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英国问美国借了8.7亿英镑的钱,但是算上英国借给法国、俄国的钱,其财政还是平衡的。
至于内部的那70亿公债,则大部分是罗斯柴尔德财团持有的。
但随着俄国还款已遥遥无期,这一平衡被打破了。
不过之前美国贷款给英法时,好似这些钱不用还一样,所以英国佬现在还以为美国佬借给他们的钱真的是不用还的。
所以英国政府只把中国的借款计算到了财政当中。
“我们问中国人借的是价值8亿英镑黄金的债务,经过计算,如果我们用每年财政收入的1%的钱来还这笔借款,那么我们需要30年才能还清这笔钱,要一直还到1950年左右。”英国内阁做了一个计算,结果让所有内阁成员都沉默了。
实际上,这个预计非常不准确。
战后英国人才发现,他们的海运业、海外投资业、海外商品市场都遭到了严重冲击,国民收入减少,工业发展疲软,总总原因使财政收入一直提升不上去,要还完这笔钱,需要一直还到1963年,为43年。
“为了胜利。忍耐吧!”
……
中国远洋商船开始活跃于除大西洋之外的各个大洋,因为中国商船使用的集装箱装卸技术,因此协约国允许中国在他们的港口投资集装箱码头。
这显然为中国垄断全球集装箱装卸提供了条件。就连美国的集装箱码头,也允许中国投资。
集装箱码头是有很大利润的。
尽管这会提高西方国家的运输效率,不过那些集装箱装卸设备都是中国出口的,是非常大的业务。
己未年夏季,中国远洋商船总吨位已经突破了1000万吨,去年年底达到了800万吨,加上上半年制造出的200万吨远洋商船。便达到了1000万吨的程度,毫无悬念的成为了世界第一大远洋运输国。
同时远洋商船的吨位也越造越大,在这个上半年。下水了一艘4.5万吨级的远洋商船,运货量因为吨位的提高而大增,同时汽轮机更加节省燃油。
为了提高运输效率,这些商船在航行过程中都是以比较快的速度航行。这更加耗油。同时磨损也更厉害一些。
不过当前运输分包了协约国的一些运输任务,所以运输能力还不是那么充足,多点一些油不是问题。
燃油生产价格实际上比较低,特别是在把炼油业分包了一部分给日本之后。
磨损问题,更不是问题。
大不了回厂修一下。
这些都是蝇头小利,更重要的是中国对国际市场的占领。
随之而来的是中国的商品开始肆虐全球市场,其中南美市场一直是中国商品比较薄弱的地区。
此时美国为了战争,将商船大量调往地中海运输中国物资。美国商品虽然有中国船只运往南美,但是运输能力却降低了。
中国商品趁机大规模入侵南美。中国商品以更高的质量、更低的价格,迅速在南美打开市场。
同时中国的商品也开始入侵加拿大,在加拿大地区也取得了很大的战果。
各国所争夺的国际市场,无非就是亚洲、大洋洲、南美洲、北美加拿大、非洲,此时亚洲、大洋洲、非洲市场都是中国占领的。
加拿大、南美,之前则是美国占领。
现在中国商品入侵加拿大、南美市场,自然损害到了美国的利益。但是战争期间,美国无力抽调更多的商船去管这些市场。
中国不仅将商品打入加拿大、南美洲,同时商船也为中国运回了大量原材料,特别是缺乏的铁矿石。
以及中国一直在进口的稀土,这些稀土进口之后,立即运往日本提炼,稀土提炼是污染极为严重的工业。
不过此时中国已经减少了从澳大利亚进口稀土,那里的稀土已经被视为中国的资源,先埋着吧!
在美国,中国则再次大力进口美国的钢铁。
因为出口协约国的需要,以及内部建设需求,钢铁缺口再次增长,因此开始在美国进口钢铁。
此时美国钢铁价格却是因为海运的不通畅,大量劳动力参军而缺乏消费主力等原因,价格反倒下降了许多。
中国在进口美国钢铁的同时,也向美国出口一些优势产品,双方达成了‘国际收支平衡’的协议,即中国进口多少美国商品,同时也出口多少价值的中国商品到美国。
实际上还是中国占了便宜,中国出口的商品大部分是附加值比较高的,而美国主要向中国出口钢铁。
中国在获得美国钢铁的同时,自身钢铁冶炼规模在这一年则处于爆炸性增长的阶段,仅上半年就生产了近3000万吨钢铁,这主要是全国各地矿山投产,同时印度、澳大利亚、非洲、南美洲铁矿石大部分供应中国的原因。
钢铁厂则到处都在持续建设,早就建成了大量的产能,现在是钢铁厂等铁矿石,有多少铁矿石就能生产出多少钢铁。
第012章:一个时代,一个现象
ps:第三更到!
东北,这里是曾是中国规模最大的生产兵团基地之一,自年初以来,大部分生产兵团已经转为正规军。
在绥化北大荒地区,有一个‘专治各种不服’的大型农场,上千名青年学生正在这里忙碌的进行着农业生产。
曹远辉,他是这些劳动改造的学生当中的一员,他来到这个农场已经七年了,七年来这个农场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开始只有拖拉机等简单的农机,到现在,农场已经用上了大型的大豆联合收割机,生产效率不断提高。
农场的生活比较单调,却很宁静。
这里没有那些是是非非,也没有城市的喧嚣,更没有满大街喊口号的现象,每天就是吃饭、睡觉、劳动、看书、看报,并听听音乐,时不时来点军训什么的。
这是星期天,这天一早曹远辉就来到了农场门口等待。不一会,一辆摩托车拖着‘呼噜噜’的声音呼啸而来,摩托车后面的架子上放着满满的书信。
摩托车在农场门口停了下来,一个二十七八岁的邮递员提着一堆书信走进农场。
“老张,有没有我的信?”曹远辉连忙迎上去问道,这位邮递员姓张,在县里邮政局工作,每个星期会来送一次信,曹远辉他们亲切的称他为‘老张’。
“有,在这呢!”送信的老张抽出一封信递给曹远辉,曹远辉欣喜的接过信。连忙鞠躬说道:“谢谢张哥。”
“没啥!来给你们送信的机会估计不多了。”老张笑了笑。
“啊?为什么?”曹远辉惊讶的问道。
“你不知道啊?现在全国的生产兵团都差不多撤了,说不定你们不用多久就能回家了。”
“呃……是吗?”
曹远辉有些愕然,回头看了一眼农场。他在这里渡过了七年的时光,想到如果自己要离开,顿时心里有有些不舍。
“别想那么多了,回家好啊!回家娶个女人,生几个娃娃。不要整天想着和江大帅过不去了。”老张拍了拍曹远辉的肩膀,他心里很不理解曹远辉这些人,为啥要和搞什么倒江?
老张语重心长的说道:“哥哥我虽然不比你大几岁。也没你们有文化,但咱看得明白,我们国家当初那么穷。地方上乱得要命,还有洋人来欺负我们,确实是非常不容易,江大帅还要和俄国人、日本人打仗。哪有那么多闲工夫跟你们扯皮。把你们关进来也是权宜之举。现在这些都过去了,俄国人完蛋了,日本人也完蛋了,我们民国现在到了走向汉唐盛世的时候,正是用人的时候,你们有文化,好好为国家出力肯定有大作为的。”
“嗯!我知道。”曹远辉用力的点了点头,在农场里劳动改造了七年。他已不是当初那个头脑简单,随便被人一鼓动就走上大街闹罢课的热血学生了。
壬子年。中俄战争打响的那一年,曹远辉刚来到农场,当他听闻对俄战争胜利后,第一次动摇了他的坚持。
倒不倒江,真的那么重要吗?
甲寅年,中日战争打响那一年,曹远辉听闻对日战争胜利,整个人都陷入了无比激动的情绪当中。
然而这场战争,同样是江渝带领国防军打赢的。这让曹远辉彻底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被人当枪使了?
当孙大炮被日本引渡回中国,并认罪之后,昔日曹远辉内心的最神圣的东西崩塌了,彻底的崩塌了。
……
曹远辉拿着信,走到一边,蹲在一块原木上打开信件看了起来,这是一封家信,是他母亲寄来的。
每年母亲都会托人代笔写封信来,说的还是家里的情况。
“最近工资水平又上涨了,娘在工厂上班一个月能到35块钱了。你弟弟去年到俄国打仗,又立了军工,已经升到团长了。家里头日子越来越好过了,娘在杭州城内买了套房子,你弟弟还用军饷买了辆小汽车,说是留在家给你开。你弟弟娘是不担心了,娘现在最担心的就是你了,都怪娘当初没看好你,让你跟着孙大炮那群人到处闹。你在农场一定要好好改造,争取早点回家,早点娶个媳妇……”
曹远辉是个单亲家庭,父亲早年被官府陷害死在大牢里,全靠母亲带大,下面还有一个弟弟。
相似小说推荐
-
我是木匠皇帝 (独坐池塘) 起点2014-03-05VIP 一个小人物穿越到这里做了皇帝,历史是否有所改变?资本主义萌芽,东西两厂锦衣卫特务机关,祸国...
-
资本大唐 (北冥老鱼) 起点13.12.30完结 穿越成为太宗李世民最不喜欢的儿子李愔,本想借着皇子的身份泡几个大唐美女,然后过上混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