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民国第一军阀 (落雨流痕)


受威胁严重的就是那些不配合的政客。

一边威胁他们,又一边贿赂他们。

大部分政客都挡不住这种胡萝卜加大棒的渗透手段,一个个为了利益都倒向了中华民国。

个别死硬派,则被洪门和青帮送他们去见上帝了。

因为洪门和青帮针对的是澳大利亚上层阶级,因此在普通白人那里没有形成什么剧烈矛盾。

加上舆论被掌握了,更是有很多东西被掩盖了下来。

澳大利亚政府根本就不敢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就对洪门与青帮进行反扑,因为中华民国正虎视眈眈的盯着澳大利亚。

一旦澳大利亚当局到处抓人,中华民国的军队用不了几天就会登陆澳大利亚。

这就是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

但是爆发的后果只是加速死亡。

好歹,沉默,还能保住一部分利益。

当中华民国的傀儡又有什么不好呢?起码有钱拿,宁愿跪着生,也不战着死的白人可是有不少的。

洪门和黑帮还有一个重要作用,那就是配合财团的商业扩张。

财团看上一家澳大利亚大公司的财富,那么黑帮就开始整治这家公司。

首先财团组建一个包皮公司对这家大公司提出收购,价格压得很低。那家大公司如果不卖,那就让黑帮出马,殴打他们的员工,烧他们的工厂,并制造各种意外事故。

最后,都得卖。

澳大利亚政府则完全管不过来。

自中**阀寡头财团与罗斯柴尔德财团划分了势力范围之后,罗斯柴尔德财团已经将澳大利亚的银行撤销了。

罗斯柴尔德财团在澳大利亚的金融机构资产,则卖给了中**阀寡头财团。中国寡头财团首先控制了澳大利亚的金融,接着就是全面掌控澳大利亚有价值资产的过程了,其意义也就是垄断澳大利亚各领域。

这个过程,自然少不了黑帮的配合。

财团与黑帮,一个靠钱笼络政客,一个靠武力威胁政客,澳大利亚当局的政客相继屈服,财团在澳大利亚已经逐渐全盘掌控了政府力量。

有黑帮、政府配合,财团又有大量剩余资本,兼并掉澳大利亚的那些商人资产,那就是小菜一碟。

在澳大利亚,几乎大部分工业商品,都是中华民国出口过来的。

这个时代的澳大利亚工业还比较落后,之前完全是靠英国出口,但英国忙于战争,这块市场也就被中国给占领了。

澳大利亚主要还是矿产开发、畜牧业、农业生产这方面有开发,财团兼并的对象就是那些矿产、牧场、农场。

其中矿产是重点兼并的。

在财团的这种兼并力度下,澳大利亚很多矿产都被财团弄到手了。

英国对于澳大利亚的局势发展,也非常关注。但是他们只能……忍气吞声,现在还不是与中华民国翻脸的时候。

现在英国确实没办法管澳大利亚的破事了,几百万中国人涌入澳大利亚,人口上已经不比澳大利亚白人少了。

等于说澳大利亚的白澳政策是彻底的破产了,彻底破产的澳大利亚,那么多华人在澳大利亚,说明澳大利亚局势已不可挽回,澳大利亚已经变成华澳了。

英国已经决定放弃澳大利亚了。

起码,这样能够暂时与中华民国妥协,如果能够争取到足够时间的话,保住印度应该还是可以的。

面对崛起得如同庞然大物一般的中华民国,英国现在的想法,也仅仅是为了保住印度。(……)

第027章:点燃非洲战火

ps:第一更到!今天还有一章

欧洲战场一直未能平静,协约国与同盟国尽管没有发动大规模的进攻,但是堑壕战却是依旧在进行。

双方的堑壕距离最短的甚至只有不到百米。

双方都在疯狂的挖着堑壕。

各种武器不断的招呼着对方。

狙击步枪算是让士兵们最为恐惧的东西,也许哪一天不小心冒出脑袋就被上帝点名了。

不过双方的士兵已经有了很丰富的经验,大多时间都不把头冒出堑壕。

除了狙击步枪,还有大量的迫击炮,给双方都造成了很大的杀伤。这些迫击炮,很多还是中华民国出口的。

中华民国的迫击炮,是一种真正具备了迫击炮形态的,有很强实战意义的先进迫击炮,双方都买了不少中国的迫击炮。

另外,双方还经常把堑壕挖到对方的堑壕里,然后塞满炸药,轰的一声把对方炸上天去。

双方的堑壕,甚至是互相包围。

这就是典型的一战模式。

这场战争已经进行得太久了,双方都已经有些精疲力竭,但偏偏又有中华民国与美国的输血,使战争得以持续。

这已经是战争的第五个年头了。

五年的时间,在中华民国已经收到了很大的成效,五年前开始建设的工程,所有都已经完工了。

五年,在工业建设当中算是一个周期。

五年时间可以把一座大型钢铁厂建设起来。也可以把一个大型矿山建设好。

但是在中华民国,很多钢铁厂、矿山都是两年到三年就建设了起来,而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第二年。中华民国就拥有了很多钱,当时投资建设了大量的工程,此时这些工程基本上都完工了。

这也是这一年中华民国钢铁产量暴增的主要原因之一。

对于协约国和同盟国来说,五年的战争不仅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双方打得精疲力竭,而且战争迟迟不能结束,更是耽误了发展。

如果没有中华民国的崛起。那么这种拖延不算什么,他们依旧是世界最先进的代表,但此时却不一样了。

他们多拖一年。中华民国与他们的差距就拉大一年,他们一年时间甚至追赶不上此时一年所造成的差距。

因为双方的生产力水平已经开始拉开了。

欧美国家要想追赶中华民国的发展速度,首先就得把生产力更新换代,同时还得有内部市场啊!

打没钱了。有个毛的市场啊!

也就只有美国有比较大的内部市场。但是相比现在中华民国的内部市场来说,还是远远不如的。

战争过后,还有一大堆的问题。

欠债总得是要还的是吧!

本来就没什么钱了,现在又要还钱,那就更没有什么钱拿去发展了。同时战争死了那么多的劳动力,就算是有钱,市场也减少了很多。

劳动力死了那么多,战后生产也动力不足。

相比之下。中华民国这五年下来,一直没有陷入战争泥潭。还赚到了大把的钞票,劳动力更是没有减少。

战后的欧洲,如果没有资金注入的话,那么就只能成为三流国家。

如果有资金,中华民国也没有崛起的话,倒还是能够重新成为一流国家。但现在,就算是剩余资本注入,他们也只能成为二流国家。

一流国家,就只有中华民国和美国,这是第一梯队,是欧洲永远都无法追赶上去的。

因为欧洲打死就那么巴掌的地方,又分成n个国家,那些国家再怎么发展,也受限于版图面积的问题。

尽管他们有殖民地,但是他们是武力殖民,根本无法让殖民地拥有更高的生产力,殖民地的生产力太低的结果就是没有多少劳动成果可以掠夺,这就是典型的不给马儿草又要马儿跑的模式。

中华民国却是已经开始到处搞经济殖民了,中华民国的那些附属国,说白了就是中华民国的殖民地。

先给马而草,再让马儿跑。

生产出来的劳动成果多了,才能掠夺更多的利益。

不过,西方人的模式不是一时半会可以转变过来的。因此,欧洲撑死也就是那样了。

他们就算是能够转变过来,但是他们的殖民地是不靠谱的,很容易被中华民国攻陷,也只是为他人做嫁衣罢了。

因此欧洲在这场战争过后,已无法争夺世界霸。

当然,应该看上去现在还是世界老大,但是已经是明日黄花,只是暂时没人把他们踹下去而已。

战场上,双方也表现出了疲软的态势。

不过中华民国转而支持协约国,使协约国萌生继续将这场战争进行下去的希望,而同盟国方面尽管得到的援助少了,但是德国的精密加工产品的出口,规模却是比以往更大了,从中华民国那里获得的物资也依旧不少。

加上波兰人加入了战争,大量波兰人被动员了起来,弥补了同盟国在兵力上的不足。东线战场也基本上结束了,红色毛熊与白俄政府打得正欢,根本没时间去理会欧洲战场。

土耳其、奥匈帝国的力量,也开始向西线战场倾斜。

如此一来,双方在兵力上竟然没有太大的差距,协约国的前线兵力达到了五百万,同盟国也达到了四百万。

每一天,双方都要消耗大量的军用物资。

中华民国这时候却依旧在大发战争财,除了出售军用物资外,还出售民用物资,有的通过现金。有的通过贷款。

就算是贷款不能收回,起码收到的现金已经足够弥补成本了。

在这场战争当中,中华民国赚钱太容易了。

在和平时期。普通商品的利润永远只有那么点。但是在战争时期,利润却是几倍,十几倍,甚至是上百倍的飙涨。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