的弹奏着钢琴曲,而江渝则坐在下面的座位上静静的听着,耳边全是美妙的钢琴旋律。
学生们都为这个美丽的西方导师的纯熟钢琴手法所折服。
……
“最近你在忙什么?”爱丽娜课后对江渝问道,两人漫步在林间小道上,十分的悠闲。江渝笑着说道:“我最近正在和一群研究人员研究新的录音技术,以及音响和彩色胶片技术,如果这些技术能够成功,放映音乐就不用再依赖印度虫胶,有声电影和彩色电影也将出现,艺术的表现力将更加广阔。”
“这些技术真的能够成功吗?”爱丽娜极为关注,有些吃惊对江渝问道,这些技术她曾经在与江渝一起渡过的两个月中听说过。
当初只是以为,那只是设想而已。
“我们已经发明了一种录音磁带,造价非常低廉,而且放映方法也十分简单。而且音响技术也已经有了突破,相信用不了多久,唱片行业与电影行业都将迅猛发展。”江渝接着对爱丽娜建议道:“旧时期的艺术已经很难再创新突破了,我觉得新的唱片行业与电影行业更适合你。”
“真的吗?”爱丽娜有些欣喜的对江渝问道,显然这个少女在原有的道路上已经碰了一鼻子的灰。
尽管江渝是穿越者,但单一钢琴曲来说,已经很难再让人出名了,就连他自己能剽窃的钢琴曲也已经不多了。
“当然,在这里,你拥有最多的资金和最先进的硬件设施支持,我也会给你找到好的歌曲,也许用不了多久,你就能推出第一张唱片。”
以江渝的眼光,能够看出爱丽娜确实有成为明星的潜质,起码偶像派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而且爱丽娜的功底并不差,完全可以算是偶像派加实力派。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娱乐业将是非常赚钱的,因此江渝早早的便开始布局了。(。)
第八十七章:第一次世界大战来袭(求订阅)
这一年,对于中国社会来说,绝对是一个充满剧烈变革的一年。
大量的农村人口随着农业机械化革命而从土地生产当中解脱了出来,同时有许多农村人口申请成为工业人口进入城市。
首先灭亡的是农村自然经济。
西方人的商品经济已经对中国的农村自然经济造成了好呢剧烈的冲击,但真正让农村自然经济走向灭亡的却是人口城市化。..
农村劳动力走向城市,城市的商品进入农村,生产效率低下的农村自然经济在一些省份已经灭绝得查不多了。
例如江苏地区,农村自然经济基本上已经不存在了。
大量工人投入到了各种建设活动当中,其中北洋政府通过的建设项目就极多,加上这一年铁路股票几乎被神话了。
各省士绅、百姓大量购买铁路股票,形成了一个疯狂的羊群效应。铁路股票的疯狂造就了大量就业岗位。
大量就业岗位的出现,也拉动了商品消费的繁荣。
此时的中国,只要有一把力气,都能赚到一口饭吃。没有一把力气的,政府也有收容所。
这种制度通过国会已经在这一年普及到了全国各省。..
而江渝买进大量粮食,充分确保了粮食供应,虽然粮食价格略微贵一点,但想要买多少都有。
粮食供应的稳定使此时的中国城市里面基本上不可能出现饿死人的现象,而在农村地区只要劳动力肯向城市转移。也是饿不死的。
铁路、公路、矿山、矿洞在大量劳动力的建设下,以飞快的速度建设了起来,其中铁路建设最为疯狂。
一年内使中国铁路总长上升到了6.8万公里。
不过在这一年。依旧有许多省份保留着原有的发展速度,因为铁路还未修到,而且行政官员还未彻底撤换。
地方行政官员的任命上,华东派系依旧占据上风。江渝有权力直接任命其地盘内的官员,中央能任命的地方官员也就是四川、直隶省、河南省、东三省这些地区。
行政人员未到地方,自然也无法发动地方百姓自主进行建设。
这一年江渝第二个女儿也出生了,布丽塔又给他生了个女儿。对此江渝的母亲极为失望。
对于第二个女儿的出生,江渝其实很喜欢女儿,但布丽塔却是很自责。认为自己没能让江家传宗接代。
经过几年中国文化熏陶的布丽塔也明白,一个男孩对一个家族的重要性,因为在中国男孩被视为意志的延续,每个人都希望子孙能将自己的意志延续下去。
布丽塔甚至开始怂恿江渝再娶个女人回来。面对妻子的包容。江渝甚是欣慰,心里最后的顾虑便丢到天边去了。
也许这个世界,真的能实现他三妻四妾的梦想。
……
寅木性暴,却也是三阳开泰。
对于中国来说,这一年也许就是三阳开泰,而对西方人来说,这一年将是惨烈的战争的开始。
时间进入1914年6月,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依旧如历史上一般。被奥匈帝国当成了弃子。在前往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过程中,被塞尔维亚青年刺杀。
这个所谓刺杀。实际上是同盟国自己策划的。
因为德奥联盟已经无力支撑高昂的军备竞赛了,其军事预算已经高达140亿马克,两国都觉得可以立即发动战争了。
战争都需要一个导火索,没事可以找事嘛!牺牲一两个无足轻重,又看似重要的棋子,在同盟国的利益面前已经微不足道。
斐迪南大公的死给了奥匈帝国发动战争的口实,1914年7月23日奥国在获得德国无条件支持下向塞尔维亚发最后通牒,包括拘捕凶手、镇压反奥活动和罢免反奥官员等,塞国除涉及内政项目外悉数同意。不过,奥国依然将行动升级。与此同时,德国知悉俄国的军事动员,德皇要求俄国停止并迅速备战。鉴于各国的强硬外交和对国家军事力量的自骄,战争已无可避免。
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7月30日俄国动员,出兵援助塞尔维亚。8月1日,德国向俄国宣战,接着在3日,向法国宣战。8月4日,德国入侵保持中立的比利时,比利时对德国宣战;同日,英国考虑到比利时对自己国土安全的重要性,和早前为了确保比利时的中立,而在1839年签署的《伦敦条约》,于是向德国宣战。8月6日,奥匈帝国向俄国宣战,塞尔维亚对德国宣战,意大利宣布中立。8月12日,英国向奥匈帝国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同盟国:奥匈帝国、德国、奥斯曼帝国(土耳其)。
协约国:塞尔维亚、俄国、法国、比利时、英国、日本。
消息传到中国,江渝已是望眼欲穿,果然如同他的预想一般,第一次世界大战还是爆发了。
就算是他的出现改变了一些历史,但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大势所趋的东西,不是个体的活动能够左右的。
中国北洋政府迅速做出反应,在8月15日发表了《中立宣言》,宣布中国保持中立,不参与战争任何一方。
中国的中立没有引起战争双方的太大关注,此时协约国和同盟国都感觉自己可以迅速赢得战争。
因此还未到战争中后期那样,疯狂的争取其他国家加入他们的阵营。
战争开始了,德国在1905年的时候就制定了一个史里芬计划,但被小毛奇做了修改,削弱了右翼进攻能力。
率先发动战争的德奥同盟结果依旧如同历史一般。未能快速解决法国从而结束西线战斗,使德国陷入了腹背受敌的不利战略环境当中。
从这一刻开始,德国注定要输掉这场战争。
而因为德国是进攻的一方。所以战场都是在其他国家的土地上进行,因此也注定德国就算输掉了战争,其国内的工业基础依旧未被摧毁,为其发动二战提供了基础。
……
德国盘踞青岛的前些年,日本不敢轻举妄动,很少有人到青岛活动,似乎日本对山东和青岛没有什么想法与兴趣。
这种表面的心理平静无法长期掩饰日本渴望占有青岛的野心。到了1913年至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日本突然活跃起来,对青岛表示出异乎寻常的关注与兴趣。频频派军政要员到青岛调查,窥探青岛德军情况,伺机取代德国对青岛的“租借”,以建立向东亚侵略扩张的桥头堡。这种强烈的占有欲。促使日本紧锣密鼓地行动起来了。
相似小说推荐
-
我是木匠皇帝 (独坐池塘) 起点2014-03-05VIP 一个小人物穿越到这里做了皇帝,历史是否有所改变?资本主义萌芽,东西两厂锦衣卫特务机关,祸国...
-
资本大唐 (北冥老鱼) 起点13.12.30完结 穿越成为太宗李世民最不喜欢的儿子李愔,本想借着皇子的身份泡几个大唐美女,然后过上混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