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民国第一军阀 (落雨流痕)



政治上宋教仁整顿后的国民党开始走向成熟,此时的国民党已不再是孙大炮随便用个口号就能煽动的了。

癸丑年,这是中国走向统一的重要一年,通过内阁与国会的成立,通过消灭军阀的措施,以及华东派系将地方税收上缴中央的让步,使此时中国迅速走向统一。

两大集团开始在政府国会,就全国行政、治安、税收、立法等权力进行竞争,宋教仁的态度依旧是保持中立。

但宋教仁倒向江渝的次数却是更多,因为江渝提出的很多目的,都是有利于中国发展的。

就算是在执行上,宋教仁也觉得华东派系的执行能力要强上许多,北洋派系暂时不是那么靠谱。

也正是这一年,中国铁路股票价格不断上涨,并迅速形成了一股铁路投资热cháo。

到了这年年末,上海股市各上市的铁路公司,一共圈到了近十二亿资金。同时这一年,全国建设铁路1.8万公里,比清廷几十年的铁路建造总和还要多。

不过全国铁路发展得比较畸形,大部分铁路都集中在华东地区。还要修的铁路有很多很多,比如已被华东集团接手的粤汉铁路,历史上这条铁路一直修到36年才通车,这效率简直让人超级无语。

癸丑年也因为江渝在长江、淮河、黄河的治理力度上的提高,这三条河流造成的灾害大幅度减少。

其中黄河地区癸丑年奇迹般的未发生一次决口、溃堤。

有了江渝的干预,此时的北洋时期已为全国人民创造了一个极为宽松和稳定的环境,在失去了束缚之后,就算是百姓自身都能爆发出极为强大的创造能力,何况还有江渝的财团在大力普及先进生产技术。

这一年年末,内阁和国会却是热闹了。

因为华东派系把地方税款交上去了,面对如此一大笔的税款,多少要用于军费,多少要用于建设什么的,内阁和国会都快闹翻天了。

尼玛,吓死哥了,以为眼睛要瞎了呢!还好打了消炎针之后好了很多,睡了一天一夜之后已经能睁开眼睛了,只是左眼视线模糊了很多,而且还是有点发炎怕光,这章是用一只眼睛写出来的。(。)

第八十三章:中国的巨大变化

1913年.两淮行政总署上缴中央的税款高达六亿元,也就是说去年两淮行政总署一共收了十五亿元的税,比清末时期满清的税收还要高。

但从百姓的生活上来看,很多百姓却感觉没什么税。

这一年在华东派系治下,以江苏、安徽、山东三省来说,个人平均生产总值突破了100元。

而在这四省,人口已经突破了1亿人。..

而在江西、浙江、湖北、湖南这四省,也有不错的发展,总的来说,13年整个中国的生产总值已经突破了230亿元。

而两淮行政总署收了15亿元的税,看上去税收确实很低,还不到生产总值的十分之一,普通百姓也感觉税收不重。

但实际上却不然,这十五亿元的税收当中,虽然很大一部分是江渝的财团上缴的税收,但江渝的财团垄断了大部分市场,但交的税却是最轻的。

那些非华东商会内的商人,他们要承受的税收则比较高。而那些和财团竞争的商人,他们同样也要承受比较高的税收。

这种税收制度,极大程度的确保了江渝旗下的华东集团、西北集团的垄断地位。

那些普通商人也逐渐发现,经营商业已经越来越不容易了。很多行业已经不是他们能够进入的,这些行业都已经被垄断了。..

这一年,江渝的华东集团一共盈利16亿元,超过政府税收。

当然华东集团此时也是负债累累累。上百亿元的借款,大量的投入,使得这一年的收入和支出都在飞速增长。

不过对于能否还清这笔借款。江渝比谁都有信心。

一战过后,英镑大幅度贬值,战争期间贬值得更厉害,加上到时候出口量激增,要想还清这笔贷款其实并不难。

只要把这笔贷款还清,江渝的财团就将正式成为一个小巨人了。

当然这一年的军费问题成为了内阁和国会争论的焦点。

两淮行政总署上缴国会的税收是6亿,那么按照约定。这一年国防军将拿到地方税收中的4.5亿元。

北洋政府这一年从直隶、河南、山西、东北搞上来的税收勉强达到了2亿元,其中很多还是华东集团贡献的税收。

加在一起,这一年北洋政府能动用的税收为8亿元。

按照约定。中央给北洋军多少军费,也要给国防军多少军费,也就是说不管怎么搞,首先在军费上国防军就比北洋军多出了4.5亿元。

以北洋军这种等级的陆军。就是有个1亿军费。也能拉出上百万兵力了。而以国防军来说,1亿军费远不够训练和装备上百万兵力,当然这是指正规军。

如果是生产兵团,普通士兵都不用发饷,1亿军费拉出上百万兵力那是轻轻松松。

最终军费还是北洋军与国防军内定为各1.5亿元,北洋军则保持100万兵力,国防军保持25个常备甲种师,10个常备乙种师。总共65万兵力,同时保持200万规模的生产兵团。

当两大军事集团在协议上各自签下名字的时候。北洋军从这一天起正式成了国防军的军事附属。

1914年,国防军拿到了6亿元军费,其中海军拿走了1亿元,空军拿走了5000万,陆军为4.5亿元。

但在外人看来,双方却是保持着一种平衡的局势。

因为外人并不知道国防军还有另外的军费支撑,只认为北洋军和国防军的军费开支都是一样的。

所以造成了一种错觉,即北洋政府依旧能够对华东派系进行制衡。

只不过上次倒江战争让日本暴跳如雷的是,袁世凯竟然选择站在了江渝一边,使得日本吃能吃了一个大闷亏。

特别是那一千五百万元的贷款,不仅没有达到目的,日后肯定也是没得还的,因为这是无抵押贷款。

最终只会成为烂账,中方则会对他们说,他们无力偿还。

……

军费就搞掉了中央3亿元,剩下4亿元要用来支撑教育、水利、民政、医疗、农业、工业等等领域,自然是不够的。

不够怎么办?

向银行借钱啊!

例如此时的北洋政府向华东集团借款100万元修建一个工程,那么接下来华东集团就会弄出一个兄弟公司,或者一个空壳公司,把这个工程接下来。

实际上这个工程的成本价可能只需要60万。

财团会让政府不断的加大开支,加大开支之后老百姓的日子自然也好过很多,但问题是这样一来就造成了大量的财政赤字。

政府负债太多怎么办?

那自然是出卖一些条件给财团,而财团永远保障政府的运作资金。

这一年内阁和国会大肆花钱,宋教仁有江渝在背后的支持,得到了江渝在资金上的保障后,也意气风发的想要做出一番成绩,试图以最快的速度改变当前的中国。

因此很多花钱的项目就这么上马了,当年预算就超过了5亿元。

在地方上,也和中央国会差不多,政策都在往财团身上倾斜,特别是那30%的地方建设资金,花钱的项目几乎都是华东集团承包去做。在保证质量的同时,也在为华东集团保持稳定的垄断利润。

同时中央的很对惠民政策也在华东集团的承包下很好的执行了下去,让老百姓感受到了实际的好处,再也没有人说什么北洋不如大清了。

历史上有人说北洋不如大清,那是因为北洋时期虽然自由,但军阀动乱太频繁。不够稳定。

满清时期则不太自由,但更为安定。

壬子年以来,两大军事集团开始靠拢。癸丑年大肆‘削藩’之下,军阀已经被消灭了大部分。

地方上的土鳖政府更是消灭了不知多少,也许现在只有一些大山里才有一些XXX军政府,或者是什么神经病皇帝和神经病子民,人数可能还不足百人。

这种土鳖政府现在几乎看不到了,而在辛亥年间却是遍地都是。

中国地方上的军阀动乱也在这一年被消除了大部分隐患,各地军阀逐渐被两大军事阵营收编、遣散。

未来的中国已经不太可能再陷入军阀混战的悲剧中去了。

同时在东北地区。也不再可能出现日本侵略后的‘不抵抗’命令,日本也不再可能快速的从中国掠走大量资源。

此时的中国已经彻底转变了,而此时日本如何和中国开战。中国的国力已经不低于日本,战争潜力已比日本强上许多。

时间拖得越久,中国越强大。这时的中国,已经能够自主发展工业。军工业规模也能自主扩大。

加上四亿人口。以及丰富的资源。

日本如果再选择侵略中国,那么可以直接死一边去了。

时间进入到1914年,巴尔干问题日益突出,矛盾逐日激化,第一次世界大战即将来临。

……

上海,这一天江渝出现在了码头上。

一个美丽的西方女子从轮船上走了下来,正是从英国前来的爱丽娜,在一个热烈的拥抱中。两人再次重逢。

很多年未曾见面了,爱丽娜已经不再是当初那个青涩的少女。身上带着一种让人惊心动魄的美感,以及能够抚慰心灵的温柔气质。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