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三国好孩子 (吴老狼)


“谢叔父为我等主持公道。”陶应又拉着陶商向刘皇叔行礼,发自内心的感谢感激,刘皇叔表情苦涩,也只能搀起陶商和陶应兄弟,与这两兄弟嘘寒问暖,说一些毫无营养的客套废话。
糜竺始终没看自己兄弟的尸身一眼,只是慢慢走到了陶谦的车旁,在陶谦面前双膝跪下,磕头说道:“主公,糜竺管教不严,致使亲弟做出如此大逆不道的恶行,糜竺知罪,请主公治糜竺应得之罪。”
始终一言不发的陶谦不断的咳嗽,许久才叹了口气,道:“别驾请起,刚才老朽都已经亲眼看到了,亲耳听到了,这事与你无关,你虽有管教不严之罪,但也用不着处罚。起来吧,把糜芳的尸体带回去装棺入殓,入土为安吧。”
“谢主公仁德。”糜竺重重磕头,又抬头说道:“主公虽然不肯治糜竺之罪,但糜竺也无颜再见主公,请主公容许糜竺辞去徐州别驾一职,率领家人返回东海老家隐居。”
陶谦又叹了一口气,盘算了片刻,陶谦很勉强的点了点头,道:“好吧,随你。”
糜竺再不说话,只是咚咚咚向陶谦重重磕了三个头,然后站起身来,把随身携带的别驾令牌交给曹宏,低着头一言不发的走出人群,从始至终都再没有看一眼刘皇叔和陶应,更没有看一眼糜芳的尸体,失魂落魄得仿佛已经是一具行尸走肉。
糜竺走后,陶应和陶商兄弟又对刘皇叔三兄弟说了许多感激的废话,直到陶谦受不住寒风剧烈咳嗽,迎接刘皇叔的队伍才簇拥着刘关张三兄弟进城下榻,刘皇叔带来的五百精兵,也被领到了徐州城外的军营之中驻扎。很快的,刚才还人满为患的旷野上便已经是空空荡荡,人去楼空,只有一些徐州的辅助军队留下来打扫空地,收拾残局。
糜竺没有马上派人来收敛糜芳的尸体,打扫空地的徐州老兵无奈,只地将糜芳的首级放到他的尸体上,又找了一张草席盖上。但就在这时候,有人忽然命令道:“别急盖上,等等。”
手拿草席的徐州老兵一楞,再抬头一看时,却见咱们的陶副主任不知何时领着一队亲兵又回到了这里,徐州老兵赶忙行礼间,陶应下马走到糜芳的尸体面前,从怀里拿出一道写有文字的绢书,摇晃着向糜芳尸体说道:“糜子方,还记得这里是什么地方不?”
脑袋都已经放在了胸口上的糜芳当然无法回答,倒是行礼的这个徐州老兵笑着说道:“公子,他已经死了,没办法回答公子你的问题了。”
“那你替他回答如何?”陶应微笑着问道:“你回忆一下,糜芳大人躺这个位置,曾经发生过什么事?”
那徐州老兵有些莫名其妙,但仔细回忆了许久,那老兵惊叫起来,“想起来了,半年多前,公子你就是这个位置,当众跳进了曹军的油锅。”
“回答正确,有赏。一会叫你上司赏你一斛粮食,就说是我的意思。”陶应笑笑,把手中那块写有文字的白色绢布放到糜芳的尸体上,又向那老兵吩咐道:“糜别驾派人来收拾的时候,把这道缣书也交给收尸人,顺便告诉收尸的糜竺家人,让他们给糜竺带四个字——旧债清了。”
“旧债清了?”
那老兵有些疑惑,陶应笑而不答,只是点了点头,确认就是这四个字,然后陶应重新骑上战马,领着亲兵再次回城去了,留下那份白绢在糜芳的尸体上迎风飘动,绢上有一行糜芳本人亲手写的文字——入贵军大营寄书者,陶谦次子陶应也!

第六十二章 皇叔反扑

尽管宴会大厅里生得有四个大炭炉,炭炉里也放满了烧得通红的炭块,但坐在大厅里的鲁肃和陈珪、陈登父子三人还是觉得很冷,如处冰窖一样的寒冷。
不是炭火不够温暖,也不是门外的寒风太过刺骨,更不是宴会的气氛不够热闹与美酒不够香醇,而且还恰好相反,宴会上的陈年美酒相当醇厚,气氛也十分热闹,好酒如命的张飞也在与臧霸、孙观、吕由等一帮酒鬼拼命的斗酒,喧哗的声音几乎都快把屋顶都掀翻了,但鲁肃和陈珪父子等人还是感觉到了入髓的寒冷,感觉到了一种发自内心的寒冷。而这种寒冷,来自这场宴会的两大主角——陶副主任与刘皇叔。
让鲁肃等人产生这种感觉的原因,是刘皇叔与陶副主任在宴会上的言谈举止。白天在城门前吃了那么大的亏,被硬逼着亲手宰了自己在徐州最忠实的走狗帮凶,咱们的刘皇叔竟然还能够谈笑自若,举止如常,就好象压根没有发生过糜芳那件事一般,风度翩翩得让人心折。而咱们的陶副主任更是厉害,不仅同样的谈笑自若,举止如常,还对刘皇叔一口一个叔父的叫得甜蜜亲切无比,拉着刘皇叔的袖子只是不断劝酒,还不只一次的离席亲自给刘皇叔三兄弟斟酒,真正做到了表情演技收放自如,出神入化。
也正因为如此,十分清楚刘皇叔与陶副主任恩怨过节的鲁肃等人才心里发寒,知道光是陶副主任和刘皇叔这份演技,就绝对是自己们这辈子难以企及的高度。看向刘皇叔与陶副主任的目光,自然也与看到两条毒蛇盘身吐信一般无二。
重病缠身的陶谦没有参加这个宴会,让陶应代表他做陪,为刘皇叔三兄弟接风洗尘,还当着所有人的面,把与刘皇叔协商御敌作战的大权下放给了陶应,还公然说出陶应的决定就可以拍板定案的话。对此,徐州文武百官对陶谦的言下之意心知肚明,刘皇叔更是看得透彻,但事情已经到了这一步了,刘皇叔也已经不再敢梦想陶谦第三次提出把徐州牧的位置让给自己了,要想拿下徐州五郡就必须武力说话了,所以刘皇叔从一开始就在心里琢磨,如何才能寻找到武力吞并徐州的机会,又如何能解决掉陶应这个与自己十分相似的危险对手。
悄悄拿定主意了,乘着陶应又一次亲自来给自己斟酒的机会,刘皇叔笑吟吟的向陶应问道:“贤侄,刚才令尊说了,关于曹军之事,由贤侄替他做主,与备协商御敌之策,不知贤侄心中有何打算,打算与备如何联手抗敌?”
陶应眨巴眨巴纯洁天真的大眼睛,很是忠厚的答道:“小侄才薄略浅,于军事上了解不多,关于此事,还要让小侄与徐州文武官员商议之后,再给叔父答复。”
“哎,贤侄太谦虚了。”刘皇叔笑得甚是温和,道:“贤侄前次南征笮融,以八百骑兵大破万余敌人,借以一战成名天下知,其后贤侄又以少胜多,以弱势兵力大破淮南名将孙伯符,全歼他率领八千精兵,逼死孙策,最后又逼和袁公路。战功都已经如此之显赫了,贤侄竟然还自称不懂军事,是不是自谦太过了?”
“叔父过奖了,那些都只是侥幸而已,笮融与孙策轻敌,这才让小侄捡了大便宜。”陶应谦虚的傻笑,又道:“既然叔父如此说,那小侄也只好献丑了,依小侄愚见,维持现状即可。”
“维持现状?”刘皇叔有些惊讶,忙问道:“贤侄,你觉得维持现状就行了?就可以挡住曹操和吕温侯了?”
“正是如此。”陶应大力点头,憨厚的笑道:“依小侄愚见,小沛乃徐州北大门,无论曹操还是吕温侯侵犯徐州,首先都要经过小沛,所以叔父只要守住了小沛,曹操与吕温侯就是有千军万马,百万雄兵,也不敢深入徐州腹地一步。而且在小侄看来,被泗水与泡水三面包围的小沛城池坚固,易守难攻,又有叔父这样的当世名将坐镇,不管是曹操还是吕温侯,都只有望城兴叹的份。所以小侄认为,维持现状即可。”
刘皇叔又有一种想把陶副主任掐死的冲动,心说你这个小贼的算盘打得可真是好啊,维持现状让我死守小沛,让我顶在前面和曹操、吕布火并,让你躲在后面坐山观虎斗,你这个小歼贼是不是太吃亏了?
“贤侄,不是做叔父责备你,你太保守了。”刘皇叔摇头叹气,仿佛很是惋惜晚生后辈的保守消极态度,又微笑说道:“晚辈饱读经书,熟知韬略,岂不闻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之理?小沛民少粮亏,城池残破,岂能久守乎?倘若曹操与吕布真的来袭,就算做叔父的坚守小沛,又能守得住多久?届时或是城中粮尽,或是备百密一疏,偶有丧失,小沛城破,贤侄又如之奈何?”
“放心吧,到时候你也该和曹操、吕布打得两败俱伤了,我再守徐州也轻松了,所以我不担心。”陶应脸上亲热笑着心中嘀咕,又傻呵呵的笑道:“叔父请放心,倘若敌人来犯,小侄与父亲定当不惜代价为叔父供应粮草军需,同时小侄也会在适当时机亲率君子军北上,在侧面接应叔父。”
“不必那么麻烦。”刘皇叔继续摇头,又微笑说道:“备有一计,倘若贤侄愿行,可保徐州五郡安如泰山,再无曹军之患。”
“叔父有何妙计?还请叔父指点。”陶应满脸惊喜的问道。
“兵书有云: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刚决柔也!”刘皇叔也不谦虚,好心指点后生晚辈道:“这句话的意思是,敌人的处境艰难,我放正好乘此有利机会出兵,坚决果断地打击敌人,以取得胜利——贤侄,你明白叔父的意思了吗?”
“不好!”一旁留心倾听的鲁肃、陈珪和陈登三人顿时脸上变色,已然明白了刘皇叔接下来的计划——想以趁火打劫的借口,诱使陶应主动出兵或者组成陶刘联军,主动出击去攻打正为粮荒困扰的曹操,然后利用陶曹战争从中渔利!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