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诩回到家中休息了一天,第二天巡检司的人就来报,存放在渭州周围堡寨的物资都已经齐备,可以开拔了。
王诩遂告别了冉儿母子和雅丽梅朵,再一次押送这物资粮草,朝着镇戎军而去,这一次除了原来就有的粮草和木桩等物资,王诩还带上了改进的床子弩和抛石机。
安全到达镇戎军之后,王诩先去拜会了王文振,之后才来到镇戎军外的抗夷堡,这里囤积这各处送达的物资和粮草。
王诩刚一到抗夷堡,便见民夫朝着一处围拢而去,三三两两的车马依靠在土坯前,闲逛的驮马也无人看守。
王诩心中疑惑,骑着马就走了过去,吆喝着分开了民夫,一眼看去,便见方剑和几个巡检司的士兵被数十个士兵围拢在人群中。
“你们在干什么!”王诩居高临下,手持马鞭喝问道。
方剑一见王诩前来,想要朝着王诩挤过来,哪想周围人多,而且围拢的士兵似乎很有些敌意地阻隔着方剑。
“你是谁?”其中一个似乎领头的将官指着王诩问道。
王诩跳下马来,对着那将官道,“渭州签判王诩,奉章经略之命,负责押送物资粮草前往平夏城,你们是哪一军哪一指挥的,为何围住方巡检?”
话一说完,不少人开始窃窃私语,更有很多民夫知道王诩之名,开始鼓噪起来。
将官一见原本看热闹的民夫开始指责自己一方的人随即高声嚷嚷,“我是秦凤路报捷军的步兵虞候应三山,今天来是为种家军讨个说法的。”
“应虞候是要讨个什么说法,不妨说来听听,王某虽官职不大,但也有一定的权力,定然会秉公处理,若是应虞候觉得王某处理不公,王某也可带应虞候去见王副总管,甚至章经略。”王诩正气肃然地答道,此际正值两军协作,最忌内讧。
应虞候听完了王诩的话,心头想到了传遍西北的和王诩有关的事迹,气焰顿时低矮了不少,“咳咳…我们这次来得急了,有五百弟兄鞋衣没有带足,所以想来抗夷堡看能不能先接着。”
“朝廷有规矩,这些物资都有数额记载的,明明是你们自己的失误,哪能来说借就借的。”方剑刚才受够憋屈气,正好王诩来了,大着声音就说了出来。
应三山干咳了两声,自知己方理亏在先,如今又丢了气势,正要招呼手下人离开时,王诩说话了,“方巡检,若有余额,就给秦凤路的兄弟们先拨些,不管是折家军还是种家军,亦或是其他西军,甚至是在此的民夫们,都是为朝廷出力讨贼的有功之人,当一视同仁,种家军的兄弟们有了麻烦,咱们出手相助也是应该的。章经略那里,我会去说。”
方剑听王诩把话都说到了这个份上,也就不好再多嘴,立刻让手下士兵去取什物。
应三山神色复杂地看了看王诩,抱拳拱手,“多谢王签判!”随即带着手下的士兵跟着方剑的人去取东西。
一众民夫也在王诩的疏导下,各自散开了“签判,你为什么要借给秦州兵物资,他们就是太张狂了,以为自己是来救咱们的,总是找咱们麻烦。”方剑一脸的不悦。
王诩笑道,“以德服人,攻心为上。咱们都是为了守住平夏城,一点小事,不必太过挂怀。相信这次他们回去后,不会再找咱们麻烦了。”
方剑没有答话,不置可否。
王诩也不想在这个事上多说,“方巡检,物资粮草都到齐了吗?”
“全都在这儿了。”
“郭副将他们应该到平夏城了,通知民夫咱们明天就上路。”王诩吩咐道。
“还是用上次的那种方法?”方剑多问了一句。
王诩摇头道,“不用,还有一部分种家军在镇戎军这里,应该会和咱们一同前往,这次给民夫们分队就行了,不用分路走。”说完,王诩又想起一件事,“从渭州医馆带来的玻璃罐子要切记嘱咐民夫们小心。”
“我已经再三嘱咐过了。”
王诩看着眼前堆放的物资,想着平夏城一战,心中有期待,更多的则是担忧。
第二百四十三章 守城的准备
王诩押送着物资从南侧来到平夏城下,当初的一个个土坯都成了如今的屹立的城墙。
城头的士兵远远地看着了押送的队伍,就高耸森严的城门缓缓放下,王诩等一行人到达平夏城下,刚好城门完全落下。
“哈哈哈哈,邵牧!咱们又见面了,快快进来。”郭成一张大马脸看见王诩嘴都笑得合不拢,赶忙迎接了上来。
“信之兄,东西我都带来了,还给你带了些好东西!”王诩神秘地对郭成道。
郭成伸头在王诩身后大小车辆里张望,悄声道,“这战前饮酒可是犯了军纪的…不过少喝点儿也行。”
王诩伸手拍拍挂在腰间的牛皮囊,“就这么一壶,多了没有。”
“知我者,邵牧也!走走走,咱们进城再说。”郭成攀着王诩便进了城,手下的一众兵将迅速地将物资紧跟着押运进了平夏城。
王诩一走进城里,跃入眼帘的便是成伍的士兵,大小兵营,架在一起的武器,还有熄灭了的篝火,而城墙从外面看去高耸坚固,从里面看来,更是学问颇深。
“邵牧你看,这里是弩手射箭的孔洞,这边是架设床子弩这些机械的平台,这里是步兵要守卫的地方。”郭成一一给王诩介绍着。
王诩一边看着,一边在心头默想。这城墙虽看上去并不气派,甚至有些丑陋。但是实用性却是丝毫不差,弓弩手、步兵、机械的分派有理有据。看来宋军善于守城还真不是吹的。
郭成将王诩一路带到了自己的军帐中,一放下帐帘,赶紧讨要酒囊。
王诩摇头失笑,将酒囊交给了郭成,看着郭成喝酒,“信之兄,之前运送来的三合土用上了?”
郭成忙着喝酒,只是点头,答也不答。
王诩坐了下来。见一鼓鼓的酒囊被郭成喝瘪,这才又道,“我这次来,带来的好东西不止是这囊子……”
“报!”
“咳咳咳咳咳咳…他奶奶的,什么事滚进来!”郭成被士兵一喊,酒呛了喉咙。
士兵掀帘走了进来,“报将军,西贼的军队已经抵达了没烟峡,贼酋梁氏的连珠大寨东抵葫芦河减泊口。西连石门峡九羊寨,南扼熈宁寨古壕门,绵亘百余里,包围了平夏城。”
“嘿嘿。来得还真是时候,老子正巧喝了…正想练练手,还有什么情况?”郭成喝问道。
“这次负责攻城的是嵬名阿埋。妹勒负责阻击外援。咱们的两翼也被西贼围住了,西贼驸马罔罗屯罗萨岭。御熙河路,大首领咘心屯梁柽台。嵬名济驻白池,御鄜延、秦凤诸路。”
“嵬名阿埋和妹勒这次是要来雪耻,哼哼,不过遇上了我,只会让他们耻上添耻。”郭成一拍桌子,“敢围我,看我这次不把中军给他们捅个窟窿,走上城头瞧瞧。”
郭成风风火火地出了军帐,王诩也跟着一路而去,登上城头,远远地眺望,一道道深深的壕沟从平夏城脚下蔓延开去,远处乌压压的一片,旌旗甲胄遮云蔽日,刀光箭芒震慑人心,军帐车马联营百里,铺天盖地的西夏军队裹挟着排山倒海之势,缓缓地向着平夏城推进。
“排场还真不小。”郭成默默地念了一句。
“郭将军,你看前面的那东西是什么!”郭成身边的一个士兵忽然喊道。
顺着这一声喊,一众人等纷纷望去,只见在西夏军队前面缓缓推进的一个个庞然大物,似战车又似营帐。
“什么鬼东西?”王诩自言自语地问了一句。
“那东西叫做对垒,是西贼挠破脑袋才想出来的攻城战车,一辆能载数百人,填壕沟而进,对付壕沟很厉害。”郭成抿着嘴给王诩解释,眼神逐渐凌厉了起来。
“麻子强,让弟兄们准备好弓弩,一旦狗贼靠近,就给我专拣对垒上的人射。”说完,郭成转身对王诩道,“邵牧,这下你可是回不去了,就还是先去我的军帐中歇着吧,这城头不安全。”
王诩心头还揣着事,应了一声,就走下了城头,踏下城头的那一刻,王诩回头一看,郭成宽厚的肩膀在肃杀的城墙上,显得沉稳而坚定。
“王签判!”一声呼喊将王诩唤回了神,扭头一看,却正是在镇戎军借东西的应三山。
“应虞候,久见。”王诩礼貌地拱拱手。
应三山奇道,“王签判为何还没走?”
“西夏人已经来了,走不了了。再说,当日是我陪着西军将士们一同守住了这片地,如今也理应共卫这座城。”王诩肃然道。
应三山默然点点头,“之前应某有得罪之处,还望签判见谅。”
“都是为抗击西贼,何出此言。再说,王某还有件事须得应虞候帮忙。”王诩忽然想到了这应三山或许能帮助自己。
“签判尽管开口便是。”
“这平夏城内能不能空出一个地方来,要稍微大一些的。”
应三山捏着指头想了一会,眼前一亮,“有了,签判不是带了些物资军械来吗,只要把这些个东西腾挪出来,地方不就有了。”
“我怎么没想到,多谢应虞候。”王诩说着,转身就要走,忽然又想起了什么,对应三山道,“应虞候,麻烦你再告知种家军的兄弟们若是弟兄们负了伤,务必将他们抬到堆放物资的地方来,多谢了!”
说完,王诩扔下应三山就奔着堆放物资的地方而去,偌大的平夏城,满满的全是往来的兵丁和搭建的帐篷,终于,王诩来到了在靠山崖的堆放物资的地方,方剑正指挥着民夫在卸载物资。
相似小说推荐
-
伐清 (灰熊猫) 《伐清》是灰熊猫继《窃明》、《虎狼》之后的第三本历史军事类(穿越)小说。作者用幽默诙谐的语言,奔放豪迈的笔...
-
大枭雄 (茗澈) 纵横中文网VIP2014-01-24完结人生如戏,有一种人,注定成不了英雄。他所追求的,不过是美人身下的半尺江山。而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