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一品状元 (下官)


灞上码头靠水运兴旺,水运于此的货物主要就是粮食。
关中是重要的粮产区,但是它的产出不足以供应长安城的粮食需求。长安驻军、留守陪都的官员、往来游学的士子、聚集于此的各方豪门及豪门世家如云的奴仆、国子监和太学的学生们,佛寺、尼寺、道观大批不事生产的出家人……
长安还有七十万人口,而其中有三十万人不是农民,这些人一年的口粮需要近六百万石,这还不包括驻军所养马匹需要的杂粮。而关中能给这座千年古都提供多少粮食呢?
扣除王侯公爵的封邑田、京官的职分田、公廨田、赐田,道观寺院的佛田,关中粮产量一年约三百万石,扣除百姓自用,交纳长安京仓的税粮最多两百万石,每年有近四百万石的粮食需要通过漕运从外地运来,所以这里每日每夜的吞吐量都是相当巨大的。


第四百零九章 生子当如李亚子

漕运因此而兴,养活了一大批靠水吃饭的人,这些人叫漕丁、漕夫,总数足有数万人。
水是最变幻莫测的,温柔的时候予取予求,愤怒的时候摧毁一切,运输漕粮必须得一群人抱成团,与汹涌的激流斗、与险恶的地势斗、与莫测的天气斗,与逢关过闸敲诈勒索的官吏斗、与各处码头的地头蛇斗,用血汗与生命把粮食一船船地运到长安,才能换来一家人的口食。
所以,靠水吃饭的人必须团结在一起,才能提高自己的生存能力,于是,他们自然而然就结成了一个个帮派,这些帮派近日内上上下下忙碌了起来,朝廷要迁都了,这个决定让长安码头的机器瞬间运转到了极限。
龙纪元年正月,新皇唐昭宗初立不到三月,决议迁都洛阳,神策军十五万人马护送昭宗至洛阳,二月,昭宗钦定段明玉为世袭赵王,天下兵马大元帅,统兵二十万,急赴河东平定叛逆刘仁恭,朱温。
段明玉统辖神策军十万,又从汴梁程知远处抽兵三万,房文种亲率宋州军五万,罗侯亲率陈州军五万,大军直扑河东。由于迁都到了洛阳,段明玉可以绕过潞州,直达晋阳城下。
晋阳城下,李存勖和段明玉紧紧相拥,两位王爷一时感概涕零,次日,李存勖陪同段明玉为李克用凭吊,段明玉留兵城外,徒步入城,至李克用柩前,伏哭尽哀,三军嚎哭震天。
梁军依然在猛扑潞州,一根流矢射中了李嗣昭的脚踝,李嗣昭趁人不注意,暗自拔去,毫不动容,仍然督兵守城,因此城中虽已匮乏,兀自支撑得住。
梁王住温闻潞州难下,拟即退师,诸将争献议道:“李克用已死,周德威未至,潞州孤城无援,指日可下,请王爷暂留旬月,定可破灭潞城。”朱温勉留数日。
一切政事商议完毕,随段明玉而来的朝廷官员有数百之数,全都是前来接管河东政务,财务的,各个官员急赴自己的辖地,混乱的交接之后,国家机器兀自运转了起来。这个时候就可以商及军情了,李存勖先述先王遗命,令援潞州。
老将周德威且感且泣,请求带兵救援潞州。李存勗乃召诸将会议,首先开言道:“潞州为河东藩蔽,若无潞州,便是无河东了。从前朱温所患,只一先王,今闻我少年嗣位,必以为未习戎事,不能出师,我若简练兵甲,倍道兼行,出他不意,掩他无备,以愤卒击惰兵,何忧不胜?解围定霸,便在此一举了!”段明玉看李存勖的模样,已经颇有英雄气象了。
张承业在旁应声道:“王言甚是,请即起师。”诸将亦同声赞成。
李存勗乃大阅士卒,命丁会为都招讨使,偕周德威等先行,自率军与段明玉的一万亲军继进。既然要打一个出其不意,这人数就得仔细斟酌了,人马多了,容易引起对方警觉,人马少了,对方二十万号人呢,如何有胜算,于是乎,段明玉,李存勖,周德威商议,出兵三万,一人统领一万。
到了三垂岗下,距潞州只十余里,天色已暮,李存勗命军士少休,偃旗息鼓,衔枚伏着。
待至黎明,适值大雾漫天,咫尺不辨,段明玉和李存孝驱军急进,直抵夹寨。
梁军在潞州城下修建的夹寨乃双层壁垒,甚难攻破,但段明玉一方胜在出其不意,梁军毫不设备,一方统帅刘知俊尚高卧未起,陡闻晋兵杀到,好似迅雷不及掩耳,慌忙披衣趿履,整甲上马,召集将士等,出寨抵御。
那知西北隅已杀入段明玉,东北隅已杀入周德威,两路敌军,手中统执着火具,连烧连杀,吓得梁军东逃西窜,七歪八倒,刘知俊看着漫山遍野的火光,手心不断的渗出冷汗,完了,这回算是全完了,刘知俊领了败兵数百,拨马先逃。梁军招讨使符道昭,情急狂奔,用鞭向马尾乱挥,马反惊倒,把道昭掀落地上。
凑巧周德威追到,手起刀落,剁成两段,梁军大溃,将士丧亡逾万,委弃资粮兵械,几如山积。
朱温伏在马背之上,仓惶逃窜,惊叹道:“生子当如李亚子,克用虽死犹生!至于吾儿,豚犬尔!”
李亚子乃李存勖的小名,朱温与李克用争斗了一辈子,斗死了李克用,没想到今日竟然被李克用的儿子大败于潞州城下,不由得仰天感叹道:“天意如此,天意如此啊。”
周德威一路人马率先至潞州城下,让士卒大声呼号,唤李嗣昭前来开城门,且遥语道:“先王已薨,今嗣王亲自来援,破贼夹寨,贼兵都遁去了。快开门迎接嗣王李存勖!”
李嗣昭早就听见城外的厮杀声,不过他不敢确定这厮杀声是不是装出来的,况且他和周德威的关系一向不好,心里暗自认为,周德威这厮竟然投降了梁军,还假借晋王已死的消息来蒙骗于我,竟抽矢欲射周德威。潞州城被朱温包围得水泄不通,竟然连李克用已死的头条也不晓得,乍然一听李克用的死讯,哪里相信,李克用老爷子身体一直很好,所以这才怀疑周德威已经投降梁军,前来诈城。
左右士兵连忙劝阻,李嗣昭道:“我恐他为贼所得,由贼使他来诳我呢!”
左右的部将又道:“他既说小王爷也来了,何不求见小王爷也,再作其他决议。”
李嗣昭于是在城楼上对着周德威道:“小王爷既已到此,可否一见?”
周德威苦笑着摇了摇头,这才退告下去,周德威说了自己的一番对答之后。李存勗也不得不亲至城下了,在城下李存勖让士兵仰头高呼“嗣昭”。李嗣昭见李存勗穿着白衣丧服,不禁心里大恸起来,军士亦相率泣下。
李嗣昭乃下城开门,恭迎李存勗入城。李存勗进了城之后,自然是免不了好言慰劳,并公布了李克用的遗言,自己和周德威同来救援潞州。


第四百一十章 雁门关外

李嗣昭因与周德威相见.李嗣昭顿时惭愧不已.一言不发的向周德威递上军杖.请求杖罚.
段明玉急忙上前说和道:“二位将军何必如此.都是为了河东.理应同心共力扶持晋王镇守河东才是.”
周德威弃了军帐杖.扶起李嗣昭.“赵王所言甚是.”二将相视一笑.彼此释嫌.欢好如初.
朱温败了.逃到沧州之后只余七万人马.唐军并沒有追击到沧州城下.河东三面受敌.现在最大的敌人是契丹.其次刘仁恭.
万骑战马.风般的卷讨秋日的塞外大地
大雨初雾.道路正在慢慢的晾干.马蹄踏过.只是泥浆四溅.
这是一支纯轻骑的队伍.一人双马.除了战马还有一匹驮马.只是以旅次行军的度向前.但凡不是在战场上面需要剧烈机动.包抄奔袭.骑兵前行度比步兵并不快多少.马是草肚子.只有吃马料才有气力.放青只不过是让马活着罢了.
而且不管战马驮马.都是极其需要好好照顾的娇贵动物.马蹄需要保护.出汗收汗都要注意.马的腰更不能磨损受伤.再加上马需要经常擦眼睛防止马目模糊.一天下來,照料马匹就需要相当时间.
虽然有更多的动物比马匹更适应环境.需要更少的照料.但是相对于马匹骑乘的稳定性.战马的可**性.通人性程度.和战马在爆时候所能提供的冲击力.人类也只有选择这种比想象中娇贵许多的动物做为人类之间战争最重要的助力.
雁门关外.本來就是道路纷然山势在古北口一.可是仍然有无数山间小径纵横.后人并不修补长城.蜿蜒城墙.多有倾颓.虽然雁门关控制着最便利于大军行动的通路.但是其他地方.仍然需要照应.
本來应该叫晋军的人马现在番号全是一个大大的唐字.河东.已经不再是以前那个肆无忌惮的藩镇了.而是大唐的一部分.真正的天子藩屏.李嗣源指挥着万骑人马.哨探分得很散.前军他们本來就要起的是侦察警戒遮护的作用.并不是诚心和万一來犯的契丹人马在这里决战的.所以这警戒幕也就张得非常的大.
李嗣源向來都是自告奋勇抢这雁门关外最主要通路的任务.周德威争过.可是看李嗣源态度坚决.也笑笑就算了.周德威也是军中打滚出來的老人.如何能不知道李嗣源现在沉默的外表后头.自效之心如火.他实在是太想证明自己了.
周德威也稍稍有些犹疑过.李嗣源虽然以前在李克用照应下提拔极快.可是经验实在浅薄.最重要的北抗契丹的任务交给他承担.到底他能不能应付.不过看到李嗣源抿紧的嘴唇.还有异常坚定的眼神.让周德威一笑点头.
李嗣源一路毫不停息.直奔雁门关.将自己的哨探放出去老远.后路.段明玉平定潞州之后.也挥师北上.契丹是三十万大军.契丹人生长于苦寒之地.战力彪炳.李嗣源只有三万人马.这个差距不可谓不大.纵然能挡住一时.如果后路沒有援军.那么雁门关是迟早会告破的.雁门关一但告破.那么在山西平原之上.契丹就会长驱直入.再沒有丝毫的屏障.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