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利荣的贴身护卫——那名手捧大纛的夏军甲士亦是不凡,竟在间不容发之际,纵马飞驰,以碗口粗的旗杆挡在主将身前。
噗!木屑纷飞,铁锥枪宽如巴掌的锋锐枪头。嵌入旗杆,旗杆摇摇欲折,野利荣逃过一劫。
野利荣惊魂甫定,还没来得及喘一口气,忽然眼前一暗,祸从天降——断裂的旗杆笔直砸下,将野利荣连人带马,拍翻在地。
野利荣这一摔,再未能爬起,乱军之中。无数马蹄从他身上践踏而过……
五月十八。申时末刻,夏军援兵都统军野利荣,殁于乱军之中。一万五千夏军,崩溃。
……
酉时末刻。天色昏暗。定州城下。杀声渐息。
夏军攻杀了整整一天,数次攻上城头,又数度被守军击退。城上城下,尸首枕籍,有华军,更多的是夏军,堆了足足五尺高。
察哥做为一员宿将,对敌我态势认识得还算清醒,也没奢望能一战而破定州。距离一月之期,尚有大半时日,慢慢来吧。
正当察哥下令鸣金收兵,回营休整之际,突闻后方营寨一阵骚动,随后,连后军都骚乱起来。察哥大怒,正待喝令护卫去察看何事,却见一名留守营寨的指挥使,脸色灰败,连滚带爬奔来,跌扑在马前。
“都元帅!大事不好……野利将军所率之生兵,遭华军伏击惨败,眼下正……正……”
察哥又惊又怒,兜头就是一鞭:“正什么?快说!”
那指挥使任由脸上鲜血涔涔而下,惨然道:“我军近万残兵,正被华军驱赶冲寨……”
察哥壮硕的身躯晃了晃,差点栽下马来,仰天悲叹:“天亡大夏!”
与此同时,定州城上,半身尽染的王贵,张口满嘴的红牙,戟指混乱不堪的敌营,纵声大笑:“天佑大华!”
贺兰山的星空,深邃高远,虽无明月,却有繁星如棋,能见度依然清晰。
贺兰山下,火光点点,密如繁星。天上地下,火光星光,交相辉映,照亮着……鲜血与死亡。
一支攻杀一整天、筋疲力尽、瘫软如泥,只等回营休整的军队,被一支以刀枪驱赶、亡命狂奔的军队从侧背冲击,后果可想而知。
两支大军重重撞在一起,各自为生存,身不由己,自相残杀。杀到最后,想停都停不下来。黑暗之中,所有在身旁打晃的全是“敌人”。为活命,只有先下手为强,身边的人越少,自身就越安全,直到自己也被抱有同样想法的敌人或同袍干掉……
定州守军自北而南,开门反击;十二师二千余铁骑,自南而北,撒成网状,截断了整个战场向南的退路。夏军溃兵只有三个选择:待在原地,自相残杀,命大就能活;往西,逃入莽莽贺兰山,九死一生;往东,跳入黄河,幸运的,可以捡一条命。无论那一种选择,都足以筛选掉九成以上的夏军士卒,夏军,完蛋了!
夏军都元帅察哥,原本有逃走的机会,但他坚辞护卫要保护其逃亡的建议,伫马立于大纛之下,似有所待。察哥不蠢,也不是活不耐烦,只是心下明白,遭此惨败,举国兵力为之一空,国家危殆。如此大罪,纵使回到兴庆府,也难逃一死。既如此,何不痛痛快快战死于沙场,让华军看看,党项人,一样有男儿。
夜色中杀声正酣,一队手持火把的骑兵自南驰骋而来,出现在察哥及一众夏军护卫面前。
双方距离五十步,剑拔弩张,遥遥对峙。
一将纵马而出,高声道:“某乃华国西征集团军统帅,岳飞是也!前面可是晋王?”
察哥推开护卫,策马而出,洪声应道:“正是察哥!岳飞,成王败寇,吾无话可说。既然你我有缘相见,便来一场王对王的决死战如何?莫叫察哥小觑华人可好?”
岳飞豁然大笑:“既然晋王有此雅兴,飞敢不从?”
察哥死志已决,临死前还有机会拉敌军统帅垫背,当真开怀。伸手接过护卫呈上之大斧,纵声豪笑:“本王斧下向无五合之将,且看岳将军能撑几合。”猛磕马腹,胯下神骏已极之青海骢,感应到主人的激昂战意,灰聿聿一声长嘶,如箭冲出。
岳飞安坐马背,好整以暇,将得胜钩上的大宁笔枪摘下,重重插在地上。反手摘下大弓,飞快取箭在手,张弓搭箭,引弦疾射。
嗖——
狼牙箭在星光与火光间穿行,仿佛追寻逝去的流光。
察哥看到了岳飞摘弓,也看到了岳飞射箭,他也想到要勒马闪避或以斧面格挡。但他万万没想到的是,箭矢来得那么快,穿透力是那么大,他根本来不及闪避,更来不及格挡。
《宋史》有载,岳飞可开弓三百斤,在两宋,这是个最高记录。韩世忠、李成、韩常等人,同样也只能拉开这个弓力,再高就没有记录了。虽然没有记载岳飞是个神射手,但是,如果他的目标是——黑暗之中,箭如流星,去势如电,正中察哥那匹青海骢。
马首飙血,察哥扔斧滚跌,半天爬不起来。
射人先射马!
察哥好不容易爬起来,正欲伸手拔刀,锋利的枪尖已抵在咽喉。
岳飞神色平静,仿佛适才只是靶场练习,淡淡道:“如何?”
“你赢了。”察哥松开刀柄,倏地双手齐出,死死攥住枪杆,张开满是鲜血的大嘴惨笑,“本王既不屑逃生,又岂会为你所擒?”
双臂一绷,壮硕的身躯猛然向前一挺,枪尖破喉,怒血飞溅……
晋王察哥之死与五万夏军败亡,不仅仅是夏国擎天巨柱倾塌与最后一支机动力量覆灭,更昭示着,百年夏国,即将走向终结。(未完待续。。)
第四百五十六章 大夏将倾
(霍霍!!两位大盟一齐出手,给力啊!!还有圣德公书友,谢谢啦!)
~~~~~~~~~~~~~~~~~~~~~~
当晋王察哥抽调二万精锐边军回援的时候,在东南边境线与夏军对峙的华国征西大军,敏锐察觉到夏国边境守军外强中干,随即发动试探性进攻。结果异常顺利,短短五日,由东至南,连下十二砦。夏军守卒无论是抵抗力、战斗意志都疲软许多,远不能与之前相比。
正当华军步步紧逼,夏军连连后退之际,五月二十六,定州大捷的消息终于传开。天下震动,华国振奋,夏国震惊。
华天子狄烈只说了一句话:“干得漂亮!是时候收拾夏国了。”
五月二十七,第十二师击破定州至兴庆六十里路段上,夏军三重拦截,兵临夏国都城兴州城下,夏国举国震怖。
五月二十八,麟府折家军、葭芦晋宁军、延安十四师、环州二十一师,以及刚刚赶到、休整不足五日的中原第八师、第九师。四万余大军,在东起兔毛川,南至杀牛岭,横亘六百里战线上,全线出击。
灭夏总攻,正式打响。
夏国东南边境五大军司:左厢神勇军司、祥祐军司、嘉宁军司、静塞军司、西寿保泰军司。原本就被抽调近半兵力,听闻全军覆没,军心动摇;再闻国都被围,危在旦夕,军无战力。士无战心。各军司都统军刚刚传下撤军解围命令,大军几乎是以战败之姿,如潮溃退。一路丢弃辎重,丢盔弃甲,士卒逃亡,不可收拾。好端端的大撤退,最终演变成一场难以控制的大溃败。
撤退也是一问精深的战争学问,撤得不好,比战败还糟。遗憾的是,夏军将领已经无法细研这门学问。因为时间不等人。国都不等人,华军更不会等人。
夏国全国总兵力约为五十万,扣除各种水份,比如杂役、负赡、地方弓手、土兵、蕃兵等等。常备擒生军、厢军约为十五万。其中分布在西、西南、西北及北方兵力约五万。除下十万,分摊到全国各州、军司、东南边境砦堡城寨,勉强敷用。可与宋国战上几个来回。
此次察哥与野利荣两支大军先后被歼,举国兵力被打掉一半,如果不把前线兵力抽回救急,堂堂夏国国都兴州城,都无兵可守。国都若被破,国君若被俘,国家还存在吗?南去三千里,那个叫东京的地方,那一对父子官家,就是最好的例子。
所以,夏军只能撤退,集结残军,力图合击第十二师,为国都解围。
这个不得已而为之的策略,原本也谈不上错误,但坏就坏在两点:一个是国都被十二师围攻,朝廷一日数惊,急颁诏令,边军须限时抵达解围;二个是朝中文臣不通军事,太过于高估了本**兵的素质,以为一纸调令,数万大军就一个不少来到眼前。
这两道诏令,彻底毁掉了夏国五路援军。
六月初二,距离兴庆府最近的嘉宁军司、静塞军司八千大军,撤到静州,整军备战。可怜这两个军司出发足足有一万二千大军,其中擒生军超过五千人,不过三百里路程,大军跑了三分之一。其余三个军司,因为路途较远,迟迟未到。
六月初三,朝廷信使出现在静州,要求两军司立即派兵出战解围。两军的都统军叫苦连天,这军队刚到,还未休整,如何能战?更不消说,此时全军士气低迷,战斗力堪忧。
信使可不管这许多,放出话来“尔等是要休整到国都被破方才缓过劲呢?还是再接再厉,精忠报国?”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还能怎样?两个军司都统军只能向士兵许诺,救援解围,可得重赏;同时向上苍祈祷,静州到兴州,不过二十里,就这么点路程,可千万别出什么岔子才好。
相似小说推荐
-
枭风 (海风儿) 纵横中文网 2014-01-30 VIP 完结他是一匹狼,贪婪,野望,忍隐,残狠。他是一良人,孝义,知恩,多情,心悯。自安史之乱后,盛...
-
特战 (血友人生) 17k2013-12-31 VIP作品天资卓绝,实力强悍,却难逃嫉妒。叛徒,自然要将他钉在耻辱柱上,受万人唾骂,奸细,定然要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