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江东周郎 (草牛)


华歆闻言神态间有些窘迫,迟缓地回道:“主公有所不知,昔日我们三人确为至交好友,号称一龙。然自他们在避乱辽东之前,我们之间生了一些事,此后不再来往,如今已谈不上什么交情了。”
好奇心人皆有之,周瑜顿时来了兴趣,忙问道:“三位皆为高士,会有什么事情令你们不再交往了呢?”
华歆心里虽不乐意说,但周瑜是自己的主公,对自己不薄,一向也尊重自己名士的身份,便断断续续地说了他和管宁之间的故事。
原来华歆年轻时曾和管宁在同一处求学,老师讲究的是知行合既要他们读书写作,也要他们参加体力劳动,不能一昧地呆子。有一天,管宁和华歆二人在书舍后的菜园里锄草,说来也巧了,菜地里头竟有一块前人埋藏的黄金,锄着锄着,黄金就被管宁的锄头翻腾出来了。华歆管宁他们平时读书养性,就是要摒出人性中的贪念,见了意外的财物不能动心,平时也以此相标榜。所以这时候,管宁见了黄金,就把它当做了砖石土块对待,用锄头一拨就扔到一边了。华歆在后边锄,过了一刻也看见了这块黄金,当时华歆明知道这东西不该拿,但心里头忍不住,还是拿起来看了看才扔掉。管宁得知后心里很不高兴。
过了几天,华歆和管宁两人正在屋里读书,正巧在外头的街上有达官贵人经过,锣鼓声喧天,一大队随从佩带着武器、穿着统一的服装前呼后拥地保卫着车子,威风凛凛。那车饰更是豪华,车身雕刻着精巧美丽的图案,车上蒙着的车帘是用五彩绸缎制成周装饰着金线,车顶还镶了一大块翡翠,显得富贵逼人。管宁还是和没听见一样,继续认真读他的书。华歆却坐不住了,跑到门口观看,对这达官的威仪艳羡不已。车马过去之后,华歆回到屋里,管宁却拿了一把刀子,将两人同坐的席子从中间割开,淡淡地道:“你呀,不配再做我的朋友啦”
周瑜听了心里顿时明了,原来这便是他曾听闻过的菜园锄金、割席断义的故事。从一个穿越者的角度来看,周瑜没觉得华歆的所作所为有什么不当之处,每个人的追求不同,对于金钱和权势的羡慕也是正常的。由此看来,华歆倒是性情中人,而管宁的个性未免有些过于偏激了。
“子鱼先生,在我看来,此事也非先生之过也。”周瑜笑道,“管幼安渊雅高尚,确然不拔,在我看来,却是有些迂腐了。山有定形,水无常势条河流皆归大海,懂得变通,方是处世之道。”
华歆却为管宁辩解道:“幼安自是世间真正的高士,我等尚有权欲之念,他却能独善其身。此衰乱之时,世多妄变氏族者,违圣人之制,非礼命姓之意,故著《氏姓论》以原本世系。主公如能请他来,则是江东的幸事。我也欲就此机会与他们尽释前嫌,重归于好。”
周瑜点头称是,转向国渊道:“子尼亦曾在辽东讲学,和管幼安、邴根矩必然相识,不妨写信请之。”

第三百六十五章 南下江东

国渊正色道:“主公,管幼安、邴根矩皆清正高义之士,渊虽与之熟识,但贸然写信邀请他们,实为礼数不符。主公既然想要请他们南渡江东,还请拿出诚意,当亲笔修书一封,派出心腹之人前去拜见,伺机说服方是道理。”
周瑜呵呵笑道:“子尼言之有理,今日我便写信给他们,不过,做饭的不怕肉多,子鱼先生和子尼也烦请各自修书吧,凭你们的交情,应可增加成功的把握。”
国渊想了一想,朗声回道:“卑职自当尽力。如今在藏书院的四位高士皆广有声名,如他们也各自修书,说明藏书院的主旨,表达主公的诚意,就更好了。”
“好”周瑜喜道,“我这就派人去请他们,孙乾能言善辩,又是郑玄先生的高徒,我欲派他前去辽东,两位意下如何?”
华歆和国渊皆抱拳道:“主公高明。”
过了两日,孙乾在数名亲卫队高手的护卫下,一行人乔装为贩马的商人,渡过长江北上。他们的目的地是遥远的辽东,待他们历尽千辛万苦到了地方后,虽然他们有周瑜、国渊、华歆、郑玄、蔡邕等人的亲笔信,还带去了不少礼物,管宁和邴原却无心南下,以各种理由推辞。
孙乾等人无奈,便只得在辽东暂时居住下来。机缘巧合的是,没过几天,鲜卑铁骑侵入辽东境内袭扰,掠劫粮食牲畜,管宁和邴原居住的山村也未能幸免,幸得孙乾的几名随从奋力搏杀,方击退了那一股鲜卑骑兵,保住住了管宁、邴原二人的家人。
管宁见此情形,便知东部鲜卑的势力又起,公孙度也无法消灭他们,自己所住的地方已经不安全了。他担心鲜卑骑兵再来报复,见到在村里忙碌着的孙乾等人的背影,心中较为感动,不由得再次认真地考虑了好友国渊、华歆等人的建议。如果能够全家生活在一个富庶安定之处,不用操心日常所需,每日和郑玄这样的经学大师、蔡邕这样的大师、王朗、孔柚这样的儒学大师交流、学习,再向学生们传授自己的所得,那这样的日子便是天底下最美的日子了。
此时的邴原也已心动了,加之久在辽东,颇为思念中原风物,更加怀念昔日曾游历过的锦绣江南,二人认真地长谈一番,决定立刻动身南下,前往秣陵的藏书院。
管宁将孙乾叫来,说明了他们的意思,孙乾大喜,但是管宁再三叮嘱,他们二人去扬州,只是潜心修学、授业,绝不会出仕的,希望他能将此意汇报给周大人。
孙乾自是知道周瑜的底线,连忙点头答应。以管宁和邴原二人的名望和学识,做个传授学业的师长绝对适合,相反的,他们二人的性格未必适合在官府中做事,反而会格格不入,导致不可预见的结果。
第二日,管宁、邴原二人领着家人以及愿意跟随他们的学生,共计百余人,缓缓向南而去,准备到海边换乘海船离去。孙乾等人则在四周分散护卫。
临行之前,管宁和邴原二人将辽东太守公孙康以前赠送的各种礼品全部封存留了下来,一样也不带走,以明清白本性。
众人一路辗转,在海上航行了二十余日,方自入海口进入长江,两天后,抵达秣陵。周瑜早已得到信报,领着州牧府的官员们亲自在渡口相迎。
管宁见周瑜的年轻出乎自己的想象,便觉得有些后悔,他可不愿在一个纨绔子弟的照顾下生活。接触一番后,管宁惊喜地现,周瑜胸有锦绣,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下知鸡毛蒜皮,对于自己研究最深的经学也有独到的见解,两人相谈甚欢。
周瑜随后将管宁等一行人送到了藏书院,管宁见到了高大的藏书楼和里面丰富的藏书,在藏书楼的旁边新建了一排房舍,那是供管宁、邴原及其家人居住的,他们的学生们则被安置在学子们统一住宿的地方。
蔡邕、郑玄、孔柚、王朗四人则侯在藏书院的大门前,见到他们,管宁和邴原异常高兴,称今日的藏书院是星光灿烂,周瑜亦在一旁笑着宣布:“今后的藏书院,将会是天下学子们心目中最为景仰的地方”
当晚,周瑜在府中设宴招待管宁、邴原二人,藏书院四大名士及张昭、张纮、贾诩、诸葛瑾、吕范等人作陪。管宁淡泊名利,却甚为好酒,见到“龙潭液”这样的世间佳酿,自然不会放过,大快朵颐,尽兴而归。
自管宁和邴原在秣陵藏书院教学后,藏书院的名声更为响亮,不单单是中原的优秀学子,就是偏处一隅的凉州、辽东学子,也都络绎不绝地来到江东,这其间有不少学子在学成之后,便被招募进了各级官府任职,成为周瑜推行官场体制革故扬新的骨干力量。
刚刚安置好管宁一行人,周瑜便得到了一个令他欣喜非常的消息。
当邓渝的贴身丫鬟跌跌撞撞地跑到周瑜身前,上气不接下气地说出夫人的肚子已经有了动静时,周瑜立即放下手头的工作,风一般地冲出了房门。到了后院,周瑜见到院中有五六个丫鬟、老妈子端着木盆进进出出地忙个不停,盆中雾气腾腾的都是热水。
周瑜大步走到卧房门口,低声问一个丫鬟道:“夫人怎么样了?”
那名丫鬟显然也比较紧张,忙回道:“大人夫人方才突然说肚痛,我们便将接生婆请来了,接生婆讲孩子快要生了……”
就在她说话的时候,一声嘹亮的啼哭声在屋里传出来,随即周瑜听到屋里的数人用惊喜的声音道:“恭喜夫人恭喜夫人是个公子”
“哦……抱过来给我看看……”这虚弱的声音分别便是邓渝出的,片刻之后,那孩子居然不哭了,显是邓渝把他抱在了自己怀中。
周瑜忙轻手轻脚地走了进去,看见邓渝正半躺在榻上,榻旁是几个大木盆,里面俱都冒着热气。
周瑜靠近邓渝,见她的神色间既疲惫又兴奋,在她的身旁,用柔软的棉布包裹着一个的新生命,邓渝望向他的目光里透着一股浓浓的母爱。

第三百六十六章 两个孙子

看到周瑜走了进来,看到他脸上洋溢的关切之情和唇角间的笑意,邓渝的心里顿时踏实多了,就像是看见了一座厚重的靠山,一处宁静的港湾。
邓渝一会儿看看周瑜,一会儿看看身旁的小生命,一缕缕阳光透过窗户的缝隙射了进来,照在他的身上,邓渝突然觉得自己的生命中增添了很多新的内容。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