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凤雏 (冰冻一尺非三日之寒)



不过张鲁占汉中一地,终究是比不上马腾家大业大,思索许久,徐庶皱眉,对刘备道:“皇叔可曾想过,如今我等与马腾交好,联结羌人,便失了仁道……”

刘备闻言,心中一凛,继而笑道:“马腾乃忠良之后……”

“可若今后用兵中原,终究是要借羌人的力量的,西凉铁骑之中,羌卒甚多,若日后占据长安,遥指洛阳,于中原世家眼中,我等怕亦被其看为异族。”徐庶说罢,长叹一声,对刘备道:“皇叔若日后尽掌西凉军马,当答应徐某,羌人虽可用,却不可信,皇叔莫要因有了强援,背弃之前信念才是。”

刘备闻言,点了点头,张飞却不屑一顾道:“那董卓也是借羌人气势,只是不修仁道罢了,元直莫要多想,我家兄长乃堂堂汉室之后,当今皇上之叔,又怎会抛却心中志向?”

徐庶见刘备眼中甚是坚决,点了点头道:“既然如此,庶这便去劝马寿成攻伐长安。”

徐庶说罢,刘备张飞皆点头称是,待徐庶走后,刘备轻叹,于荆襄之时,人和尽失,刘备已经被那庞山民设计坑害,百姓心中,尽皆背离,若要光复汉室,如今别无他法,也只得借助于西凉异族之力了。

“翼德,使异族入中原,到底是对是错?”、

默然许久,刘备对张飞道:“之前备也不曾想过,西凉马寿成,所恃之力,多凭羌人。”

“兄长管他是对是错的,待兄长大权在握,兄长说对,那便是对!”张飞咧嘴笑道:“且有元直在,此等费神之事,交由他去操劳便是,兄长只需安心等待。来西凉时,那钟繇敢断我后路,撵的我们狼狈逃窜,这仇怨,张某可未曾忘却,待元直事成,总得去找他清算!”

刘备闻言,不再搭腔,心中却遥想江夏关羽,赵云二人,张飞向来没什么主见,而关羽,赵云则不然,若此番联结西凉,引羌军入了长安,不知关羽,赵云二人会作何感想。

“云长,子龙……会离备而去么?”

刘备口中喃喃,张飞却道:“兄长怎会怀疑二哥?昔日桃园结义之情,二哥又岂会作背主之事?且子龙于汝南之时,都不曾离兄长而去,更何况他二人,如今已坐守江夏?”

“联结羌人,终究名声不好,以那庞山民行事狠辣,怕是待攻伐长安之时,刘某名号便如那昔日董卓无二了,非是备怀疑云长,子龙,而是那庞山民巧舌如簧,此人素来与备不睦,如今备势力衰微,其落井下石乃是必然。”

“兄长理会那等小人作甚?”张飞闻言怫然不悦道:“总之,张某信二哥,子龙不会背弃,且兄长亦言,那马腾乃忠良之后,只要我等行事光明磊落,管别人说些什么?”

刘备闻言,面色稍霁,心中暗道,张飞倒是话糙理不糙,无论再怎么光明磊落,总耐不住庞山民乱泼污水,昔日于荆襄时,安抚数月百姓,却抵不住庞山民那纷扰而至的污蔑之言,想到此处,刘备振奋精神,朗声笑道:“翼德所言极是,待备大权在握之时,再叫天下百姓看看,备是何许人物!”

NO.263 庞山民真正的野心

与此同时,刘备亦不禁想到,山越,南蛮也是异族,对汉人来说与羌人无二,然而异族却可与百姓于荆南相处和谐,甚至庞山民挥军西川之时,蛮人竞相从军,辅庞山民建功立业,刘备以为,若得庞山民安抚蛮人之策,这羌人或许也不会如现在这般,服从马腾调度。

将来与西凉羌人的纠葛,耗时久远,刘备迫不得已,也要未雨绸缪,只是苦思许久,刘备却发现荆南的那些办法,无法照搬照抄,用于羌人,其关键之处便在于,那庞山民可点石成金,安抚南蛮一应用度,可独力支撑。

竹纸,印刷,乃至制糖皆厚利之技,而此等神技,曹操孙权两家尽皆不会,还须仰仗荆襄的货物源源不断的运往北地,江东,刘备甚至在想,若关羽,赵云二人,久守江夏,恐生变数,是不是当待徐庶归来之时,与徐庶商议一番,用江夏一城,换庞山民点石成金奇术。

“这庞山民如何能占据诸多好处……”刘备越想越不是滋味,不禁暗自咒骂了起来,心中暗道天下诸侯,如庞山民这般狗屎运道者,之前还从未遇到,短短两年时间,便有了偌大基业,早知如此,于汝南与庞山民初见之时,拼着与云长反目,也要将其扼杀才是。

不过世上终究是没有后悔药卖,对于此事,刘备也只能想想罢了。

千里之外,荆襄亦天寒地冻,而竹林校场旁的工坊之中,匠人劳作,热火朝天。

庞山民所书的点石成金之术,验证起来,进程颇快,虽然工匠门多懵懵懂懂,也不了解这些后世的技巧,但有了庞山民从旁提点,工匠们体悟的也不慢。

黄承彦近些时日以来,面上喜色不断,自从见识了新式织机之后,黄承彦便亲自动手,尝试了一番纺织麻布的乐趣,数尺麻布,不消半日可得,且布料坚韧,远胜之前百姓手工所纺。

只此一物,黄承彦便意识到,虽已寒冬,可荆,益二州的百姓怕是不得农闲了,若织机推广下去,便是农闲时分,百姓家中,亦有进项。

只是黄承彦的提议却被庞山民无情的扼杀在了摇篮之中,并非庞山民不懂得尊师重道,而是百姓若利用织机纺布,颇为浪费,且不说寻常百姓家中,根本就没有这么多织布所用的原料,便是一台寻常纺机,造价不菲,百姓家中根本养不起这个金贵玩意儿。

对此黄承彦颇为无奈,见庞府工匠们接二连三的制造出了数架纺机,黄承彦又将庞山民召至面前,对庞山民道:“山民,除却与世家交换权益,汝亦当心系百姓才是,这纺机一家百姓难以购下,若一村百姓,合购一台纺机,倒也可行!”

见黄承彦对纺机之事耿耿于怀,庞山民轻叹一声,道:“于百姓而言,不患寡而患不均,一村之人,所得麻布,如何分配?且这织机,便是寻常世家,亦难使其大用,于襄阳内,除蒯,庞两家,别家便是用其纺布,获利亦当有限的很。”

庞山民说罢,黄承彦微微愕然,一脸疑惑道:“山民此言何意?”

“织机纺布,效率极高,唯有原料源源不断,才可得巨量麻布,寻常世家,何来资财购买大宗原料?若织机不用,便是浪费,无论是世家还是百姓,便是得此事物,亦赚不到财帛……”庞山民说罢,黄承彦如梦方醒,恍然大悟,对庞山民道:“那岂不是说,这日后天下麻布,皆出自于庞,蒯两家手中?”

“未必。”庞山民闻言笑道:“商人趋利,这织机虽制作繁琐,然细心之人,却可窥其究竟,便是仿制,也不太难,况且庞某也从未想过,藏私之事,别家诸侯若想买这织机,只要出得起价钱即可。”

“且织机织布,极为快捷,寻常人用一日之功,可得以往数日之布,这麻布一多,其价亦贱,便是寻常百姓,亦可购买,所以学生以为,虽世家获利,百姓亦可获利,且世家囤布无用,最终还是百姓受益的多些……”

庞山民说罢,黄承彦眼前一亮,对庞山民道:“山民于造这织机之时,已想至此处?”

庞山民闻言点了点头,心中暗道,这些道理放在后世,便是寻常之人亦可窥其究竟,而于这汉末时代,便是黄承彦这个奇术大家,都闻所未闻,穿越者的优势一旦显山露水,果然还是有些王霸之气的。

只是对庞山民而言,织机只是与以蒯家为首的荆襄世家,交换利益的筹码之一,庞山民也没打算过将这织机必须大规模应用的道理,尽数使荆襄世家所知,荆襄世家对庞山民而言,亦敌亦友,若是世家之间,产生纠葛,庞山民倒也乐得隔岸观火。

原始的优胜劣汰而已……

而强大的世家,在渐渐吞并弱小世家的同时,其目光怕是也不会再放在朝堂权柄之上了,与此同时,庞山民即可向世家推广这些生财之道,亦可渐渐获得朝堂权柄,一石二鸟,何乐不为?

且自汉之后,儒家独大,而墨,法诸家衰微,庞山民所掌点石成金,多赖墨家,而其为政之道,倾向法家,所以之前蒯越曾言,庞山民这处世之道,与吕不韦的“兼儒墨、合名法”的杂家学说,倒是有些相似,只是蒯越不知,庞山民的野心不止于此,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之后,造就强秦,而庞山民则打算以荆襄为引,引导一场新的百家争鸣。

任何学说,都有可借鉴之处,至于孰是孰非,便是庞山民这个来自两千年后的穿越人士,亦不得而知,只是庞山民以为,若可将这些古老的学说,传承下去,使其后继有人,推陈出新,千百年之后所得的事物,才是真正的中华文明。

想到此处,庞山民不禁嘴角含笑,黄承彦见庞山民若有所悟,心中却似涌起了惊涛骇浪,口中喃喃:“这小子,似乎所图的不仅仅是逐鹿天下啊……”

NO.264 黄月英斐然的功绩

庞山民推算一番,虽点石成金皆可获利,但以如今工坊的人力物力,最好还是专攻织机与水车这两种新生事物,度过隆冬便至春耕之时,对庞山民而言,若荆南百姓可人人多开辟几亩田地,比之世家获利,更为重要。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