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退伍军人移民政策
第二更!五千字大章!感谢欧洲56同学投出本月第一张月票!
此时的中国已经掌握了大量黄金,而且中国采取的是信誉货币之,这些黄金是不兑换的。
中国掌握的黄金相当于世界黄金存储量的30%,和历史上美国掌握1/2的黄金自然是比不上的。
但此时的美国所掌握的黄金,却只有20%左右,从这里便能看出谁赚的更多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后,中国首先垄断了俄国的军用物资进口,英国贷款给俄国的7.57亿英镑基本上都是花在了从中国进口物资方面。
另外中国比美国多出了同盟国的贸易,同盟国的黄金也流入中国。
协约国方面尽管美国出口的比中国多,但是也差不了太多,如此一来,中国的黄金存储量就超越了美国。..
不过除了中国和美国之外,还有50%的黄金储量掌握在世界各国手中,但国家所掌控的数额并不大,掌控黄金最多还是罗斯柴尔德财团,剩下的50%的黄金储量当中,有25%左右掌控在罗斯柴尔德财团手中。
加上美国的黄金,相当于有将近35%的黄金储量掌握在罗斯柴尔德财团手中。
要知道这不是整个国家,而是一个家族所掌握的财富。
也就是说,仅仅是一个家族,所掌控的黄金就比目前整个中国的黄金储量还要多了。
中国的30%的黄金储量虽然很多都是江渝的军阀财团的,但并非所有都是财团的。当然由于这些黄金不兑换,这些黄金也相当于是江渝的财团的。
而美国财团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虽然兴冲冲的想要摆脱罗斯柴尔德财团的掌控,但是目前也仅仅掌控了不到10%的黄金。
美国财团的力量相比历史上的第一次世界大战被大大的削弱了。这也是无限制潜艇战的原因,及中国竞争造成的。
拥有世界黄金存储量35%的罗斯柴尔德财团,其金融实力依旧无比恐怖,加上在欧洲拥有大量不动产,在美国的不动产也有许多,在欧美地区,罗斯柴尔德财团是当之无愧的霸主。
美国财团试图摆脱罗斯柴尔德财团掌控的计划破产了。拥有40%黄金和拥有不到10%的黄金,双方资本有难以逾越的巨大差距。
倒是中国一举崛起,尽管黄金数量不如罗斯柴尔德财团。但是中国资本已今非昔比,与罗斯柴尔德财团的差距也不是太大。
加上中国民族资本植根于亚洲,有国家保护主义做外壳,罗斯柴尔德财团要想吞掉中国民族资本那只是妄想。
此时的中国资本甚至到了不需要国家保护主义就能坚守住阵线的程度了。
但是国家保护政策还是要的。
中国民族资本现在已经可以向外扩张了。只要是在中国势力范围覆盖地区。就不惧罗斯柴尔德财团。
实际上黄金这个东西是不能吃的,如果不承认黄金的货币功能,黄金也仅仅只是奢侈品而已。
但黄金作为货币已经深入人心,也不知道这种货币到底存在了多少年,总之从人类文明的诞生起,各个地区的人类都将这种东西当成货币。
财团做的就是不断的集中黄金,也就是一种囤货居奇的手段。
实际上的财富多少,并不是看黄金。而是看商品。有多少商品,能产出多少商品。
中国现在就算没有一块黄金。也能不受什么影响的发展。
毕竟中国内部已经不用黄金作为货币流通了,当然没有黄金无法保障金融安全,那时只能用政策来保护货币安全。
黄金的真正作用实际上是用来战后复兴的,如二战后的日本和德国能够迅速复兴,就是因为他们在战争过程中抢到了大量黄金,投降前把这些黄金藏了起来。
战后他们能够用黄金买到先进设备,能够将黄金用于教育发展等等方面,自然也就能够迅速的恢复过来。
总的来说,此时江渝的军阀寡头财团掌握了30%的黄金存储量,罗斯柴尔德财团掌握了35%,美国财团掌控了将近10%,剩下的25%则掌控在英国、法国、德国的国家手中,以及这些国家的民族资本手中,同时欧洲其他小国以及南美一些小国也掌控了一些。所谓存储量,并不包括市面上流通的那些黄金。
中国的黄金主要储存在上海、武汉、成都三地,都处于南北回归线,其中上海和武汉的黄金是用来进行商业运作的,存在成都的黄金则是后备用的。
上海则是中国此时的金融中心,这里也将成为亚洲最大的金融中心。
从世界黄金储量的分布可以看出,此时世界的财富已经十分集中了,平民百姓手上已经没什么钱了。
如果说如今世界上最富裕的民众,那么也就是美国和中国。
美国也陷入战争当中。
因为平民已经精疲力竭,也没什么钱可以让财团攫取了,所以欧洲财团都想要尽快的结束这场战争。
结束了这场战争才能享用那些财富啊!
而且只有结束战争才能抽出力量镇压俄国革命,要知道财团最怕的就是红色毛熊的革命了。
在革命之下,就算有再多资产也得被‘共产’了。
不过1917年年底的同盟国随着中国援助的人力、物力的到达,整个同盟国都稳定了许多。
协约国则因为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的持续展开,在1917年损失了700多万吨商船,还有大量物资沉入海底。
而这一年协约国造出的商船排水量只有300万吨。
自1915年德国开始无限制潜艇战开始。协约国已被击沉的商船排水量达到了近2000万吨。
是历史上一战的两倍!
但开战以来,英国以每年两百万排水量吨位造船速度,加上美国和中国为英国建造的商船。此时的协约国依旧有1500万吨商船。
战争之前,世界各国之中,英国有2000万吨商船,德国为500万吨,美国为220万吨,法国为190万吨。
合计这些国家的远洋商船排水量高达3000万吨左右,世界商船吨位应该超过了3500万吨。
德国商船大部分完蛋了。有一部分租借给了中国,但后来也都全部出售给中国了。
协约国的商船此时只剩下了1500万吨,等于说欧美国家的商船数量因为战争锐减了一半。
世界上很多地区因为商船吨位迅速下降。使得进出口几乎陷入瘫痪状态。
中国商船则在1917年增长到了500万吨,达到了欧美商船的三分之一,迅速抢占了一部分国际海洋运输份额。
不过世界海洋运输业的缺口依旧巨大,因为中国商船很多都是用于自身的海洋运输。
中国在东南亚和东北亚的海洋运输量越来越大。在保障了自身的海洋运输之后才顾及到其他国家的海洋运输。
由于商船吨位的急剧增长。福建、广东两省的海员学院招生招到爆满,中国的大航海时代已经到来了。
这是西方人所不愿意看到的现象,但此时中国远洋运输行业的发展已经不可遏制。
临近年关之时,一艘前往南洋南华国的大客轮上,卢作孚正心情澎湃的望着那碧波万里的大海。
一代船王卢作孚此时才二十四岁,卢作孚十五六岁的时候便参加过辛亥革命,二十一岁所开始游历上海、政府等地,而他下一站的游历目的地。便是南洋群岛。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怀抱负的卢作孚这几年的游历下来。增长了许多阅历和知识。
几年下来,中华民国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版图已经急剧扩张,也一举成为了亚洲霸主。
这让卢作孚意识到,中国未来的战略是以向外扩张为主要目的的,因此他决定到中华民国的海外殖民地看看。
如果把目光盯着国内,那就太过狭隘了。
回想昔日辛亥革命,各种权谋与动荡之后,以江渝与袁世凯互相勾结而攫取了政治利益。
当时被他们这些革命党称之为‘江袁媾和’,当时还进行了许多声讨活动,但也遭到了猛烈的镇压,许多学生被抓到西北农场‘劳动再教育’,到现在很多还未放出来。
卢作孚当时却是逃过一劫,却也不敢再闹事,但心里还是十分反对华东派系与北洋派系的媾合行为。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两大派系的联合却给中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稳定,工农业迅速发展。
全国经过这些年的努力改革,吏治高效廉洁,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人民收入不断提高。
特别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中国在袁世凯与江渝的联手下迅速击败日本,并使日本无条件投降。
同时还收复了台湾、朝鲜、琉球、越南,打下了印尼群岛、菲律宾群岛,更是打得暹罗俯首称臣、朝拜进贡。
唯一让人诟病的就是花了两亿英镑买了一块遍地黄沙的阿拉伯半岛殖民地,但却也瑕不掩瑜。
欧洲大战期间,中国尽管年年有战事爆发,但整个国家却未被拖入恐怖的战争泥潭之中。
全国工业迅猛发展,几乎人人都有工作,老百姓收入更是年年上涨,不管是经济上还是军事上都得到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的发展。
教育上更是投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资金,使得每个孩子都能够有学上。医疗卫生也有巨大投入,使中国的人口增长速度迅速提高。
相似小说推荐
-
我是木匠皇帝 (独坐池塘) 起点2014-03-05VIP 一个小人物穿越到这里做了皇帝,历史是否有所改变?资本主义萌芽,东西两厂锦衣卫特务机关,祸国...
-
资本大唐 (北冥老鱼) 起点13.12.30完结 穿越成为太宗李世民最不喜欢的儿子李愔,本想借着皇子的身份泡几个大唐美女,然后过上混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