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比较容易采摘的中原人参,在明末就已经基本被采光了。小说里出现的朱果。历史上是有的,是修练外丹术的重要灵药资源,不过唐末基本上也没有了。
而世界范围内,那些灵药绝对是有不少的,只是古代由于交通的限制,中国并不能获取那些灵药。
到了后来,因为中国并不强大。加上国术的衰弱,也无法去探索这些不为外国佬所知的隐形资源。
国民的生活状态也因为不断加大的进口,而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花销手上钞票的时候,有了众多的选择。
特别是对于那些富人来说,中华民国此时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像是一个天堂了。全世界的资源越来越多的都能享受到。
而对于低收入群体来说。他们也能跟着享受到不少世界资源,而内部资源上,富人却是无法过度占据的。
随着那些附属国的劳动力资源的开发,财团也越来越阔绰,因为附属国分担了很多生产任务,使得中华民国有更多的人口投入到建设当中。
阔绰的财团,建立起了大量的设施,国民生活环境也因为这些设施的建设。变得越来越好。
中华民国的建设速度堪称恐怖,这也是因为中华民国掌控了全球最先进的生产力。
工程机械的出现。是建设速度大大提高的关键所在。而此时的世界,美国尽管已经在进行工业体系的改革,但是还未彻底的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应用到生产当中,显然美国的工业体系升级并不能那么快就完成。
首先美国的精密机床制造业不足以有那么大的生产能力,还得依靠德国。德国又在忙于帮中华民国生产精密机床,订单都排不过来,另外美国也不似历史上那么阔绰了。
而且美国的商品市场遭到冲击,很多领域的生产出现了萎缩,美国现在的发展,主要是依靠其内部市场。
美国内部市场也就是1亿人左右,随着欧洲移民的迁入,已经突破了1亿。但是国际市场却是大量丢失,使美国工业失去了强大的推动力。
中华民国攫取了大部分的国际市场,使得中华民国的工业呈现出了蓬勃发展的态势,加上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大量普及,而且还比欧美先进得多,使得其生产力增长速度之快,已全面超越欧美发展速度的总和。
这一场对红色俄国的战争,也预示着一个超级大国的崛起。
但是这场战争还未结束。
江渝一边关注着西伯利亚的人口迁移情况,一边也在关注着俄国方面的谈判情况,这天蒋方震将最新的谈判结果汇报了上来。
“他们在谈判中提出了提高工人福利待遇的问题,有些超出了我们的底线。”蒋方震说道,“主要问题就在于企业利润分配上,红色俄国要求压低企业利润,将大部分利润分配给工人,简直是异想天开。”
“他们还是有些理想的,这个条件我们确实不能接受。”江渝直截了当的说道,如果真把大部分的利润分配给了工人,那么中华民国还剥削什么?
“那还继续谈吗?”蒋方震问道。
“先听听军情局那边的情况吧!”江渝说道,孙振东立即报告道:“我们的特工已经对托洛茨基进行接触,托洛茨基对于我们的拉拢条件比较心动,但他还是坚持要提高工人的福利待遇。”
“即要做婊子又要立牌坊,哪有那么好的事。”江渝晒然一笑,对托洛茨基那群人也不以为然。
既然想要获取统治利益,还想要什么为无产阶级人民争取权益,这不是即要当婊子还要立牌坊吗?
“既然他们要立牌坊那就继续谈,同时也要继续打,而且要把他们打疼,打到他们妥协为止。”
“是。”
一句话,便决定了俄国人接下来的命运。
调入西伯利亚的a方面军,已经完成了大部分的俄国人口强制性迁移任务,因此开始向伏尔加河以西调动,只留了五十万兵力在西伯利亚,同时还有五十万兵力负责牵制乌拉尔山脉坚守的苏军。
剩下两百万兵力,则调入俄罗斯平原作战。
与此同时,中华民国的战略轰炸机部队,再次频繁出动,以每天5000架次以上的轰炸力度,开始针对红色俄国的城市进行重点轰炸。
轰炸,可以瓦解敌人的意志。
如果无法瓦解,只是力度不够大而已。中华民国的轰炸力度,显然是空前的猛烈。
之前红色俄国的人民只是感觉到了工厂、道路、电站、水库之类的设施被轰炸,而城市却未被重点轰炸。
而此次,却是城市遭到了重点轰炸。
莫斯科首先遭到了大规模的轰炸,江渝下令加大战争力度的当天,两千多架天火轰炸机,向莫斯科投掷下了1.6万吨的炸弹。
轰炸导致莫斯科城内陷入了一片火海,莫斯科克林姆林宫也在轰炸中化作一片废墟。
而在莫斯科平原上,两百万兵力加入战争序列后,又有十几座大小城市遭到了封锁和扫荡。
大量俄国人民在轰炸中被炸死炸伤。
在谈判桌上,沙俄代表团提出:“早日结束战争,组建联合政府,才是真正能为无产阶级人民争取更大权益的明智选择。”
第090章:躁动的俄国人民
中华民国和沙俄傀儡政府所发动的这场战争,已经是胜券在握了,中华民国的军火还足够维持六个月的高强度作战。
如果是封锁、扫荡俄国,以当前这种大局上战略封锁,战术上不断蚕食的模式打下去,武库里的军火可以支撑一年以上,还不包括此时兵工厂还在持续生产的军火。
发生在俄国的这场战争,对于中华民国的陆军来说,只能算是一场低烈度的战争,因为飞机大炮和战车解决了很多问题。
巷战也是沙俄救**和日本陆军负责。
因此这次战争中华民国的伤亡率并不高,只有不到三万人,阵亡的不到一万,这使中华民国在这次战争中,不用承受伤亡方面的压力。
国内老百姓对于这场战争的态度,都是很支持的。
毕竟俄国占据着亚洲的土地,而且就在身边,如果让俄国发展起来,中国就要承受很大的压力。
只有少数的反对派,这些反对派的声音也被舆论所无视掉了。
世界各国的舆论也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从一片反对的声音,变成了一片支持和赞誉。
特别是欧洲国家,在中华民国帮助乌克兰、白俄罗斯独立之后,立即改变了外交战略,纷纷与中华民国加强对话。
每一个欧洲国家都看到了中华民国对欧洲所产生的强大威胁。
此时的红色毛熊,能守住地盘就不错了。也不用想着什么反击了。只要中华民国能够把沙俄、乌克兰、白俄罗斯扶持起来,不用彻底灭掉红色毛熊,就已经能够威胁到欧洲了。
特别是中回民国此时一边打。一边狂修铁路、公路,当中华民国在俄国境内修起来的铁路和公路足够多的时候,打跨州战争是完全没有任何问题的。
中华民国境内修到俄国的铁路和公路,战争时期能够运输兵员、补给,和平时期则可以用来运输俄国开采出来的资源。
由于是平原地区,铁路和公路修建起来成本较低,不过面积比较大。所以工程量还是不少的。
所以大量的俄国劳动力从中华民国送回俄国后,都有了工作岗位,那就是修建道路等基础设施。
沙皇俄国以伏尔加格勒为临时首都。采取了君主立宪制的制度,尼古拉二世还是皇帝,但表面上还是像之前的沙皇俄国一般,将权力交给了首相。但是与之前不同的是。现在尼古拉二世很少直接干预。
尼古拉二世组建的是沙俄财团。一个受中国财团控制的卖国资本集团,而首相则是这个卖国资本集团的代言人。
相当于俄国,在这个卖国资本的控制下,就算是日后出了什么乱子,倒台的只是首相而不是尼古拉二世。
帝制的落后,就在于靶子太明显,因此君主立宪制是非常有必要的,但并非是完全的保险。
不过就算是泥土拉二世再次倒台。他依旧是俄国最顶级的贵族,因为俄国的卖国资本集团是以他为老大的。
刚复国的沙皇俄国。内部矛盾消除得比较好。
该救济的救济,该工作的分配去工作,工作岗位不愁,物资供应也随着铁路公路的修通而不愁。人民工作有工钱,还有一定的社会保障能力。
这对于俄国民众来说,是一种充满希望的生活。随着这些俄国民众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又与红色俄国进行对比之后,发现日子更好过了。
当然,也有一群人感觉日子更不好过了。这主要是不患寡患不均的问题。这群人看来,就算是红色俄国统治下吃不饱肚子,但起码来说大家都一样。而沙皇俄国的社会体制中,那些沙俄贵族们依旧存在。这些沙俄贵族过着更好的生活,这些俄国贵族们可以享受到更多的物质,可以住更大的房子,可以睡更漂亮的女人,可以开家庭汽车等等。
这群人看问题是比较明白的。
但是对于更多的俄国民众看来,只要不饿肚子就好了。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争斗,从命理上说,阴性日主的人比较内向、平和,也不太喜欢争斗,阴阳各占一半的话,起码有一半的人是不太喜欢争的。而对于大部分民众来说,只要生活马马虎虎过得去,谁会去造反搞革命啊!
相似小说推荐
-
我是木匠皇帝 (独坐池塘) 起点2014-03-05VIP 一个小人物穿越到这里做了皇帝,历史是否有所改变?资本主义萌芽,东西两厂锦衣卫特务机关,祸国...
-
资本大唐 (北冥老鱼) 起点13.12.30完结 穿越成为太宗李世民最不喜欢的儿子李愔,本想借着皇子的身份泡几个大唐美女,然后过上混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