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宏两眼布满血丝,明显好几天没有睡觉,当下嘶哑着嗓子说道:“父亲,还是您先走吧,我一定死守天津,掩护父亲撤退!”
“蠢材!就这点见识还想统兵为将!”
李景林喝骂了儿子一句,于心不忍,又温言说道:“我若留在天津,军心不变,最少还能坚持三天,部队大部分都能撤出去,我要是走了,今天晚上天津就会失守,咱们这么多人马,都得让张之江包了饺子!”
李天宏却不死心,扯着李景林的袖子苦苦劝道:“父亲,部队没了可以再拉,直隶军不能没有您,张之江恨您入骨,留在天津恐怕凶多吉少……”
“想杀我没那么容易,真到了最后关头,我往租界里一藏就好了。”
李景林轻轻一甩手,挣开了李天宏,叹口气又嘱咐道:“第七师是我的老部下,一向忠心,你一定要完完整整地给我带出去,将来咱们想要翻身,就靠着这支部队了……”……
五天后,李景林所部直隶军全线崩溃,除部分被缴械遣散外,大部分乘火车逃往山东。负责南线作战的国民军二军、三军,因急于与国民军一军抢占天津,没有趁势向山东进军,使得李景林的直鲁联军死里逃生。
与此同时,巨流河畔的郭松龄也陷入了穷途末路。因为李景林的倒戈,郭松龄只得将最精锐的魏益三所部留守山海关,少了这两万五千精锐之旅,郭松龄所部实力大减。加上日本人插手帮助张作霖,黑龙江吴俊生及时赶到支援,张学良又亲自率军平叛,郭松龄部队军心动摇,最后终于土崩瓦解,兵败身亡。
郭松龄兵败之后,奉系部队损失惨重,内部派系斗争更加激烈,部队战斗力大为下降,以至于数年后日本人有机可乘,尽染白山黑水。
郭松龄兵变也直接间接的,造成了一些著名人物的去世。
第一位就是郭松龄自己,郭松龄是奉系少壮派的代表,很能打仗,1981年,“九一八”事变50周年,张学良在台湾还念念不忘地对记者说:“如果那时郭松龄在,日本就不敢发动‘九一八’事变。”
第二位叫做姜登选,姜登选和郭松龄、李景林同列奉系五虎将,是奉系日本士官派的重要人物,性格沉稳平和,在奉军中人缘很好,却和郭松龄矛盾很深,郭松龄起兵之后,顺手把他杀掉了。
第三位就是骈文枪手饶汉祥,饶汉祥一生政绩平平,四六骈文的功夫却非常了得。
武昌起义打响了辛亥革命第一枪,黎元洪著名的武昌通电,就出自饶汉祥的手笔,有个小女孩看了以后,兴奋得不能自己,把压岁钱十元送到《申报》捐给革命事业,并一直将报馆的收条视若珍宝,后来她长大了,诗词散文都作的非常好,起了个笔名叫冰心。
黎元洪对饶汉祥的通电文章极为欣赏,称赞他是“羽檄修书,星驰电布,一篇脱手,八缴风传”。这话不能算过,差近写实。袁世凯每次看到他的电文,都会饶有兴趣地拿笔圈点精彩之句,就连鲁迅先生都说他“骈文入神”。
郭松龄兵败后,饶汉祥在乱军之中侥幸逃脱,跑回广济老家,惶惶如惊弓之鸟。外界又谣传张学良要寻他的晦气,唬得他给张学良写了一封长信,洋洋万言,哀婉凄凉,感人肺腑。张学良看完以后颇受感动,特意回了一封亲笔信劝慰,可惜饶汉祥那时已然是沉疴之身,一代如椽大笔连惊带病,很快死在家中。
第四位是个著名的女学生,1926年3月12日,讨赤联军打回了天津,日本人拉偏架帮助奉系,派军舰炮轰国民军,国民军开火反击,打跑了日本军舰,日本就联合英美等八国向段祺瑞政府发出最后通牒。1926年3月18日,北京五千余群众在**集会抗议,要求拒绝八国通牒,北洋政府开枪镇压,当场打死四十七人,史称‘三一八惨案’。牺牲的烈士中有一个北师大22岁,名叫刘和珍的学生领袖,鲁迅为此做了一篇《纪念刘和珍君》,说的就是这个事情。
第五位是学者林长民,曾经担任北洋政府的司法总长,周总理曾经说过,北洋政府里也有好人,指的就是林长民。
1919年巴黎和会之际,梁启超电报告知林长民,日本将继续霸占青岛,林长民连夜撰写短文《外交警报敬告国民》,发表于五月二日北京《晨报》,疾呼“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不国矣!”点燃了全国同胞的爱国烈火,第三天爆发了著名的五四运动。
郭松龄起兵之后,林长民入幕为僚,约定事成之后,郭主军,林主政。郭松龄兵败身亡之后,林长民也踏上逃亡之路,“车过山坳,前面枪声四起,四人仓皇下车……恰好弹如雨至,不幸头颅中弹……”林长民死于乱军之中,结局很凄惨。
林长民在当时名气很大,死的时候轰动全国,现在已被湮没在历史中,几乎被人淡忘,却又总因他的女儿被人提起。
他的女儿就是林微因。
林徽因是中国著名建筑学家、学者和诗人,胡适称她为“中国第一才女”,丈夫是梁启超的大公子,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新中国的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夫妇俩都参与了设计。
林微因最为人津津乐道的还是她的爱情经历,这就引出了一位前文中出现过的人物——徐志摩。
徐志摩为了林微因而离婚,不经意间成了中国西式离婚第一人,算得上是中国离婚界的老大。
如果用一个词来评价徐志摩,那就是“风流才子”,其代表作《再见康桥》,广为传颂,堪称经典。
意大利名城佛罗伦萨,台湾人称之为翡冷翠,这个神来之笔的翻译就出自徐志摩,可见其才气逼人。
徐志摩的才气大,很有些遗传细胞的作用,沈钧儒是徐志摩的表叔,金庸是徐志摩的姑表弟,琼瑶是徐志摩的表外甥女,他们这一大家子,都能写。
;
第九十六章恭候大驾!
肖林一行沿着古道一路向北,两天后来到了牛头冲地界。
这次回山之前,肖林还特意和邵菊打了个招呼,指望着她跟着回山,不料她却像没听见一样,没有任何反应,肖林也就懒得再搭理她,自顾带着黑子、王铁胆几个人回来了。
眼看着离砦子越来越近,大家都感到一阵阵轻松,相比激战中的天津,眼前的牛头冲显得舒缓而安静。
肖林等人却不知道,此时的牛头冲议事厅里,气氛剑拔弩张,场面一触即发……
议事厅中,邵得彪和苏民毅已经口舌相争了半晌,两个人针锋相对,谁都不肯在气势上落下半分。
苏民毅是第二次来牛头冲招安了。
自从上次招安牛头冲不成,苏民毅返回驻地之后,不久就赶上了郭松龄兵变。苏民毅在军中一向追随魏益三,而魏益三又是郭松龄手下的头号大将,深受郭松龄的信任,在这次兵变中被任命为全军的参谋长。因为这种裙带关系,苏民毅自然而然的划到了郭松龄一派,积极地参加了这次兵变。
早在兵变之前,魏益三作为郭松龄一派的骨干分子,早就在暗中积极准备,对附近的各家杆子土匪进行招安整编,因此才有苏民毅孤身拜访牛头冲,试图收服邵得彪等人。
不过,邵得彪却对重归军旅没什么兴趣,婉言谢绝了苏民毅的招安,苏民毅当时也没有时间和牛头冲计较,就这么一直拖到了郭松龄兵变。
郭松龄起兵之后,所向披靡一路攻占锦州,正在这个关键时刻,李景林突然反水,重新投靠了张作霖。
失去了李景林的支持,郭松龄的七万人马突然变成了没有后方的孤军,为了防止被两头夹击,郭松龄只得留下魏益三所部镇守山海关,苏民毅也因此留在了这一带。
作为魏益三手下的得力干将,苏民毅被任命为新编第十七团中校团座,新官上任,正在雄心勃勃,为了尽快扩充手下的实力,这才又来到了牛头冲,二次招安邵得彪。
不料,苏民毅和邵得彪见面之后,两人话不投机,已经越说越僵!
“民毅兄,你刚才讲的那番革命道理的确不错,不过,我也有一句话要说,以下犯上,以子反父,这种不忠不孝的事情,我邵得彪绝不会做!”
邵得彪说着话,把面前的杯子往外一推,满脸的不耐,只差冲口说出一句端茶送客。邵得彪现在虽然当了土匪,对奉系和老帅张作霖仍然很有感情,郭松龄兵变,苏民毅即为叛军,邵得彪也懒得再和他客气!
“得彪兄,你若是一定执迷不悟,等到大军踏平了牛头冲,不要说我没给过你机会!”
苏民毅说着话,腾地一下站了起来,两手按着桌子,恼怒地瞪着邵得彪。
‘啪’的一声,却是马三儿重重一掌击在桌子上:“儿子打老子,反倒有理了!苏参谋长,你尽管带着兵来,看看有没有人下软蛋!”
苏民毅和邵得彪、马三儿等人原是同僚,邵得彪当营长的时候,苏民毅是团参谋长,所以马三儿才有这么个称呼。
也正因为大家互相了解,苏民毅对牛头冲众人才颇为爱惜,总想收为己用。
苏民毅脸色一变,伸手点指着喝道:“马三儿,长官正在讲话,这里有你插嘴的地方吗?”
相似小说推荐
-
大枭雄 (茗澈) 纵横中文网VIP2014-01-24完结人生如戏,有一种人,注定成不了英雄。他所追求的,不过是美人身下的半尺江山。而当...
-
最爱三国小娘 (吐鲁番) 17k小说网 2013-11-24 完结英雄用战争攻城略地。而上位者却用和平收罗人心!他初来乍到,敢打敢拼,低调奢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