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林却没有丝毫不快,谢过之后就大方收下,一句牢骚都没有。这老弟的心胸如此坦荡宽阔,更令高维岳感慨不尽,无他,唯有徐图厚报而已。
其实,肖林心中却另有计较,这些缴获物资虽然诱人,但不过是一时之财,花光用完就不会再有,要想可持续发展,还得另外寻觅造血机器。
他的心里,一直在惦记着归绥,惦记着绥远……
李生达主动撤出大同之后,城内的平民大都留了下来,正所谓光脚不怕穿鞋的,他们反正都是穷人,本来就无所顾忌。
城内的富裕人家却跑了一大半,尤其是那些著名的晋商,他们能带走家里的金银细软,却带不走城内的房屋住所。大同城内这样的空宅为数众多,绿脚兵进城之后就老实不客气地通通占用了。
城西善化寺附近就有这样一处宅子,房主当初下了不少本钱,整个府邸都特别的干净宽敞,因此被选作四十五师的临时师部,绿脚兵的几位高级将领都住在其中。
晋绥军撤走的时候破坏了电灯厂,到晚上十一点还没有修复,大同城内到处都是黑乎乎的,房间中一灯如豆,摇曳的火苗在墙上晃动不已。
窗外传来阵阵马达的噪音,是通信科的那些小伙子在为电报机发电。随着几场恶仗打下来,所有人都认识到通信的重要,一进大同,参谋长苏民毅就亲自跑了一趟车队,从汽车油箱里凑了一桶汽油来发电。
油灯下面,肖林、石醉六、蒋百里、邵得彪和苏民毅等人团团而坐,正在热烈而兴奋地讨论着,门外突然“笃笃”响起两记敲门声,一名通信参谋走了进来。
“报告师长,三棵树来电,我部新兵团一千六百名新兵完成入伍训练,今日下午三点钟于张家口登上军列,预计明早抵达大同。”
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肖林的表现很平静,下令道:“好的,给曲南杰团长发一封电报,转达师部命令,新兵团全员在平地泉下车,加入一团编制序列,并请曲团长按计划行动。”
那参谋应了一声,转身离去,肖林转头对邵得彪说道:“邵大哥,南杰这下子兵强马壮,手下足有三千人马,一个团的编制不太合适了,是不是尽快调整一下。”
部队编制不是简单的垒积木,一团三营、一营三连,都有实践考验的合理性,三千人马塞在一团里,会带来很多指挥和协调上的问题,严重影响战斗力。
“部队发展这么快,咱们四十五师的编制早该调整了,不过,出头的椽子先烂,就怕惹麻烦啊。”邵得彪的目光中既有热切,也有谨慎。
“这个嘛,以前倒是个问题,不过现在无所谓了。”
肖林压抑不住内心的激动,挥手说道:“咱们马上就要攻打归绥,这么大的窟窿都捅了,还怕一个旅的编制吗?”
将新兵团留在平地泉,就是为了加强曲南杰的实力,以便他腾出手来攻占归绥。
因为晋绥军的骑兵八军还在和马占山所部纠缠,归绥方面异常空虚,正是拿下归绥乃至整个绥远的大好时机,不能再犹豫了。
天赐不取,反祸其身!
邵得彪点头笑道:“也好,一团三千人马不好安排,干脆就改成师属独立旅,你看怎么样?”
独立旅?肖林有些犹豫,邵得彪明显还是有些顾忌,才想出独立旅这个主意,即实现了扩军的目的,又不用上报更改四十五师的编制,可谓一举两得。
在肖林的计划中,却不打算这样遮遮掩掩,而是将四十五师扩充到一个军的编制,这样虽然麻烦些,却直接一步到位,对以后的发展非常有利。
相比之下,肖林的志向(野心)要比邵得彪大得多。
但邵得彪既然发话,却不能一口驳了他的面子,肖林微微一笑,点头说道:“就按邵大哥的意思办,如有必要,拿下归绥再做调整。”
从独立旅改为一旅,不过是名称上的变化,非常简单,只要四十五师不断累积军功,自然能够顺利升级为军级编制,到那个时候,大家一起官升一级,自然把独立旅包括进来。
至于战功,四十五师最近可积累了不少,小的不说,值得夸耀的大功就有好几件,兴和之战是第一功,晋北反攻是第二功,拿下大同是第三功……如果能顺利收复归绥,当然又是一份天大的功劳。
至于攻打归绥的难度,肖林根本未予考虑,因为骑兵八军倾巢而出,整个归绥城内守军不过一千多人,都是些二三流的部队,曲南杰的一团却都是百战老兵,比归绥守军的战力高了何止两三倍。
战场形势对绿脚兵更加有利,在肖林的暗中联络下,魏益三已经和绿脚兵达成秘密协定,两军互相协助,共同攻打绥远守军,事成之后,绿脚兵取归绥,魏益三取包头,平分绥远一省。
大同已被攻克,魏益三又进兵包头,归绥已经陷入一个巨大的包围圈中,里无强军,外无救兵,这一仗的结果没有任何悬念。
二八二章大佬莅临
二八二章大佬莅临
在肖林的诸般布局之中,暗中联合魏益三,两军共图绥远,无意是一步关键的手筋,偶得的妙棋。
四十五师攻占平地泉之后,就把主要精力投入了大同会战,对归绥方面按兵不动,眼瞅着这块肥肉就是不下筷子。
之所以如此,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是兵力不敷使用,如果首先攻打归绥,就要面对包头和大同两个方向的援兵,四十五师还嫌力量不足。更重要的是,归绥是绥远首府,一旦被绿脚兵占领影响巨大,不说阎锡山作何反应,只在安**内部都会引来一片妒忌,甚至招来老帅的猜疑。
相比贫困的绥远,山西要富庶的多,先配合主力拿下大同,各方目光自然集中到山西这边,再攻打归绥就没那么显眼。
此时魏益三突然兵进包头,更给了肖林一个出兵的理由,眼看着绥远千里之地都要落入外人之手,四十五师恰好在屯兵于平地泉,岂能坐看魏益三来摘桃子,当然要尽快出兵,抢占归绥。
后面的事情更是顺理成章,有魏益三盘踞在包头,四十五师就要严守归绥,以保境安民。
养寇为重虽然是个老把戏,但只要运作的滴水不漏,仍是扩张自身实力的不二法门。
归绥的诸般事宜商议完毕,众人又把话题转回了晋北,毕竟山西才是主战场,不把阎锡山的老底消灭个差不多,就算打下了归绥也会遭到晋绥军的反扑,无法扎根立足。
“诸位,大同会战结束后,山西战事已进入一个新阶段,根据大帅的命令,将在大同召开一个联席军事会议,晋北各支部队首脑都要参加……哎,来电了!”
肖林说到这里,伸手去拿油灯,头顶上的灯泡却突然亮了,把房间照得一片光明,电灯厂修好了机器,重新开始供电。
这下看的清楚多了,众人都是一片欣喜,把油灯吹灭放在一边,重新又围拢在地图旁。
“诸位,明天的军事会议非常重要,将确定下一步的作战计划,因为石先生和百里兄都不合适露面,我们必须先准备一个合适的方案,力求说服张作相督军,以争取主动。”
肖林说到这里,向着苏民毅微笑道:“苏参谋长,你先介绍一下晋绥军的部署吧。”
苏民毅点了点头,说道:“雁北战事失利后,大同一线的晋绥军全面南撤。李生达第五军由大同撤至雁门关,丰玉玺第六军驻守茹越口、应县,杨澄源第十六师守备雁门山正面,另以大同后备部队成立新编十九师,郭宗汾任师长,驻守朔县、神池一带,被保护雁门关的侧翼……徐永昌的主力则在繁峙一带与我军对峙,但也小幅度向后收缩,其主力第十二军已后撤至宁武、阳方口一线,以保持防线的完整。”
等他说完,邵得彪又接着补充道:“我刚刚接到消息,阎锡山把他的行营迁到了代县,就守在雁门山的南侧,亲自督战来了。”
“呵呵,阎老西看来是真急了……”
大家轻松地说笑着,晋北之战异乎寻常顺利,不要说后方的参谋总处,就是四十五师的这些将领也都没有想到。不过短短几天的工夫就赢得了大同会战,把威风不可一世的阎锡山逼到这个份上,简直都可以当做教科书的战例。
郝梦龄却一直在盯着地图,思考良久向蒋百里问道:“校长,晋绥军的防御部署我看着很熟悉,好像以前就摆过这么一个阵型。”
“不错,阎锡山摆的是个口袋阵,当年南口大战就这么用过,冯玉祥的国民军吃了大亏。”
蒋百里赞许地点点头,又解释道:“徐永昌继续坚守繁峙、平型关,主力却退守宁武、阳方口,等于彻底让开了蔚代公路,从这个部署来看,阎锡山打得是诱敌深入的主意。晋绥军试图采取逐次抵抗的方式,将张作相、李天宏引到砂河以西,然后从恒山、五台山两方面发动钳形攻击,并坚守平型关要隘以截断我军援兵,集中兵力加以歼灭。”
随着蒋百里的指点,大家一起看向地图,郝梦龄点头道:“阎锡山选的这个地方不错呀!砂河的下游正是滹沱河,两河夹一山,中间一块小盆地,地形对晋绥军非常有利。”
相似小说推荐
-
大枭雄 (茗澈) 纵横中文网VIP2014-01-24完结人生如戏,有一种人,注定成不了英雄。他所追求的,不过是美人身下的半尺江山。而当...
-
最爱三国小娘 (吐鲁番) 17k小说网 2013-11-24 完结英雄用战争攻城略地。而上位者却用和平收罗人心!他初来乍到,敢打敢拼,低调奢华。他...