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民国第一军阀 (落雨流痕)



美国是受威胁最小的,此时美国政府正在琢磨着以什么理由来提高针对中国工业产品的关税。

而美国在完成了工业设备的升级换代之后,对本土市场的竞争力就加强了,毕竟中国商品要向运到美国,还是需要跨越太平洋的,路途比较遥远一些。

不过因为集装箱运货体系的出现,使得货运成本大幅度的降低,又更加有利于中华民国的工业产品出口。

中国在战后,卖出了很多集装箱设备,罗斯柴尔德财团和美国财团都在投资集装箱货运体系。

他们也看到了其中的好处。

随着货运成本的降低,寡头垄断财团的商品竞争力就更加强大了,而地方零散商人通过区域性的货运优势所形成的商品竞争力就被削弱了。

中华民国不仅卖集装箱设备,而且还卖产业标准。

由于中华民国的集装箱货运体系最早形成,所以标准是由中华民国来制定的。

总的来说,美国的投资环境确实也是不错的,只要美国完成了工业生产设备的升级换代,马上也可以进行泡沫经济。

但是泡沫经济毕竟是比中华民国要更晚的。

此时中华民国的本土商品市场却是非常繁荣的,大量的贷款刺激下,导致中国和那些附属国催生了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

每个人只要能干活,肯工作,都有很可观的收入。

中华民国与那些附属国的经济在这种大环境下,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繁荣状态,这种繁荣是此时世界上其他国家所无法相比的。

就是美国,此时的繁荣状态也比中国民国有所不如。

其庞大的市场利润,同样也吸引了很多欧洲资本家的进入。这些欧洲资本家的资本进入中华民国。自然是为了来赚钱。

而他们确实能赚到钱,但能否笑到最后,却得看中国民族资本集团的政策决定了。

也就是看华夏中央银行所制定的货币政策。

华夏中央银行是中国民族资本集团的核心。这家私人银行拥有中华民国印钞权,确定了中华民国政府是民族资本集团的附庸的地位。

资本都是贪婪的,中国民族资本集团想什么时候刺破经济泡沫,是有主动权的,也是有突然性的。

也就是说,那些外资不知道中国经济会什么时候萧条。

也许有一些外资有很高的敏感性会提前撤资,但中国民族资本集团绝对会被他们更早撤资。

最终。这些外资大部分将会被套牢。

而这些外资进入中华民国,对中华民国是有很大好处的。

因为他们尽管赚钱了,但是他们却把钱投入到了中华民国的工业、基础设施建设上。因为他们进入的地方是股市。

股市的上市企业,也就是建设工业、基础设施的企业,而他们所能购买的还是增值股票。

而那些楼市所不能形成战争潜力的房地产公司股票,在此时的中华民国一直没有太大的投资价值。

在中华民国的政策当中。本土上市公司。其股票只有本土民众可以购买。而非本国公民只能购买这些企业发行的增值股票。

也就是在一定预期内,你认为这家企业的利益、资产会增加,从而购买这些增值股票。

这些增值股票是企业利益增加后才有收益,而他们不能掌控本土上市公司的股份。避免了本土上市公司被外资收购的可能。

等于说这种增值股票完全就是一个坑。

而债券投资,其回报率是有上限了,高出一定价格就是没人要的。债券得长期持有才能产生效益,一旦经济萧条就全变废纸了,更是容易被套牢。

外资要想在中国使资产增加。除了投资增值股票、债券之外,就是自己投资工厂、基础设施。

操作起来就不是那么简单。

他们首先得具备中华民国的绿卡。获得居住权后才能在中华民国进行这些资产投资。

此时中华民国的商品市场确实有极高的利益,特别是轻工业产品开始上涨。

很多欧洲资本家们纷纷购买了中国的绿卡,从而获得中国的居住权,然后高家接手那些轻工业工厂。

面对中华民国境内如此良好的投资效益,欧洲资本家们也大量涌入中华民国,也许他们并非是为了定居在中华民国,最后的打算是想把资本带回欧洲,或者是美国。

但是有不少欧洲资本进入中国后,就跳进坑里去了。

他们高价接手的轻工业工厂就是一个大坑,因为欧洲资本的涌入,华夏中央银行放缓了贷款发放,而欧洲资本则成了当前的主力军之一。

中国民族资本集团趁机抛售手上的轻工业工厂,欧洲资本看到了其中的庞大利益,而纷纷购入。

此时中国的轻工业商品消费旺盛,价格又那么高,回报率自然是超高的。此时的世界,还没有过将产业分包给其他国家的先例,因此这些欧洲资本根本就不知道这是一个坑。

大量欧洲资本的流入,以及很多欧洲有钱人开始移民都中国来,使得中华民国移民局紧急将绿卡费用提高了,绿卡价格变成了1万炎黄币。

此时中华民国的普通工人年收入差不多是500元,相当于要购买中华民国绿卡,需要付出一名中华民国普通工人20年的收入。

中华民国政府可以用移民局的收入,补贴到中华民国的国民福利之中。一个人购买了绿卡,就相当于有了一个普通工人劳动20年的商品进账。

而随着中华民国的工人收入的增加,绿卡的价格还会不断的上涨。

此时中华民国根本已经不用考虑绿卡的市场问题了,因为中华民国的市场在欧美资本的眼中就是一块肥肉。

要想进入中华民国投资,就必须有绿卡。

特别是在经济无比繁荣的时候,中华民国就更不需要担忧绿卡卖不卖得出去的问题了。

而且现在就业形势大好,中华民国不要那些外资的投资也是可以的,因此价格提得高一些,也无所谓的。

那些外资购买了绿卡,并不意味着永远都能居住在中华民国。

中华民国每年还有考核,例如购买了中华民国绿卡五年后,这些外资必须要在中国创造多少就业岗位才算合格。

如果无法创造那么多的就业岗位,绿卡就会被收回,那么就得卷铺盖滚蛋,从哪里来回哪里去。

此时就业形势良好,标准自然也定得比较高了,其为中华民国国民提供的就业岗位数额标准比经济萧条时期高得多。

相当于,欧美商人要想进来,得买门票。

这张门票还不一定能永远生效。

这就是中国民族资本集团所挖的又一个坑,一个接一个的坑,藏得非常隐蔽,不怕死得欧美商人却是多得很。

战后的欧美,一个接一个的往中华民国这个坑里跳。

一开始他们自然很高兴,增值股票赚钱了,投资的轻工业也赚钱了。来中国修铁路、公路也赚钱了。

至于后的坑,他们自然难以预料。

那些来中国投资的欧美商人,也就相当于是中国的民资,在罗斯柴尔德财团和美国四大财团的眼中也句像是羊。

现在羊跑到中国去了,欧美财团自然是吃不到了。

第059章:沦陷的澳大利亚

ps:第二更到!。、。晚点了。。抱歉哈!今天万字更新搞定。。。

辛酉年,澳大利亚的移民潮流已经持续到了第三年,自三年前澳大利亚的白澳政策流产之后,已经有大量的华人涌入了澳大利亚。

一个刚移民到澳大利亚墨尔本的欧洲家庭走在大街上,结果发现这里到处都是中国人。

就连那些商店,很多挂着的都是大大的中文标志,下面才是一行英文。

这个欧洲家庭想去银行存钱,结果跑遍了墨尔本,发现这里的银行全是中国银行,这里没有任何欧美银行的踪影。

“这是怎么回事?”那名欧洲人十分奇怪,怎么也想不明白,怎么澳大利亚只剩下中国银行了?

……

自年初开始,中国民族资本集团涌入澳大利亚,迅速对罗斯柴尔德财团所掌控的金融机构。

这场金融垄断并购战,在澳大利亚上演得非常血腥。

那些非罗斯柴尔德财团的银行,由于拒绝中国民族资本集团的皮包公司的收购,高管成员遭到绑架、枪杀,银行员工遭到了殴打,客户业务遭到干扰阻挠。

最终那些银行全都乖乖的把银行资产卖了中国民族资本集团的包皮公司,接着包皮公司迅速把资产转入中国银行旗下。

如今走在澳大利亚的大街上,看到的却是诸如‘中国交通银行’、‘中国华东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等银行。

澳大利亚的金融业已经被江渝的财团所垄断,此时的澳大利亚虽然说是英国的自治领。但实际上已经是中华民国的地盘了。

此时的澳大利亚议会,已经被中**阀寡头财团所控制,超过二分之一的澳大利亚议员投入了中**阀拐头的怀抱。

澳大利亚六个洲。有三个州长已经沦为中**阀寡头财团的走狗。

澳大利亚总理休斯头疼的看着一份最新的报告。

“该死的,移民到澳大利亚的中国人已经超过六百万了,已经比白人数量还要多出一些。”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