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士子风流 (上山打老虎额)



黄锦心里也颇为高兴,徐谦是他举荐的,他这举荐之功自然跑不了,连忙道:“这是陛下慧眼识珠。”

嘉靖笑了笑,道:“这样的人,朕自然以国士待之,他自然肯忠心给朕效命,哎……朕现在倒是有点想见他了,想见一见这是个怎样的小子,天下怎么会有这样的人。”

嘉靖的目光中掠过一丝神往之色,他一向自诩自己聪明,可是现在竟对一个比自己更加年幼的少年有了几分钦佩,这个念头稍闪即逝,他的目光又变得有了几分凝重,沉吟道:“浙江的乡试要开始了罢,若是徐谦真有机会中举,朕便召他入京,这件事,你去安排。”

此时几个小太监开始忙碌,草草收拾了东阁,嘉靖坐下,手扶着已经重新整理过后的御案,眼睛眯起来,慢悠悠地道:“黄伴伴,你知道朕现在在想什么吗?”

黄锦心里说,陛下定是在想徐谦的事,可是他怕说错,因此微微一笑道:“陛下的心思,岂是奴婢能妄测的。”

嘉靖朝他点头,显然对他的回答并没有生出反感,他淡淡地道:“朕在想,小小的商家,为何会有近百万的家财?”

黄锦道:“陛下,这些事儿,奴婢多少知道一些,我大明实施海禁,可是丝绸、瓷器等物却深受诸夷喜爱,而商家借此机会大肆贩卖丝绸、瓷器、茶叶,往往能获利十倍百倍,他们靠着这等见不得人的勾当,挣来这万贯家财,就不足为奇了。”

嘉靖若有所思,随即吁了口气,道:“每年年底的时候,整个朝廷都为几万几十万的亏空而发愁,想不到只是下海经商的获利竟不下于岁入,朕现在想来,实在觉得匪夷所思。”

黄锦忍不住心里打了个突突,看着嘉靖,忍不住道:“陛下莫不是想开海?陛下,万万不可啊,若是让人知道了,又不知要闹成什么样子了。”

嘉靖微微一笑,却是拿出了一份奏书,淡淡地道:“朕从未想过开海,朕只是在思考这封奏书,这是徐谦连同证物一道送来的,朕看过之后,一直在斟酌是不是该拟准。”

第一百五十三章:展翅高飞

嘉靖一面说,一面拿起了徐谦的奏书,显出犹豫不决之色。

奏书里的内容很简单,是说查抄出商家商船的事,其中擅造的三桅以上违式大船就超过了十几艘,这些船只既已查抄,可问题在于,是该销毁还是充为水师之用。

只是真正吸引嘉靖注意的是,奏书中的一番话。

“学生奉钦命巡查倭寇事,虽不敢懈怠,却屡屡徒劳无功,学生思虑再三,痛定思痛,有一言进献:倭寇肆虐神州,侵扰江浙、福建等地,又有乱民见利忘国,与倭人串通一气,使倭人气焰更盛。兵家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倭人对我大明了若指掌,而大明对倭寇却是一无所知,因此学生以为,正因如此,才使我大明处处受制倭寇,对倭人畏之如虎。”

“因此学生建言,恳请督造或征用大船,委任密使携带丝绸、瓷器若干,使其出游列国,观察各国风土人情,如此,才能知己知彼,使这倭寇无所遁形。微臣举荐一人,姓邓名健,钱塘人士,为人忠厚,素有胆略,陛下可遣其人为密使,周游各国,搜集各国舆情,将来迟早能为陛下所用。”

嘉靖是何等人?他看奏书,从不会从字面的意思去解读,就如这徐谦,口口声声说派遣密使周游各国是为了知己知彼,效仿汉时的张骞行径,可是若认真去看,堂堂密使竟还要携带丝绸、瓷器若干,当然,若是要解释,其实也解释得通,无非就是说使者带着财货去结交各国三教九流罢了,可是往深里想,你去给别人送礼,别人要不要回礼?这一来一去,岂不就是生意?

嘉靖冷笑一声:“徐谦这个家伙,说好听点叫善于变通,说难听一些,却是歪门邪道。”

黄锦听不出所以然来,不敢放肆发言,只得乖乖地听嘉靖说下去。

嘉靖叹了口气,继续道:“可是他的心意,朕却是明白,他不过是想用折中的手段来趁机效仿商家进行海上贸易而已。”

黄锦忍不住道:“这么做,只怕朝中的官员必定要上书反对。”

嘉靖摇摇头,语气平淡地道:“暂时不会,眼下是他们理亏,所以不会有人反对,况且这毕竟是小事,只是说巡游各国,又不是效仿文皇帝那样的阵仗。可问题在于,这么做,真有益处吗?徐谦在奏书里虽然没有明说,可是他的意图却是告诉朕,下海能给宫里带来大量的银子,能充实内库。”

嘉靖眯着眼,漫不经心地敲击着案牍道:“朕从来不知道,现在却明白,所谓军哥大事,无非就是银子而已,养兵要银子,平叛要银子,修筑河堤要银子,便是各部各院也需银子才能运转,多一些银子自然没有坏处,可问题就在于,徐谦真能挣来银子吗?”

他叹了口气,摇头道:“罢罢罢,便让他试试看吧,这个邓健是谁?厂卫探查过他的来历吗?”

黄锦躬身道:“奴婢略知此人,此人和徐谦一向搅在一起,关系匪浅,不过他又是王公公的人,至今还在王公公府上担任护卫一职,王公公有许多事和徐谦联络,都是经过他去办。”

嘉靖吁了口气,道:“那朕也能放心一些,就交给这个邓健吧,敕命邓健为密使,代朕巡游各国,巡查各邦风土人情。至于徐谦……这一次也是立了大功劳,可是朕不能赏他,他毕竟年纪尚幼,少年得志未必是什么好事。”

黄锦忍不住道:“陛下,徐昌在锦衣卫中似乎做得颇为尽心。”

“是吗?”嘉靖微笑,道:“有功要赏,知会锦衣卫一声,要多多给予照顾,给个肥差罢。”

话音落下,嘉靖显得有几分疲惫,不过他的兴奋劲还没有过去,突然临时起意,道:“你再拟一道中旨,就说淳安那边但凡证据确凿者,命徐谦立即严惩不贷。”

黄锦忍不住道:“陛下不是已经命内阁拟旨,让有司处置这些残暴官吏吗?”

嘉靖冷冷道:“不是有人说朕的中旨不算数吗?内阁那边拟他们的拟票,你拟你的中旨,朕倒要看看,是他的批红拟票算数,还是朕的中旨算数。”

黄锦心中一寒,顿时明白了嘉靖的意思,天子这是要乘胜追击,给内阁一点颜色看看。

“奴婢遵旨。”

……

淳安县。

堂堂钦差,官名竟高达十一字之多,既有浙江,又有巡查,还有倭寇的大使,现如今却每日都在读书。

不读书是不成的,读书是徐谦的敲门砖,他圣眷再高,没有功名那也是白扯,钦差毕竟只是暂时的官儿,要做真正的老爷,却还少不了发奋图强。

这几日,徐谦将四书都温习了一遍,淳安多山,便偶尔带着邓健到附近的山中去踏青。当然,几十个护卫是必不可少的,徐谦又不是傻子,所谓站得越高,得罪的人就越多,自然是小命要紧。

这一日清早,徐谦早就带着邓健到附近山麓去游玩,出了县城便是一处渡口,二人登上小舟,小舟顺江而下,身边的一座座郁郁葱葱的山峦入目。

坐在小舟上,徐谦朝邓健微笑,这种微笑再熟悉不过,一般情况下,只有这家伙坑人的时候才会有这样的表情。邓健顿感压力甚大,硬着头皮道:“你不去看起伏山峦,却是看着我做什么?”

徐谦叹息道:“你看这山这水,游走其间,你会不会有感触?”

邓健舔舔嘴道:“其他感触没有,只是这里的鱼很是肥美,若是能捉上几尾前去烹饪一下,定是神仙般的享受。”

徐谦向邓健翘起拇指道:“邓兄弟好志气。”

邓健叹口气,道:“你莫要讽刺我,你们读书人就爱看风景,可我是粗人,自然是果腹要紧。”

徐谦凝望远处的一座山出神,问船家道:“那是什么山?”

船家撑杆,笑道:“公子,这是龙山,传说曾有飞龙盘踞,因而得名,山上还有寺庙,香火很是鼎盛,公子要去看看吗?”

这时代的船夫、脚夫,大多都兼着导游的职责,巴不得游客多耽误些功夫,能多得些赏钱。

徐谦微微一笑,道:“这就不必了,有些东西远观便足以,若是近看,少不得会令人失望。”谢绝了船夫,徐谦又对邓健道:“其实做人也是如此,人的目光不能限于一山一水,而应该放眼天下,心怀万物,如此,才能有一番作为。”

邓健脱了鞋,光着脚丫子踩在船板上,又把腰刀卸下来,道:“徐兄弟有什么话直说吧,我看你这几日老是带我出来,说话神神叨叨的,定是有什么心事,你直说出来,我也能接受,早晚都要挨一刀,不如索性给我一个痛快。”

徐谦瞪他一眼,对他这所谓的比喻很是气恼。他站到船头,长身伫立,道:“过一些时日,宫里就会有旨意,其中定有一份旨意是给你的。”邓健愕然,满脸的惊讶之色,道:“给我?这是为何?”

徐谦叹了口气,道:“你不要多问,我现在只能告诉你,那时你要离开这里,离开杭州,离开浙江,带着船队出海。”

“出海!”邓健一下子镇定不了了:“我为何要出海?莫非要逃亡?你又惹着谁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