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日本经济发展起来时,出口到中国或者其他国家获得了100元外汇,然后中国拿走50元。
日本在国内则发行100元外汇面值的日元。那么日元就不断贬值,等于是直接从日本民众口袋里掏钱。
而日本民众明明出口了很多,但实际上拿到的却很少。
这就像后世的美国和中国一样,中国在生产。美国在消费。
唯一的不同就是。日本政府要想发展经济,就得向中国借钱,借的钱加上贷款,日本财政一年下来还不够还利息。
利滚利之下,日本欠中国的钱就越来越多。
而日本没有陆海空三军,只有一个小小的自卫队,更没有什么高端的军事产业,那么日本就是一头被扒光的白羊。
平日中国要继续让日本当经济殖民奴隶的时候可以不催日本还钱。然而中国的资本如果饿了,就能一口吞掉整个日本。
当中国需要日本继续做奴隶的时候。日本可以存在。
但中国不再需要日本的时候,日本就可以沦为后世的印度、南美。
同时日本人欠的钱在利滚利之下是会越来越多的,就像后世美国cāo作的那样,日本欠美国的债务均分到每个日本人头上,相当于50万软妹币,后世的日本人口为1.2亿,算下来就是60万亿软妹币的债务,说不好听一点,美国佬要日本还债的话,日本人连内裤都得交出去。
而美国佬借钱给日本发展,日本借到钱之后要搞什么工程,都是美国财团的公司接的。
中国现在借钱给日本,日本要采购、搞工程,也全是江渝的军阀寡头财团包圆了,例如一个亿可以搞下来的工程,报给日本两个亿的价。
另外中国不同于美国,美国毕竟离日本比较远,而中国离日本很近。
日本若是有什么小动作,可以直接镇压。
日本成了中国的经济殖民奴隶之后,什么脏活累活都可以交给日本人做,例如那些污染大的稀土提炼,例如那些没什么利润的普通密集制造业,都可以交给日本去做。如果日本要发展高端产业,中国可以直接以一个涉及军工业为理由将其扼杀。
也就是说,日本这个国家,未来将成为中国的一个代工国家,并且使劲劳动,最后只能勉强图个温饱,大部分劳动产出是中国去消费。
这样一来,中国相当于多出了数千万勤劳工作的奴隶,能加快中国的富裕进程。
而日本天皇也保留了统治地位,日本大家族也分到一杯羹,在战败之下,日本统治者的唯一出路就是将统治利益分出大部分给中国,并努力将统治利益这块蛋糕做大。
除此之外,日本没有其他出路。
作为已被覆盖进中国势力范围的弱小国家,日本任何军事上的行动已完全没有意义了。
就算军事上再折腾,能打得过中国吗?
因此日本还是接受了没有陆军、空军、海军的条款,要想在中国眼皮底下发展军事是非常愚蠢的。
后世美国要日本发展,只是为世界树立一个榜样,同时也是用来围堵中国的,一旦中国完蛋了,日本也就失去了利用价值,也就跟着完蛋了。
所以后世美国要让日本发展一点军事。
中国没有这个需求,因此日本不得发展任何军事。日本唯一的出路就是卑躬屈膝,如果能够讨好主人,这条狗就不会被炖了。
9月15日,中国海军开进了东京湾。
后面跟着一艘艘运兵船,十万国防军于东京登陆。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时,日本举过哀恸,但日本民众又有些庆幸,因为战争结束了。
这一天国防军与日本东京登陆,日本大正天皇组建了一支庞大的欢迎队伍,这些队伍举着中国的国旗,热烈的向国防军挥手。
同时日本还组建大量jì艺招待国防军。
日本此时唯一能拿得出手的也就是这个东西了,毕竟这是天然耐用品。
现在中国就是大爷,满大街的日本人都得对穿着军装的中国士兵规规矩矩的鞠躬,这些威武高大的中国士兵来到日本后,日本民众在身高上就感到了深深的自卑。
那整齐的军容,还有轰鸣的战车,以及天上那呼啸而过的飞机,无一不展现出中国的强盛军容。
什么日本陆军,完全就是乡巴佬一样。
不过登陆后的国防军却是立即开始构筑阵地,做好了防御准备。
第二日,中国册封日本大正天皇为日本王,日本宣告废除帝制,同日日本王进行了广播讲话,正式承认自己并不是神。
日本民众的信仰瞬间垮塌。
原先那些还坚信日本天皇是神的日本民众都深深迷茫了。
在日本王发表了广播讲话之后,随即又下令裁军。
陆军、海军、空军都彻底裁撤,只保留一支五万人的日本自卫队,所有军事武器都交由中国国防军保管。
这是先缴械。
日本还算配合,没有要搞什么小心思,裁军的工作很快就完成了,日本陆军被遣散得只剩下五万人,日本向国防军交出了武器。
完成了缴械之后,中国随即开始在日本收刮一切可以抵偿赔款的东西。
日本政府主动交出了仅存的价值两亿炎黄币的黄金,而中国的打捞工作也在东京湾展开,陆续从东京湾打捞起了大量黄金、白银、珠宝、古董,价值近三亿炎黄币。
接着要干嘛?
自然是拆工厂了!
日本那些造船厂都拆回中国去,不管是造商船的还是造军舰的,连带着那些日本技工都装上船运回中国。
还有那些日本科学家、工程师,也都搜罗起来运往中国。
自甲寅战争以来,中国从日本身上获取的利益,已经基本上抵消了损失。
毕竟工厂也是很值钱的。
日本工厂虽然被轰炸,但很多只是厂房被炸毁,很多设备还是完好的。
这些设备虽然落后一些,但现在毕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这些设备只要投入生产,基本上就是大赚。
就如13年从国外购买的高炉,生产三个月生铁就能回本,可见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疯狂。
日本从中国掠走的赔款、财物,很多用来建立金本位和工业、海军。
尽管在战争中毁坏了很多东西,但在这次全面收刮下,日本从中国抢走的古董、金银基本上被追回。
中国在甲寅战争当中投入的军费并未亏本。
同时日本在还了这些东西的同时,还是欠着中国一屁股债,那些工厂折价都是比较低的。
这边中国在一边拆,那边日本政府有迅速与中国签订了一个借款协议,中国借给日本的第一批贷款的额度为5亿炎黄币。
这些钱将用来购买中国的粮食,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粮食贵得要命。
大正现在要巩固统治权不被日本民众推翻,那么首先就得让民众吃饱肚子,所以得向中国买救济粮,然后再发给日本民众。(。)
第175章:前途晦暗的日本
PS:今天一万字更完了,求下月票!
这一年中国粮食产量已经能够满足整个民族吃饱肚子了,并且还有许多可以用于出口。
时值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倒也没有什么谷贱伤农的事。
粮价虽然有所压制,但还是抬升了二分之一,而粮食出口价格就高得多了,但粮食出口的关税也很高。
中国的粮食出口则是有江渝的军阀寡头控制,很少直接把谷物拿去出口,而是加工成附加值更高的食品再出口。
卖给日本一些救济粮是完全没问题的,而在财力方面,财团有大把的钱没地方花。
但是现在的中国,暂时不需要太多日本代工,因为中国也还未完全发展起来,很多产业对中国自身还是有用的。
毕竟中国要确保就业。..
而且产业发展还不像二战后的时期,中国的劳动成本也是比较低的。不过中国要想成为一个世界大超级大国,人民收入是肯定要提高的,到时候中国就不得不丢弃一些毫无技术性的低利润产业。
然后把这些毫无技术,纯靠卖力气的产业丢给日本。
也就是说,中国负责大规模的原材料生产,并抓住那些中高利润的产业,像电器制造、汽车制造、飞机制造日本都是别想的,那些没什么技术性又没什么利润的配件生产则可以交给日本。
毕竟那些产业放在国内虽然还能创造就业岗位,但是财团却没有多少利润。但以战略考虑,国内还是要保留一些的,不能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
例如纺织业。把普通的纺织业交给日本发展没问题,那中国就把那些利润高的高端服装生产保留下来。
尽管把那些产业交给日本会造成中国的就业岗位减少,但对于一个走在世界前列的国家来说,这并不是问题。
这边没有就业岗位,可以增加其他的就业岗位。
并不是一个人有工作,别人就会少一个就业岗位的。整体上来看,如果每一个人都有在生产商品。同时每一个人都能有合理的财富分配,那么不存在缺少就业岗位之说。
把那些利润低的产业放到日本去,日本的劳工成本低。财团就能赚到钱,财团拿到了利润之后,可以把利润投入到中国的大工程建设当中,从而不就创造了新的就业岗位。
相似小说推荐
-
我是木匠皇帝 (独坐池塘) 起点2014-03-05VIP 一个小人物穿越到这里做了皇帝,历史是否有所改变?资本主义萌芽,东西两厂锦衣卫特务机关,祸国...
-
资本大唐 (北冥老鱼) 起点13.12.30完结 穿越成为太宗李世民最不喜欢的儿子李愔,本想借着皇子的身份泡几个大唐美女,然后过上混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