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凤雏 (冰冻一尺非三日之寒)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冰冻一尺非三日之寒
- 入库:04.13
“兴霸并未听错,非是庞某口误。”庞山民说罢,微微一笑道:“如今天下人皆以为庞某欲与曹操不死不休,可又有谁知道,当下情形,乃庞某与那郭嘉一同设计,奉孝欲割让半境汝南,予我荆襄,庞某亦当配合与他,演这一场大戏!”
庞山民见甘宁惊愕莫名,笑叹一声道:“只是庞某不知,这一战过后,天下间还可余几路诸侯……”
甘宁回过神来,半晌无言,许久之后,对庞山民道:“山民将此机密要事告知甘某,欲使甘某为领军之将?”
“兴霸所擅,乃是水战,且我军中,兴霸功勋卓著,此建功机会,可交由别人……”庞山民说罢,甘宁却摇了摇头道:“山民莫要小觑甘某,水战甘某可成事,陆战亦可,甘某如今还未去过西川土地,征伐汉中正是山民用人之际,甘某怎可落后?”
“那兴霸届时便去接收汝南,我荆襄水军,离兴霸不得!”庞山民见甘宁竟想跑到西川,去掺和汉中之战,不禁笑骂道:“若兴霸离去,我水军交给何人掌管?”
“苏飞不是还在营中么?”甘宁一脸急切,对庞山民道:“是兄弟就休要多说,允了甘某请求,之前战事,甘某从未令山民失望,攻伐汉中定当亦然,甘某此去,必定成事!”
NO.317 庞山民欲用陆逊
与郭嘉密议之后,庞山民便思索过用兵西川之际,帐下将校如何调配,如今夺下西川,时间尚短,虽西川文武,尽皆归附,可毕竟之前西川与荆襄联系尚浅,若二州军马,合兵一处,这将领之间默契不足,恐怕疏漏难免。
对庞山民而言,张鲁并不是多么难啃的骨头,且攻伐张鲁之际,正是二州将校培养默契的大好时机,荆襄将校虽今年来,风头正劲,可庞山民心知,西川之中,可当大用者亦有不少。
张任,严颜,雷铜,吴懿等皆可堪重用,只是其久于川地,于天下间声名不显,如若拿下汉中,继而或可攻西凉,或可攻曹操土地,值此用人之际,庞山民自然不会使西川将领,明珠暗投。
所以甘宁此番提议,倒是教庞山民颇感为难,甘宁欲往西川,本非大事,可荆襄水军唯有在甘宁手中,庞山民才可安心面对江东,江东屡次出尔反尔,若趁甘宁不在,遣水军再扰荆襄水道,荆襄便难得安宁了。
苏飞领军虽是不错,然而其擅守不擅攻,庞山民极为讨厌被动挨打的局面,而水军自蔡瑁亡后,张允弃暗投明,此人虽操演水军,有些本领,却又不是庞山民心腹之人,难当大用,所以当甘宁提及欲往汉中,一长见识,庞山民才会如此踌躇。
思索半晌,庞山民终究是抹不开兄弟情面,微微点了点头,甘宁见状,不禁大喜,庞山民将案上地图摊开之后,对甘宁道:“兴霸欲去汉中,却难为主帅,张鲁军马虽不足为患,可毕竟也是一路诸侯,且其创‘五斗米教’,治下百姓归附,所以兴霸此去,亦当谨慎。”
“山民大可一切放心,只是不知山民,欲使何人为将,何人军师?”甘宁说罢,庞山民微微笑道:“黄老将军老当益壮,可为军中主帅,兴霸与文长掌左右二军,与老将军遥相呼应,庞某欲令孝直加派西川将校,与兴霸诸人汇合,至于军师,乃是孔明!”
“若山民遣孔明去,士元必然怨愤。”甘宁说罢,庞山民却苦笑道:“士元心中总欲与孔明一争长短,若使二人同为军师,一旦士元任性,反而不美。”
“那山民是欲使士元陪郭嘉于汝南演戏不成?”甘宁说罢,庞山民摇了摇头道:“士元与庞某于长沙静待诸君事成……至于陪奉孝先生于汝南做戏者,庞某另有人选。”
“法孝直?襄阳二蒯?”
见甘宁心中好奇,急欲知庞山民打算,庞山民摇了摇头,道:“用兵者乃是伯言,伯言师从水镜先生多日,正好于汝南检验一番,且接掌汝南土地,庞某多欲派军中小将参战。”
“一群少年人,怎可担此要事,若那曹操反悔,我军损伤必然不小。”甘宁似乎认为庞山民这番决策,颇为不妥,建言道:“总要有军中老将随行才好。”
“汝南之战本就是为军中青壮树立信念,若奉孝欲对其教考,自有伯言奉陪,且以庞某观之,届时奉孝怕是会去抵挡江东周郎……毕竟这诸家诸侯,除去我们,唯江东对曹操的威胁最大。”
甘宁闻言,微微点头,对庞山民道:“那董衡如何安排?”
“董将军勇力不凡,可于军中,声望不显,庞某欲令董衡,张任二人一道掌军,镇守汝南,便是曹操平定周遭,日后反悔,想要取回,也不容易!”庞山民说罢,甘宁见其信心十足,亦不多言,对庞山民笑道:“山民大可放心,平定汉中之后,宁定快马赶回,坐镇水军,严防江东异动!”
“知道就好……”庞山民颇为无奈的看了甘宁一眼,道:“若和平时期,兴霸便是遨游天下,庞某并无意见,只是如今战势已起,自官渡后,此役可一改天下诸侯版图,庞某必须慎重,兴霸于庞某心中,乃水军肱骨,兴霸若不在水军之中,庞某心中没底……”
甘宁闻言,点了点头,道:“山民心事,甘某尽知,甘某可应下山民,平定汉中之后,甘某便不再任性,专心调教我荆襄水军!”
庞山民点了点头,又与甘宁商议一阵,抱着一沓卷宗往竹林寻诸葛亮而去,诸葛亮婚期将至,庞山民本不欲打扰于他,只是如今这军马调动之事,庞山民水平尚浅,还须诸葛亮为其指点决策。
待见了诸葛亮,庞山民将今日之事,尽数告知,当诸葛亮得知庞山民与郭嘉二人做戏诓骗周瑜之时,大笑不止。
江东都督本是多智之人,奈何遇到了诡谲狡诈的郭嘉与出人意表的庞山民沆瀣一气,想不被骗都难,且若日后周瑜拿不下寿春,汝南诸地,还要输庞山民三月江东税赋,先前庞山民已坑了江东半年税赋,如今又坑一次,想到此处,诸葛亮不禁谑笑道:“兄长好歹也与江东孙权有些姻亲,与周瑜鲁肃诸人,相交甚厚,此计一出,莫非兄长是想看江东英杰,喝粥度日?”
“江东远比孔明想的要富庶很多。”庞山民闻言,亦是笑道:“江东世家财富依然不可小觑,不信孔明可看看这长沙府上,江东商贾往来账目……庞某所擅,乃安民之道,世家如何,庞某管不着,以庞某观之,若要让仲谋心悸庞某行事,还得再讹他一年江东税赋!”
诸葛亮闻言哭笑不得,连江东钱粮如何,庞山民都可做到心中有数,庞山民与诸葛亮印象中的诸侯行事截然不同,只是诸葛亮也知道,不可以用常规的眼光去看待庞山民的“歪才”,想到此处,诸葛亮对庞山民道:“兄长此番调兵遣将,以亮观之,还算妥当,亮之前亦想过,日后用兵汉中之时,培养西川与荆襄两方将校默契,只是唯有一点,亮心中难安,若一切如兄长所料,数载之期,天下三分,那这汝南,汉中,以及江夏周边,皆要囤积重兵,亮可代兄长牧土汉中,士元可代兄长镇守江夏,防江东异动,只是这伯言师弟独抗曹操,能否固守,亮实是不知。”
“那就叫伯言来,由孔明教考一番如何?虽是纸上谈兵,可以孔明之能,观其才气足矣。”庞山民说罢,诸葛亮点了点头道:“兄长对伯言似乎颇有信心,既然如此,亮定要好好会会这小师弟了!”
NO.318 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自庞山民为司马徽荐徒陆逊之后,水镜先生对陆逊悟性,大为满意,欲传其衣钵,日夜教导,陆逊也算争气,不过数月,其才名便于荆南广为传扬,已多有世家欲与其联姻,足见荆襄官场,皆看好陆逊日后发展。
庞山民本欲命随行下人召陆逊前来议事,却想起已经有段日子没去拜见水镜先生了,想到此处,庞山民对诸葛亮道:“今日你我闲暇,孔明愿与为兄去水镜先生处拜见么?”
“亮愿去。”诸葛亮闻言笑道:“往来政务繁杂,许久未见德操先生,亮心中甚是想念!”
二人离了竹舍,跨上快马,行不多时,便至司马徽草庐之前,入草庐后,二人遥见陆逊于堂中手捧书卷,细细研读,相视一笑,庞山民轻咳一声,待陆逊侧目,庞山民笑道:“倒是扰了伯言清净,庞某冒昧而来,不知水镜先生可在?”
“逊这便去里间,通传家师。”陆逊放下书卷,对庞山民微微一笑,道:“先前还未有机会,谢上将军引荐之恩,今日得见,逊当拜谢。”
“庞某亦有私心,为的乃是我荆襄将来。”庞山民摆了摆手,对陆逊笑道:“既然水镜先生休息,伯言不必通传,此番除来拜见老师外,庞某寻伯言,亦有要事。”
陆逊闻言,略加思索,便对庞山民道:“上将军与孔明先生联袂而至,莫非是为今秋汝南一役?”
“伯言才思,果然敏捷。”诸葛亮微微点头,出言赞道,庞山民闻言亦笑,对陆逊道:“亦为请伯言出山相助。”
相似小说推荐
-
江东周郎 (草牛) 起点13.07.05完结遥想公瑾当年,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主人公来到三国,成为另类周瑜,又...
-
枭风 (海风儿) 纵横中文网 2014-01-30 VIP 完结他是一匹狼,贪婪,野望,忍隐,残狠。他是一良人,孝义,知恩,多情,心悯。自安史之乱后,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