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回到明朝当太子 (淡墨青衫)



这个时候,可是一步也错不得!

今早也是刚传来消息,多铎已经动员,将率满蒙汉八旗精锐,还有孔有德部,耿精忠部两部汉军,实力比阿济格稍弱,但也十分雄强。

多铎大军一至,怀庆之敌自然会土崩瓦解。

但最近两天怀庆消息停滞,对这两个战争经验十分丰富的亲王来说,显见得是局面很坏,可能已经出了大事。

怀庆镇总兵是金玉和,还是在努尔哈赤时代就已经投降效力的老汉军了,资历这么老,只是一个外镇总兵,能力是欠缺了那么一些。

卫辉总兵祖可法能力要稍强一些,怀庆卫辉放了两个总兵,现在看来,都不保险了。

局面如此险恶,多尔衮和济尔哈郎也是十分庆幸,自觉自己一方兵力尚有不足,对地方威慑和控制也并不得力。

还好多铎没有南下和明朝动手,一旦打起来,想抽身就难了。

这些计较,都是最高层面的大政方针的决策,就算是代善在此,他们也不会与之商量,其余亲王郡王贝勒,也就只能是听命行事罢了。

眼前这范文程,是一条忠诚可靠的老狗,倒是真的可共机密。

趁着济尔哈郎与范文程说话的光景,多尔衮坐在椅子上,也是在把玩着手中的“南货”。

哪怕是和明朝打的最艰苦的时候,八旗王爷们也不会断了享乐,毕竟后金在早年就是一个强盗集团,哪怕不事生产,照样能吃的满嘴流油。

后来能入关了,好东西更是越发多起来,旗下子弟,甚至有的穿宽袍大袖,养戏班子,不喜欢穿箭衣,不喜骑马射弓箭。

太宗在时,对这些事深恶痛绝,对旗下人吃烟也是十分痛恨,但此风已经刮到亲王一级,太宗的几个儿子也是如此,所以皇太极也就是说说便罢了,没有办法认真整治。

但饶是多尔衮见多识广,也是从未见过此时的手中之物。

打造的十分精巧的缕空金盒,镶嵌着上等宝石,这等手艺做工都还罢了,不过是费一些宝石金银,真正叫多尔衮诧异的,就是那一根根长条状将烟草卷于其中的卷烟。

除了烟,还有引火之物,有个侍卫已经试用过,将火柴取在手中,在金盒内某处一划,但见火苗一闪,火柴已经引着了。

“妙,妙极。”

济尔哈郎也是大烟枪,见状连忙凑了过来,和多尔衮一人一支点燃,两人深吸一口后,都是赞道:“味道醇厚,确实是好东西。”

济尔哈郎因见烟盒模样,笑问道:“这东西,价值不菲吧?”

“这是苏克萨哈送的,我哪知道价值多少?”

“他有这份心,对摄政王的忠心确实是没说的了。”

多尔衮只笑笑一点头,倒并没有多说。苏克萨哈只是依附他的人之中的一份子,有什么好东西紧着给他送来,这是当奴才应尽的义务。

当然了,他在心里略记着一点,这些奴才的好处,就绝不止这么一个烟盒。

“一会回去,我也弄一个。”济尔哈郎实在喜欢,把盒子又把玩了一会儿,这才还给了多尔衮。

“这是南货,正阳门的孙春阳南货铺子里头有。”范文程到底比这些高高在上的王爷们略知一些民间的事,当下只笑道:“这金盒是最贵重的,底下还有几等,不过最便宜的也就是银盒了,家下人也给老奴买了一个,大约是一个银烟盒配一千支烟,需价一百二十两。”

“霍,”济尔哈郎笑道:“还真不便宜。”

“也罢了,只是小物件,叫这些汉人赚就赚点。”

多尔衮摆了摆手,示意这个话题就可以结束了。

济尔哈郎和范文程也不大在意,不管是几百两一个的金烟还是一百多两的银烟,反正他们也不会在乎这么一点。

眼看就要圈地,每个王爷和这些效力多年的老人都有份,羊毛出在羊身上,一千两一个又如何?等南边都落在大清手中,还不是要多少,有多少?

第二百七十二章会战(8)

烟的话题结束,范文程肚皮里藏着两件事,略想了一想,便是决定先说周钟的。

等他一开口,多尔衮和济尔哈郎就只顾着吸烟,没一会儿,整个殿阁内就是烟雾缭绕,呛的人很难受。

好在范文程也是此中高手,他在王爷面前是没资格抽烟的,正好,也解解馋。

等他说完,多尔衮先不表态,只是看向济尔哈郎,问道:“辅政王怎么看?”

“似乎有理,但似乎……”

济尔哈郎紧皱眉头,答道:“就是有点担心,万一地方可以平靖拿下来,剃发令下,激起反抗怎么办?”

多尔衮也是眉头紧皱,只顾吸烟,一盒烟好歹几十支,没一会功夫,就已经被他抽了大半。

半响过后,他才舒展眉头,向着济尔哈郎道:“我想明白了。”

“请摄政王爷明示。”

“这个周某的意思,是反正要降的肯定降,也会剃发。你们看三顺王还有平西王,是不是降了就全军剃发了?”

“这个倒是。”

“不肯降的,怎么也不会降。肯降的,剃发只是小事。若是首鼠两端,剃发就是见其心志的第一步,你们想,剃发也不肯,怎么会愿真心投降?”

说这到,济尔哈郎和范文程都有点被说服的感觉,两人都是频频点头,均觉得多尔衮的话甚是有理。

“姓周的说话十分精警,降或不降,衣冠看似小事,实则就是汉人心里那点子别扭劲儿在作怪。说大了,也就是天命之争!”

“摄政王爷的话叫奴才茅塞顿开,”范文程眼中波光闪烁,沉声道:“衣冠同,才谈的上混元一宇。不然的话,现在平定了,将来我满人不过数十万,汉人却有亿兆,衣冠不同,而一旦有反覆,我大清就危矣。”

济尔哈郎接着道:“既然现在上下都愿混元一宇,不是存着抢一把就退回去的糊涂心思。我看哪,迟早要改,不如趁着大军出动,强令天下都改。不然的话,现在平定了,将来一改,又生反复,不是多费一番手脚吗?”

“这事儿,不能拖!”

多尔衮神色冷峻,毅然道:“多少朝代,建立时人才多,能拿定主意,咬住牙关做大事。明朝的太祖和成祖,就是如此。但往后就是一代不如一代,我大清,也不知道是什么样儿,不过我手里头能做的事,总不会推给后人。现在把这件大事做了,我死之后,对太宗皇帝也可告无愧。”

打从多尔衮的嘴里说起皇太极其实是极少极少的,虽然皇太极在臣民心中是胸襟博大,而且也确实是一个英主,但对他的兄弟们来说,这个哥哥却实在不咋地。

当年努儿哈赤确实十分喜爱多尔衮,特别是喜欢多铎。

加上阿济格,哥仨全是一母所出,努尔哈赤喜欢幼子,早早就给了两白旗的佐领给这兄弟三人均分,并且也确实有传位多尔衮的打算。

不过也就是打算罢了,后金当时还有奴隶制国家的残余,很多大事努尔哈赤能做主只是因为他是族长,是老家长,是军事集团起家的领袖。

但族中有各种能对抗他的力量在,他的儿子们也是身经百战,身边都有忠诚勇敢的部曲,平常军政事物,努尔哈赤可以凭着威望当家作主,但涉及汗位之争,他的话可就不一定能顶事了。

反正不管真相如何,老奴一死,多尔衮的生母就被迫殉葬,这是一笔大仇。然后他亲爱的皇太极哥哥抢了他的佐领,抢了父汗留给他的财物马匹,随便给点东西就把兄弟三人给打发了。

这笔账,就算成年之后效力多年,深得皇太极信任,早早封了亲王的多尔衮,也是从来没有一天忘记过。

皇太极一死,他的心思就是要接回原本属于他的汗位,而当时代善等诸旗势力没有坚决反对,多尔衮的才干是一回事,众人觉得皇太极对多尔衮毕竟有愧,又是另一回事了。

“你们不要看,”多尔衮神色复杂,不过还是很快的向两人道:“太宗皇帝在我心中仍是英主,国俗不可易,父汗和太宗皇燕京是这般看法,所以,我决定了,南路军败怀庆之敌,西路军败李自成之后,我就下剃发令!”

“摄政王!”

“王爷……”

这个决定,虽然范文程和济尔哈郎都不会反对,但毕竟实在是太过重大了!

两人都深知燕京的军心民心,现在不剃发,谣言都是一天三起,如果真的下剃发令,天下搔然大乱,固然可以辩明敌我,并且叫那些首鼠两端的人下定决心,而且此事确实是国策,绝没有更改的可能。

但无论如何,剃发令下,可能就会有不可测的局面!

历史上多尔衮在进山海关就急不可耐的下剃发令,同行的八旗贵胃也是一般的想法。后来燕京未下,而且前途未定,所以这个剃发令就取消了。

在打下燕京后不久,多尔衮就又一次下剃发令,这一次又是因为时机不大成熟,百官反对,城中百姓民心不附,为了稳定大局,同时也是因为有几场大仗要打,南明最少在表面上还是庞然大物,李自成也拥有极强的实力。

天下未定,为了拉拢人心,多尔衮不得不多次表示,剃发是满洲国俗,不会强迫汉人依从,所谓武剃文不剃,官剃民不剃。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