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骑兵最大的优点就是速度.可以长途奔袭.收奇兵之效.但是轻骑兵又需慎用.因为一旦他们执行远离本阵的特殊任务.就意味着他们需要抛弃辐重、远离大队.一旦不能收奇兵之效.既无援军、又无后勤.一旦不能迅脱离战场.后果可想而知.而这一战中.主要是城池故防战.绝少会出现双方调兵遣将.在原野上迂回包抄、奔袭冲撞的场面.在兵种搭配上.它们就不列入考虑范围了.
段明玉又道:“这一战.以攻城为主.我们不擅攻城.可杨行密方面.同样不善守城.我们有最好的能工巧匠.可以制作大量精巧、齐备的攻城器械.再加上兵力优势.我们胜算至少占到七成.不过大批粮草以及攻城器械的运输.必然会使我军行缓慢.这也是我们不需要大批战马.步卒只需随行驴骡牛车缓地的原因.因此便需早早上路.以便准时的兵临城下.”
军队所需非战斗人员各队配属的多少不同.比如斯巴达军一人需要七名军奴.希腊军队一般一名重步兵仅有一名军奴、罗马军队也有大量军奴、欧洲骑士还有专门背盔甲的奴仆.此外.还有带着随军商贩、军妓的.不过一般來说.随军非战斗人员越多.消耗越大、军队的机动性越差、战斗力也大受影响.
而中国古代军队基本上沒有非战斗人员.一些杂务多由士兵完成.长安一來无处征调那么多的民役.二來也是考虑到城池攻守战中消耗已然巨大.所以这粮草和攻城器械的运输.直接由士兵们自己完成了.
段明玉有条不紊地介绍完了后勤这边的情形.又道:“寿春方面.我们本來早有细作密探部署.可是寿春城突被杨行密麾下大将徐温陷夺.如今就连归顺杨行密的蔡州兵都沦做了杂役.我们事先安插的棋子都失去了作用.迄今已然无法联系上他们.也无法得到寿春城附近的详细情形.我们只能从前些日子从寿春逃出來的难民那儿.大略了解一下寿春的兵力和部署段明玉一一说罢.田令孜扶案而起:“从现在起.各部兵马要抓紧操练.七王爷留守长安.统领军需事宜.六月初六日.本帅将亲统大军.直取寿春.”
现代考量一支部队的战斗力除了防御方面主要是从机动力、火力和通讯能力几方面來评定的而冷兵器时代也大抵相当.从防御力上來讲一支冲锋陷阵的部队不着甲弱于着甲.着皮甲弱于着铁甲.而着铁甲中鳞甲又弱于板甲.但是几者之中板甲的制造成本明显是最高的.
大唐在贞观年间为什么能够让四方的少数民族臣服.虽然唐太宗和他的凌烟阁功臣们的确是难得的贤良君臣.但是不可置疑的是当时唐军的装备是一流的.军队军械的冶炼等等技术.少数民族还未能掌握.现在的周边民族已经不比汉朝时候的匈奴了.那时的匈奴军队使用的箭矢大部分还是用兽骨磨成的.而现在的少数民族已经掌握了相当高的锻造冶炼技术.尤其是从西域阿拉伯民族传來一些更加先进的锻冶技术甚至超越了中原汉族.那么想要尽量减少方己的伤亡就必须在战甲上下些苦功了.
如今长安仍然拥有自己的铁矿、煤矿.也是现成的两相结合.再辅以官府提供的财力、还有许多外国商人提供的高超锻造冶炼技术.兵器制造技巧兼收并畜之下不止是他的精锐部队人人配备了护住要害的铁盔、板式胸甲而且在远近进攻武器上也远远出了对手一截.
当然.段明玉向來的宗旨就是敝帚自珍.自己的神策右军装备好了也就行了.沒有必要将田令孜的六万中军和杨复恭的两万左军也武装到牙齿.
至于机动力.段明玉并不较对手高明太多.他的骑兵装备的战马都是偷运过來的大食宝马.有限能提供的马匹.消耗也有限.而且它们远程冲锋度远胜于蒙古马.但是长途奔袭能力却要差了一点.也不需要配备大多.不过在段明玉控制区域内要得到足够的马匹并不为难.
自从明了骑兵就是战斗部队中的王者.它的机动力是步兵的数十倍.虽说正面对抗中.步兵如果指挥得宜未必就会吃亏.甚至骑兵的伤损还要甚于步军.可是骑兵的速度却是步军的数十倍.骑兵败了可以逃走避免损失.而步兵败了就一定溃亡.两者根本不在一个起跑线上.这是步兵的硬伤.
正文 第三百四十五章 段氏战术
本來中原步兵对付骑兵最得力的武器是弓.这也是宋代配备弓手比例最多的原因.可段明玉所部大量装备了十字连弩.弓射程短.不易瞄准.连射十余次就会感到极度疲倦.而弩却远甚于它.
段明玉曾经惊叹于电影《英雄》中万弩齐的恐怖场面.当他亲眼见识到了十字连弩的威力.他开始意识到这种场面并非不可实现.他如今也能做得到了.
他手下的兵本來就擅长骑射.甚至无需专门的训练.这样的士兵自然识得十字连弩的厉害.当他们初次拿到十字连弩并进行演练之后就已经意识到自己的强大士气之锐无以伦比.
这一段时间.段明玉一直在督促自己的神策右军.不停的进行演戏.段明玉方才还观摩了一场.这次的作战演习在传惯常的冲锋、破阵、剁敌战术.演练上还加上了段明玉提议的一种新的战术:拿破仑战术.
段明玉当然沒有给它取这个名字.但他用的就是拿破仑战术在大集团决战的情形下.以精锐骑兵对敌方进行挤压迫使其阵型.收缩变密.然后以十字连弩 、迫击炮进行远程打击.在造成对方阵形极度混乱之后.重骑兵破阵陌刀手扫荡步兵主力清扫整个战场.段明玉很无耻.无耻到把拿破仑的专利给盗版了.甚至连名字也给人家改了.现在这种战术已经不叫拿破仑战术了.而叫段氏战术.
罗侯.房文种沒在段明玉的身边.如今他手下得用的大将就是新收服的尚让和葛从周了.这两人却是通晓具体的战术的行家.段明玉这种战术经过他们的演练已烂熟于心.对于这种战术将发挥何等威力.他们也心知肚明.如果说他们服从段明玉只是因为他有收留二人的勇气和他为将的仁义风范.从这一刻起他们却真的是对他由衷地产生了一种敬畏.
段明玉站在阵前亲眼见到士卒的配合演练将这种战术诠释的完美无暇.心中也十分欢喜.不过他却不知道他偷师于拿破仑的这门战术实际上却是拿破仑偷师于永乐大帝的.永乐大帝就是用三千营的精锐骑兵挤压蒙古骑兵的阵形.再使神机营在正面使用三段击的战术.用火器进行倾泻性打击.而五扫漠北无往而不胜的.
骑兵已率先撤离了演武场.现在是配合作战的步兵队伍退下.他们都打了梆腿这个小玩意.这使他们的速度也提高了许多.可以保证长途行军中小腿肌肉也不易拉伤.段明玉端坐马上待步兵方阵也退出了演武场.转对尚让笑道:“好.我本以为你们几人作战虽然勇敢.训练士卒未必在行.想不到你们不止是一员猛将.而且是一员良将.哈哈.这支军队被你们操练的十分出色.罗侯和房文种正在陈宋二州镇守.回头你们派几个已精擅这种战术的将领回去.对他们指点一番.”
“末将领命.”
六月初六.十万神策军大军誓师南征.田令孜中军六万人马.杨复恭左军两万人马.段明玉右军两万人马.七月.大军进逼寿春城下.大军一到便包围了寿春城.采用的战术依旧是围三缺一.段明玉.杨复恭.田令孜各攻一门.段明玉负责的是西城.田令孜倒也沒给段明玉下达几日之内必须拿下城池的军令.尽管如此.田令孜在西城还是加派了一队人马.统兵大将却是他的一个心腹太监.派他來一方面是为了镇住段明玉.另一方面有加强西城防御力量的意思.
对段明玉來说.既然到了寿春城下.军中又有田令孜的监军.哪怕他再想敷衍过去.面子工程还是得做的.他一回到营中就击鼓聚将把攻城任务分派下去.同时立即在自己的营盘外挖壕沟、设拒马、扎营盘制作云梯.漫说段明玉所部就是沒准备一上來就打个头破血流.其他各城外的军队也是刚刚赶到寿春城下.许多大型攻城器械还未來得及组装完毕.但是老田的命令是今晚子时就开始攻城.他对寿春城志在必得和迫不及待的心情表露无疑.
夜晚.盛夏的寿春城城又飘起了淡淡的雾.将那座巨大的城池若隐若现地遮蔽起來.天上看不见星辰.夜色朦胧中只能听到战马的嘶鸣声和不知哪一支军中正在向阵前推动望楼、战车等器械时战士们整齐划一的号子声.气氛异常的压抑.
段明玉所部主要采守势.防备寿春城的兵马把他们这看似最弱的一环当作突破口进行反冲击.他们的攻城器械太少.这么做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理由说得过去.不过朝廷为了南征.事先做了充分的准备.朝廷大军的工匠正在日夜赶工制造攻城器械.也许用不了几日就有充足的攻城器械补充到他们的军中來.可是看这阵仗寿春城能支撑多久呢.
虽然明知自己所部今夜并不负责主攻任务.初次担此大任的葛从周还是十分紧张夜.深沉他和尚让站在中军看着面前静静矗立的寿春城.听着寂静的气氛中.诸军紧张筹备攻城事宜的声音.心口不由自主地急跳了起來.
中军帐内段明玉把梳理了一下那只信鸽的羽毛.然后把它交给了王爱卿.王爱卿立即取过信鸽.走到帐外后.手臂一扬.那信鸽便沒入了茫茫夜色当中.沒有任何人注意到它的來去.
王爱卿匆匆返回帐内.就见段明玉若有所思地扶着帅案.脸上不无凝垂之意.王爱卿忍不住问道:“大人你怎么了.”
相似小说推荐
-
我的悠闲御史生涯 [精校] (官笙) 起点vip完结 不结金丹不坐禅,饥来吃饭倦来眠。生涯画笔兼诗笔,踪迹花边与柳边。灯前共剪西窗烛,镜里齐修举案...
-
宋医 (沐轶) 起点2011-01-17VIP作品 一个医科大学生穿越到北宋一个小县城,在一家濒临倒闭的药铺里当坐堂大夫,开始了他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